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

雜誌與叢書

  • 新書出版
  • 臺灣美術全集
  •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 美術家傳記叢書-歷史·榮光·名作
  • 世界名畫家全集
  • 世界美術全集
  • 旅遊.文化.攝影.美術館導覽
  • 藝術欣賞.畫家專輯     美術論叢.美術行政
  • 中國名畫家全集
  • 台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
  • 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 台灣現代美術大系
  •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
  • 臺灣美術評論全集
  • 空間景觀、公共藝術
  • 建築、園林、古蹟藝術
  • 設計、色彩、工藝、攝影
  • 繪畫技法、工具書、年鑑
  • 美育、兒童美術
  • 佛教美術全集
  • 陶瓷、文物、玉器、青銅器
  • 民間藝術、宗教藝術
  • 生活藝術、藝術投資
  • 名畫饗宴100
  • 台灣傳藝全集
  • 楊英風全集
  • 陳澄波全集
  •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
  •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4.誰的博物館經驗?觀眾研究新趨勢

  •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4.誰的博物館經驗?觀眾研究新趨勢 1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4.誰的博物館經驗?觀眾研究新趨勢

作者:林詠能主編;劉宜君、陳映廷、陳諾、熊思婷、蔡春陣、周婧景、王文彬、向麗容、許家瑋、陳思妤、陳家鳳、陳佳利、林玟伶、呂憶皖
出版日期:2022.07.14
ISBN:978-986-282-295-1
開本:17×24cm
頁數:176頁
裝訂別:單色平裝
產品重量(G):450
定價︰NT$380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作者:林詠能主編;劉宜君、陳映廷、陳諾、熊思婷、蔡春陣、周婧景、王文彬、向麗容、許家瑋、陳思妤、陳家鳳、陳佳利、林玟伶、呂憶皖
出版日期:2022.07.14
ISBN:978-986-282-295-1
開本:17×24cm
頁數:176頁
裝訂別:單色平裝
產品重量(G):450
定價︰NT$380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包含了博物館政策、友善平權議題、策展規劃、觀眾研究、智慧博物館與博物館管理等六大主題,希冀對博物館學相關議題進行完整的論述,以彰顯黃光男教授長期以來在博物館界與學術作育英才之重大成就。

本書收錄了量化、質化與混合研究法等不同研究取徑的文章,針對 觀眾研究策略,提供讀者在進行研究時的參考。本書依序涵蓋量化的非觀眾研究,與參觀民眾的動機、 資訊搜尋、參觀前後評量、參觀行為、參觀後滿意程度、學習成效評量等文章;質化研究則討論訪談 法、焦點團體與觀眾留言分析等三種質化研究取徑,與從情緒參與探討觀眾的學習經驗;同時也收錄 近年來逐漸受到博物館界重視與應用的質量混合的觀眾研究策略。
林詠能 Yung-Neng LIN 
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博士,研究領域聚焦於博物館觀眾研究、博物館評鑑與文化統計;曾獲得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學術期刊「最佳年度管理論文獎」。目前同時兼任文化部文化統計主持人、教育部「智慧服務、全民樂學:國立社教機構創新服務計畫」專案辦公室主持人。
劉宜君 Yi-Chun LIU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學程碩士。研究內容包括:觀眾與非觀眾調查。曾任職於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主要業務為典藏庫房管理。
陳映廷 Ying-Ting CHEN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學程碩士。研究興趣聚焦於博物館觀眾研究、文物保存與數位化應用。現任宜蘭縣史館文獻組組員,工作面向包含:典藏庫房管理、教育推廣活動辦理、出版品編輯。
陳 諾 Nok CHAN
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曾任教育部「智慧服務、全民樂學:國立社教機構創新服務計畫」專案辦公室專員,參與 2021 ICOM CAMOC 城市博物館計畫專案、2020 年上海、成都、長沙三地館所展覽暨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
熊思婷 San SHIUNG
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大學主修藝術教育。任職北美館教育服務組組長,並曾任職於世界宗教博物館、廣達文教基金會、帝門藝術文化基金會等藝文機關。
蔡春陣 Chun-Chen TSAI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學程碩士。任職臺北市立美術館教育服務組,工作領域涵蓋藝術進入社區,大型藝術活動規劃與執行,美術館觀眾研究等。
周婧景 Jing-Jing ZHOU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系訪問學者。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博物館事業建設與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博物館建設與管理創新研究」副主任。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上海市社科規劃青年課題、上海市社科規劃系列課題等各類項目 10 項。主持或聯合主持觀眾評估、展覽內容策劃等橫向課題 6 項。以一作發表學術論文 70 多篇。學術論文獲獎3 次,研究報告獲獎 2 次。專著《博物館兒童教育―兒童展覽與教育項目的雙重視角》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學科學術獎著作類 2等獎。擔任《博物館與文化》編輯委員,《博物院》、《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文博學刊》期刊審稿專家。
王文彬 Wen-Bin WANG
長沙博物館信息中心主任,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碩士,主要專業方向:博物館信息化、博物館展覽研究和文物研究。先後參與長沙地方歷史陳列《湘江北去》的策劃,主持殷墟婦好墓、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等文物展覽策劃與執行,負責長沙博物館智慧博物館一期、二期建設與發展。
向麗容 Li-Rong SHIA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現任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著重在博物館觀眾研究;曾著手研究從兒童繪畫初探博物館劇場的學習成效︰以臺博館「太陽之子故事劇場」為例、博物館展示吸引力、互動性與訊息傳遞:探究「愛地球特攻隊兒童探索展」展示設計成效、參與國立臺灣博物館 104-106 年博物館品牌暨觀眾意見調查案、107 年臺灣博物館系統門票定價策略分析評估研究案、107-110 年國立臺灣博物館服務滿意度調查案等。
許家瑋 Chia-Wei HSU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曾任教育部「智慧服務、全民樂學:國立社教機構創新服務計畫」專案辦公室專員、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執行秘書、教育部 105 年大學以社教機構為基地之數位人文計畫研究助理。曾參與多項觀眾研究計畫,包含:108-110 年國立臺灣博物館服務滿意度調查、108、110 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觀眾服務滿意度調查、108-109年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網站流量及線上收聽行為評估分析案等。
陳思妤 Shih-Yu CHEN
英國牛津大學物質人類學與博物館民族學碩士、伯明翰大學文化資產博士。現為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博物館社會參與、博物館管理、文化資產與詮釋以及博物館科技應用。博士論文以臺灣博物館原住民展示為切入點探討博物館之社會角色;後續研究包含「馬來西亞檳城社區藝術空間之社會網絡」、「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民眾參觀博物館決策之影響」以及「#BLM 博物館如何利用社交平台落實社會正義」等強調博物館與社會相關性和社會參與。
陳家鳳 Chia-Feng CHEN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學程碩士。現任職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曾任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員,工作領域包含:博物館活動企劃、古蹟營運管理及藝文團隊進駐等。
陳佳利 Chia-Li CHEN
英國萊斯特博物館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早期研究領域偏重社區博物館與居民之文化認同型塑關係、博物館與創傷記憶、蒐藏研究等,近來則更關注博物館與當代人權與社會議題、反思博物館的社會與人權教育角色,並關懷博物館與弱勢及身心障礙團體之互動、再現與近用。著有《 Museum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Learning and Recollection in Local Museums in Taiwan》 (Saarbrucken: VDM Publishing House)、《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台大出版中心)、《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並主編《蒐藏︰懷舊與流行的百寶箱》( 典藏出版社 ) 及《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立台灣美術館)。
林玟伶 Wen-Ling LIN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擁有博物館學與文化政策研究雙博士學位,長期研究關懷在於探究博物館與其社群的關係,博物館如何透過不同政策、機制、價值等取徑,與其服務對象(特定觀眾以及大眾)、利害關係人(組織內外部利害關係人)溝通,進而促使博物館更加發揮社會影響力。研究領域包含:博物館社群與觀眾研究:文化政策與博物館機制研究等,研究著作多次發表於相關期刊與研討會。長期致力於教學創新,榮獲 109 年輔仁大學「教學成果獎」肯定。
呂憶皖 Yi-Wan LU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教育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服務處副研究員兼科長,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觀眾服務科副研究員兼科長、教育推廣科副研究員兼科長、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等職。研究領域聚焦在博物館教育推廣、觀眾服務、博物館觀眾研究、藝術教育研究等方向。


內容簡介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包含了博物館政策、友善平權議題、策展規劃、觀眾研究、智慧博物館與博物館管理等六大主題,希冀對博物館學相關議題進行完整的論述,以彰顯黃光男教授長期以來在博物館界與學術作育英才之重大成就。

本書收錄了量化、質化與混合研究法等不同研究取徑的文章,針對 觀眾研究策略,提供讀者在進行研究時的參考。本書依序涵蓋量化的非觀眾研究,與參觀民眾的動機、 資訊搜尋、參觀前後評量、參觀行為、參觀後滿意程度、學習成效評量等文章;質化研究則討論訪談 法、焦點團體與觀眾留言分析等三種質化研究取徑,與從情緒參與探討觀眾的學習經驗;同時也收錄 近年來逐漸受到博物館界重視與應用的質量混合的觀眾研究策略。
作者介紹
林詠能 Yung-Neng LIN 
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博士,研究領域聚焦於博物館觀眾研究、博物館評鑑與文化統計;曾獲得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學術期刊「最佳年度管理論文獎」。目前同時兼任文化部文化統計主持人、教育部「智慧服務、全民樂學:國立社教機構創新服務計畫」專案辦公室主持人。
劉宜君 Yi-Chun LIU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學程碩士。研究內容包括:觀眾與非觀眾調查。曾任職於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主要業務為典藏庫房管理。
陳映廷 Ying-Ting CHEN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學程碩士。研究興趣聚焦於博物館觀眾研究、文物保存與數位化應用。現任宜蘭縣史館文獻組組員,工作面向包含:典藏庫房管理、教育推廣活動辦理、出版品編輯。
陳 諾 Nok CHAN
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曾任教育部「智慧服務、全民樂學:國立社教機構創新服務計畫」專案辦公室專員,參與 2021 ICOM CAMOC 城市博物館計畫專案、2020 年上海、成都、長沙三地館所展覽暨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
熊思婷 San SHIUNG
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大學主修藝術教育。任職北美館教育服務組組長,並曾任職於世界宗教博物館、廣達文教基金會、帝門藝術文化基金會等藝文機關。
蔡春陣 Chun-Chen TSAI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學程碩士。任職臺北市立美術館教育服務組,工作領域涵蓋藝術進入社區,大型藝術活動規劃與執行,美術館觀眾研究等。
周婧景 Jing-Jing ZHOU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系訪問學者。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博物館事業建設與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博物館建設與管理創新研究」副主任。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上海市社科規劃青年課題、上海市社科規劃系列課題等各類項目 10 項。主持或聯合主持觀眾評估、展覽內容策劃等橫向課題 6 項。以一作發表學術論文 70 多篇。學術論文獲獎3 次,研究報告獲獎 2 次。專著《博物館兒童教育―兒童展覽與教育項目的雙重視角》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學科學術獎著作類 2等獎。擔任《博物館與文化》編輯委員,《博物院》、《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文博學刊》期刊審稿專家。
王文彬 Wen-Bin WANG
長沙博物館信息中心主任,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碩士,主要專業方向:博物館信息化、博物館展覽研究和文物研究。先後參與長沙地方歷史陳列《湘江北去》的策劃,主持殷墟婦好墓、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等文物展覽策劃與執行,負責長沙博物館智慧博物館一期、二期建設與發展。
向麗容 Li-Rong SHIA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現任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著重在博物館觀眾研究;曾著手研究從兒童繪畫初探博物館劇場的學習成效︰以臺博館「太陽之子故事劇場」為例、博物館展示吸引力、互動性與訊息傳遞:探究「愛地球特攻隊兒童探索展」展示設計成效、參與國立臺灣博物館 104-106 年博物館品牌暨觀眾意見調查案、107 年臺灣博物館系統門票定價策略分析評估研究案、107-110 年國立臺灣博物館服務滿意度調查案等。
許家瑋 Chia-Wei HSU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曾任教育部「智慧服務、全民樂學:國立社教機構創新服務計畫」專案辦公室專員、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執行秘書、教育部 105 年大學以社教機構為基地之數位人文計畫研究助理。曾參與多項觀眾研究計畫,包含:108-110 年國立臺灣博物館服務滿意度調查、108、110 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觀眾服務滿意度調查、108-109年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網站流量及線上收聽行為評估分析案等。
陳思妤 Shih-Yu CHEN
英國牛津大學物質人類學與博物館民族學碩士、伯明翰大學文化資產博士。現為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博物館社會參與、博物館管理、文化資產與詮釋以及博物館科技應用。博士論文以臺灣博物館原住民展示為切入點探討博物館之社會角色;後續研究包含「馬來西亞檳城社區藝術空間之社會網絡」、「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民眾參觀博物館決策之影響」以及「#BLM 博物館如何利用社交平台落實社會正義」等強調博物館與社會相關性和社會參與。
陳家鳳 Chia-Feng CHEN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物館管理與科技應用學程碩士。現任職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曾任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員,工作領域包含:博物館活動企劃、古蹟營運管理及藝文團隊進駐等。
陳佳利 Chia-Li CHEN
英國萊斯特博物館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早期研究領域偏重社區博物館與居民之文化認同型塑關係、博物館與創傷記憶、蒐藏研究等,近來則更關注博物館與當代人權與社會議題、反思博物館的社會與人權教育角色,並關懷博物館與弱勢及身心障礙團體之互動、再現與近用。著有《 Museum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Learning and Recollection in Local Museums in Taiwan》 (Saarbrucken: VDM Publishing House)、《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台大出版中心)、《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並主編《蒐藏︰懷舊與流行的百寶箱》( 典藏出版社 ) 及《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立台灣美術館)。
林玟伶 Wen-Ling LIN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擁有博物館學與文化政策研究雙博士學位,長期研究關懷在於探究博物館與其社群的關係,博物館如何透過不同政策、機制、價值等取徑,與其服務對象(特定觀眾以及大眾)、利害關係人(組織內外部利害關係人)溝通,進而促使博物館更加發揮社會影響力。研究領域包含:博物館社群與觀眾研究:文化政策與博物館機制研究等,研究著作多次發表於相關期刊與研討會。長期致力於教學創新,榮獲 109 年輔仁大學「教學成果獎」肯定。
呂憶皖 Yi-Wan LU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教育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服務處副研究員兼科長,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觀眾服務科副研究員兼科長、教育推廣科副研究員兼科長、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等職。研究領域聚焦在博物館教育推廣、觀眾服務、博物館觀眾研究、藝術教育研究等方向。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1.博物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博物館與公共政策
  •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2.當我們同在一起:博物館友善平權實踐心法
  •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3.意義創造的載體:探索博物館策展
  •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5.博物館數位轉型與智慧創新
  •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6.博物館妙管家:當代博物館管理的新經緯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