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敬晃 台灣人文肖像之美
台灣青年油畫藝術家戴敬晃,於2016年5月榮獲「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Portrait Painters,簡稱RP)國際競賽優選,成為台灣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藝術家;同年10月榮獲「法國秋季沙龍賞」(Le Salon d’Automne)」,才華天成。戴敬晃將於2018年1月22日至2月10日於台北「國泰世華藝術中心」展出「戴敬晃:人文之美油畫展」,呈現其國際得獎作品及肖像創作。

戴敬晃 法師 油彩畫布 2013
●肖像畫的現代發展
「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學會」創立於1891年,迄今已有127年歷史,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其贊助人;學會宗旨在於增進對精緻藝術(fine arts)的教育與欣賞,尤其要保存並促進肖像藝術(the art of portraiture)的優良傳統與成就;著名印象派(Impressionism)大師詹姆斯.惠斯勒(James McNeil Whistler)以及前拉菲爾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創始人之一英國畫家約翰.艾佛雷特.米萊(John Everett Millais)皆為學會早期會員。「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學會」年度展覽為國際知名肖像畫競賽,每年有來自全世界100多個國家、近2000件作品參賽,最終評選傑出肖像畫約100件作品,並於倫敦市中心Mall Galleries展出,極具代表性。戴敬晃肖像作品於2016年「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學會」年度競賽脫穎而出,顯示戴敬晃肖像藝術所展現之國際水準與高度成就。
●肖像畫的人文意涵
14至16世紀歐洲人文主義(Humanism)興起及文藝復興(Renaissance),促進具有個人特質的肖像畫大量出現。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如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描繪佛羅倫斯女性肖像畫〈蒙娜麗莎〉,畫中人物呈現盎然生氣及愉悅快樂、拉菲爾(Raffaello Santi Raphael)筆下人文學者肖像畫作〈巴達薩利.卡司蒂歐內肖像〉的優雅沉穩,以及提香(Tiziano Vecellio Titian)〈英國青年肖像〉畫中人物眼神的熱切專注等,不僅真實表現人物外在樣貌,更精湛地呈現其內在精神,畫中人物彷彿具有生命,使肖像畫成為保存人物神韻的永恆形式。
●鎔鑄歐洲古典大師風格精華
戴敬晃於2016年「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學會」國際競賽得獎作品──〈法師〉,是收藏家委製的肖像畫。畫面採正面構圖,傳達人物莊嚴之感。畫家以古典寫實光影手法,真實而精準地捕捉人物容貌與神情,讓我們好似正與法師面對面。畫家以細膩光影變化,呈現臉部各個刻度肌理受光細節,捕捉人物神韻;其表現面部光影、肌理的油彩與筆觸痕跡,有如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筆下的肖像作品,是畫家風格特殊之處。畫家復以深厚油畫造詣及創作技法呈現人物氣質和物象,例如絲綢緞面上豐富的光影表現及厚實質感,傳達出有如洛可可(Rococo)藝術家弗拉格納(Jean-Honoré Fragonard)作品的優美與華麗。畫作呈現出人物的真實感,以及對物象的細膩描繪與光影表現,直追歐洲古典大師一流的肖像作品。


左.戴敬晃 城市農夫 油彩畫布 2017
右.戴敬晃 野趣 油彩畫布 2015
●畫進骨頭裡的肖像畫
戴敬晃在巴黎留學期間經常造訪羅浮宮,臨摹許多羅浮宮典藏大師作品;學院亦聘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教授指導臨摹課程。在課堂上,教授不斷要求:「畫人要畫到骨頭裡去」。意即肖像作品不只是表現外在形象的肖似,更要呈現人物內在精神與深層性格。對畫家而言,這是一個不斷揣摩的過程;影響所及,戴敬晃的肖像藝術所追求者並非只是外在的「形似」,而是人物對象所散發的氣質與氛圍。人物外表形體對畫家而言只是「形」,戴敬晃16、17歲起就已經在台北人體模特兒教室修習人體繪畫,純粹人物外表形象的掌握對畫家而言並不困難;難的是如何呈現色彩、光影、人物個性、表情細微變化、內在心境、以及整體畫面平衡等;更難的是要表現出畫家心中的「意」─即「形似」、「個性」、「神韻」之外,進一步在畫面上營造出一種「讓人想像的空間」。
●台灣人文肖像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們周圍經常可見積極行善的十步芳草,社會上也有許多事業有成人士,貢獻心力回饋社會。〈寬仁〉描繪台灣精明睿智的高階管理者肖像;經營事業之餘,自2009年見台灣因八八風災造成全台多處山崩、土石流,決心積極造林,以實際行動擔當種樹護台灣志業,保育台灣山坡地。畫家如實呈現人物銳利目光,展現精明幹練的內斂性格;畫中人物面帶微笑、姿態舒緩,則呈現其保護台灣土地的柔和面向。畫家透過生動捕捉人物眼神、神情、與姿態,巧妙融合人物多元性格,展現內在深度精神。〈春風化雨〉描繪經營幼兒園女性教育家,其笑容可掬面容傳達溫馨個性;暖色系的大量運用,呼應人物呵護幼兒的溫暖愛心。色彩繽紛的花襯衫、及其與背景紅色調的協調,展現畫家卓越色感及掌握物象質感的寫實功力;人物左、右肩及手臂襯衫花色,分別以較清晰的筆觸及略為模糊的色塊堆疊加以區隔描繪,巧妙呈現人物姿態前後,並營造出空間深度。兩件肖像作品更進一步呈現出人物所散發之氣質氛圍,具有感動人心的力量。


左.戴敬晃 桀傲 油彩畫布 2017
右.戴敬晃 春風化雨 油彩畫布 2017
●結合風景的肖像畫
戴敬晃擅長肖像、風景、靜物畫類;除肖像作品榮獲「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學會」年度競賽優選,風景畫亦獲得「法國秋季沙龍賞」雙重肯定。戴敬晃結合肖像與風景兩項專長之風景肖像畫,為畫家創作一大特色。相較於室內肖像畫,風景肖像畫特殊之處在於戶外光源更加多元,這意味著畫家要處理更多光線與空間變化。每一幅風景肖像畫都有獨特空間及光線氛圍,賦予畫家不同創作挑戰。榮獲2015年台灣「全國油畫展」銀獎作品〈野趣〉,描繪畫家兒子在番薯田挖地瓜的樂趣。畫家如實呈現人物臉部在鴨舌帽遮蓋下的陰影,並精準表現出男孩臉頰的稚嫩肌膚;沿著男孩手上大顆地瓜及根鬚,可以看到畫家在前景精彩表現出各種乾濕不一泥土樣貌、以及番薯葉不同生長情況;遠景天空在藍色中帶灰色調,呈現天氣微陰的午後。古典般穩定構圖結合精湛表現技法、及靈活視線設計,給予觀者極大觀賞樂趣,是一幅風景與肖像俱佳之力作。〈城市農夫〉描繪熱愛大自然的成功企業家。畫中人物帶著斗笠在蘿蔔園拔蘿蔔,呼應企業家早年克勤克儉打拼事業、提攜後進、栽培兄弟姊妹同赴海外生根茁壯的奮鬥歷程與人生寫照。人物以隨興姿態置身清新風景中,呈現率性樸實的開闊性格。
●結語
從文藝復興時期以來肯定人的價值、以人作為藝術中心主題,到17世紀中葉以降中產階級興起、榮耀個人成就,肖像畫不僅展現人物樣貌,更凝結個人內在特質、精神、與獨特性,賦予人物永恆價值,是對人文精神的謳歌。作為精緻藝術的一環,肖像畫傳承歐洲文藝復興以來以古典寫實為基礎,由歷代大師所創造出的宏大知識系統、技法精華、與藝術典範,是西方數百年藝術發展留傳人類的珍貴文化資產。肖像畫永誌人物精神,同時是偉大的藝術作品;從不同時代肖像作品,我們得以理解時代文化與品味。我們期許戴敬晃的肖像藝術,持續為台灣優美社會風景,創造不朽人文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