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山海經.風土考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山海經.風土考
山海
經
.
風土考
從楓香種子變來的鄒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認為,一個人聆聽、理解植物的能力,或許和他聆聽、理解人心的能力成正比。植物與我,我想我總是受體、得益之人,多過我能施予植物的解語……,與其解語,毋寧是流連於眾多解語人之間,對植物學家、作家、綠手指……的植物人語,咀嚼得有滋有味,植物與人的關係如何緊密,想必也沒有如鄒族那般,溯及起源連祖先都是楓香種子變來的。
環境博物館,迎面浚峻
森林無圍牆,森林非密室,森林是活的,非晴即雨。初始,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99出版的《智力的重構──21世紀的多元智力》(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一書提出「自然者智能做為第八種確認的智能」,鼓舞了我們的愛與意志,存心敬虔尋找昆蟲、植物、土、空氣、雲朵、斑光……,甚至陰影的內在力量。
農遊的肌耐力
疫後生活振興聲中,500萬張農遊券發放了出來,「農遊」二字首次被大量消費,500萬人次在農業裡旅遊,到底農家提供了什麼內容與服務?遊客獲得了什麼體驗與感知?彼此的互動與摩擦,是否將「農遊」這塊招牌擦得更灼灼生光?
自己的食物鏈──回家料理X回家烘焙X回家宴客
後疫時代大家都跳上了外送平台這輛快車,先擱下同車乘客是否品味一致、門當戶對的思慮,生意不再是顧客上門,而是要親送去饕家的家門。誰準備好了?自己的食物鏈呢?外送中傳遞的溫度?口感?色香味?餐具?包裝?美感?整體價值?有沒有食物適當的和顏悅色?性價比吞嚥得下去嗎?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