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立美術館新任館長佈達暨宣誓典禮於6月13日在嘉美館四樓文化沙龍舉行,在嘉義市市長黃敏惠親自主持典禮並與多位貴賓共同見證下,視覺藝術與攝影史研究者陳佳琦完成就職儀式。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5月30日的媒體茶敘上,分享2025年迎來一百週年的各項計畫。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規畫院慶計畫「故宮100+」除了回顧故宮百年歷史,同時期待以全新思維創造故宮,朝向融入民眾生活的「全民的故宮」目標努力。
紐約州最高法院近期正經手審理關於一幅席勒作品的所有權案件。該件爭議作品為〈藝術家妻子肖像〉(Portrait of the Artist’s Wife),描繪席勒之妻伊蒂絲.席勒(Edith Schiele)雙手疊於腿上的姿態,預估價達數百萬美元。作品完成於席勒夫婦逝世前一年,兩人均不幸死於1918年的大流感,當時兩人都只有28歲。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每年迎來近900萬名觀眾,館方指出,其中有80%觀眾是為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名作〈蒙娜麗莎〉(Mona Lisa)而來。然而,〈蒙娜麗莎〉的受歡迎程度也令參觀者深受困擾,擁擠的展間降低了欣賞品質,招致負評,甚至被部分觀眾視為「世上最令人失望的傑作」。
第23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4月26日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舉行,本屆4位得獎者為作家夏曼.藍波安、視覺藝術家梅丁衍、表演藝術家陳鳳桂(小咪)及紀錄片導演劉嵩。贈獎典禮以「無盡探尋」作為主題,致敬4位得主於其專業領域的開拓與深耕,在藝術道路上無止境的探索追尋。
法國文化部4月中旬公布,任命希凡.阿米克(Sylvain Amic)擔任巴黎奧塞與橘園美術館公法人機構(EPMO)主席暨館長一職。阿米克任職諾曼第大區浮翁大都會區博物館與美術館聯盟(Réunion des musées métropolitains Rouen Normandie)館長達十二年……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於4月底公布2024年泰納獎的四位入圍藝術家,分別是皮歐.阿貝(Pio Abad)、克勞黛特.約翰遜(Claudette Johnson)、賈斯琳.考爾(Jasleen Kaur)與德萊恩.勒巴斯(Delaine Le Bas)。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正式揭開序幕,並宣布由4位毛利女性藝術家布莉姬.瑞威地、伊瑞娜.貝克、莎拉.哈德森及特蕊.特.陶組成的藝術團體Mataaho Collective獲得金獅獎最佳藝術家獎,金獅獎最佳國家館獎則獎落由原住民藝術家亞齊.摩爾代表的澳洲館。
藝術史學術泰斗、書畫家暨鑑定家傅申於4月16日在杭州富陽因病辭世,享壽88歲。傅申一生以深厚的文化造詣為中國書畫藝術的研究與推廣做出重要貢獻,包括於懷素〈自敘帖〉、黃庭堅〈砥柱銘〉等書畫鑑定案例中,給出了引人信服的判斷……
位於法國南方奧克西塔尼大區的尼姆,長久以來主要以古羅馬時期的古蹟建築如競技場、普拉迪噴泉、迪亞納神廟等遺址聞名,在造形藝術領域,其成立於1993年的尼姆方場當代藝術美術館相當活躍。為了強化對當代藝術家的支持並提昇城市觀光潛力,尼姆市政府4月5日推出一場新的三年展──尼姆當代三年展……
英國藝術教育慈善機構Art UK(原公共目錄基金會〔Public Catalogue Foundation〕),自2003年起陸續與三千四百多家英國公共機構合作,蒐羅這些機構收藏的五萬多位藝術家作品進行圖象數位化資料建檔,截至2024年有超過卅萬件作品完成線上檔案建置作業……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於4月1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第一波內閣名單,由民進黨前黨主席卓榮泰出任行政院長,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出任副院長。4月12日,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公布第二波內閣人事,藝術與文化界格外關注的文化部長人選,由知名作家小野(李遠)接任第六任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