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美術館以共享資源、提昇台南市民藝術涵養為主要任務。館長潘表示,國立歷史博物館為台灣第一所國立博物館,擁有六十餘年歷史及六萬件以上典藏文物,是南美館第一間締結合作之博物 館,未來兩館於平等互惠的原則下,針對展覽、典藏品、學術研究等面向進行資源合作。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簡稱C-LAB)於8月18日正式宣告啟動六年建構計畫,並於同日舉辦國際論壇「場所、實驗、連結」。C-LAB六年建構計畫的啟動同時宣告接著展開的 兩階段計畫。
國際級現代藝術大師,有「畫壇變調鳥」美譽的李錫奇,將於八月擁有專屬展出個人畫作的嶄新空間。「李錫奇藝術中心」設立於位於台北市仁愛路四段,將在8月15日(週三)下午二點舉辦開幕。「李錫奇藝術中心」稱之為個人美術館,讓大眾有機會在此觀賞、了解並收藏李錫奇的作品。
陳其南指出,因為歷史的轉折與巧合,保存故宮文物變成「台灣人的責任」。他引用羅蘭巴特「作者已死」觀點,強調博物館的展示與詮釋是一種「觀看的方式」:博物館透過文物的展示,讓觀者得以從自我底蘊出發、凝視,對物件進行知識解構 並賦予其更多元、嶄新的文化意涵。
台北市立美術館日前宣布,2019年第五十八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由鄭淑麗出線為參展代表,為台灣館推舉單一藝術家參展以來首位女性藝術家。
北美館以「修而不休」的態度,持續推動美術館研究與保存的任務,並透過一系列美術館館外空間的展開,包含戶外廣場活動、館際交流、校園合作,邀集藝術社群和市民觀眾,創造「美術館再想像」的各種可能。
「2018第二屆臺灣銀行藝術祭-青年繪畫季」頒獎典禮,於2018年6月29日在該行公庫部6樓會場盛大舉辦,由該行董事長呂桔誠親自主持頒獎典禮,且文化部次長楊子葆親自蒞臨指導並頒獎,為得獎者喝采,讓得獎者備感榮耀。
年度大獎由「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獲得,姚瑞中也以個展「巨神連線」獲頒年度視覺藝術獎。排灣族編舞家布拉瑞揚返回台東家鄉、成立舞團後編創而出的第三個作品「無,或就以 沉醉為名」,則獲得年度表演藝術獎。
本屆「新當代」獎項共有五十七位新銳藝術家入圍。其中,甫從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畢業的藝術家林紹傑為該獎項成立近七十年來第一位入圍的台灣藝術家。其作品類型多元,以數位媒材、雕塑、影像與裝置等創作手法,關注全球化下的移民、邊界與自由移動等議題。
英國泰納獎(Turner Prize)於4月底公布2018年入圍藝術家名單,由那依姆.穆罕門、夏洛特.普勞哲、路克.威利斯.湯普森與 「法醫建築」出線,一同角逐這項可謂當代藝術風向球的藝術大獎。今年入圍藝術家作品皆涉及國際移民、人權與種 族歧視議題。
今年台灣美術雙年展將以「野根莖」為本屆命題,企圖探索台灣當代藝術的組織方式,其根系生於何處?其「集群」之莖伸向何方?探討藝術是否存在一種「既非由上而下,亦非由下而上,野草生 自中間隙縫」的蔓生方式。此屆台雙展尋找的便是位於中間縫隙、自我或異質地生成的藝術地帶。
台灣高鐵公司與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在高鐵台中站共同宣告「台灣高鐵藝術元年」計畫正式啟動。首波計畫,由藝術家林明弘運用霧峰林家古厝景薰樓的窗花圖象發想,設計 大型視覺藝術窗貼,並邀請年輕、具當代感的新世代表演藝術團隊在高鐵台中站不定期演出,希望為車站創造耳目一新的藝術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