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Art Taipei 2022特別報導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家專欄
Art Taipei 2022特別報導
F13 99°藝術中心︱陳顯棟、吳丁賢、郭弘坤、吳麗玉、張真英、張天健、林煌彥、足立篤史、坂本藍子
陳顯棟曾三次代表台灣參加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在上海《美術天地》、《亞洲藝術新聞》及中國《美術》雜誌皆有封面專題做介紹。前《美術》雜誌總編輯王仲更將其作品重新定義為「詩象」,稱其作品表現「具有人性親切感的詩象境界」。
G03 印象畫廊︱四大展區︰前輩國寶、華人抽象、國際當代、印象推薦
印象畫廊是精心規畫的藝術專業園地,一直致力朝向使藝術品普及,期待與年輕社群生活結合,逐漸邁向與國際藝術接軌。近年來持續推動國際化的腳步,讓優秀的藝術家有更遠大的舞台,也讓國際看見我們,呈現台灣藝術的精采。
G04 形而上畫廊︱靈魂的重量
據說21公克是靈魂的重量,既輕且重地承載了有機世界的無盡美麗與神祕。形而上畫廊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磅礡呈現六位藝術家六種不同型態的新靈魂美學。無論是草間彌生、趙無極、朴善基、崔旴嵐、權奇秀及張堂龲的作品,都將一掃觀眾熟悉的印象,承載著當代藝術的靈魂與精神。
G15 月臨畫廊︱在自我邊緣的年代──現代的隱逸
從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肆虐全球以來,人類文明遭遇到百年來的重大挫敗──面對隔離(quarantine)束手無策、百業蕭條、國境封閉、經濟大衰退⋯⋯。過去兩年多以來許多國際藝術博覽會因此取消或延期,或改為線上展覽的形式。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在過去的兩年多不僅成為眾人耳熟能詳的詞語,也逐漸成為社會的真實。相對於「被迫保持」社交距離,其實在歷史上也不乏自我刻意與社會保持距離者:中國歷史上所謂的「隱士」或「隱逸」。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