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0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1月 #158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1月 #158 1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1月 #158

第158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58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當代美學的時光顯化

 在藝術家的創作裡,所有現象都是意識的外化,美學觀點不只是由外在形貌傳達,它也依附於真實的氣息、抽象的想像等故事情境,乃至對於身體知覺的交感。在這些思維結構的彼此嵌合中,每個部件都呈現了時光與情感運行的鮮明動態,在戲劇化的展演當中,分秒的變化融入了尋常的日日夜夜,這些概念介入了意念觀想的持續交流,收納著時光終將成為歷史的紀錄,而最終化為11月專輯「對照記」的靈感索引。

 

 當代女性不斷拓展著縱深遼遠的心境,「她:鏡觀時代」專輯,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年度院慶特展「她─女性形象與才藝」開篇,帶領觀眾盡覽由唐、宋至今,散發光彩的女性身影。同時專訪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分享她們對於美學感知、藝術收藏、館藏計畫與美術館營運之道的時代眼界。  林平對於策展的浪漫想像,不只停留在想像階段,更能善用極佳的理性思緒,提顯出處於重重霧幕中的主體與脈絡,在承接歷史之後,為北美館開拓出更為宏大的視野與當代史觀。駱麗真認為,美術館所扮演的角色便是在梳理過去的同時,嗅聞時代的前兆,將眼光放遠,做好各方面的研究,並以適當方式展示,同時兼顧教育推廣的功能,長期培養社會大眾的美學意識,扣合歷史事實與文化風情,徹底扎根台灣的藝術教育。為高美館這艘大船掌舵,李玉玲超越「南島」,看見「大南方」不一樣的處境,期許迎向更遼闊的視野,藉由「泛南島」將南島帶向接軌在地、銜接全球的狀態,並透過策展,讓典藏品與每個世代/時代對話。

 

 身為藝術的傳信史,為藝術而生,魏蔚是當仁不讓的主掌者。對她來說,與藝術同在,從來不只是工作,更是願景。從麥肯錫、佳士得到國際藍籌畫廊的亞洲當家,主理高端二級市場的藝術品交易,魏蔚以終生堅持的信念,與所有喜愛藝術、熱愛藝術之人,分享生活裡無可或缺的能量。如今回望,「藝術」真是魏蔚人生裡唯一的選項,她與《藝術收藏+設計》分享個人的成長、職涯、她投身藝術產業的啟發,以及為《藝術收藏+設計》執筆「哈佛隨筆」專欄的內心點滴。

 

 人類的個體自我與自私基因,多年來一直是進化論探究的重點,而個體的學習、認知與記憶,亦是影響自我與自私協調運作的關鍵之一。當一個人認定了所謂好壞對錯,言行舉止也會對照反應,但有時理智也會突然斷片,由內心底層的慾望主導行動。藝術家也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個體,黎薇的創作是善用自己對媒介操控及形象掌握的能力,探究對於人性及社會議題的思考,同時也讓觀者不自覺地成為行動參與者。

 

 「設計是民主化的藝術。好的設計需要應對社會的所有需求,因為它是一種共通的、多重向度的語言。所有與創意相關的事情,最終將會造就整個世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舉辦「M/M上海製造」展,回顧縱橫於音樂、藝術與時尚領域,代表著未來派創作思維的M/M(Paris)工作室近30年的設計生涯,進而探討設計如何在跨越時空的文化語境當中獲得轉譯與新詮。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99出版的《智力的重構──21世紀的多元智力》一書提出「自然探索者智能做為第八種確認的智能」,鼓舞了我們的愛與意志,存心敬虔尋找昆蟲、植物、土、空氣、雲朵、斑光⋯⋯甚至陰影的內在力量。2020年規劃設計第三年的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便以「環境博物館」為題,邀請大家從自己的地圖,向森出發。回森林家的氣息是山行者的祕徑。光,影,聲,氣,栽種一座永恆的內在森林,這是魔法師的,森通信。

藝術熱新聞
008 「FUSAST呼吸」與劉可明 攜手建造雲端藝術世界
  梁永斐接任國美館館長 王蘭生國父紀念館履新
009 空總未來視覺實驗室 全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開幕
  因應疫情 紐約秋季歐洲藝術博覽會作品網路審查
  美國八間博物館鬆綁 館藏可送拍流通
010 蘇富比香港秋拍 六件拍品破億港幣成交
  〈十面靈璧圖〉22億成交 登「中國古書畫之王」寶座
  朱德群藏吳冠中〈山城重慶〉 新台幣1.86億成交
011 今年最貴瓷器!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 5.7億成交
  班克斯惡搞莫內作品 新台幣2.8億拍出
  佳士得12月香港秋拍 趙無極三聯巨畫領銜拍賣
   
藝術龍門陣
012 五王醉歸卷.活脫酒駕圖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4 敦煌大盜的相冊 ⊙戴忠仁
   
11月專輯
016 DIALOGUE對照記
018 解壓縮立體派!畢卡索與漫畫的距離 ⊙賴志婷
024 愛德華.霍普與美國風景的建構 ⊙林芝禾
028 感官與情感的交織共構—亨利.摩爾與比爾.布蘭特的影像雕塑 ⊙林純雅
034 時代肖像的認知重組—辛蒂.雪曼與路易威登的典藏交錯觀點 ⊙林純雅
   
封面紀事
040 時光薈萃,盡賞美之奧義—夏露薇的珠寶美學 ⊙洪昱溱
   
11月專輯
044 她:鏡觀時代 She/Her: Insights of the Art World
046 群芳競秀.女史流芳—國立故宮博物院「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 ⊙編輯部
050 當意念起舞,於藝術殿堂織構關係美學的星圖—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的典藏視野 ⊙陳瑜
056 時代意識的串連與迭代,寫就當代藝術的未來式—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的觀點解讀 ⊙陳瑜
062 從大南方到泛南島,文化語境的版塊對接—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翻轉城市想像 ⊙詹立群
068 以美的觀想,標高藝術的天際—獨家專訪Levy Gorvy亞洲區合伙人暨主席魏蔚 ⊙林志鴻
   
文化時潮
078 創意美學的奇想共構—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M/M上海製造」展 ⊙洪昱溱
   
藝術家工作室
084 理智的暫時失效—專訪藝術家黎薇 ⊙許玉鈴
   
藝術視界
094 曹吉岡 坦培拉見山水 ⊙詹立群
096 蔣友柏與其「重生」系列 ⊙陳瑜
   
藝術博覽
098 突破逆境呈獻台灣視野—2020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詹立群
   
藝術人物誌
100 翻轉文化符碼,促進公民對話—漢克.威利斯.托馬斯的創作實踐 ⊙吳礽喻
   
設計焦點
106 設計是重要的—世界設計之都里爾 ⊙鄭元智
   
山海經.風土考
112 環境博物館,迎面浚峻 ⊙淦克萍
   
設計微言
120 島內遊走,尋找城市風格 ⊙徐景亭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22 百年宋聘、六安瓜片品賞趣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4 佛登斯列.漢德瓦薩的非建築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26  郭英聲將「信仰劇場」化為「時尚告解室」
127  日本SANNA建築事務所於澳洲的首座建築作品
128  英國萊斯特郡歷史建築改造為歌劇院計畫
129  西安雁鳴湖畔的靜心之處 ⊙Jade Hong
   
藝想創見
130 希臘藏情,未止於囈語—弗朗索瓦.哈拉德的隨想影錄 ⊙林志鴻


編輯手記

當代美學的時光顯化

 在藝術家的創作裡,所有現象都是意識的外化,美學觀點不只是由外在形貌傳達,它也依附於真實的氣息、抽象的想像等故事情境,乃至對於身體知覺的交感。在這些思維結構的彼此嵌合中,每個部件都呈現了時光與情感運行的鮮明動態,在戲劇化的展演當中,分秒的變化融入了尋常的日日夜夜,這些概念介入了意念觀想的持續交流,收納著時光終將成為歷史的紀錄,而最終化為11月專輯「對照記」的靈感索引。

 

 當代女性不斷拓展著縱深遼遠的心境,「她:鏡觀時代」專輯,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年度院慶特展「她─女性形象與才藝」開篇,帶領觀眾盡覽由唐、宋至今,散發光彩的女性身影。同時專訪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分享她們對於美學感知、藝術收藏、館藏計畫與美術館營運之道的時代眼界。  林平對於策展的浪漫想像,不只停留在想像階段,更能善用極佳的理性思緒,提顯出處於重重霧幕中的主體與脈絡,在承接歷史之後,為北美館開拓出更為宏大的視野與當代史觀。駱麗真認為,美術館所扮演的角色便是在梳理過去的同時,嗅聞時代的前兆,將眼光放遠,做好各方面的研究,並以適當方式展示,同時兼顧教育推廣的功能,長期培養社會大眾的美學意識,扣合歷史事實與文化風情,徹底扎根台灣的藝術教育。為高美館這艘大船掌舵,李玉玲超越「南島」,看見「大南方」不一樣的處境,期許迎向更遼闊的視野,藉由「泛南島」將南島帶向接軌在地、銜接全球的狀態,並透過策展,讓典藏品與每個世代/時代對話。

 

 身為藝術的傳信史,為藝術而生,魏蔚是當仁不讓的主掌者。對她來說,與藝術同在,從來不只是工作,更是願景。從麥肯錫、佳士得到國際藍籌畫廊的亞洲當家,主理高端二級市場的藝術品交易,魏蔚以終生堅持的信念,與所有喜愛藝術、熱愛藝術之人,分享生活裡無可或缺的能量。如今回望,「藝術」真是魏蔚人生裡唯一的選項,她與《藝術收藏+設計》分享個人的成長、職涯、她投身藝術產業的啟發,以及為《藝術收藏+設計》執筆「哈佛隨筆」專欄的內心點滴。

 

 人類的個體自我與自私基因,多年來一直是進化論探究的重點,而個體的學習、認知與記憶,亦是影響自我與自私協調運作的關鍵之一。當一個人認定了所謂好壞對錯,言行舉止也會對照反應,但有時理智也會突然斷片,由內心底層的慾望主導行動。藝術家也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個體,黎薇的創作是善用自己對媒介操控及形象掌握的能力,探究對於人性及社會議題的思考,同時也讓觀者不自覺地成為行動參與者。

 

 「設計是民主化的藝術。好的設計需要應對社會的所有需求,因為它是一種共通的、多重向度的語言。所有與創意相關的事情,最終將會造就整個世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舉辦「M/M上海製造」展,回顧縱橫於音樂、藝術與時尚領域,代表著未來派創作思維的M/M(Paris)工作室近30年的設計生涯,進而探討設計如何在跨越時空的文化語境當中獲得轉譯與新詮。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99出版的《智力的重構──21世紀的多元智力》一書提出「自然探索者智能做為第八種確認的智能」,鼓舞了我們的愛與意志,存心敬虔尋找昆蟲、植物、土、空氣、雲朵、斑光⋯⋯甚至陰影的內在力量。2020年規劃設計第三年的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便以「環境博物館」為題,邀請大家從自己的地圖,向森出發。回森林家的氣息是山行者的祕徑。光,影,聲,氣,栽種一座永恆的內在森林,這是魔法師的,森通信。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FUSAST呼吸」與劉可明 攜手建造雲端藝術世界
  梁永斐接任國美館館長 王蘭生國父紀念館履新
009 空總未來視覺實驗室 全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開幕
  因應疫情 紐約秋季歐洲藝術博覽會作品網路審查
  美國八間博物館鬆綁 館藏可送拍流通
010 蘇富比香港秋拍 六件拍品破億港幣成交
  〈十面靈璧圖〉22億成交 登「中國古書畫之王」寶座
  朱德群藏吳冠中〈山城重慶〉 新台幣1.86億成交
011 今年最貴瓷器!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 5.7億成交
  班克斯惡搞莫內作品 新台幣2.8億拍出
  佳士得12月香港秋拍 趙無極三聯巨畫領銜拍賣
   
藝術龍門陣
012 五王醉歸卷.活脫酒駕圖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4 敦煌大盜的相冊 ⊙戴忠仁
   
11月專輯
016 DIALOGUE對照記
018 解壓縮立體派!畢卡索與漫畫的距離 ⊙賴志婷
024 愛德華.霍普與美國風景的建構 ⊙林芝禾
028 感官與情感的交織共構—亨利.摩爾與比爾.布蘭特的影像雕塑 ⊙林純雅
034 時代肖像的認知重組—辛蒂.雪曼與路易威登的典藏交錯觀點 ⊙林純雅
   
封面紀事
040 時光薈萃,盡賞美之奧義—夏露薇的珠寶美學 ⊙洪昱溱
   
11月專輯
044 她:鏡觀時代 She/Her: Insights of the Art World
046 群芳競秀.女史流芳—國立故宮博物院「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 ⊙編輯部
050 當意念起舞,於藝術殿堂織構關係美學的星圖—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的典藏視野 ⊙陳瑜
056 時代意識的串連與迭代,寫就當代藝術的未來式—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的觀點解讀 ⊙陳瑜
062 從大南方到泛南島,文化語境的版塊對接—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翻轉城市想像 ⊙詹立群
068 以美的觀想,標高藝術的天際—獨家專訪Levy Gorvy亞洲區合伙人暨主席魏蔚 ⊙林志鴻
   
文化時潮
078 創意美學的奇想共構—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M/M上海製造」展 ⊙洪昱溱
   
藝術家工作室
084 理智的暫時失效—專訪藝術家黎薇 ⊙許玉鈴
   
藝術視界
094 曹吉岡 坦培拉見山水 ⊙詹立群
096 蔣友柏與其「重生」系列 ⊙陳瑜
   
藝術博覽
098 突破逆境呈獻台灣視野—2020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詹立群
   
藝術人物誌
100 翻轉文化符碼,促進公民對話—漢克.威利斯.托馬斯的創作實踐 ⊙吳礽喻
   
設計焦點
106 設計是重要的—世界設計之都里爾 ⊙鄭元智
   
山海經.風土考
112 環境博物館,迎面浚峻 ⊙淦克萍
   
設計微言
120 島內遊走,尋找城市風格 ⊙徐景亭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22 百年宋聘、六安瓜片品賞趣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4 佛登斯列.漢德瓦薩的非建築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26  郭英聲將「信仰劇場」化為「時尚告解室」
127  日本SANNA建築事務所於澳洲的首座建築作品
128  英國萊斯特郡歷史建築改造為歌劇院計畫
129  西安雁鳴湖畔的靜心之處 ⊙Jade Hong
   
藝想創見
130 希臘藏情,未止於囈語—弗朗索瓦.哈拉德的隨想影錄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0月 #157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9月 #156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8月 #155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