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兩年財務困境、疫情影響,以及多次合併嘗試後,具151年悠久歷史的舊金山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宣布於 7月15日永久關閉,原先與該校計畫合併的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則於同一天稍早退出了自1月以來進行的收購協議。
在蘇格蘭國立美術館於7月30日舉行的「品味印象派:從米勒到馬諦斯的現代法國藝術」展覽中,一幅梵谷早期作品〈農婦的頭像〉(Head of a Peasant Woman)在進行展前X光透視檢測時,竟顯露一幅隱藏於原作背後不為人知的梵谷自畫像。
橫山書法藝術館推出的「臺灣前輩書藝家」影音紀錄片以影音記錄台灣前輩書法藝術家的生平事蹟、創作發展歷程和藝術成就,並將重要作品、手稿入鏡,探究其生命歷程對創作風格與作品特色的影響,一親前輩書家的時代精神及魅力。本次拍攝對象有五位,分別為傅申、李蕭錕、李轂摩、朱秀櫻(拾得法師)和廖禎祥。
表演藝術之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於6月推出首件NFT作品──〈英雄〉(The Hero),為其2001年個人表演作品之一。在原始作品中,阿布拉莫維奇騎著一匹白色駿馬,手持一面在風中優雅飄揚的白旗,與西班牙遼闊的樹木和天空景色相映成趣……
美國亞馬遜公司創始人貝佐斯(Jeff Bezos)向西雅圖歷史與工業博物館(Seattle’s Museum of History & Industry)捐贈1000萬美元,使該機構能夠擴大以自身命名的「貝佐斯創新中心」(The Bezos Center for Innovation)。
適逢荷蘭幾何抽象藝術大師蒙德利安(Piet Mondrian)誕辰150週年,瑞士貝耶勒基金會(Fondation Beyeler)於6月5日至10月9日舉行「蒙德利安進化論」(Mondrian Evolution)展覽,匯聚89件來自歐洲與美國的公共收藏、私人藏品及館藏作品……
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初選徵件,經國際評審團的評選,於今(27)日上午10時舉行入圍公告記者會,現場揭曉初選入圍名單,共15位國內外藝術家從687多組投件者中脫穎而出,獲選為本屆參展藝術家,將於明年在桃園展演中心展出,共同角逐獎項!
第廿四屆雪梨雙年展日前公布由康喆明(Cosmin Costinaș)與殷迪.格瑞洛(Inti Guerrero)共同擔任總策展人。兩人表示:「藝術家們不斷挑戰各種表現型態以及自身所屬的世界。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於6月18日開幕。自1955年成立以來,邁入第六十七年的卡塞爾文件展一直是眾所矚目的世界大展之一,過往僅有少數幾次有台灣藝術家參與,而在本屆卡塞爾文件展上,有四組共計廿三位台灣藝術家參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因應未來新類型藝術空間需求和提昇既有功能,規畫以花博公園美術園區為基地的「台北藝術園區─台北市立美術館擴建統包工程」,經5月20日決標,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與福清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團隊所提出的計畫方案獲選並正式啟動,預計於2027年竣工。
自從在日本與韓國建立個人藝術空間後,韓國極簡大師李禹煥(Lee Ufan)再度於南法小鎮阿爾打造全新空間──「李禹煥.阿爾」(Lee Ufan Arles)。新藝術中心位於該城歷史街區的17世紀大型韋爾農豪宅(H tel Vernon),並由李禹煥首選建築師安藤忠雄進行改造。
由文化部設立之財團法人台灣美術基金會於去年5月起接手執行文化部「藝術銀行」計畫,於今年3月中旬邀請前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接掌執行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