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4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11月 #206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11月 #206 1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11月 #206

第206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206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美的應許,心的感召

 1874年,第一屆印象派展覽在巴黎揭幕。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貝絲.莫里索(Berthe Morisot)、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和阿爾弗雷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在位於嘉普遣大道中心地段的攝影工作室中展出了他們創作於楓丹白露森林、諾曼地海岸,以及塞納河沿岸郊區的戶外寫生作品。這群年輕藝術家拋棄傳統主題,讚頌當下時刻,為巴黎帶來了捕捉日出印象、霜覆草地、正午麥田等景象的畫作。對他們而言,藝術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感知與判斷。這些在當時被視為挑釁之作的繪畫,如今已成為藝術史上最著名的作品。11月專輯「心啟.卓藝之境」追尋那些打動印象派畫家的光影魅力與自然之美,思索經典之作如何橫逾時空地觸動著當代觀者的心靈。
 

 2024年,倫敦國家藝廊慶祝創立200週年,而在整整100年前的1924年,館方因工業鉅子、收藏家暨藝術贊助人薩繆爾.科陶德(Samuel Courtauld, 1876-1947)的慷慨捐贈,而得以購藏梵谷的兩幅重要作品──〈向日葵〉和〈梵谷的椅子〉。為了紀念這次具遠見的購藏,同時標誌著美術館對於現代繪畫館藏的全新策展觀點,倫敦國家藝廊首次舉辦梵谷大型展覽「梵谷:詩人與愛人」,側重梵谷在1888年2月到1890年5月居留於法國南部的阿爾(Arles)和聖雷米(Saint-Rémy)期間,如何試圖將創作的主題轉化為個人的理想和完美神話般的存在,藉此創造出他所謂的「未來的藝術」(Art of the Future)的代表性作品。
 

 「繪畫是一個雙人表演,當你在畫任何主題,你不只是畫它,也是在畫自己。就像我看林布蘭特的作品,我覺得從中了解林布蘭特本人更多於模特兒。」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他對肖像的想法。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透過他的畫──這些扭曲的、暴力的、殘缺的人體──捉取這位藝術家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人生的態度?英國倫敦國家肖像藝廊的回顧展「人類存在」(Human Presence),即是試圖揭開培根獨特的創作風格下,對人性的理解。
 

 從花鳥到園林,花園的意象總是投映在Aka Chen的心海之上。在〈永恆花園〉裡,以珠寶作為畫布的意念有了奇巧的表達──假如珠寶不足以窮盡天地造物的浩瀚想像,那麼何不將珠寶傾注於畫布之上,讓高溫淬鍊的鈦金藝術,成為世間至臻絕美意象的代言?Aka Chen說,大自然四季給他的啟蒙,在於從萬物的生發當中「觀小」,既然珠寶不能成為天地、無法取代宇宙,他轉念以鈦金藝術呈現它們並存的當下,在那超越時空的境界裡「見大」。寶爾博物館舉辦美國首場鈦金藝術展覽「永恆花園─Aka Chen鈦金藝術」,在Aka Chen的鈦金藝術裡,我們可以看見人性、智性、神性,與世間審美的交逢與遇合。
 

 精神科醫生高橋龍太郎的藝術收藏,至今累積超過3500件作品,無論品質或數量,都堪稱日本當代藝術規模最大、最重要的收藏群之一。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這批個人收藏,與同時代藝術家同步成長,緊扣時代的脈動,富有時代批判精神,反映出近30年來的現代日本形象。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日本當代藝術的個人觀點:高橋龍太郎收藏」展覽,呈現一部壯觀而具說服力的「在野的」美術史觀。高橋的藝術收藏支持了許多藝術家,並頻繁在日本和海外舉辦展覽,對日本當代藝術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透過收藏也可感受到高橋對「人」的不變的關心。
 

藝術熱新聞
008 形而上畫廊35週年特展「城市神話─崔旴嵐 靈魂機械煉金術」
  游本寬《之後》數位黑白影像新詮釋
  凡花是錦-蘇俊吉創作個展
010 藝術家捐贈作品助力賀錦麗競選募款拍賣
  慶祝超現實主義100週年,佳士得呈獻多件傑作
  石油繼承人的艾德.魯沙收藏於佳士得上拍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1 原鄉、新故鄉(三)Le Pays III  ◎陳郁秀
   
文物專欄
018 聽雨 ◎戴忠仁
   
藝術龍門陣
020 國畫內涵的實踐與追求(下) ◎熊宜敬
   
藝術拍賣
022 梵谷〈停泊的船隻〉與莫內〈睡蓮〉領銜
──佳士得亞太區新總部The Henderson首屆拍賣成交總額13億港幣 ◎編輯部
   
封面紀事
024 萬化見美,創作求真
──Aka Chen探索鈦金藝術之無價 ◎林志鴻
   
藝術大觀
030 系譜:無窮繁花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韓國展廳25週年系列特展 ◎周亞澄
   
11月專輯
036 Sensing the Unseen心啟.卓藝之境 ◎林志鴻
038 追尋印象派的足跡
──攝影與繪畫中的今昔風景 ◎林芝禾
044 詩意想像與實驗風格
──倫敦國家藝廊「梵谷:詩人與愛人」展 ◎林純雅
048 深刻又扭曲的人性寫實
──倫敦國家肖像藝廊「法蘭西斯.培根:人類存在」展 ◎林盈君
   
世界大藏家
052 高橋龍太郎收藏的在野美術史觀 ◎邱馨慧
   
對話藝術家系列:幻奇宇宙
060 陳瀅如 靈性與創作的療癒潛能 ◎陳玟妤
062 大卷伸嗣 將宇宙訊息凝煉如詩 ◎陳玟妤
   
藝術博覽
064 當女性罷工時,世界就停擺了──第15屆歐洲聲言展 ◎致穎
   
藝術博覽
068 多重挑戰夾擊下的倫敦弗里茲藝博會,是否能穩住其地位? ◎林盈君
   
時尚藝術特別報導
070 游移於戲夢與造亂之間
──高橋盾的感知流動地圖 ◎洪昱溱
074 將布料縐褶化為筆刷延展的過道
──羅南.布洛列克的創意路徑 ◎洪昱溱
   
珠寶美學
078 解密蘊於地心的礦石晶體之美
──香港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礦物奇珍」展 ◎林純雅
   
藝術視界
084 性別觀點的多樣時空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觀點」展 ◎詹育杰
   
綠與野專欄
086 「喧囂的孤獨」
──新世代台灣膠彩的諸般斑斕 ◎古碧玲
   
面向大眾的服務設計專欄
090 解釋的力量:團隊文化的設計 ◎鄭衍偉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94 工夫茶四寶:紅泥爐、茶銚、朱泥壺、若琛杯──百年茶擔遇見路易威登◎池宗憲
   
建築觀點
96 幾何與光 法國明星建築師尚.努維爾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098 MVRDV之阿姆斯特丹Tripolis辦公園區改造項目
099 蔡元培廣場及孑民圖書館的規畫與建築設計
100 大周畫室之空中廣場與祕密花園
101 長安新境啟夏里,自然與人文的交響樂章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02 在偶發的當下,共鳴自然的美、啟發與療癒/Gap x Cult Guia聯名系列,讓每個日常都成為經典
103 以光織樂,伍韶勁的沉浸式媒體藝術/從心之年─楊柏林回顧展
104 法律童話物語,讓法律與生活同在
   
   
藝想創見
106 以姿態劃越日常的介面,影像是最微妙而有力的表態 ◎林志鴻


編輯手記

美的應許,心的感召

 1874年,第一屆印象派展覽在巴黎揭幕。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貝絲.莫里索(Berthe Morisot)、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和阿爾弗雷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在位於嘉普遣大道中心地段的攝影工作室中展出了他們創作於楓丹白露森林、諾曼地海岸,以及塞納河沿岸郊區的戶外寫生作品。這群年輕藝術家拋棄傳統主題,讚頌當下時刻,為巴黎帶來了捕捉日出印象、霜覆草地、正午麥田等景象的畫作。對他們而言,藝術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感知與判斷。這些在當時被視為挑釁之作的繪畫,如今已成為藝術史上最著名的作品。11月專輯「心啟.卓藝之境」追尋那些打動印象派畫家的光影魅力與自然之美,思索經典之作如何橫逾時空地觸動著當代觀者的心靈。
 

 2024年,倫敦國家藝廊慶祝創立200週年,而在整整100年前的1924年,館方因工業鉅子、收藏家暨藝術贊助人薩繆爾.科陶德(Samuel Courtauld, 1876-1947)的慷慨捐贈,而得以購藏梵谷的兩幅重要作品──〈向日葵〉和〈梵谷的椅子〉。為了紀念這次具遠見的購藏,同時標誌著美術館對於現代繪畫館藏的全新策展觀點,倫敦國家藝廊首次舉辦梵谷大型展覽「梵谷:詩人與愛人」,側重梵谷在1888年2月到1890年5月居留於法國南部的阿爾(Arles)和聖雷米(Saint-Rémy)期間,如何試圖將創作的主題轉化為個人的理想和完美神話般的存在,藉此創造出他所謂的「未來的藝術」(Art of the Future)的代表性作品。
 

 「繪畫是一個雙人表演,當你在畫任何主題,你不只是畫它,也是在畫自己。就像我看林布蘭特的作品,我覺得從中了解林布蘭特本人更多於模特兒。」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他對肖像的想法。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透過他的畫──這些扭曲的、暴力的、殘缺的人體──捉取這位藝術家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人生的態度?英國倫敦國家肖像藝廊的回顧展「人類存在」(Human Presence),即是試圖揭開培根獨特的創作風格下,對人性的理解。
 

 從花鳥到園林,花園的意象總是投映在Aka Chen的心海之上。在〈永恆花園〉裡,以珠寶作為畫布的意念有了奇巧的表達──假如珠寶不足以窮盡天地造物的浩瀚想像,那麼何不將珠寶傾注於畫布之上,讓高溫淬鍊的鈦金藝術,成為世間至臻絕美意象的代言?Aka Chen說,大自然四季給他的啟蒙,在於從萬物的生發當中「觀小」,既然珠寶不能成為天地、無法取代宇宙,他轉念以鈦金藝術呈現它們並存的當下,在那超越時空的境界裡「見大」。寶爾博物館舉辦美國首場鈦金藝術展覽「永恆花園─Aka Chen鈦金藝術」,在Aka Chen的鈦金藝術裡,我們可以看見人性、智性、神性,與世間審美的交逢與遇合。
 

 精神科醫生高橋龍太郎的藝術收藏,至今累積超過3500件作品,無論品質或數量,都堪稱日本當代藝術規模最大、最重要的收藏群之一。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這批個人收藏,與同時代藝術家同步成長,緊扣時代的脈動,富有時代批判精神,反映出近30年來的現代日本形象。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日本當代藝術的個人觀點:高橋龍太郎收藏」展覽,呈現一部壯觀而具說服力的「在野的」美術史觀。高橋的藝術收藏支持了許多藝術家,並頻繁在日本和海外舉辦展覽,對日本當代藝術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透過收藏也可感受到高橋對「人」的不變的關心。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形而上畫廊35週年特展「城市神話─崔旴嵐 靈魂機械煉金術」
  游本寬《之後》數位黑白影像新詮釋
  凡花是錦-蘇俊吉創作個展
010 藝術家捐贈作品助力賀錦麗競選募款拍賣
  慶祝超現實主義100週年,佳士得呈獻多件傑作
  石油繼承人的艾德.魯沙收藏於佳士得上拍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1 原鄉、新故鄉(三)Le Pays III  ◎陳郁秀
   
文物專欄
018 聽雨 ◎戴忠仁
   
藝術龍門陣
020 國畫內涵的實踐與追求(下) ◎熊宜敬
   
藝術拍賣
022 梵谷〈停泊的船隻〉與莫內〈睡蓮〉領銜
──佳士得亞太區新總部The Henderson首屆拍賣成交總額13億港幣 ◎編輯部
   
封面紀事
024 萬化見美,創作求真
──Aka Chen探索鈦金藝術之無價 ◎林志鴻
   
藝術大觀
030 系譜:無窮繁花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韓國展廳25週年系列特展 ◎周亞澄
   
11月專輯
036 Sensing the Unseen心啟.卓藝之境 ◎林志鴻
038 追尋印象派的足跡
──攝影與繪畫中的今昔風景 ◎林芝禾
044 詩意想像與實驗風格
──倫敦國家藝廊「梵谷:詩人與愛人」展 ◎林純雅
048 深刻又扭曲的人性寫實
──倫敦國家肖像藝廊「法蘭西斯.培根:人類存在」展 ◎林盈君
   
世界大藏家
052 高橋龍太郎收藏的在野美術史觀 ◎邱馨慧
   
對話藝術家系列:幻奇宇宙
060 陳瀅如 靈性與創作的療癒潛能 ◎陳玟妤
062 大卷伸嗣 將宇宙訊息凝煉如詩 ◎陳玟妤
   
藝術博覽
064 當女性罷工時,世界就停擺了──第15屆歐洲聲言展 ◎致穎
   
藝術博覽
068 多重挑戰夾擊下的倫敦弗里茲藝博會,是否能穩住其地位? ◎林盈君
   
時尚藝術特別報導
070 游移於戲夢與造亂之間
──高橋盾的感知流動地圖 ◎洪昱溱
074 將布料縐褶化為筆刷延展的過道
──羅南.布洛列克的創意路徑 ◎洪昱溱
   
珠寶美學
078 解密蘊於地心的礦石晶體之美
──香港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礦物奇珍」展 ◎林純雅
   
藝術視界
084 性別觀點的多樣時空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觀點」展 ◎詹育杰
   
綠與野專欄
086 「喧囂的孤獨」
──新世代台灣膠彩的諸般斑斕 ◎古碧玲
   
面向大眾的服務設計專欄
090 解釋的力量:團隊文化的設計 ◎鄭衍偉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94 工夫茶四寶:紅泥爐、茶銚、朱泥壺、若琛杯──百年茶擔遇見路易威登◎池宗憲
   
建築觀點
96 幾何與光 法國明星建築師尚.努維爾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098 MVRDV之阿姆斯特丹Tripolis辦公園區改造項目
099 蔡元培廣場及孑民圖書館的規畫與建築設計
100 大周畫室之空中廣場與祕密花園
101 長安新境啟夏里,自然與人文的交響樂章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02 在偶發的當下,共鳴自然的美、啟發與療癒/Gap x Cult Guia聯名系列,讓每個日常都成為經典
103 以光織樂,伍韶勁的沉浸式媒體藝術/從心之年─楊柏林回顧展
104 法律童話物語,讓法律與生活同在
   
   
藝想創見
106 以姿態劃越日常的介面,影像是最微妙而有力的表態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10月 #205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9月 #204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8月 #203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