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一篇研究,試圖證實一項推論,即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畫作風格的朦朧空靈,可能是受工業革命時期下大環境的空氣污染所啟發。
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於3月2日辭世,享耆壽92歲。為表彰其對臺灣藝術發展與美術教育的重要貢獻,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26日出席告別式,並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何肇衢長子何諺甫代表受贈。
普立茲克建築獎是建築界的最高榮譽,主辦方凱悅基金會(Hyatt Foundation)於美國時間3月7日公布2023年的得獎者,為英國建築師大衛.齊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
第十八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其參展計畫「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於2月17日公開發表,場址位於台中烏日區一處鐵皮廠房,以1:1試組裝呈現展出於威尼斯的景象……
第十三屆台北雙年展於3月13日正式公布展覽主題「小世界」,由周安曼、穆柏安(Brian Kuan Wood)、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組成的策展團隊於記者會分享策展的概念與不同面向。
文化部於3月13日宣布,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會通過由董事彭俊亨接任董事長,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由現任文策院董事、台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理事長蔡嘉駿接任。
億萬富豪暨藝術收藏家羅納德.蘭黛(Ronald Lauder)同意將其收藏50年的克林姆(Klimt)作品〈戴帽女子〉(The Black Feather Hat)歸還給猶太藏家艾琳.貝然(Irene Beran)的繼承人─艾琳.貝然是該作在二戰前的持有人─並重新購回。
已開展的「文森的選擇:家族歷史肖像」以美術館及其典藏為主體,敘說梵谷家族的歷史和收藏如何促成梵谷美術館的誕生,並揭示其家族成員在人生中的選擇如何影響美術館的落成,以及其典藏如何讓梵谷美術館成為一座世界聞名的重要館所,進而形塑現代觀眾對於梵谷及其藝術的理解。
1月27日至30日,行政院陸續公布三波內閣改組名單,並於1月31日進行新舊內閣交接,文化部長由史哲出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由蕭宗煌出任。
提摩西.雷夫與大衛.法蘭柯是奧地利猶太收藏家弗里茨.格倫鮑姆的親屬,目前二人向紐約現代美術館與加州聖塔芭芭拉藝術博物館提起訴訟,尋求歸還格倫鮑姆遭納粹掠奪的2件席勒作品,分別是1912年繪畫作品〈妓女〉,以及藝術家1915年鉛筆繪製的妻子肖像。
巴黎羅丹美術館(Rodin Museum)宣布取消於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聖克魯斯-特內理費(Santa Cruz de Tenerife)成立分館的計畫,若此計畫持續進行,聖克魯斯-特內理費需為場館與購入83件羅丹雕塑作品,籌措1700萬美元經費,建造工程也將持續數年。
自2020年休館的倫敦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於2022年12月15日宣布,將於2023年6月22日再次開放入場。休館期間的國家肖像藝廊對其建築做了一番整修與重建,歷時三年的翻修計畫「鼓舞人心」(Inspiring People)包含擴建建築北面的入口處以及翻修舊有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