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18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18年12月 #523

  • 藝術家2018年12月 #523 1

藝術家2018年12月 #523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版》
  • 目錄

藝術家製書的創作實踐

 

 歐美國家關於藝術家創作書的研究,約自20世紀下半葉起展開,如洛杉磯蓋帝美術館的蓋帝研究中心(GRI),收藏年代自15、16世紀的手抄本,20世紀前衛藝術的書籍實驗作品,以及超過六千件創作於1950年代至今當代藝術家的創作書;位於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內的英國國家藝術圖書館(NAL)亦設有藝術家創作書的收藏項目。台灣方面,台北市立美術館近期結束的「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即是一檔以書為核心的研究型展覽。時至今日,製書對於當代藝術家而言能做為一種創作的實踐方法。

 

 12月專輯中,作者張紋瑄爬梳兩位研究藝術家創作書的重要學者烏利西斯.卡列昂與克萊夫.菲爾波特探討其定義和分析。「跨域讀寫」展覽策展人之一的柏雅婷,為文論述藝術家、展覽與書之間的關係,與在當代視覺藝術中所能延展出的可能性。蔡胤勤觀察紐約的藝術家創作書機構,並帶來今年參加紐約藝術書展的第一手資料,同時梳理近年國內外相關重要展覽,透視藝術家創作書的發展脈絡與當代輪廓。高慧倩介紹紐約現代美術館/富蘭克林熔爐藝術家創作書典藏,從創立至其如何記錄藝術品鑑賞邏輯的翻轉與變遷。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現展出伊斯蘭藝術特展「雲紋和泥金」,呈現自15世紀晚期至20世紀精選的手抄本,駐紐約作者周東曉從展覽切入,詳述此早期製書的創作美學。

 

 特別報導單元介紹巴黎麥約美術館「傑克梅第,介於傳統與前衛」這檔別開生面的特展,駐巴黎作者鄭元智並專訪傑克梅第基金會會長凱薩琳.葛妮耶和傑克梅第研究所新展策展人克利斯尚.亞特蘭德,除了提供讀者一窺甫於6月正式開放的傑克梅第研究所與特別重建的藝術家工作室,從二位專家的訪談中也能看到對於藝術家與現代藝術史的研究、保存與應用,值得借鑑。

 

 107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11月初推出十位藝術家的傳記,讀者能在該特別報導單元中先行初覽新書內容介紹。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志明接下重任,日前他接受本刊專訪,談論對國美館的現況觀察以及如何迎向蛻變的未來規畫;訪談中也談及出版與建構台灣美術史等討論,與對國美館成為國際級美術館的期許。

 

 本期雜誌新增專欄「舊文新刊」,係由於《藝術家》雜誌發刊將近四十四年來所累積之當時未能及時刊出的文稿,而今除了能做為美術史料文獻,同時仍有值得回顧一讀的價值。

 

 臺南市美術館1館、2館將於近期正式開館,本期製作特別報導單元,為讀者帶來更進一步的介紹。

150 12月專輯
  藝術家製書的創作實踐
152 「藝術家+書=藝術家的書」及其疑義
─烏利西斯.卡列昂及克萊夫.菲爾波特對artist’s book的叩問 ⊙張紋瑄
156 藝術家、展覽,與書 ⊙柏雅婷
162 藝術家創作書:借鏡紐約與在地發展 ⊙蔡胤勤
170 持續迸發的當代藝術可能性
─淺談紐約現代美術館/富蘭克林熔爐藝術家創作書典藏 ⊙高慧倩
172 從伊斯蘭手抄書看書頁製成的傳統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雲紋和泥金:館藏愛丁豪森藏品飾紋紙本」 ⊙周東曉
   
120 特別報導─107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點滴成河.弗遠國際
─記107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新書發表會 ⊙羅珮慈
124 藝術扎根.美學分享.打造文化台灣
─107年度「台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正式出版 ⊙中華電視公司
126 《融會.至真.蔡雲巖》─日治時期台灣膠彩畫家典範
128 《浪漫.夢境.許武勇》─藝術與醫術並行的醫生畫家
130 《建構.空相.李 德》─空間、情意、畫理至達純淨的畫家
132 《痕紋.印紀.周 瑛》─台灣美術史中的「現代石木傳奇」
134 《低限.無限.李再鈐》─資深、嚴謹的幾何抽象雕塑家
136 《寂靜.沉思.陳景容》─建構個人主義的畫家
138 《色彩.人間.謝里法》─首開台灣美術史研究先河的多元美術家
140 《吾土.笙歌.劉耕谷》─戰後台灣膠彩畫壇巨星
142 《鐵焊.超越.高燦興》─開拓台灣鋼鐵雕塑先鋒人物
144 《傳譯.詩意.撒古流》─復興族群文化的原住民族藝術家
   
248 特別報導─傑克梅第
  介於傳統與前衛─巴黎麥約美術館傑克梅第特展 ⊙鄭元智
258 巴黎「傑克梅第研究所」正式開放
─專訪傑克梅第基金會會長凱薩琳.葛妮耶 ⊙鄭元智
   
384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2018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後記 ⊙藝術家編輯部
386 Art Taipei 2018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現場報導 ⊙藝術家編輯部
   
83 藝術風景
  〈猶太神壇的七燈燭台〉
   
84 巴黎隨筆
  有關巴爾杜斯的正反藝評 ⊙李明明
   
85 美術之眼
  安放靈魂的所在 ⊙陳長華
   
86 香港視線
  豐富的視覺藝術 ⊙卓有瑞
   
87 藝術新聞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正式開展
89 故宮「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
  北師美術館「京都好博學!」
90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再基地」
  2018 TIVA「離線瀏覽」
91 第二屆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
  2018台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
92 順天美術館無私捐贈館藏返台
  chi K11卡塔琳娜.格羅斯個展
93 第十二屆上海雙年展「禹步」
94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委託創作新作
  大華銀行東南亞區年度繪畫大獎
95 關於愛,亞洲當代攝影
  V&A將於2023年進駐東倫敦
96 今年法國杜象獎選擇無視政治議題
  巴恩斯基金會收藏館「貝絲.莫莉索:女性印象主義畫家」
   
97 藝術市場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公布明年參展名單 ⊙本刊訊
   
98 國際傳真
  歐盟強化著作權規範原則以制衡網路巨無霸 ⊙鄭元智
   
116 封面藝術家
  信仰存在於光與色之間─論黃敏俊的光色合一 ⊙李喬蔓
   
146 藝術人物
  邁向世界級美術館的蛻變之路─專訪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林志明 ⊙採訪/羅珮慈
393 共享生命藝術之清流
─記楊英風傳記電視紀錄片「呦呦自在.楊英風」發表會 ⊙羅珮慈
394 時代下的台灣第一苦旦─專訪第五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得主:廖瓊枝 ⊙陳瑜
   
178 台灣抽象藝術史
  李仲生南下後的第二波影響(一)─《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廿三章 ⊙蕭瓊瑞
   
192 台灣美術
  台灣美術史上的左翼霞光─台灣美術變貌廿三 ⊙潘(示番)
   
204 手繪古建築
  山西朔州崇福寺彌陀殿─減柱與移柱並施的金代古建築 ⊙李乾朗
   
208 水墨畫世界
  古風質樸 自由奔放─吳昌碩的書畫創作 ⊙潘受
   
218 舊文新刊
  不是東西 ⊙韓湘甯
   
222 美學入門
  藝術與經驗─《美學入門》之二 ⊙歐文.艾德曼 編譯/朱惠慈
   
230 評藝廣場
  山海經變─陳思穎的奇幻世界 ⊙蕭瓊瑞
   
234 交陪美學論
  台灣當代社會場域的新一代OS─空總負育群帶聚落實驗建築計畫 ⊙龔卓軍
   
238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超現實主義過時了嗎?
─從「揭相.馬格利特」重思布紐爾與楊德昌作品的夢中夢 ⊙孫松榮
   
242 聚焦當代
  以藝術求道─陳慧嶠的藝術創作 ⊙莊偉慈
   
100 國際藝壇
  具顛覆性潛力之地─波昂聯邦德國藝術廳「遊戲場計畫」 ⊙鄭安齊
106 姊妹語言的結盟
─布達佩斯路德維希美術館愛沙尼亞與匈牙利當代特展 ⊙許楚君
268 愛是一切的開端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現代伴侶:藝術、親密和前衛」特展 ⊙戴映萱
276 這裡沒有演算法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程式:藝術中的規則、編碼與編舞1965-2018」 ⊙謝佩君
282 空間錯置與光影探索─倫敦海沃德藝廊「空間挪移」特展 ⊙林盈君
286 迷人卻難以解讀
─馬德里泰森─博內米薩美術館「貝克曼.流亡人物」 ⊙周芳蓮
296 編織一個一個美麗之夢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愛德華.布恩─瓊斯」特展 ⊙方秀雲
308 火爆不羈的畫壇之星
─巴黎雅葛瑪─安德烈美術館「卡拉瓦喬在羅馬─友人與對手」 ⊙唐忠珊
316 結合素描技法和色彩效果的威尼斯大師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丁托列托特展 ⊙周東曉
324 觀念極簡藝術家維內的創作軌跡
─里昂當代藝術館「伯納.維內:回顧2019-1995」 ⊙陳英德、張彌彌
336 12世紀初哥德式風格與它們的發源地
─巴黎克魯尼─國立中世紀博物館「哥德雕塑的誕生」 ⊙劉京璇
   
342 藝術現場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建築效應」
   
344 美術流派
  風景畫的抬頭─巴比松畫派(下) ⊙撰文/荒屋鋪透 編譯/郭冠英
   
354 藝術家評介
  滾墨.圖誌─鄧卜君的當代水墨 ⊙白雪蘭
   
356 展覽評介
  原民藝術之綻放與警示─2018 Pulima藝術節「翻動Micawor」 ⊙陳瑜
360 生活的藝術─半月藝術「瓷意.瓷義:陳秀珠瓷畫藝術展」 ⊙許楚君
   
362 名家傑作
  歌川國貞的美人畫─百媚千嬌的生活時尚 ⊙羅珮慈
   
396 藝術視界
  林布蘭特名畫〈夜巡〉展開修復計畫 ⊙許楚君
   
398 藝術著作
  法蘭西美術學院、巴黎美術學校
─學院主義的誕生及藝術實踐(三) ⊙楊墀
   
402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406 西域佛畫
  唐代(9世紀前半)〈觀經變相〉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414 創意陶藝
  人生際遇的風景線─記述陶藝家張清淵的創作觀 ⊙莊秀玲
   
418 當代新陶
  三原研×阿蕾夫.希斯拜 ⊙邵婷如
   
422 誌上話陶
  蘇保在的青瓷器用─兼具古典雍容與現代爽利 ⊙黎翠玉
   
424 工藝美術
  從「心」為生活努力,美質臺灣─《臺灣工藝》第七十一期出刊 ⊙朱珮儀
   
425 藝展目錄
   
426 藝展報導
   
434 藝術快遞
   
436 展覽月報
   
442 藝術市場行情表
   
446 藝術家圖書目錄
   
452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版》

藝術家製書的創作實踐

 

 歐美國家關於藝術家創作書的研究,約自20世紀下半葉起展開,如洛杉磯蓋帝美術館的蓋帝研究中心(GRI),收藏年代自15、16世紀的手抄本,20世紀前衛藝術的書籍實驗作品,以及超過六千件創作於1950年代至今當代藝術家的創作書;位於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內的英國國家藝術圖書館(NAL)亦設有藝術家創作書的收藏項目。台灣方面,台北市立美術館近期結束的「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即是一檔以書為核心的研究型展覽。時至今日,製書對於當代藝術家而言能做為一種創作的實踐方法。

 

 12月專輯中,作者張紋瑄爬梳兩位研究藝術家創作書的重要學者烏利西斯.卡列昂與克萊夫.菲爾波特探討其定義和分析。「跨域讀寫」展覽策展人之一的柏雅婷,為文論述藝術家、展覽與書之間的關係,與在當代視覺藝術中所能延展出的可能性。蔡胤勤觀察紐約的藝術家創作書機構,並帶來今年參加紐約藝術書展的第一手資料,同時梳理近年國內外相關重要展覽,透視藝術家創作書的發展脈絡與當代輪廓。高慧倩介紹紐約現代美術館/富蘭克林熔爐藝術家創作書典藏,從創立至其如何記錄藝術品鑑賞邏輯的翻轉與變遷。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現展出伊斯蘭藝術特展「雲紋和泥金」,呈現自15世紀晚期至20世紀精選的手抄本,駐紐約作者周東曉從展覽切入,詳述此早期製書的創作美學。

 

 特別報導單元介紹巴黎麥約美術館「傑克梅第,介於傳統與前衛」這檔別開生面的特展,駐巴黎作者鄭元智並專訪傑克梅第基金會會長凱薩琳.葛妮耶和傑克梅第研究所新展策展人克利斯尚.亞特蘭德,除了提供讀者一窺甫於6月正式開放的傑克梅第研究所與特別重建的藝術家工作室,從二位專家的訪談中也能看到對於藝術家與現代藝術史的研究、保存與應用,值得借鑑。

 

 107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11月初推出十位藝術家的傳記,讀者能在該特別報導單元中先行初覽新書內容介紹。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志明接下重任,日前他接受本刊專訪,談論對國美館的現況觀察以及如何迎向蛻變的未來規畫;訪談中也談及出版與建構台灣美術史等討論,與對國美館成為國際級美術館的期許。

 

 本期雜誌新增專欄「舊文新刊」,係由於《藝術家》雜誌發刊將近四十四年來所累積之當時未能及時刊出的文稿,而今除了能做為美術史料文獻,同時仍有值得回顧一讀的價值。

 

 臺南市美術館1館、2館將於近期正式開館,本期製作特別報導單元,為讀者帶來更進一步的介紹。

目錄
150 12月專輯
  藝術家製書的創作實踐
152 「藝術家+書=藝術家的書」及其疑義
─烏利西斯.卡列昂及克萊夫.菲爾波特對artist’s book的叩問 ⊙張紋瑄
156 藝術家、展覽,與書 ⊙柏雅婷
162 藝術家創作書:借鏡紐約與在地發展 ⊙蔡胤勤
170 持續迸發的當代藝術可能性
─淺談紐約現代美術館/富蘭克林熔爐藝術家創作書典藏 ⊙高慧倩
172 從伊斯蘭手抄書看書頁製成的傳統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雲紋和泥金:館藏愛丁豪森藏品飾紋紙本」 ⊙周東曉
   
120 特別報導─107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點滴成河.弗遠國際
─記107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新書發表會 ⊙羅珮慈
124 藝術扎根.美學分享.打造文化台灣
─107年度「台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正式出版 ⊙中華電視公司
126 《融會.至真.蔡雲巖》─日治時期台灣膠彩畫家典範
128 《浪漫.夢境.許武勇》─藝術與醫術並行的醫生畫家
130 《建構.空相.李 德》─空間、情意、畫理至達純淨的畫家
132 《痕紋.印紀.周 瑛》─台灣美術史中的「現代石木傳奇」
134 《低限.無限.李再鈐》─資深、嚴謹的幾何抽象雕塑家
136 《寂靜.沉思.陳景容》─建構個人主義的畫家
138 《色彩.人間.謝里法》─首開台灣美術史研究先河的多元美術家
140 《吾土.笙歌.劉耕谷》─戰後台灣膠彩畫壇巨星
142 《鐵焊.超越.高燦興》─開拓台灣鋼鐵雕塑先鋒人物
144 《傳譯.詩意.撒古流》─復興族群文化的原住民族藝術家
   
248 特別報導─傑克梅第
  介於傳統與前衛─巴黎麥約美術館傑克梅第特展 ⊙鄭元智
258 巴黎「傑克梅第研究所」正式開放
─專訪傑克梅第基金會會長凱薩琳.葛妮耶 ⊙鄭元智
   
384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2018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後記 ⊙藝術家編輯部
386 Art Taipei 2018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現場報導 ⊙藝術家編輯部
   
83 藝術風景
  〈猶太神壇的七燈燭台〉
   
84 巴黎隨筆
  有關巴爾杜斯的正反藝評 ⊙李明明
   
85 美術之眼
  安放靈魂的所在 ⊙陳長華
   
86 香港視線
  豐富的視覺藝術 ⊙卓有瑞
   
87 藝術新聞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正式開展
89 故宮「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
  北師美術館「京都好博學!」
90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再基地」
  2018 TIVA「離線瀏覽」
91 第二屆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
  2018台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
92 順天美術館無私捐贈館藏返台
  chi K11卡塔琳娜.格羅斯個展
93 第十二屆上海雙年展「禹步」
94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委託創作新作
  大華銀行東南亞區年度繪畫大獎
95 關於愛,亞洲當代攝影
  V&A將於2023年進駐東倫敦
96 今年法國杜象獎選擇無視政治議題
  巴恩斯基金會收藏館「貝絲.莫莉索:女性印象主義畫家」
   
97 藝術市場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公布明年參展名單 ⊙本刊訊
   
98 國際傳真
  歐盟強化著作權規範原則以制衡網路巨無霸 ⊙鄭元智
   
116 封面藝術家
  信仰存在於光與色之間─論黃敏俊的光色合一 ⊙李喬蔓
   
146 藝術人物
  邁向世界級美術館的蛻變之路─專訪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林志明 ⊙採訪/羅珮慈
393 共享生命藝術之清流
─記楊英風傳記電視紀錄片「呦呦自在.楊英風」發表會 ⊙羅珮慈
394 時代下的台灣第一苦旦─專訪第五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得主:廖瓊枝 ⊙陳瑜
   
178 台灣抽象藝術史
  李仲生南下後的第二波影響(一)─《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廿三章 ⊙蕭瓊瑞
   
192 台灣美術
  台灣美術史上的左翼霞光─台灣美術變貌廿三 ⊙潘(示番)
   
204 手繪古建築
  山西朔州崇福寺彌陀殿─減柱與移柱並施的金代古建築 ⊙李乾朗
   
208 水墨畫世界
  古風質樸 自由奔放─吳昌碩的書畫創作 ⊙潘受
   
218 舊文新刊
  不是東西 ⊙韓湘甯
   
222 美學入門
  藝術與經驗─《美學入門》之二 ⊙歐文.艾德曼 編譯/朱惠慈
   
230 評藝廣場
  山海經變─陳思穎的奇幻世界 ⊙蕭瓊瑞
   
234 交陪美學論
  台灣當代社會場域的新一代OS─空總負育群帶聚落實驗建築計畫 ⊙龔卓軍
   
238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超現實主義過時了嗎?
─從「揭相.馬格利特」重思布紐爾與楊德昌作品的夢中夢 ⊙孫松榮
   
242 聚焦當代
  以藝術求道─陳慧嶠的藝術創作 ⊙莊偉慈
   
100 國際藝壇
  具顛覆性潛力之地─波昂聯邦德國藝術廳「遊戲場計畫」 ⊙鄭安齊
106 姊妹語言的結盟
─布達佩斯路德維希美術館愛沙尼亞與匈牙利當代特展 ⊙許楚君
268 愛是一切的開端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現代伴侶:藝術、親密和前衛」特展 ⊙戴映萱
276 這裡沒有演算法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程式:藝術中的規則、編碼與編舞1965-2018」 ⊙謝佩君
282 空間錯置與光影探索─倫敦海沃德藝廊「空間挪移」特展 ⊙林盈君
286 迷人卻難以解讀
─馬德里泰森─博內米薩美術館「貝克曼.流亡人物」 ⊙周芳蓮
296 編織一個一個美麗之夢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愛德華.布恩─瓊斯」特展 ⊙方秀雲
308 火爆不羈的畫壇之星
─巴黎雅葛瑪─安德烈美術館「卡拉瓦喬在羅馬─友人與對手」 ⊙唐忠珊
316 結合素描技法和色彩效果的威尼斯大師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丁托列托特展 ⊙周東曉
324 觀念極簡藝術家維內的創作軌跡
─里昂當代藝術館「伯納.維內:回顧2019-1995」 ⊙陳英德、張彌彌
336 12世紀初哥德式風格與它們的發源地
─巴黎克魯尼─國立中世紀博物館「哥德雕塑的誕生」 ⊙劉京璇
   
342 藝術現場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建築效應」
   
344 美術流派
  風景畫的抬頭─巴比松畫派(下) ⊙撰文/荒屋鋪透 編譯/郭冠英
   
354 藝術家評介
  滾墨.圖誌─鄧卜君的當代水墨 ⊙白雪蘭
   
356 展覽評介
  原民藝術之綻放與警示─2018 Pulima藝術節「翻動Micawor」 ⊙陳瑜
360 生活的藝術─半月藝術「瓷意.瓷義:陳秀珠瓷畫藝術展」 ⊙許楚君
   
362 名家傑作
  歌川國貞的美人畫─百媚千嬌的生活時尚 ⊙羅珮慈
   
396 藝術視界
  林布蘭特名畫〈夜巡〉展開修復計畫 ⊙許楚君
   
398 藝術著作
  法蘭西美術學院、巴黎美術學校
─學院主義的誕生及藝術實踐(三) ⊙楊墀
   
402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406 西域佛畫
  唐代(9世紀前半)〈觀經變相〉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414 創意陶藝
  人生際遇的風景線─記述陶藝家張清淵的創作觀 ⊙莊秀玲
   
418 當代新陶
  三原研×阿蕾夫.希斯拜 ⊙邵婷如
   
422 誌上話陶
  蘇保在的青瓷器用─兼具古典雍容與現代爽利 ⊙黎翠玉
   
424 工藝美術
  從「心」為生活努力,美質臺灣─《臺灣工藝》第七十一期出刊 ⊙朱珮儀
   
425 藝展目錄
   
426 藝展報導
   
434 藝術快遞
   
436 展覽月報
   
442 藝術市場行情表
   
446 藝術家圖書目錄
   
452 藝術線上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傳譯・詩意・撒古流
  • 鐵焊・超越・高燦興
  • 吾土・笙歌・劉耕谷
  • 色彩・人間・謝里法
  • 寂靜・沉思・陳景容
  • 低限・無限・李再鈐
  • 痕紋・印紀・周瑛
  • 建構.空相.李德
  • 浪漫・夢境・許武勇
  • 融會・至真・蔡雲巖
  • 藝術家2018年11月 #522
  • 藝術家2018年10月 #521
  • 藝術家2018年09月 #520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