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藝術人物誌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藝術人物誌
藝術人物誌
D如去殖民、A等於藝術、T是子彥、A成為行動者──何子彥對資料化的影像追問
當何子彥將對於殖民史與地緣政治的關注與探問,導引到大數據、雲端與影像幻境的運算中,虛擬空間與運算技術必要反向地成為「殖性政治」的隱喻,也就是將殖民史、殖性經驗與政治壓迫,放置到科技網絡與技術運作中來理解。
寫意肉身中的陰性力量──帕洛瑪.瓦爾加.薇茲的想像生命體
帕洛瑪的作品探討肉身、情慾、能動性與人際關係等議題,擅長在人像雕刻中展現一種素樸卻渾厚的人文精神。
珂勒維茨 藝術家肖像
伯明罕Ikon畫廊在四年前發起了凱特.珂勒維茨的研究計畫,他們認為珂勒維茨作品所具備的社會關懷、性別平等概念,對現今世界局勢能有所啟發。
將感知經驗化為創作思維──馬斯登.哈特利的藝術世界
瀏覽現今你我熟悉的西方現代藝術史地圖,1877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的馬斯登.哈特利是尚未被開發的一處角落,從他那一代起,「同性戀」這個詞才開始普遍起來。
1
2
3
4
5
6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