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藝術大觀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藝術大觀
藝術大觀
錦繪藏日月,嵯峨野夢華 ──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舊嵯峨御所大覺寺——群英薈萃御所丹青」紀念特展
距今約1200年前,平安京遷都後不久作為嵯峨天皇(786-842)的離宮而營造的嵯峨院,就是大覺寺的起源。嵯峨院建成約50年後的西元876年,嵯峨天皇之女正子內親王請願將嵯峨院改為真言宗寺院,並以其子恆寂入道親王為開山之祖。從此,大覺寺成為由皇族或貴族擔任歷代住持的寺院,廣為人知。隨著令和八年(2026)大覺寺開創1150週年的到來,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舊嵯峨御所大覺寺——群英薈萃御所丹青」紀念特展帶領你我回顧這段歷史,呈現大覺寺守護傳承的寺寶,以及皇室、幕府與宗教信仰、藝術審美互為發凡的至高美學成就。
以自身的感知,作為重新定義世界與時空的起點 ──安東尼.葛姆雷藝術中的知與未知
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藝術已成為無數著作的主題,無數評論家、策展人、理論家和文學家都曾撰文探討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如同以哲學為核心所啟動的網絡,而他本人也對其不同階段的雕塑作品,提出深入意識、蜿蜒卻直指核心,犀利卻又不失優雅的闡述。
即興的運動 ──毛利悠子的機械裝置
毛利悠子主要透過裝置與雕塑的形式,賦予磁力與電流、空氣與塵埃、水與溫度等潛藏在特定空間的流動與變化現象一種具體形狀,嘗試開啟觀者有別以往的思考。聲音在感知「看不見的力量」作品中也擔任重要角色。
串連藝術機構、私人收藏與社群網路的策展行動 ──馬德里泰森─博內米薩國立博物館之羅薩里奧.德.維拉斯科展
馬德里泰森─博內米薩國立博物館(Museo Thyssen-Bornemisza)舉辦羅薩里奧.德.維拉斯科大型回顧展,試圖讓那被時代遺忘、遭歷史抹除的女性藝術家作品,重現世人眼前。
1
2
3
4
5
6
7
8
9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