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2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2年2月 #561

  • 藝術家2022年2月 #561 1

藝術家2022年2月 #561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板
  • 目錄

虎年話虎

 

 在亞洲,不同國家和地區綿延出從神靈信仰、傳說故事到精神寄寓等豐富的虎文化,雖然人們並不能像與貓相處般親近虎,但牠無疑伴隨於人們的生活;虎也是古今中外藝術家熱中描繪的對象,在動物繪畫佔有一席之地。2022年為壬寅虎年,2月專輯以虎為主題,探討虎在視覺藝術中的表現,及其如何被賦予人類價值觀的投射,側面地映現出人類社會的多元面貌。

 

 潘與曾筱如分別梳理漢文化、日本與韓國虎的千姿百態形象、其演變的歷史脈絡與背景,以及所反映出的時代觀點。專輯選刊林玉山1974年〈畫虎漫談〉一文,藉由藝術家的現身說法,看到前輩畫家對老虎的細緻觀察和研究。對於西方藝術家來說,描繪原生於亞洲的老虎更挾帶了另一重他者的凝視。蔣嘉惠介紹在西方名家中偏愛老虎當仁不讓的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他筆下的老虎融合自然科學觀察和創造性的想像。陳傳揚論及在19世紀晚期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老虎成為一種象徵符號以指涉、宣傳以及合理化當時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2021年泰納獎入圍者史無前例地清一色為藝術文化團體,他們各懷抱不同的關注議題實踐藝術介入社會的創作計畫,現正於英國考文垂赫伯特美術館與博物館展出。觀察追蹤泰納獎數年的駐倫敦作者戴映萱在本期特別報導單元除了評介獲獎者「陣列集體」與另四組入選團體及作品,也提出本次獎項浮顯的意義與指向。

 

 在「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特別報導中,林正尉的評論帶領我們閱讀、思考此次展覽與其中交纏的問題意識,以及「參與」展覽的可能方式;吳尚育專訪策展人高森信男,在對話中一同探索策展團隊對亞洲未來主義的思辨、亞雙展的定位與公共性以及展覽籌畫的思維脈絡。

 

 名家傑作單元為讀者介紹享譽國際藝壇且風靡歐美一時的花鳥畫家渡邊省亭,探視他繪畫觀念與精湛畫技的養成、藝途際遇,以及在明治時期的時代背景下逐步確立自身風格與期間所創造的富含日常雅趣的風物詩畫。

 

 歷經閉館近四年半進行整修的卡納瓦雷─巴黎歷史博物館於去年5月29日重新對外開幕,目前以「馬塞爾.普魯斯特,一本巴黎小說」特展探索這位知名作家與巴黎的關係,響應其一百五十年誕辰,除了評介該展,駐法作者鄭元智也特別專訪館長法萊麗.紀堯姆,請她分享整建工程的核心理念以及對博物館的未來計畫與願景。

 

 黃土水的〈甘露水〉自1921年誕生至今已過百年,經過修復現於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出,許楚君和趙宜恬分別細緻地帶我們重新觀看這件雋永的雕塑作品,前者從展覽現場與藝評的觀點,後者依循「甘露水」紀錄片作者林君昵和黃邦銓攝影的視線,以不同的路徑向她緩步走近。

78 2月專輯  
  虎年話虎  
80 漢文化的老虎形象
─老虎不老,福虎生風─2022史博虎年特展在亞大 ⊙潘(示番)
 
86 武士精神象徵的日本老虎 ⊙潘(示番)  
96 圓山應舉〈虎嘯生風圖〉  
97 陶佾〈鳴虎圖〉  
98 何以稱為虎之國─朝鮮虎與韓國 ⊙曾筱如  
104 畫虎漫談 ⊙林玉山  
118 德拉克洛瓦之虎─浪漫靈魂之下的理性 ⊙蔣嘉惠  
124 老虎、捕獵與印度─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殖民主義圖象 ⊙陳傳揚  
130 張善子畫虎 ⊙整理/編輯部  
138 昂首虎畫 逐魔驅疫─漢代畫像磚刻的虎形象  
142 虎的裝飾紋樣  
   
66 特別報導─2021泰納獎  
  比藝術更社會性的創作實踐?─2021年英國泰納獎綜合觀察 ⊙戴映萱  
   
204 特別報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  
  訴何之境?
─國立台灣美術館「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 ⊙林正尉
 
214 探尋亞洲未來式
─專訪「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策展人高森信男 ⊙吳尚育
 
   
51 藝術風景  
  亨利.盧梭的〈虎與水牛相鬥〉  
   
52 藝術正論  
  我們確實重視「台灣美術史教育」嗎? ⊙廖仁義  
   
53 美術之眼  
  藝術家的現場 ⊙陳長華  
   
54 藝術野台戲  
  如何寫不懂藝評? ⊙阿田教授  
   
55 香港視線  
  榮念曾五十年回顧展 ⊙卓有瑞  
   
56 藝蹤尋探  
  尋回匿跡的真實面貌 ⊙吳曉芳  
   
57 藝術新聞  
  文化部與九家票券平台推出回饋  
  2021台北美術獎公布得獎名單  
58 台北市立美術館2022年度重點展覽計畫預告  
59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凝光」  
  北美館終止撒古流代表台灣館資格  
60 桃美館公布2022年度館群計畫  
  李澤藩美術館第四十二次主題展  
61 國美館公布2022年度計畫  
  高雄市立美術館「沉默之間」  
62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開館  
63 巴黎三大美術館所新任館長上任  
   
64 國際傳真  
  機制正義的治理轉向─永續發展的藝文共振(下) ⊙李二  
   
146 圍場散步  
  畫廊協會卅週年,業內的期待 ⊙胡永芬  
   
150 台灣水墨變相史  
  鼎革後出生的新世代書畫家(二)
─《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十九章 ⊙蕭瓊瑞
 
   
166 臨界區藝術  
  重探「1995台北縣美展─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
─一個生態藝術的觀點 ⊙龔卓軍
 
   
170 評藝廣場  
  當一切都觀光化之後─評「滿山春色─黃海欣個展」 ⊙張晴文  
174 山林探祕─薛保琳的生命回歸 ⊙蕭瓊瑞  
   
178 藝點觀察  
  藝術做為社區和城市的中介平台
─石在工作隊的「浪來了,旅遊接待會所」 ⊙莊偉慈
 
   
180 翡冷翠美術經典  
  雄偉莊嚴的文化地標:菲力波.布魯內列奇 ⊙劉碧旭  
   
184 展事匯  
  藝術於感知慣性的反思─「無用」的概念與體驗 ⊙許玉鈴  
   
188 名畫物語  
  嘉柏莉葉.德斯特蕾與她的妹妹 ⊙北辰  
   
192 美術教育  
  殖民美術的挑戰─日帝近代美術教科書發展與殖民地關係 ⊙楊孟哲  
   
198 台灣美術  
  陳澄波身後相關文獻與研究的歷史檢視
─《陳澄波全集》第十三卷「論評(Ⅱ)」出版 ⊙蔣伯欣
 
201 生命成為歷史的一部分─《陳澄波全集》第十八卷「年譜」出版 ⊙蕭瓊瑞  
276 重拾光的肉身
─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許楚君
 
   
224 國際藝壇  
  談笑間遊生夢死
─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毛瑞茲奧.卡特蘭:最後的審判」 ⊙邱筱臻
 
234 科多.塞巴斯提安的抽象世界
─埃斯特利亞古斯塔沃.德.梅茲圖美術館「科多.塞巴斯提安:圓相」 ⊙周芳蓮
 
236 以舞蹈創造差異多樣的社會性身體
─巴黎LE BAL多媒體藝術中心「(複數)生命形式」 ⊙詹育杰
 
240 傾注於畫布上的雋永意志
─法蘭克福席恩美術館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回顧展 ⊙周亞澄
 
248 解構日耳曼的現代藝術
─紐約新畫廊「現代世界:奧地利和德國藝術,1890-1940」 ⊙黃杰敏
 
258 不直說,又是怎樣的隱晦法?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霍加斯與歐洲」 ⊙方秀雲
 
264 在日常中,發現義大利文藝復興傑作
─伊西─萊穆利諾法國遊戲牌博物館「華麗的塔羅牌」 ⊙唐忠珊
 
   
268 水墨藝術  
  當代水墨的跨越式拓展 ⊙梁藍波  
   
272 展覽評介  
  從新北出發─李錫奇紀念特展:啟航.焰光 ⊙蕭瓊瑞  
274 鷹架上的敘事─箱構3.0-楔子/章節:巴斯卡箱─林育正個展 ⊙林珮淳  
   
284 攝影藝術  
  詩、玫瑰與召喚
─島村逢紅、林君昵、黃邦銓和被他們拍攝的雕塑 ⊙趙宜恬
 
   
292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洛茨〈渡越德拉瓦河的華盛頓〉的果敢與寬容 ⊙潘(示番)  
296 安格爾〈第一執政官拿破崙〉的國家建設與自由、平等、博愛 ⊙潘(示番)  
   
300 名家傑作  
  花鳥畫家渡邊省亭─感性日常的風物詩畫 ⊙羅珮慈  
   
328 美術館行政  
  博物館「全設計」計畫與普魯斯特特展
─專訪卡納瓦雷─巴黎歷史博物館館長法萊麗.紀堯姆 ⊙鄭元智
 
   
342 藝術視界  
  專訪達利最後一位至親艾烏麗雅 ⊙徐芬蘭  
   
348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52 西域佛畫  
  菩薩立像與月藏菩薩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60 當代新陶  
  廖瑞章+帕瑪.芭柏斯 ⊙邵婷如  
   
390 新書出版  
  所以我們無法壟斷能指
─《孤島問題:一個台灣藝評人的田野》新書出版 ⊙簡子傑
 
   
364 藝展目錄  
   
365 藝展報導  
   
370 藝術快遞  
   
372 展覽月報  
   
378 藝術市場行情表  
   
382 藝術家圖書目錄  
   
388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板

虎年話虎

 

 在亞洲,不同國家和地區綿延出從神靈信仰、傳說故事到精神寄寓等豐富的虎文化,雖然人們並不能像與貓相處般親近虎,但牠無疑伴隨於人們的生活;虎也是古今中外藝術家熱中描繪的對象,在動物繪畫佔有一席之地。2022年為壬寅虎年,2月專輯以虎為主題,探討虎在視覺藝術中的表現,及其如何被賦予人類價值觀的投射,側面地映現出人類社會的多元面貌。

 

 潘與曾筱如分別梳理漢文化、日本與韓國虎的千姿百態形象、其演變的歷史脈絡與背景,以及所反映出的時代觀點。專輯選刊林玉山1974年〈畫虎漫談〉一文,藉由藝術家的現身說法,看到前輩畫家對老虎的細緻觀察和研究。對於西方藝術家來說,描繪原生於亞洲的老虎更挾帶了另一重他者的凝視。蔣嘉惠介紹在西方名家中偏愛老虎當仁不讓的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他筆下的老虎融合自然科學觀察和創造性的想像。陳傳揚論及在19世紀晚期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老虎成為一種象徵符號以指涉、宣傳以及合理化當時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2021年泰納獎入圍者史無前例地清一色為藝術文化團體,他們各懷抱不同的關注議題實踐藝術介入社會的創作計畫,現正於英國考文垂赫伯特美術館與博物館展出。觀察追蹤泰納獎數年的駐倫敦作者戴映萱在本期特別報導單元除了評介獲獎者「陣列集體」與另四組入選團體及作品,也提出本次獎項浮顯的意義與指向。

 

 在「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特別報導中,林正尉的評論帶領我們閱讀、思考此次展覽與其中交纏的問題意識,以及「參與」展覽的可能方式;吳尚育專訪策展人高森信男,在對話中一同探索策展團隊對亞洲未來主義的思辨、亞雙展的定位與公共性以及展覽籌畫的思維脈絡。

 

 名家傑作單元為讀者介紹享譽國際藝壇且風靡歐美一時的花鳥畫家渡邊省亭,探視他繪畫觀念與精湛畫技的養成、藝途際遇,以及在明治時期的時代背景下逐步確立自身風格與期間所創造的富含日常雅趣的風物詩畫。

 

 歷經閉館近四年半進行整修的卡納瓦雷─巴黎歷史博物館於去年5月29日重新對外開幕,目前以「馬塞爾.普魯斯特,一本巴黎小說」特展探索這位知名作家與巴黎的關係,響應其一百五十年誕辰,除了評介該展,駐法作者鄭元智也特別專訪館長法萊麗.紀堯姆,請她分享整建工程的核心理念以及對博物館的未來計畫與願景。

 

 黃土水的〈甘露水〉自1921年誕生至今已過百年,經過修復現於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出,許楚君和趙宜恬分別細緻地帶我們重新觀看這件雋永的雕塑作品,前者從展覽現場與藝評的觀點,後者依循「甘露水」紀錄片作者林君昵和黃邦銓攝影的視線,以不同的路徑向她緩步走近。

目錄
78 2月專輯  
  虎年話虎  
80 漢文化的老虎形象
─老虎不老,福虎生風─2022史博虎年特展在亞大 ⊙潘(示番)
 
86 武士精神象徵的日本老虎 ⊙潘(示番)  
96 圓山應舉〈虎嘯生風圖〉  
97 陶佾〈鳴虎圖〉  
98 何以稱為虎之國─朝鮮虎與韓國 ⊙曾筱如  
104 畫虎漫談 ⊙林玉山  
118 德拉克洛瓦之虎─浪漫靈魂之下的理性 ⊙蔣嘉惠  
124 老虎、捕獵與印度─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殖民主義圖象 ⊙陳傳揚  
130 張善子畫虎 ⊙整理/編輯部  
138 昂首虎畫 逐魔驅疫─漢代畫像磚刻的虎形象  
142 虎的裝飾紋樣  
   
66 特別報導─2021泰納獎  
  比藝術更社會性的創作實踐?─2021年英國泰納獎綜合觀察 ⊙戴映萱  
   
204 特別報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  
  訴何之境?
─國立台灣美術館「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 ⊙林正尉
 
214 探尋亞洲未來式
─專訪「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策展人高森信男 ⊙吳尚育
 
   
51 藝術風景  
  亨利.盧梭的〈虎與水牛相鬥〉  
   
52 藝術正論  
  我們確實重視「台灣美術史教育」嗎? ⊙廖仁義  
   
53 美術之眼  
  藝術家的現場 ⊙陳長華  
   
54 藝術野台戲  
  如何寫不懂藝評? ⊙阿田教授  
   
55 香港視線  
  榮念曾五十年回顧展 ⊙卓有瑞  
   
56 藝蹤尋探  
  尋回匿跡的真實面貌 ⊙吳曉芳  
   
57 藝術新聞  
  文化部與九家票券平台推出回饋  
  2021台北美術獎公布得獎名單  
58 台北市立美術館2022年度重點展覽計畫預告  
59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凝光」  
  北美館終止撒古流代表台灣館資格  
60 桃美館公布2022年度館群計畫  
  李澤藩美術館第四十二次主題展  
61 國美館公布2022年度計畫  
  高雄市立美術館「沉默之間」  
62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開館  
63 巴黎三大美術館所新任館長上任  
   
64 國際傳真  
  機制正義的治理轉向─永續發展的藝文共振(下) ⊙李二  
   
146 圍場散步  
  畫廊協會卅週年,業內的期待 ⊙胡永芬  
   
150 台灣水墨變相史  
  鼎革後出生的新世代書畫家(二)
─《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十九章 ⊙蕭瓊瑞
 
   
166 臨界區藝術  
  重探「1995台北縣美展─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
─一個生態藝術的觀點 ⊙龔卓軍
 
   
170 評藝廣場  
  當一切都觀光化之後─評「滿山春色─黃海欣個展」 ⊙張晴文  
174 山林探祕─薛保琳的生命回歸 ⊙蕭瓊瑞  
   
178 藝點觀察  
  藝術做為社區和城市的中介平台
─石在工作隊的「浪來了,旅遊接待會所」 ⊙莊偉慈
 
   
180 翡冷翠美術經典  
  雄偉莊嚴的文化地標:菲力波.布魯內列奇 ⊙劉碧旭  
   
184 展事匯  
  藝術於感知慣性的反思─「無用」的概念與體驗 ⊙許玉鈴  
   
188 名畫物語  
  嘉柏莉葉.德斯特蕾與她的妹妹 ⊙北辰  
   
192 美術教育  
  殖民美術的挑戰─日帝近代美術教科書發展與殖民地關係 ⊙楊孟哲  
   
198 台灣美術  
  陳澄波身後相關文獻與研究的歷史檢視
─《陳澄波全集》第十三卷「論評(Ⅱ)」出版 ⊙蔣伯欣
 
201 生命成為歷史的一部分─《陳澄波全集》第十八卷「年譜」出版 ⊙蕭瓊瑞  
276 重拾光的肉身
─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許楚君
 
   
224 國際藝壇  
  談笑間遊生夢死
─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毛瑞茲奧.卡特蘭:最後的審判」 ⊙邱筱臻
 
234 科多.塞巴斯提安的抽象世界
─埃斯特利亞古斯塔沃.德.梅茲圖美術館「科多.塞巴斯提安:圓相」 ⊙周芳蓮
 
236 以舞蹈創造差異多樣的社會性身體
─巴黎LE BAL多媒體藝術中心「(複數)生命形式」 ⊙詹育杰
 
240 傾注於畫布上的雋永意志
─法蘭克福席恩美術館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回顧展 ⊙周亞澄
 
248 解構日耳曼的現代藝術
─紐約新畫廊「現代世界:奧地利和德國藝術,1890-1940」 ⊙黃杰敏
 
258 不直說,又是怎樣的隱晦法?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霍加斯與歐洲」 ⊙方秀雲
 
264 在日常中,發現義大利文藝復興傑作
─伊西─萊穆利諾法國遊戲牌博物館「華麗的塔羅牌」 ⊙唐忠珊
 
   
268 水墨藝術  
  當代水墨的跨越式拓展 ⊙梁藍波  
   
272 展覽評介  
  從新北出發─李錫奇紀念特展:啟航.焰光 ⊙蕭瓊瑞  
274 鷹架上的敘事─箱構3.0-楔子/章節:巴斯卡箱─林育正個展 ⊙林珮淳  
   
284 攝影藝術  
  詩、玫瑰與召喚
─島村逢紅、林君昵、黃邦銓和被他們拍攝的雕塑 ⊙趙宜恬
 
   
292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洛茨〈渡越德拉瓦河的華盛頓〉的果敢與寬容 ⊙潘(示番)  
296 安格爾〈第一執政官拿破崙〉的國家建設與自由、平等、博愛 ⊙潘(示番)  
   
300 名家傑作  
  花鳥畫家渡邊省亭─感性日常的風物詩畫 ⊙羅珮慈  
   
328 美術館行政  
  博物館「全設計」計畫與普魯斯特特展
─專訪卡納瓦雷─巴黎歷史博物館館長法萊麗.紀堯姆 ⊙鄭元智
 
   
342 藝術視界  
  專訪達利最後一位至親艾烏麗雅 ⊙徐芬蘭  
   
348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52 西域佛畫  
  菩薩立像與月藏菩薩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60 當代新陶  
  廖瑞章+帕瑪.芭柏斯 ⊙邵婷如  
   
390 新書出版  
  所以我們無法壟斷能指
─《孤島問題:一個台灣藝評人的田野》新書出版 ⊙簡子傑
 
   
364 藝展目錄  
   
365 藝展報導  
   
370 藝術快遞  
   
372 展覽月報  
   
378 藝術市場行情表  
   
382 藝術家圖書目錄  
   
388 藝術線上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2年1月 #560
  • 藝術家2021年12月 #559
  • 藝術家2021年11月 #558
  • 陳澄波全集第十三卷:論評(II)
  • 陳澄波全集第十八卷:年譜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