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最新消息
藝術史家方聞辭世
2018-10-25

著名藝術史學者方聞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3日淩晨因急性白血病在普林斯頓逝世,享壽八十八歲。做為學者和博物館藏品研究者,他始終堅守藝術是全人類共通的語言的信念。

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
2018-10-25

透過八十件藝術作品走完美國八十年的發展, 觀眾可以欣賞到霍伯的〈夜游者〉、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的〈藍色與金色的夜曲(南安普頓的水面)〉、歐姬芙 (Georgia O'Keeffe)的〈牛頭骨與白玫瑰〉等名作,從他們的作品深入了解美國歷史的變遷, 以及城市喧囂中的寂寞。

台南市美術館開館試營運
2018-10-25

台南人期待了一甲子的台南市美術館,於10月 17日正式開館試營運,館方特地依照古禮挑選良辰吉時,於17日上午11時10分,舉行「開門入 厝」儀式。儀式過程簡單而隆重,由董事長陳輝東及館長潘(示番)偕同館員及志工打開大門,共同進入南美館1館,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2018楊英風紀錄片發表會
2018-10-11

為紀念雕塑前輩楊英風逝世廿一週年,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以最新4K超高質規格與技術拍攝楊英風傳記紀錄片「呦呦自在.楊英風」。全片分上、中、下三集,耗時近三年,於今年10月完成。發表會於10月24日下午2時,在國立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展演廳舉行。

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佈畫廊名單
2018-10-01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呈獻來自世界各地90家頂級畫廊,為2019年藝術界盛事揭開序幕。首屆博覽會獲各大具領導地位的國際藝廊積極參與,吸引全球頂尖畫廊首度亮相台北。由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機構瑞銀集團呈獻,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2019年1月18日至20日期間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

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10月登場
2018-09-26

FIAC 今年入選一百九十五間藝廊,其中2╱3以上來自海外的國際藝廊,涵蓋廿七個國家。首次參與的亞洲、或在亞洲有據點的藝廊,如上海的天線空間、北京的魔金石空間、同時在北京與紐約擁有據點的博而勵畫廊,以及來自英國與香港的Ben Brown Fine Arts;此外,今年剛於香港設立分館的瑞士藝廊Hauser & Wirth再次回歸參與。

觀唐藝術區首屆藝術季「桃花源」
2018-09-26

由藝術家張錳策展的觀唐新媒體藝術展「時空 和諧」,旨在讓人們意識到無所不在的電腦科技影響下的諸多當代體驗,並進一步思考人與數位 器械以及環境之間的關係。其中,多件作品融合感應互動裝置,讓參與也成為影響作品成像的一項因素。

2018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
2018-09-26

主題發想源自於策展團隊對「亞洲」(Asia)有多樣性的問題意識, 「亞洲」一詞總是伴隨著混沌、歧義與問題性, 伴隨著維基百科、搜尋引擎、百科全書、線上學習與「科技獨斷」(technopoly)的加速主義等發明,使我們正處於一個答案永遠多於質問的 時代。

2018台北雙年展公布參展名單
2018-09-26

兩位策展人由展覽主題出發,探討生態系統千變萬化的特質,以及這項特質如何被反映在藝術與機構的運作機制中。展覽結合不同的生態系統模式, 特別關注這些機制中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以及此運作機制如何趨向於整體的共同利益。在「後自然: 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中,兩位策展人將美術館做為社會模型重新思考。

2018「倫敦斐列茲」於10月開幕
2018-09-09

「倫敦斐列茲」(Frieze London)今年邁入第十六屆,多達一百六十家國際藝廊齊聚一堂,於倫敦攝政公園展示自家最優質的當代藝術。倫敦斐列茲不同於一般的藝術博覽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素以前瞻性的策展概念著稱。2017年策展主題為「性工作:激進藝術與女權主義政治」,關注1960與1970年……

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發布參展名單
2018-08-31

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的「野根莖—2018台灣美 術雙年展」將於9月22日開幕,本屆展覽以藝術家的 計畫型創作為主軸,從「野根莖」命題展開對「什 麼是台灣、什麼是來自台灣的當代藝術」之本質性 探問。

16件巡展的梵谷作品全數「回家」
2018-08-31

梵谷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間一向有著高度的借展需求,以至於相當難得能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Art)中看到這16件作品齊聚一堂。如今是過去四年以來第一次,所有收藏於大都會美術館「歐洲繪畫部門」的梵谷作品全數「回家」。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快速選單: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