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0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7月 #154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7月 #154 1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7月 #154

第154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54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光景奇觀.數位心流

 提出「決定性瞬間」觀點的攝影大師布列松如此形容按下相機快門的感受:「宛如一個溫情的深吻、一發左輪手槍的射擊、一張心理醫師的躺椅。」之於人類生活,攝影術堪稱妙無可喻的偉大創造,為你我延展出穿越時空、透視物象之眼,將人類歷史演化的紀錄載體,由文字的書寫擴充質變為視覺的再現,而這成了6月專輯「披光化影」聚焦、定格、顯像之處。

 

 柯達底片在2000年時號稱「全世界已拍攝了800億張照片」,而隨著數位攝影的普及,在2015年時InfoTrends公司表示:「人們拍了超過1萬億張照片。」毫無疑問,當下我們生活在一個圖像日益飽和的世界。每天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共享超過30億張相片,影像數量呈級數增加。面對如此大量的影像,問題焦點更在於它們的儲存、管理、運輸的路線,其流動性或波動的價值,也就是說影像的經濟問題。「影像超市」現象反映了當今經濟的劇變,無論是規模空前的影像庫及虛擬化的轉變,甚至是圖像價值的全新表達方式,一如加密貨幣的形式。這些作品也同時思考全球化經濟時代「能見度」的問題,在不斷循環的圖像環境中,影像愈來愈像是瞬間凍結的框架結晶、一種暫時穩定的文化平衡。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因華盛頓國立美術館的「東館」擴建計畫而「一戰成名」。國立美術館最初館藏來自富可敵國的安德魯.威廉.梅隆(Andrew William Mellon)所捐贈的拉斐爾、林布蘭特與維梅爾等經典名畫。除了梅隆家族的持續資助外,國立美術館後續獲得了卡瑞斯家族與懷特納家族數量龐大的私人收藏,三大家族的收藏幾乎囊括了所有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作品,構成了今日華盛頓國立美術館的核心館藏,如今館藏已達15萬件之巨,本期魏蔚專欄有詳細敘述。

 

 學習傳統中國畫出身的曾健勇,在創作上善用紙墨媒材,但人物形象、色彩及構圖的處理,融合了動畫及插畫的特色,以一種個人化且具有當代視覺特色的方式表現。在繪畫過程中,曾健勇實驗出在紙本雙面上色的方式,讓畫面不僅更加溫潤、具滲透感,色彩之間的微變及層次托襯,也讓人有種延展空間的想像。他將畫面中的人物立體化,原本人物臉上的傷口,很自然地成為光線穿透之處,這巧妙地對應了魯米的論述:傷口是光進入你內心的地方。

 

 任天堂Switch平台的生活模擬遊戲「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簡稱「動森」)發行近兩個月,全球累計銷量達到1341萬套,極有可能成為該平台史上最暢銷的作品。遊戲中,玩家扮演一位移居無人島的村民,必須和其他玩家互動,交流各種資源。為了鼓勵玩家進行收集活動,島上的博物館建有三個展區,可以展示玩家找到的各種植物、化石、昆蟲與魚類。在4月23日發布的更新中,博物館更增加了擴建美術館的選項。美國加州蓋蒂藝術中心與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4月下旬發布了與「動森」的合作,在數位化館藏圖庫中增加了製作「動森」專用的藝術品生成器的功能。

 

 2020年春天在網路上掀起話題的「藝起加油ART」限時展覽活動,主要以Facebook社團的方式運作,在短短60天內吸引超過5萬用戶加入。根據發起團隊估計,平台每日平均銷售150至200件作品,5月24日保守估計成交約7500件作品,總成交額約5000萬新台幣。《藝術收藏+設計》特別專訪「藝起加油ART」發起人王建揚及參與其中的多位藝術家,記錄與分析整個活動的發展過程,審視此線上交易平台在藝術市場中新開創的收藏者與創作者交流管道、藝術品流通的新區塊與新方式。

藝術熱新聞
008 旋色─姜淼個展
  中國當代抽象山水畫的精神美學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 1958
009 佳士得與巴黎雙年展合作線上拍賣
  丹尼爾.阿爾軒:未來考古學
  林布蘭特作為「名片」的自畫像將上拍
   
藝術龍門陣
010 古董文物圈.巾幗出大腕─追念陳淑貞女士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2 價值500億新台幣的佛經是「葷」的 ⊙戴忠仁
   
翫藏雜記
014 從牡丹社事件至1949年的歷史微塵 ⊙黃議震
   
哈佛隨筆
016 走過150年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魏蔚
   
封面紀事
026 弘法利生 淨.慈.行─李嘉誠與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市場觀察
036 「後疫情時期」的藝術生態與2020年春拍概覽 ⊙陳瑜
   
藝術焦點
044 壯闊回首─利希特畫作的生之湧動與暗流 ⊙賴志婷
   
六月專輯
052 WONDERLAND 感性化外.夢奇地
054 以光與色探索感知的邊界─安.維若妮卡.珍森斯創作中的互動體驗 ⊙林芝禾
058 探掘畫的感染力─莫伊拉.德爾的創作生涯 ⊙吳礽喩
064 當代焦慮的莫比烏斯帶─瑞秋.羅斯的視覺藝術之旅 ⊙鄭芳婷
   
藝術家工作室
068 藉由繪畫通往另一個奇異世界─《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劉可明 ⊙許玉鈴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78 藝術領潮 黃子佼的「非典型」收藏 ⊙詹立群
   
沃夫岡.提爾曼斯特別報導
084 詩性攝影─如果提爾曼斯遇見維托夫 ⊙黃建宏
088 撥弄時光,一如記憶的回返─沃夫岡.提爾曼斯的影像藝術影像敘事 ⊙林純雅
   
影像美學
094 康斯坦斯.努維爾 影像之間的空間 ⊙詹育杰
   
設計焦點
098 創意之夢的城堡─義大利設計教父亞歷山德羅.門迪尼的異想世界 ⊙洪昱溱
   
珠寶美學
106 花見 別具形色的珠寶藝術 ⊙林純雅
   
設計微言
110 做工的人─談論生產製作與美感經驗 ⊙徐景亭
   
山海經.風土考
112 族裔菜的逾越 ⊙淦克萍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16 藏烏龍茶的美好年代─陳阿蹺VS亨利.賈葉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未來派的建築高手 威廉.佩雷拉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22 春室─新竹全新生活美學策展空間 ⊙Jade Hong
123 首爾「永恆的春天」實驗空間 ⊙Jade Hong
124 「A Cut牛排館」的摩登都會氛圍 ⊙Jade Hong
125 弗特城堡重現蘇格蘭貴族風範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26 伯爵非凡女性共展真我魅力 ⊙林志鴻
  幻響亞特蘭珠寶設計 ⊙林志鴻
127 T+T循跡亞洲餐桌食藝山水 ⊙林志鴻
  珠寶名品變身風味調飲 ⊙林志鴻
128 數位平台儲蓄綠能減碳指數 永續行動與現代科技的串流奧祕 ⊙林志鴻
  草悟道上河圖 ⊙林志鴻
129 怪奇的時間盜賊 ⊙林志鴻
  「全球變革大獎」推動創新永續技術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30 Alan Schaller艾倫.謝勒 影移黑白之間 ⊙林志鴻


編輯手記

光景奇觀.數位心流

 提出「決定性瞬間」觀點的攝影大師布列松如此形容按下相機快門的感受:「宛如一個溫情的深吻、一發左輪手槍的射擊、一張心理醫師的躺椅。」之於人類生活,攝影術堪稱妙無可喻的偉大創造,為你我延展出穿越時空、透視物象之眼,將人類歷史演化的紀錄載體,由文字的書寫擴充質變為視覺的再現,而這成了6月專輯「披光化影」聚焦、定格、顯像之處。

 

 柯達底片在2000年時號稱「全世界已拍攝了800億張照片」,而隨著數位攝影的普及,在2015年時InfoTrends公司表示:「人們拍了超過1萬億張照片。」毫無疑問,當下我們生活在一個圖像日益飽和的世界。每天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共享超過30億張相片,影像數量呈級數增加。面對如此大量的影像,問題焦點更在於它們的儲存、管理、運輸的路線,其流動性或波動的價值,也就是說影像的經濟問題。「影像超市」現象反映了當今經濟的劇變,無論是規模空前的影像庫及虛擬化的轉變,甚至是圖像價值的全新表達方式,一如加密貨幣的形式。這些作品也同時思考全球化經濟時代「能見度」的問題,在不斷循環的圖像環境中,影像愈來愈像是瞬間凍結的框架結晶、一種暫時穩定的文化平衡。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因華盛頓國立美術館的「東館」擴建計畫而「一戰成名」。國立美術館最初館藏來自富可敵國的安德魯.威廉.梅隆(Andrew William Mellon)所捐贈的拉斐爾、林布蘭特與維梅爾等經典名畫。除了梅隆家族的持續資助外,國立美術館後續獲得了卡瑞斯家族與懷特納家族數量龐大的私人收藏,三大家族的收藏幾乎囊括了所有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作品,構成了今日華盛頓國立美術館的核心館藏,如今館藏已達15萬件之巨,本期魏蔚專欄有詳細敘述。

 

 學習傳統中國畫出身的曾健勇,在創作上善用紙墨媒材,但人物形象、色彩及構圖的處理,融合了動畫及插畫的特色,以一種個人化且具有當代視覺特色的方式表現。在繪畫過程中,曾健勇實驗出在紙本雙面上色的方式,讓畫面不僅更加溫潤、具滲透感,色彩之間的微變及層次托襯,也讓人有種延展空間的想像。他將畫面中的人物立體化,原本人物臉上的傷口,很自然地成為光線穿透之處,這巧妙地對應了魯米的論述:傷口是光進入你內心的地方。

 

 任天堂Switch平台的生活模擬遊戲「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簡稱「動森」)發行近兩個月,全球累計銷量達到1341萬套,極有可能成為該平台史上最暢銷的作品。遊戲中,玩家扮演一位移居無人島的村民,必須和其他玩家互動,交流各種資源。為了鼓勵玩家進行收集活動,島上的博物館建有三個展區,可以展示玩家找到的各種植物、化石、昆蟲與魚類。在4月23日發布的更新中,博物館更增加了擴建美術館的選項。美國加州蓋蒂藝術中心與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4月下旬發布了與「動森」的合作,在數位化館藏圖庫中增加了製作「動森」專用的藝術品生成器的功能。

 

 2020年春天在網路上掀起話題的「藝起加油ART」限時展覽活動,主要以Facebook社團的方式運作,在短短60天內吸引超過5萬用戶加入。根據發起團隊估計,平台每日平均銷售150至200件作品,5月24日保守估計成交約7500件作品,總成交額約5000萬新台幣。《藝術收藏+設計》特別專訪「藝起加油ART」發起人王建揚及參與其中的多位藝術家,記錄與分析整個活動的發展過程,審視此線上交易平台在藝術市場中新開創的收藏者與創作者交流管道、藝術品流通的新區塊與新方式。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旋色─姜淼個展
  中國當代抽象山水畫的精神美學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 1958
009 佳士得與巴黎雙年展合作線上拍賣
  丹尼爾.阿爾軒:未來考古學
  林布蘭特作為「名片」的自畫像將上拍
   
藝術龍門陣
010 古董文物圈.巾幗出大腕─追念陳淑貞女士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2 價值500億新台幣的佛經是「葷」的 ⊙戴忠仁
   
翫藏雜記
014 從牡丹社事件至1949年的歷史微塵 ⊙黃議震
   
哈佛隨筆
016 走過150年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魏蔚
   
封面紀事
026 弘法利生 淨.慈.行─李嘉誠與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市場觀察
036 「後疫情時期」的藝術生態與2020年春拍概覽 ⊙陳瑜
   
藝術焦點
044 壯闊回首─利希特畫作的生之湧動與暗流 ⊙賴志婷
   
六月專輯
052 WONDERLAND 感性化外.夢奇地
054 以光與色探索感知的邊界─安.維若妮卡.珍森斯創作中的互動體驗 ⊙林芝禾
058 探掘畫的感染力─莫伊拉.德爾的創作生涯 ⊙吳礽喩
064 當代焦慮的莫比烏斯帶─瑞秋.羅斯的視覺藝術之旅 ⊙鄭芳婷
   
藝術家工作室
068 藉由繪畫通往另一個奇異世界─《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劉可明 ⊙許玉鈴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78 藝術領潮 黃子佼的「非典型」收藏 ⊙詹立群
   
沃夫岡.提爾曼斯特別報導
084 詩性攝影─如果提爾曼斯遇見維托夫 ⊙黃建宏
088 撥弄時光,一如記憶的回返─沃夫岡.提爾曼斯的影像藝術影像敘事 ⊙林純雅
   
影像美學
094 康斯坦斯.努維爾 影像之間的空間 ⊙詹育杰
   
設計焦點
098 創意之夢的城堡─義大利設計教父亞歷山德羅.門迪尼的異想世界 ⊙洪昱溱
   
珠寶美學
106 花見 別具形色的珠寶藝術 ⊙林純雅
   
設計微言
110 做工的人─談論生產製作與美感經驗 ⊙徐景亭
   
山海經.風土考
112 族裔菜的逾越 ⊙淦克萍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16 藏烏龍茶的美好年代─陳阿蹺VS亨利.賈葉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未來派的建築高手 威廉.佩雷拉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22 春室─新竹全新生活美學策展空間 ⊙Jade Hong
123 首爾「永恆的春天」實驗空間 ⊙Jade Hong
124 「A Cut牛排館」的摩登都會氛圍 ⊙Jade Hong
125 弗特城堡重現蘇格蘭貴族風範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26 伯爵非凡女性共展真我魅力 ⊙林志鴻
  幻響亞特蘭珠寶設計 ⊙林志鴻
127 T+T循跡亞洲餐桌食藝山水 ⊙林志鴻
  珠寶名品變身風味調飲 ⊙林志鴻
128 數位平台儲蓄綠能減碳指數 永續行動與現代科技的串流奧祕 ⊙林志鴻
  草悟道上河圖 ⊙林志鴻
129 怪奇的時間盜賊 ⊙林志鴻
  「全球變革大獎」推動創新永續技術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30 Alan Schaller艾倫.謝勒 影移黑白之間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6月 #153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5月 #152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4月 #151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