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重生的文化環境與挑戰
2020年文化政策觀察
全世界的2020年都被新冠肺炎的疫情攪得亂七八糟,台灣的文化環境也無法倖免。但在全國民眾一同努力下,不僅防疫的成果放眼全球相當亮眼,也將疫情對文化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7月之後,各類文化活動陸續復甦,甚至有報章雜誌以「報復性演出」或「報復性看展」形容疫情後復甦的現象。
而新上任的文化部長李永得如何接續前部長鄭麗君為各界稱道的施政成果,是接下來的觀察重點。
疫情衝擊與政策應對
台灣最早受肺炎疫情影響的是出版業。在農曆年過後,文化部即表示考量中國疫情嚴重,為了預防疫情在台灣傳播,經與台北國際書展執行單位以及出版業協商後,決定將會有許多外國業者參加的台北國際書展延期辦理。
隨著疫情在全球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3月底對於公眾集會做出限制,除了建議五百人以上的活動取消之外,也建議一百人以上、五百人以下須採間隔座位,並應有入場實名制、戴口罩以及雙手消毒等措施,使劇院、電影院及各種文化活動賴以為生的集會活動,全部受到嚴重的影響。原定延期至5月的台北國際書展隨即宣告取消,衝擊出版業對新書的行銷以及預計會於展會上交易的書籍版權。視覺藝術產業也受疫情影響,主要是受疫情影響而使各種大小展覽以及藝術博覽會取消,除了畫廊因此短少作品的拍賣收入外,藝術家也因為預計的展覽及駐村工作取消而無法獲得應有的收入。電影產業的部分,除了戲院因為群聚限制而無法完整售票,更嚴重的是因為疫情肆虐使國外電影院關門,使片商決定延後上映新片,使電影院即使可以勉強維持開門營業,卻無新片可播的困境。表演藝術產業則是在新的公眾集會規則下,面臨安排好的演出活動全數取消的困境,使表演藝術產業的演出者與幕後工作人員頓失生計來源。
文化部「藝FUN券」於2020年7月18日開放下載註冊,部長李永得(右2)與立法委員黃國書(左2)於當日前往參觀「讀字來臺中」書展。至該日全台有近千家書店及出版業者登記成為「藝FUN券」商家,其中獨立書店則逾400家。而至7月20日晚上9時止有超過300萬人完成「藝FUN券」登記。(圖版提供:文化部)
面對藝文產業與從業人員受疫情影響的困境,文化部在前部長鄭麗君的領軍下迅速向各界召開各種諮詢會議,並研擬了紓困的原則及各式補助方案。對於受疫情影響取消或延期的工作,個人工作者或文化藝術事業可以舉證後申請「減輕營運困難補助」,個人最高新台幣6萬元,事業最多250萬元;事業或團隊也可另外申請「因應提昇補助」,在不違反公眾集會指引的前提下,辦理各種專業培訓、講座或內容開發計畫等。另外,文化部也向經濟部爭取文化藝術產業如果因為疫情必須向銀行貸款,可由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擔保的機制。只是,文化產業與工作者受影響的幅度遠超過文化部一開始的規畫與想像。在第一階段補助截止後,文化部統計收到七千六百五十八件申請,其中超過六成是個人。大量的案件數使文化部的收件與審核影響後續的補助發放作業,原先編列的7億元預算也顯然難以應付紓困需要的資金缺口。
文化部迅速地從第一階段的補助作業中吸收經驗,不僅改善紓困第二階段的申請機制,也跟行政院爭取到超過50億元的預算,準備挹注在受影響的文化產業與工作者身上。第二階段的紓困機制除了原有的做法外,放寬了對事業的補助上限,並將個人藝文工作者納入勞動部對自營作業者的補助範圍中。除了文化部外,新成立的文化內容策進院也推出「加速文化內容開發與科技創新應用補助計畫」,使文化相關產業能有更多的資金來源強化自身的內容。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也宣布高達1.3億元的疫情因應方案,包含支薪培訓計畫、提高與表演藝術團隊共同製作的資金,推動觀眾將透過售票系統購買的票券轉為對團隊的捐款等。國藝會與各縣市政府就既有的補助計畫,也紛紛推出各種措施,使受補助的團隊或個人得以變更或延後受補助的計畫。
台灣的防疫成績在全體國人共同努力之下,使各類型文化活動在7月時全面恢復運作。文化部針對文化產業振興,也編列了總經費12億元,一人有600元額度,共兩百萬份的「藝FUN券」,提供國人做文化消費使用。其消費的範圍包含電影、出版、表演藝術及展覽票券,完全採用手機APP,以電子化的方式使用。而針對十八歲以下與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文化部又續編了3.6億元,以同樣600元的額度供六十萬民眾登記使用。到12月初已經使用約七成七。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立法十年來,從未實施過的文化產品差價補貼與學生文化體驗,就這樣被疫情催生。而「藝FUN券」採手機APP的方式,也累積了相當數量的消費資料,可供未來的文化消費分析與文化產業政策規畫參考。
文化部提醒已完成「藝FUN券」註冊者可開啟App通知及查看手機簡訊、App訊息中心或官網專區以利及時獲得中獎資訊。獲得「藝FUN券」獲獎訊息通知者隨時可於App點選「領取藝FUN券」,領取完成者自7月22日中午12時起即可於店家地圖上顯示的店 家及線上購票平台進行藝文消費。(圖版提供:文化部)
疫情的後續影響
疫情對文化環境的衝擊不僅止於工作取消對事業及工作者的衝擊,也在某些方面大大改變了產業工作的模式。首當其衝的是因國境管制與防疫隔離規定對國際交流的衝擊。特別是海外疫情仍舊在延燒,表示未來的國際交流、展會以及演出等會難以進行,或是會拉高交流的成本。對收入有一定比例來自國際展會銷售或國際展演的業者而言,必須另外想方設法維持與國外買家、觀眾或交流對象的聯繫。
在這個狀況下,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視訊會議、直播以及各種線上平台,便成為即時的解決方案與公眾集會取消下的一線生機。只是,對文化產業工作者而言,除了現場體驗與面對面交流的經驗難以完全用螢幕對話取代之外,技術門檻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只是工作上的開會交流,在智慧型手機的發達之下或許還不是問題,但如何將展覽或演出的現場體驗呈現在不同大小的螢幕上則需要相當的技術。且在當代網路社群媒體的發展下,民眾在螢幕上收看的習慣已經多為破碎化的小型短片與圖文內容,既有的演出或展覽形式搬到網路上,如何在各種龐雜的內容中吸引大眾的目光,甚至在疫情浪潮中成為藝文團體或工作者的生命線,都還是亟待探索的課題。
高雄市立美術館於2020年4月起推動「線上藝廊」雲端藝術計畫,並於2020年5月推出「南方作為相遇之所」VR線上展覽。
(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但疫情也成為藝文團隊與網路平台合作,甚至啟動數位轉型的契機。公部門的部分,原本僅在電視頻道播出的公視表演廳迅速將已獲授權的表演藝術節目內容上架到網路平台,各公立博物館也將各自的展覽內容以不一的形式搬到網路上。民間也有團隊與公協會開始洽談各種線上演出平台的可能性。決定繼續辦理的藝術博覽會,為了無法到場的國際買家,也紛紛推出線上展覽。但這些努力方向在7月公眾集會宣告解封之後各種「報復性」活動逐日登場的狀況下,似乎又從大家的關注中消失。或許在國內這樣的轉型需求看起來不是立性,但在海外疫情未見減緩的狀況下,所有的目光都會集中到數位平台。如何有效利用數位工具維繫,甚至進一步在國際上推廣台灣的文化內容,值得後續持續思考。(全文閱讀548期藝術家雜誌)
【1月專輯│2020視覺藝術年度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