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甫離世的前法國總統季斯卡,法國文化部於3月底宣布將奧塞美術館與橘園美術館的公家機構行政名稱改為「奧塞美術館與橘園美術館公共機構─ 法拉利.季斯卡.德斯坦」,其主席暨館長蘿倫絲.德卡爾斯在5月26日由法國總統馬克宏任命,將成為羅浮宮歷年來首位女性主席暨館長,預計自今年9月正式就職。
前三星董事長兼藝術收藏家李健熙於2020年10月逝世,其家族在今年4月底表示,將為200億美元的遺產以多期支付約110億美元的全額稅款。韓國徵收的遺產稅率高達60%,是世界上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此稅款更是韓國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遺產稅,相當於去年政府總遺產稅收入的三到四倍。
推遲一年舉辦的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於5月下旬展開。台灣館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下,以期完備事前準備與防疫措施,首次與衛生福利部協辦,除了率先讓參展同仁施打疫苗,也因應減少三分之一的出國布展人力。
台北當代藝術館於今年邁入開館廿週年,廿週年系列展覽首檔推出主題策展「歷史.當代」與「憑證入場」,分別從歷年展覽及門票設計的經典回顧重現,展開當代藝術的跨時空對話。與此同時公開當代館嶄新的品牌形象,並啟用改造後的服務空間,同步從展覽、形象、空間與時俱進再升級。
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11日、15日陸續宣布提昇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文化部長李永得在5月11日召開「防疫及補助措施研商會議」後,公布各文化場館提昇防疫措施,同時為減輕防疫措施升級的衝擊,亦宣告啟動「藝文事業營運損失補助專案」…
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的第八屆「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於4月15日公布策展人與主題,邀請台灣獨立策展人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負責召集台灣策展人侯昱寬、菲律賓策展人泰莎.瑪莉亞.奎松、印度策展人安努舒卡.拉堅德蘭……
桃園市立美術館3月28日舉辦首屆「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書藝研究與評論雙年獎」(橫山獎)頒獎典禮,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及館長劉俊蘭頒獎,另特別邀請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博物館館長白謙慎、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代表橫山獎評審團致詞。
博物館通常會出售相似或不適合的作品,大都會博物館近年來出售藝術品的平均年銷售額約有1300萬美元。然而,售出藝術品的所得資金只能用於購買新的博物館藏品,這是美術館館長協會(Association of Art Museum Directors)的嚴格規範。
柏林雙年展日前公布2022年舉行的第十二屆柏林雙年展將由阿爾及利亞裔的藝術家卡代爾.阿提亞 (Kader Attia)出任策展人,希望借重他長年旅居各國、研究不同文化歷史的相關經驗,以及提出以「修復」做為文化辨證的概念重新審視歷史與集體記憶間相符、相應的關係,為雙年展帶來不同的面貌。
新加坡教育部長黃循財於3月3日宣布南洋藝術學院將與拉薩爾藝術學院進行特殊聯盟,組建新加坡首間藝術大學。「由於兩學院皆達到極高的質量和標準,因此我很高興分享教育部將授予該聯盟自主學位授予權,並賦予大學地位。這將成為在新加坡的第一所藝術大學。」黃循財表示。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Neue Nationalgalerie)建立於1968年,由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包浩斯學院的最後一任校長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van der Rohe)設計。工業革命後的19世紀末,鋼逐漸取代鐵使用於各種建築中,而風起雲湧的現代藝術流派與思潮相互影響了現代主義建築理論。
臺南市美術館於1月28日召開董監事會議,通過第三任館長人事案,公布確定由台灣美術史專家林育淳接任。本次館長遴選以公開徵選方式,經面試等程序後,遴選小組建議人選,再由董事會決議通過後聘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