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東隆 美是一種普世價值
提到位於新北市西北角的林口區,人們對此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台北外圍的衛星城市之一,然而隨著近年的快速發展,大型購物廣場、媒體產業和房地產開發商的相繼入駐,已經讓這個舊名為「樹林口」的新市鎮,成為大台北地區的一個別具特色的新市鎮。2006年,因為看中了林口的發展潛能,原本就是林口當地人的許東隆,選擇回到熟悉的故鄉,以父、母親的名字創立了「展悅建設」——而這也是他從知名的宏盛建設董事長「裸退」、以及累積超過30年的建築開發經驗後,真正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版圖。
1. 許東隆與他的佛像收藏
「我的本業是建築,我認為建築也是藝術的類型之一,屬於空間藝術的範圍;而在藝術品的喜好上,我也對立體類型的作品比較感興趣。」提起藝術,許東隆說最初也最深的體會來自於國中時的工藝課,當時有位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台北師範大學的年輕老師,在課堂上教工藝勞作,「當時老師指導學生設計和製作竹製的手提箱,我們就自己去山上砍竹子和削竹片,我還記得竹片必須先用水煮過,再用樹脂黏貼成想要的圖案。」許東隆回憶:「這個經驗與印象非常深刻,啟發了我對藝術的感覺。後來,陸陸續續接觸到更多藝術作品和相關的知識,但我始終認為,美的感覺,就算只是很小的一件事,卻有可能影響人的一輩子。」
左圖 文殊菩薩 高155cm 楠木雕刻 元代; 中圖 東魏〈佛三尊造像碑〉局部; 右圖 佛頭 高35cm 漢白玉 唐代
「建築和藝術,都是關於美。」許東隆說自己曾經看過一則報導,內容是某位外國建築學者來台訪問時,一位台灣學者問他,覺得台灣哪裡最美,「結果他回答:『台灣沒有房子的地方都很美。』這句話,讓我有了一番思考。」許東隆認為,比起其他地方,台灣人對於美的品味原本應該是強項,但卻因為各種外在的經濟和環境因素,而逐漸失去優勢:「有時候我們去歐洲旅遊,會覺得整個城市都好美,無論是建築、擺設、日常用品甚至是人的服裝,看上去都非常協調,非常好看。那個『美』,就是一種文化的累積,是一種對於精準和到位的堅持。」 「所以我說美是不分家的,是有邏輯和系統的,無論是古典或是當代,皆是如此。」許東隆說道。
左圖 在展悅建設的建案公共空間中,陳列著薩璨如2013年的作品〈月之華〉;右圖 許東隆自宅前方的草坪上,陳列有楊柏林2000年的作品〈島嶼系列——福爾摩莎、對話、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