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藝術人物誌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藝術人物誌
藝術人物誌
動靜之間散逸的詩意本質 ──亞歷山大.柯爾達的科學詩篇
在宇宙永恆的定理中,亞歷山大.柯爾達自行摸索出一套另類的抽象語言,於星宿、月亮、太陽,又或高塔等萬物結構之間,觀察與捕捉人們視而不見的動能,打破「運動物體」與「靜止雕塑」在光譜兩端各有的疆界。
李禹煥的關係場域與余白現象
「物派」代表藝術家李禹煥(1936-),作為一名貫通東西思哲的韓國人,對日本當代藝術發揮了關鍵性的影響,並於2001年獲「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賞」(Praemium Imperiale)肯定。東京的國立新美術館(8月10日至11月7日),以及位於神戶的兵庫縣立美術館(12月13日至2023年2月12日)舉辦的大型回顧
創作與交流──橫尾忠則與他的朋友們
2014年,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為了紀念成立30週年,邀請橫尾忠則耗時3個月替過去100多位
曾經協力基金會或者在基金會舉辦過展覽的創作者們繪製肖像。隨著橫尾忠則近期大展「GENKYO
橫尾忠則」展覽巡迴東京當代美術館,這批作品也以「橫尾忠則:藝術家」(Yokoo Tadanori: The Artists)的平行展外展形式,在東京21_21設計中心(21_21 DESIGN SIGHT)免費開放參觀。
林恩.查德威克 雕塑時間的記憶
查德威克竄起於1940年代,他沒有藝術學院的專業背景,憑藉直覺創作,不善於引用學術理論來賦予作品任何脈絡或框架,仰賴著多年從事建築製圖及工藝技術的基底,卻開闢了另一條和「動態雕塑」相反的厚實、靜態雕塑路線。
1
2
3
4
5
6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