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文化界回應觀察
倫敦|London
英國於7月4日舉行全國大選,執政十餘年的保守黨遭遇了兩百年來最慘痛的失敗,痛失兩百五十席國會議員席次,崩盤敗給最大的在野黨工黨。低迷的投票率和得票率皆顯示選舉結果並非對於工黨的熱忱,而是對於執政黨顢頇的厭棄。
選前各黨相繼提出競選宣言勾勒當選後的施政藍圖;文化界也藉此機會透過公開遊說,挑明文化創意產業面臨的現況,提出對於國家文化政策發展的建言。
文化界期許
選前文化界對於新政府的期待可歸結為以下四大議題。
(一)文化的地位
選前文化界砲火隆隆,直指保守黨長年缺乏藝文發展願景,未曾有效推出具國家高度和視野的發展白皮書,以致領域長期定位不明,僅能撿拾泛文教範疇吃剩的資源,重要性顯著不如數位、多媒體視聽和體育得到的關注。
在文化不受重視的情況下,臂距組織(Arm’s Length Body)近年更喪失應有的行政獨立,不斷被捲入泛政治的文化戰爭(culture war),引發國家機構董監事人事任命政治介入的疑雲(例如近年大英博物館的監事和董事會主席任命紛爭、英國國家遺產協會主席因組織過於「覺醒」〔woke〕受到責難請辭等事件)。
此外,業界也藉由提出「基礎經濟」(Foundation Economy)的新模型,將文化塑造為完善公眾利益必要的公共財(例如長年致力於創意文化經濟論述的學者歐康納〔Justin O’Connor〕疫情復甦期間扣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導的論述轉向,以「後文化創意產業」概念和其今年2月發表的新書《文化並非產業》〔Culture is not an industry〕等著述為標竿,為重奪藝術文化做為公共財的主體性發聲,主張將藝文投資視為社會經濟的基礎,扭轉過往20年把藝文產業化、經濟化的功利主義做法)。包含甫卸任泰德現代美術館館長的莫里斯(Francis Morris)、前皇家藝術學院(RA)祕書長暨執行長史密斯爵士(Sir Charles Saumarez Smith)等在內的藝文界意見領袖,紛紛表達期待透過全新的論述,全面認可文化的內在價值,彰顯藝術文化於新政府治理的重要性,從而讓藝術文化領域與標榜經濟效益的舊論述脫鉤。
(二)系統性扶持
過去十餘年來,保守黨的撙節政策大大掣肘國家級和地方文化機構兌現組織使命的能力。這樣的現象反映在中央補助撥款顯著減少,自2010年起,除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振興補助外,整體文化預算(納入通膨後)呈現下滑趨勢。以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為例,2010至2023年期間總體預算減少將近三成。
在新冠肺炎疫情、能源危機和通膨導致的「生活成本危機」的多重夾擊下,藝文組織財務情況雪上加霜,亟需系統性的資源挹注。有鑑於此,以博物館協會(Museum Association)為首的行會團體向新政府喊話,不僅要求增加區域與國家博物館營運成本和館務維繫的補助,更倡議加強國家博物館與區域藝文機構的夥伴關係,期望透過特展和借展的形式,擴大國家博物館館藏於全國的覆蓋,以期提昇地方觀眾的觸及。
此外,博物館界也期望能夠擴大藝文稅務減免的實施範圍,由現階段劇院、管弦樂團、博物館美術館展覽製作的範疇,擴延至更多委任製作的形式,擴充至行為和現場藝術、線上展呈、教育活動等製作範圍。
選前針對如何系統性增加藝文團體財務來源的政策喊話,也包含曾任工黨議員的現任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館長杭特(Tristram Hunt)於《阿波羅》(Apollo)雜誌的投書 。杭特不僅倡議維持工黨指標性藝文政策,保留2001年時任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任內免去文化媒體暨運動部轄下藝文館所門票的創舉,更提出設置現今常見的飯店觀光文化稅捐,把向國際遊客課徵的小額稅捐做為發展在地文化建設的專門款。而包含前大英博物館代理館長瓊斯(Mark Jones)在內的藝文領袖,則主張允許國家級館所向遊客徵收門票,以便開闢財源支應龐大的館務開銷。
英國大選前文化界領袖(包含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館長杭特)紛紛公開呼籲新政府重視對於藝術文化的投資。
圖為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入口一景。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此外,選前幾位現任和歷任國家博物館館長也藉機倡議修正如今看來相當過時的文化法案,包含《1992年博物館與畫廊法案》(Museums and Galleries Act 1992)、《1983年國家遺產法案》(National Heritage Act 1983)等標誌性法規,以期創造更為永續公義和符合時代氛圍的法源依據,系統性地為國家級藝文機構去藏規範鬆綁,達成允許各別董事會根據個案進行決議的彈性,增加不義文物歸還實務上的斡旋空間。(例如上述之莫里斯、杭特皆提出過類似觀點,詳《藝術新聞》(The Art Newspaper)英國大選前專訪和博物館協會會訊)
(三)藝術教育和人才培育
根據藝術倡議團體Campaign for the Arts的報告:自2010至2023年間,不僅中學與高中校內專司藝術的教師人數下跌近四成,英國中學與高中畢業考報考藝文相關科目的人數也顯著下降,其中中學畢業考(GCSE)報考藝文科目的人次大幅下滑近五成,報考高中畢業考(A-level)藝文科目的應試生則減少近三成。
文化界將此現象歸結於保守黨長年對藝術教育和藝文人才培育的不重視。保守黨前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去年大動作整頓大專院校,於社群平台上戲謔地稱呼人文教育在內的專業為「騙錢」(rip-off)科系,將之鄙夷為無法對經濟發展和就業人數提供幫助的領域。這樣的看法導致保守黨教育部2024 / 2025會計年度的預算,大幅刪減對表演、視覺藝術、設計等藝文科系的補助款,連鎖反應引發藝文大專院校接連傳出裁員和重整的消息,哀鴻遍野,影響至深。
大選前,文化界強力主張新政府應當通盤檢視各級課綱,以期扭轉過去十年來藝術教育於英國式微的風氣,強化技能取向、與業界接軌的教育資源,確保文化創意經濟所需要的人才供給,進而達成由理工主導的「STEM」(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數學〕)教育轉向全人「STEAM」教育(加入Arts〔藝術〕)的願景。
(四)藝文勞工權益
選前文化界也聚焦零工斜槓經濟下的創作者權益,期望新政府能夠重視創作者的生活困難,為可供維持基本生活的工資(living wage)、負擔得起的住房和工作室提出擘畫。
此外,英國創作者和藝文團體也針對因脫歐而喪失單一市場的移動自由(Free Movement)及與歐盟合作的機會提出對於新政府的期許。以非營利組織創意英國(Creative UK)為首的行業領袖於選前表達希望新政府能夠積極爭取重回歐盟藝文網絡的機會,重新加入包含伊拉斯莫斯(Erasmus)、創意歐洲(Creative Europe)等以學術文化交流和共製為主軸的跨國網絡。
何去何從?
選前工黨大動作邀集業界領袖,針對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研擬出《創造增長願景》(Creating Growth,以下簡稱《願景》),宣示藝術文化對於英國的重要性,承諾提昇文化權,並針對藝術教育和文創產業提出一系列發展願景。
此舉收穫正反兩極的評價,支持者認為該選前《願景》提到了1965年工黨政府主政時英國首任專司藝文的部長提出的文化白皮書,意味著文化領域將由保守黨主政下的邊緣地位,重新獲得關注。批評者則認為:一來工黨透過發布選前《願景》的方式規避將藝術文化承諾放入更具約束力的競選宣言之中,二來《願景》雖對文化界面臨的困境描述詳盡,並總結現況開出許多政策支票,然則未能有效說明實踐計畫所需藝文資金的來源管道,具體施政方針更是付之闕如。
觀察:多重危機
雖工黨大力宣傳執政後將透過系統性變革,扭轉保守黨自金融海嘯以來因撙節政策導致的公共服務失能,然而面對高通膨、高債務的多重現實,在兌現選前承諾、不大幅增加稅收的前提下,新政府能夠增加的公共投資幅度有限。即便工黨相較舊政府更能同理文化的重要性,但在現實的夾擊下,已能預見新政府將無法解決藝文機構的燃眉之急,尤其是那些仰賴地方政府財務支持、苦苦掙扎的地方博物館所面臨的立即財務窘迫(參閱《藝術家》587期)。
又工黨往年以大力補助的左傾「撒幣」政策飽受攻擊,敵對政營更將近期接續破產或面臨財務困窘的地方政府和工黨的財務治理失當畫上等號,迫使工黨選前做出財務自律的宣示。外界擔心新政府執政後將迫於現實,會束緊腰帶。面對體制沉痾和百廢待舉的現實,英國藝術文化創意產業想見無法擠進百日新政的施政頭籌,筆者認為保守觀之,倘若新政府能夠停止對於藝文補助的逐年蠶食,已可視為文化界的一大勝利。
總體觀之,雖然英國文化界致力透過新的論述脈絡和具體實踐強化文化的必要性,扭轉長年被經濟增長綁架的命運,實則成效有限,已可預期新政府上任後,文化從業者仍須努力增進藝文業務與國家重點發展方向的結盟,強調文創經濟對於觀光、就業、健康福祉等關鍵議題的貢獻,用以合理化資金挹注,勉強維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