藝術家2019年12月 #535
蓋婭與第七大陸
2019年11月中旬,正在展出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的水都,遭逢五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水災。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威尼斯有80%以上被淹沒,市政府宣布全城進入緊急狀態,雙年展被迫暫停關閉。近年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也讓水災在威尼斯日趨嚴重、頻繁。1972年由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提出的「蓋婭假說」,看似已逐漸崩潰。
根據紐約《Artnet新聞》一篇今年6月25日的報導,卅間英國的文化機構許諾將降低自身館所碳足跡的排放。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氣候維護行動和永續發展目標的親善大使在9月22日宣布將由知名丹麥/冰島藝術家歐拉弗.艾利森擔任。在我們提出文化領域和藝術家面對環境劇變扮演什麼特殊角色這個問題時,或許我們更該優先思考的是,如何透過藝術提問「人類世」所衍生的新氣候體制下之集體未來以及共存模式。
12月專輯以「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為題,探討美術館、藝文機構和當代藝術家在這個後人類的當下存在狀態,以策展、行動和創作實踐所啟動的思辨面向與溝通協商。專輯從法國科學哲學家布魯諾.拉圖提出的「複數的宇宙政治」開展;再者,做為機構,台北市立美術館和竹圍工作室分別為公立館所和非營利組織各自行使的能動性為何?並聚焦其對生態議題的意識與實踐;相關案例呈現國內外正在進行中的藝術計畫與研究行動,以及探討人類與自然關係的展覽論述。專輯最後由藝術家現身說法,原住民族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談及自己透過藝術找尋自我與自然的關係,並持續覓探在部落認知層次中,那一個「介於之間」的空間;本刊採訪四位國外當代藝術家:約瑟芬娜.聶利馬勒卡、顏達.華爾頓、凱蒂.衛斯特、瑪格麗特.玗牡,闡述她們各自的創作理念與觀察視野。
本期特別報導單元呈現二檔現正進行中的雙年展。第十六屆伊斯坦堡雙年展「第七大陸」由尼可拉.布西歐擔任策展人。漂浮於海平面的大面積塑膠垃圾,至今累積出宛如地球上的第七座大陸,陳琬尹從策展論述的脈絡切入布西歐延續其於2014年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的思考,在今年伊斯坦堡雙年展聚焦主體和生態議題,與本期專輯前後呼應。接續上一期第十五屆里昂雙年展的內容,吳尚霖訪談巴黎東京宮七位策展人中的其中四位,深入評論本屆雙年展的構思和策展方法。廖瓊芳報導於雙年展同期的會外展,分別在拉圖雷特修道院和URDLA國際版畫藝術中心展出當代藝術展覽。
紐約現代美術館擴建工程完成並於10月下旬重新開幕,駐紐約作者周東曉於本期帶來現場直擊,介紹美術館硬體上對建築沿革設計的整合,並逐層樓觀察紐約現代美術館對典藏的重新梳理。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於本月出版,書中透過各美術團體獨特的時代意義和茁壯軌跡,呈現台灣多元的創作能量,同時為台灣藝術史的研究提供豐厚的研究資源。
藝術人物專訪台北當代藝術館新任館長駱麗真,回顧她與當代館的關係和觀察,以及對未來的擘畫及期待。
128 | 12月專輯 |
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 | |
130 | 宇宙政治實踐:人類與非人類共構的世界 ☉詹育杰 |
134 | 美術館的生態視野─專訪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 ☉蔣嘉惠 |
140 | 竹圍工作室:駐村、環境永續及在地生活─專訪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 ☉章舒涵 |
144 | 歐洲藝術與生態交會之踏查 ☉吳虹霏 |
148 | 生態創傷後的藍圖?─莫斯科車庫當代美術館「即將到來的世界:生態做為新政治2030-2100」 ☉李二 |
154 | 人類與森林的多層次複雜關係─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我們,樹」 ☉詹育杰 |
160 | 創造一個「介於之間」的空間 ☉口述/拉黑子.達立夫 整理/謝綾均 |
164 | (不)可見的存有時刻─約瑟芬娜.聶利馬勒卡 ☉許楚君 |
168 | 無法置身之外─顏達.華爾頓 ☉陳宜艷 |
172 | 來自大地的顏色─凱蒂.衛斯特 ☉陳宜艷 |
176 | 以動物行為的變異談氣候變遷─瑪格麗特.玗牡 ☉楊詩涵 |
88 | 特別報導─第15屆里昂雙年展 |
近觀匯流─第十五屆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觀察及策展人訪談 ☉吳尚霖 | |
94 | 當安森.基弗遇上柯比意─第十五屆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會外展──拉圖雷特修道院 ☉廖瓊芳 |
100 | 當代藝術與傳統版畫工作室的對話─馬克.哲菲伊奧於URDLA展出 ☉廖瓊芳 |
102 | 特別報導─第16屆伊斯坦堡雙年展 |
第七大陸─第十六屆伊斯坦堡雙年展 ☉陳琬尹 | |
186 | 特別報導─玉山文教基金會藝文講座 |
讓台灣美術史進入民眾的日常生活 ─謝里法擔任「站在玉山,看見台灣美術」首場主講人的意義 ☉廖仁義 |
|
187 | 開拓新路,迎上夾道繽紛 ─記謝里法「發現與啟程:我走進『台灣美術史』研究與寫作的經過」 ☉高慧倩 |
350 |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Art Taipei 2019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後記 ☉藝術家編輯部 | |
352 | 「Art Taipei 2019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現場報導 ☉藝術家編輯部 |
368 | 特別報導─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絵師展 |
國芳的新概念─美人畫.演員畫.趣味畫 ☉加藤陽介 | |
372 | 「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絵師展」作品選介 ☉日本神戶新聞 |
67 | 藝術風景 |
露意絲.梅盧.瓊斯的〈泰區的Ubi女孩〉 | |
68 | 藝術正論 |
為什麼美術館需要分類與分級? ☉廖仁義 | |
69 | 巴黎隨筆 |
浪漫巴黎的生成 ☉李明明 | |
70 | 美術之眼 |
〈廬山圖〉裡尋故人 ☉陳長華 | |
71 | 香港視線 |
喧囂不平中的藝術活動 ☉卓有瑞 | |
72 | 藝蹤尋探 |
宛若華麗珠寶盒的迷你王國 ☉吳曉芳 | |
73 | 藝術新聞 |
文策院11月8日揭牌 | |
台北市立美術館「小說:雙城計畫」 | |
74 | 台北當代藝術館「災難的靈視」 |
故宮深化與Google文化學院合作 | |
75 | 「數位機動的寫意與寫實─智動與點雲」 |
法國凱布朗利面具精品展 | |
76 | 第十六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 |
超級─軌跡 當代媒體與生活的總和 | |
77 | 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
大譜普市─一座偉大城市的技術指南 | |
78 | 阿尼旭.卡波爾中國首場大型個展 |
79 | 寶龍美術館「野生大都會」 |
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公布 | |
80 | 林珮淳獲翡冷翠雙年展新媒體藝術類首獎 |
2020年世界文化遺產關注名單發布 | |
81 | 藝術市場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公布2020年參展名單 ☉本刊訊 | |
82 | 展事匯 |
性別,從個體生理、意識至社會─莎拉.盧卡斯要讓妳一起解放 ☉許玉鈴 | |
86 | 國際傳真 |
法國各大藝術機構試圖解決典藏空間不足問題 ☉鄭元智 | |
112 | 台灣美術 |
面向過去的未來 ─記108年度「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 ☉羅珮慈 |
|
114 | 《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945)》 ─日治時期美術團體之形成與美術「現化」關係論析 ☉白適銘 |
116 | 《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 ─主流、正統、前衛─戰後初期台灣美術團體之脈絡 ☉黃冬富 |
118 | 《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 ─循規與衝撞─從美術團體發展看解嚴前後台灣美術生態 ☉賴明珠 |
120 | 《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 ─花團錦簇─當代台灣美術團體概覽 ☉盛鎧 |
190 | 自由.真實.進取─有關「今日畫會」的成立及其早期活動 ☉白適銘 |
198 | 108年度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出版 ─國立臺灣美術館持續推動美學扎根.重建臺灣藝術史 ☉中華電視公司 |
212 | 小日常的個人主義時代─台灣美術變貌卅五 ☉潘(示番) |
122 | 封面藝術家 |
在偶然間創造生機─許東榮的繪畫與雕塑 ☉許楚君 | |
180 | 藝術現場 |
拜爾藝術基金會當代藝術聯展「共鳴空間」 | |
184 | 藝術人物 |
從回看中轉身邁步─專訪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 ☉羅珮慈 | |
200 | 台灣抽象藝術史 |
後嬰兒潮世代的抽象表現─《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卅五章 ☉蕭瓊瑞 | |
220 | 手繪古建築 |
宮廷戲樓─可立體演出的暢音閣與德和園 ☉李乾朗 | |
224 | 評藝廣場 |
墨象、異象─張蓬潔的奔墨行動 ☉蕭瓊瑞 | |
228 | 美學入門 |
藝術與哲學─《美學入門》之十四 ☉歐文.艾德曼 編譯/朱惠慈 | |
232 | 交陪美學論 |
柴山碉堡與重疊的時間性─跟著俊賢去旅行之南方沉思 ☉龔卓軍 | |
236 |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
數位流形─論當代錄像藝術的氣態政治學 ☉孫松榮 | |
240 | 數位藝術專欄 |
人工智慧與藝術的競合創作 ☉許素朱 | |
183 | 國際藝壇 |
原住民族藝術的當代衍繹─渥太華加拿大國家藝廊「延續之火」 ☉許楚君 | |
246 | 多元跨域的現場藝術─紐約Performa雙年展「Performa 19」 ☉莊偉慈 |
250 | 韓國藝術家金守子與波提葉城的交會 ☉吳尚霖 |
252 | 複製與挪用後的極簡構圖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秩序與裝飾:羅伊.李奇斯坦的『柱頂』系列」 ☉周東曉 |
256 | 瘋魔的色彩─紐約新藝廊基爾比那個展 ☉高慕曦 |
262 | 交織著藝術與詩詞的浪漫版圖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威廉.布雷克」展 ☉黃其安 |
270 | 偉大的樸素藝術大師 ─從亨利.盧梭到塞拉菲娜.路易 ☉黃杰敏 |
278 | 哈布斯堡王朝收藏的古典人物畫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哈布斯堡王朝展:600年的帝國收藏史」 ☉劉育仁 |
284 | 文藝復興的美學預告 ─巴黎雅葛瑪─安德烈美術館「Alana Collection的義大利繪畫收藏」 ☉唐忠珊 |
290 | 兩位歐洲藝術女先鋒─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兩位女畫家的故事」 ☉周芳蓮 |
294 | 氣象計畫、冰雪守望與真實生活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歐拉弗.艾利森:在真實生活」 ☉陳英德、張彌彌 |
300 | 藝術家評介 |
眄彼洄瀾─觀許郭璜書畫近作 ☉何傳馨 | |
304 | 陶然自得之道、渾然忘我之境─陳釙贈的抽象畫業 ☉石瑞仁 |
306 | 溫柔的堅持─徐秀美的「心線.構圖」 ☉蕭瓊瑞 |
310 | 展覽評介 |
捻花不語─邵婷如個展 ☉琳達.希寇拉 翻譯╱謝汝萱 | |
314 | 當代藝術 |
關於描繪的「基礎練習」─蘇予昕的「用色拼字」 ☉簡子傑 | |
318 | 名家傑作 |
日本近代洋畫的開拓者高橋由一─潤透意識的寫實質感 ☉羅珮慈 | |
340 | 美術館行政 |
西岸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 ─專訪龐畢度中心×西岸美術館藝術總監瑪切拉.麗絲塔 ☉鄭元智 |
|
357 | 文化行政 |
法國文化部公布2020年年度預算與政策目標 ☉鄭元智 | |
358 | 藝術動態 |
現代與當代藝術的全新呈現─紐約現代美術館擴建後新開幕 ☉周東曉 | |
374 | 塞尚傳記 |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 |
378 | 西域佛畫 |
救苦觀音菩薩.延壽命觀音菩薩.楊柳觀音菩薩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
|
386 | 當代新陶 |
波狄兒.曼茲 ☉邵婷如 | |
390 | 誌上話陶 |
卅五年「陶痴雅集」的傳衍與發展 ☉黎翠玉 | |
392 | 工藝美術 |
交織,從啟蒙到巨匠的養成之道─《臺灣工藝》第七十五期出刊 ☉朱珮儀 | |
393 | 藝展目錄 |
394 | 藝展報導 |
402 | 藝術快遞 |
404 | 展覽月報 |
410 | 藝術市場行情表 |
414 | 藝術家圖書目錄 |
420 | 藝術線上 |
蓋婭與第七大陸
2019年11月中旬,正在展出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的水都,遭逢五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水災。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威尼斯有80%以上被淹沒,市政府宣布全城進入緊急狀態,雙年展被迫暫停關閉。近年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也讓水災在威尼斯日趨嚴重、頻繁。1972年由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提出的「蓋婭假說」,看似已逐漸崩潰。
根據紐約《Artnet新聞》一篇今年6月25日的報導,卅間英國的文化機構許諾將降低自身館所碳足跡的排放。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氣候維護行動和永續發展目標的親善大使在9月22日宣布將由知名丹麥/冰島藝術家歐拉弗.艾利森擔任。在我們提出文化領域和藝術家面對環境劇變扮演什麼特殊角色這個問題時,或許我們更該優先思考的是,如何透過藝術提問「人類世」所衍生的新氣候體制下之集體未來以及共存模式。
12月專輯以「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為題,探討美術館、藝文機構和當代藝術家在這個後人類的當下存在狀態,以策展、行動和創作實踐所啟動的思辨面向與溝通協商。專輯從法國科學哲學家布魯諾.拉圖提出的「複數的宇宙政治」開展;再者,做為機構,台北市立美術館和竹圍工作室分別為公立館所和非營利組織各自行使的能動性為何?並聚焦其對生態議題的意識與實踐;相關案例呈現國內外正在進行中的藝術計畫與研究行動,以及探討人類與自然關係的展覽論述。專輯最後由藝術家現身說法,原住民族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談及自己透過藝術找尋自我與自然的關係,並持續覓探在部落認知層次中,那一個「介於之間」的空間;本刊採訪四位國外當代藝術家:約瑟芬娜.聶利馬勒卡、顏達.華爾頓、凱蒂.衛斯特、瑪格麗特.玗牡,闡述她們各自的創作理念與觀察視野。
本期特別報導單元呈現二檔現正進行中的雙年展。第十六屆伊斯坦堡雙年展「第七大陸」由尼可拉.布西歐擔任策展人。漂浮於海平面的大面積塑膠垃圾,至今累積出宛如地球上的第七座大陸,陳琬尹從策展論述的脈絡切入布西歐延續其於2014年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的思考,在今年伊斯坦堡雙年展聚焦主體和生態議題,與本期專輯前後呼應。接續上一期第十五屆里昂雙年展的內容,吳尚霖訪談巴黎東京宮七位策展人中的其中四位,深入評論本屆雙年展的構思和策展方法。廖瓊芳報導於雙年展同期的會外展,分別在拉圖雷特修道院和URDLA國際版畫藝術中心展出當代藝術展覽。
紐約現代美術館擴建工程完成並於10月下旬重新開幕,駐紐約作者周東曉於本期帶來現場直擊,介紹美術館硬體上對建築沿革設計的整合,並逐層樓觀察紐約現代美術館對典藏的重新梳理。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於本月出版,書中透過各美術團體獨特的時代意義和茁壯軌跡,呈現台灣多元的創作能量,同時為台灣藝術史的研究提供豐厚的研究資源。
藝術人物專訪台北當代藝術館新任館長駱麗真,回顧她與當代館的關係和觀察,以及對未來的擘畫及期待。
128 | 12月專輯 |
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 | |
130 | 宇宙政治實踐:人類與非人類共構的世界 ☉詹育杰 |
134 | 美術館的生態視野─專訪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 ☉蔣嘉惠 |
140 | 竹圍工作室:駐村、環境永續及在地生活─專訪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 ☉章舒涵 |
144 | 歐洲藝術與生態交會之踏查 ☉吳虹霏 |
148 | 生態創傷後的藍圖?─莫斯科車庫當代美術館「即將到來的世界:生態做為新政治2030-2100」 ☉李二 |
154 | 人類與森林的多層次複雜關係─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我們,樹」 ☉詹育杰 |
160 | 創造一個「介於之間」的空間 ☉口述/拉黑子.達立夫 整理/謝綾均 |
164 | (不)可見的存有時刻─約瑟芬娜.聶利馬勒卡 ☉許楚君 |
168 | 無法置身之外─顏達.華爾頓 ☉陳宜艷 |
172 | 來自大地的顏色─凱蒂.衛斯特 ☉陳宜艷 |
176 | 以動物行為的變異談氣候變遷─瑪格麗特.玗牡 ☉楊詩涵 |
88 | 特別報導─第15屆里昂雙年展 |
近觀匯流─第十五屆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觀察及策展人訪談 ☉吳尚霖 | |
94 | 當安森.基弗遇上柯比意─第十五屆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會外展──拉圖雷特修道院 ☉廖瓊芳 |
100 | 當代藝術與傳統版畫工作室的對話─馬克.哲菲伊奧於URDLA展出 ☉廖瓊芳 |
102 | 特別報導─第16屆伊斯坦堡雙年展 |
第七大陸─第十六屆伊斯坦堡雙年展 ☉陳琬尹 | |
186 | 特別報導─玉山文教基金會藝文講座 |
讓台灣美術史進入民眾的日常生活 ─謝里法擔任「站在玉山,看見台灣美術」首場主講人的意義 ☉廖仁義 |
|
187 | 開拓新路,迎上夾道繽紛 ─記謝里法「發現與啟程:我走進『台灣美術史』研究與寫作的經過」 ☉高慧倩 |
350 |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Art Taipei 2019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後記 ☉藝術家編輯部 | |
352 | 「Art Taipei 2019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現場報導 ☉藝術家編輯部 |
368 | 特別報導─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絵師展 |
國芳的新概念─美人畫.演員畫.趣味畫 ☉加藤陽介 | |
372 | 「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絵師展」作品選介 ☉日本神戶新聞 |
67 | 藝術風景 |
露意絲.梅盧.瓊斯的〈泰區的Ubi女孩〉 | |
68 | 藝術正論 |
為什麼美術館需要分類與分級? ☉廖仁義 | |
69 | 巴黎隨筆 |
浪漫巴黎的生成 ☉李明明 | |
70 | 美術之眼 |
〈廬山圖〉裡尋故人 ☉陳長華 | |
71 | 香港視線 |
喧囂不平中的藝術活動 ☉卓有瑞 | |
72 | 藝蹤尋探 |
宛若華麗珠寶盒的迷你王國 ☉吳曉芳 | |
73 | 藝術新聞 |
文策院11月8日揭牌 | |
台北市立美術館「小說:雙城計畫」 | |
74 | 台北當代藝術館「災難的靈視」 |
故宮深化與Google文化學院合作 | |
75 | 「數位機動的寫意與寫實─智動與點雲」 |
法國凱布朗利面具精品展 | |
76 | 第十六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 |
超級─軌跡 當代媒體與生活的總和 | |
77 | 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
大譜普市─一座偉大城市的技術指南 | |
78 | 阿尼旭.卡波爾中國首場大型個展 |
79 | 寶龍美術館「野生大都會」 |
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公布 | |
80 | 林珮淳獲翡冷翠雙年展新媒體藝術類首獎 |
2020年世界文化遺產關注名單發布 | |
81 | 藝術市場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公布2020年參展名單 ☉本刊訊 | |
82 | 展事匯 |
性別,從個體生理、意識至社會─莎拉.盧卡斯要讓妳一起解放 ☉許玉鈴 | |
86 | 國際傳真 |
法國各大藝術機構試圖解決典藏空間不足問題 ☉鄭元智 | |
112 | 台灣美術 |
面向過去的未來 ─記108年度「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 ☉羅珮慈 |
|
114 | 《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945)》 ─日治時期美術團體之形成與美術「現化」關係論析 ☉白適銘 |
116 | 《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 ─主流、正統、前衛─戰後初期台灣美術團體之脈絡 ☉黃冬富 |
118 | 《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 ─循規與衝撞─從美術團體發展看解嚴前後台灣美術生態 ☉賴明珠 |
120 | 《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 ─花團錦簇─當代台灣美術團體概覽 ☉盛鎧 |
190 | 自由.真實.進取─有關「今日畫會」的成立及其早期活動 ☉白適銘 |
198 | 108年度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出版 ─國立臺灣美術館持續推動美學扎根.重建臺灣藝術史 ☉中華電視公司 |
212 | 小日常的個人主義時代─台灣美術變貌卅五 ☉潘(示番) |
122 | 封面藝術家 |
在偶然間創造生機─許東榮的繪畫與雕塑 ☉許楚君 | |
180 | 藝術現場 |
拜爾藝術基金會當代藝術聯展「共鳴空間」 | |
184 | 藝術人物 |
從回看中轉身邁步─專訪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 ☉羅珮慈 | |
200 | 台灣抽象藝術史 |
後嬰兒潮世代的抽象表現─《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卅五章 ☉蕭瓊瑞 | |
220 | 手繪古建築 |
宮廷戲樓─可立體演出的暢音閣與德和園 ☉李乾朗 | |
224 | 評藝廣場 |
墨象、異象─張蓬潔的奔墨行動 ☉蕭瓊瑞 | |
228 | 美學入門 |
藝術與哲學─《美學入門》之十四 ☉歐文.艾德曼 編譯/朱惠慈 | |
232 | 交陪美學論 |
柴山碉堡與重疊的時間性─跟著俊賢去旅行之南方沉思 ☉龔卓軍 | |
236 |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
數位流形─論當代錄像藝術的氣態政治學 ☉孫松榮 | |
240 | 數位藝術專欄 |
人工智慧與藝術的競合創作 ☉許素朱 | |
183 | 國際藝壇 |
原住民族藝術的當代衍繹─渥太華加拿大國家藝廊「延續之火」 ☉許楚君 | |
246 | 多元跨域的現場藝術─紐約Performa雙年展「Performa 19」 ☉莊偉慈 |
250 | 韓國藝術家金守子與波提葉城的交會 ☉吳尚霖 |
252 | 複製與挪用後的極簡構圖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秩序與裝飾:羅伊.李奇斯坦的『柱頂』系列」 ☉周東曉 |
256 | 瘋魔的色彩─紐約新藝廊基爾比那個展 ☉高慕曦 |
262 | 交織著藝術與詩詞的浪漫版圖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威廉.布雷克」展 ☉黃其安 |
270 | 偉大的樸素藝術大師 ─從亨利.盧梭到塞拉菲娜.路易 ☉黃杰敏 |
278 | 哈布斯堡王朝收藏的古典人物畫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哈布斯堡王朝展:600年的帝國收藏史」 ☉劉育仁 |
284 | 文藝復興的美學預告 ─巴黎雅葛瑪─安德烈美術館「Alana Collection的義大利繪畫收藏」 ☉唐忠珊 |
290 | 兩位歐洲藝術女先鋒─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兩位女畫家的故事」 ☉周芳蓮 |
294 | 氣象計畫、冰雪守望與真實生活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歐拉弗.艾利森:在真實生活」 ☉陳英德、張彌彌 |
300 | 藝術家評介 |
眄彼洄瀾─觀許郭璜書畫近作 ☉何傳馨 | |
304 | 陶然自得之道、渾然忘我之境─陳釙贈的抽象畫業 ☉石瑞仁 |
306 | 溫柔的堅持─徐秀美的「心線.構圖」 ☉蕭瓊瑞 |
310 | 展覽評介 |
捻花不語─邵婷如個展 ☉琳達.希寇拉 翻譯╱謝汝萱 | |
314 | 當代藝術 |
關於描繪的「基礎練習」─蘇予昕的「用色拼字」 ☉簡子傑 | |
318 | 名家傑作 |
日本近代洋畫的開拓者高橋由一─潤透意識的寫實質感 ☉羅珮慈 | |
340 | 美術館行政 |
西岸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 ─專訪龐畢度中心×西岸美術館藝術總監瑪切拉.麗絲塔 ☉鄭元智 |
|
357 | 文化行政 |
法國文化部公布2020年年度預算與政策目標 ☉鄭元智 | |
358 | 藝術動態 |
現代與當代藝術的全新呈現─紐約現代美術館擴建後新開幕 ☉周東曉 | |
374 | 塞尚傳記 |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 |
378 | 西域佛畫 |
救苦觀音菩薩.延壽命觀音菩薩.楊柳觀音菩薩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
|
386 | 當代新陶 |
波狄兒.曼茲 ☉邵婷如 | |
390 | 誌上話陶 |
卅五年「陶痴雅集」的傳衍與發展 ☉黎翠玉 | |
392 | 工藝美術 |
交織,從啟蒙到巨匠的養成之道─《臺灣工藝》第七十五期出刊 ☉朱珮儀 | |
393 | 藝展目錄 |
394 | 藝展報導 |
402 | 藝術快遞 |
404 | 展覽月報 |
410 | 藝術市場行情表 |
414 | 藝術家圖書目錄 |
420 | 藝術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