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drich Kiesler
弗雷德里克.基斯勒與其有機空間
撰文/高慈敏 圖版提供/Martin-Gropius-Bau(藝術收藏+設計2017年8月119期)
弗雷德里克.基斯勒(Friedrich Kiesler),1890年生於奧匈帝國時期的切爾諾夫徹(Czernowitz,今日烏克蘭境內),1965年卒於美國紐約。無法被歸類於任何單一藝術類別的他,是位兼具建築師、舞台設計師、設計師理論家等多重跨界身分的藝術家。他的「無盡流動空間」(endlessly flowing space)概念,以及他提出的「關聯現實主義」(Correalism)設計理論,都是影響20世紀甚鉅的前瞻性論述。
德國柏林馬丁葛羅皮烏斯美術館(Martin-Gropius-Bau)舉辦的弗雷德里克.基斯勒大型回顧展,多面向地完整展出他的畢生之作。柏林,作為基斯勒首獲國際矚目的機械舞台設計誕生之地,確實是呈現基斯勒回顧展的不二選擇。
1923年,在選帝侯大道劇院(Komödie und Theater am Kurfürstendamm),基斯勒為捷克20世紀極具影響力的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s)的名作《羅素姆的萬能機器人》(W.U.R.〔R.U.R.〕Werstands Universal Robots)設計舞台。這本著作是英文的「機器人」一詞首度面世,而這場由基斯勒設計的首件機械舞台作品,則是他正式邁入前衛藝術領域的基石之作。
翌年,他在維也納掀起了滔天巨浪。在國際奧斯特隆嶄新劇場技術博覽會(Internationale Ausstellung neuer Theatertechnik)上,基斯勒不僅擔綱展場設計,還以策展的方式策畫了此檔展覽的核心作品〈空間舞台〉。接著,1925年,「維也那分離派」的代表人物、現代主義經典家具設計大師約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邀請他在巴黎的「國際裝飾藝術及現代工藝博覽會」(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e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上,為奧地利的劇場項目擔綱設計。這場具有絕對歷史性意義的博覽會,帶動了裝飾藝術與流線型設計的流行風潮,而基斯勒也把握了這股浪潮,在博覽會中更進一步地演示了他饒富未來性視野的流動城市概念之作〈空間中的城市〉。
弗雷德里克.基斯勒1924年作品〈空間舞台〉 Frederick Kiesler, Space Stage, Middle Hall (today: Mozart Hall) of the Vienna Konzerthaus being set up or dismantled, Vienna 1924© Friedrich Kiesler Stiftung
在歐洲聲名大噪後,基斯勒帶著滿皮箱的前衛計畫前往紐約。然而,這些瘋狂的想法在1920年代的新大陸實在是太過前衛,他只好暫時收起這些計畫,先從事櫥窗和商辦建築設計等收入穩定的工作。1929年,標誌了現代電影院建築模式的「影視協會電影院」於紐約第八街的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落成,基斯勒在其理論著作中宣稱這座史無前例的電影院新建築為「第一座100%的電影院」(The first 100% cinema)。這座建築不僅是奠定基斯勒在美國設計界地位的重要代表作,他在觀眾席左右牆面和屋頂裝設的額外投影,更被視為虛擬實境技術(Virtual Reality)最早的實現範例。
‧ 標誌了現代電影院建築模式的「影視協會電影院」於紐約第八街的格林威治村落成 View of the facade of the Film Guild Cinema, New York 1929. Photo: unknown© Friedrich Kiesler Stiftung
‧ 「影視協會電影院」內部放映空間 Frederick Kiesler, Film Guild Cinema, view of the flexible film screen Screen-o-scope, New York, 1929 Photo: Ruth Bernhar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Ruth Bernhard Archive, 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1930年代,基斯勒一方面從事家具與燈飾的設計工作,一方面尋求實現現代主義建築概念的機會,最著名的便是1933年的作品〈空間之屋〉,他在紐約新興現代家具公司(Modernage Furniture Company)的展場中,以1:1的模型展示了他對於「家屋」(family home)的想像。在基斯勒設計與建築理論中多數的核心議題,包括他流傳不朽的「時空建築」(space-time architecture)概念,都是在這個階段誕生的。弗雷德里克.基斯勒於1933年在紐約新興現代家具公司展出作品〈空間之屋〉 Oblique view of the facade of the Space House, showroom of the Modernage Furniture Company, New York 1933. Photo: Fay S. Lincoln© Friedrich Kiesler Stiftung
從1937到1941年,基斯勒擔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設計關聯實驗室」(Laboratory for Design Correlation)的主持人,從而發展出他針對設計所提出的「關聯現實主義」(Correalism)理論。這套完整性理論的基礎是關於「人類」的科學分析,也因此,基斯勒的研究焦點特別專注於人類的感知,例如將人類行為動態加以視覺化所發展出的「視覺機械」(Vision Machine)。由此至1940年代,他還延伸進行兩本著作的撰述,一本是「關聯現實主義」設計理論的論述,一本是討論建築的文化人類學,書名為《魔幻建築》(Magic Architecture)。儘管這兩本書始終未完成出版,但這些研究皆構成了他未來展覽設計的理論基礎。
基斯勒設計過的展覽空間包括:佩姬.古根漢美術館的「這世紀的藝術」(Art of This Century Gallery)展廳和「俄羅斯裔的美國藝術家」(Russian American Exhibition)展、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生態廳」(Hall of Ecology)、「血焰1947」展,以及「超現實主義國際大展」(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u Surréalisme)等。這些機會,都來自於他在紐約的超現實主義密友們。基斯勒是紐約美學社群的核心人物,他的交友圈都是當時前衛運動的領導者,與藝術同行保持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對於他的創作生涯至關重要,尤其他還曾與當代藝術之父杜象(Marcel Duchamp)當過一年的室友,共同為展覽和設計雜誌擔綱出版的創意相關工作。
弗雷德里克.基斯勒為佩姬.古根漢美術館設計「這世紀的藝術」展廳 Peggy Guggenheim’s Art of This Century, insight into the Abstract Gallery, New York 1942. Exhibition design: Frederick Kiesler© Friedrich Kiesler Stiftung恩斯特與佩姬.古根漢合影於「這世紀的藝術」展廳 Max Ernst and Peggy Guggenheim at Art of This Century Gallery
「銀河」系列是基斯勒另一個影響深遠的創作,這個構想是取自他為法國作曲家大流士.米堯(Darius Milhaud)的知名歌劇《可憐的水手》所創造的大型環境雕塑〈洛克菲勒銀河〉;米堯是20世紀最多產的作曲家,這座雕塑則在1952年於紐約現代美術館的「15名美國人」(15 Americans)中展出。以這座雕塑為原型,基斯勒進一步為現代建築教父菲利普.強生(Philip Johnson)在新迦南(New Canaan)的指標建物〈玻璃屋〉創作了另一件名為〈銀河〉的大型雕塑,從而衍生出他更廣為人知的「銀河」系列繪畫與空間裝置。
對基斯勒而言,在每一件展示物件「之間」所構築的空間,和展示物件本身同等重要;在藝術家所創造的、環繞著一幅幅繪畫的空間中,觀者才是中心主體。為了表現這個概念,他打破了傳統區隔作品與觀者的展示方式,將油畫板裝置於牆面、屋頂和地面。「在展場中,你所需要的只有兩位魔術師和一個物件:一名藝術家、一名觀者和一件作品。」基斯勒如此表示。他認為每個人的腦海中都存在著基本的設計點子,這樣的思維在其關於「空間」的作品中表露無遺。空間,特別是無盡流動的空間,是貫穿基斯勒所有作品的核心概念。1950年,他第一次創造出一個蛋形的〈無盡之屋〉模型,在整個1950年代間,他不斷地嘗試將這座模型琢磨精鍊,並於1958年獲得補助,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的雕塑花園中以1:1建造出這座〈無盡之屋〉。儘管最後沒能來得及完工,但這座半成品及其留存的相關模型和圖稿,無疑已是20世紀最具前瞻性的重要建築指標。
事實上,〈無盡之屋〉是基斯勒發展了一生的計畫,自1925年他所設計的〈無盡劇院〉和1933年的〈空間之屋〉開始,他就企圖論述「建築空間作為人類住屋的基本要求」。他的〈空間之屋〉和「關聯現實主義」理論,從根本上引領著1950年代〈無盡之屋〉創作概念的成形。基斯勒認為,單一家庭的住屋,應該是一個串連空間和心靈的連續體,能夠整合生理、心理、社會,甚至人類神話、魔幻及權力等。基斯勒說:「房子不是一個機器,也不是一件藝術品,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它所統轄的不是無生命的物質,而是人類的身體。」
弗雷德里克.基斯勒與〈無盡之屋〉模型合影 Frederick Kiesler with his model for an Endless House, New York 1959. Photo: Irving Penn© The Irving Penn Foundation, Condé Nast Publicati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