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乏與掙扎中對時代的回應
2018年台灣數位藝術發展的綜觀性回顧
2018年台北數位藝術的整體發展景況可約略在三個顯著的面向觀之。首先,在機構的轉型思考、創作的持續發展,與展覽的沉澱積累之中,逐漸走出一條新的路徑。一如往常,從下半年到接近歲末年終之際,眾多展覽如滿天繁星般密集,除了數位藝術專類的節慶會展,數位藝術創作作品也似乎成為各展覽必備的內容之一。再者,公部門機構如何面對傳統館所功能的轉型思考、執政單位如何面向潮流趨勢對文化創新實驗的強力挹注,以及離開公部門的經營團隊如何另闢蹊徑,成為體制外一股創新實驗的重要反動力量。更重要的是,創作者又如何迎向科技的新發展,巧妙地融合新創技術設備,並將之涵納為新創作實踐的成果。
體制外的反動與機構內的再定位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負責維運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並主辦台北數位藝術節有長達十年之久,卻在柯市府主政對藝文事業的輕忽態度下而告中斷。2016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以到館人數過低等技術性干擾因素,強硬地要求與經營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終止合約,並在間歇性中斷後以新標案另覓經營者。然而,新任經營者卻無力承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做為「研究、發展、實驗、創新」的核心宗旨,使得中心實體空間儼然成為一個廢單位,淪為辦公空間與簡易展場;其重新開幕之後的兩檔展覽——「終身保固—家電羅曼史」與「閉館整修」幾近失去數位藝術中心的創建宗旨,更無力回應數位科技發展的趨勢,顯示現經營團隊對當代數位藝術發展脈絡的淺薄視野,參與的藝術家創作也掩沒於失焦的脈絡之中。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曾以「進館人數過低」為由而結束原經營合約的狀況,映照在現有館所荒誕的經營情境中更顯得矛盾,致使中心彷彿成為一個被罷黜般不受重視的廢墟。
陶亞倫個展「穿越光牆—Archive or Alive?」展場一景
(攝影、圖版提供:台灣數位藝術中心)
相對於萎靡荒廢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離開原中心後的台北數位藝術基金會另闢蹊徑,以全新前衛性觀念與創新性思維創建新的實驗基地。對台灣數位藝術發展貢獻不遺餘力的黃文浩籌資數千萬,另創「台灣數位藝術中心DAC.tw」,並發起更具有前瞻性與實現性的科技藝術實驗計畫——「概念美術館」與「虛擬典藏表演藝術」等,以超越公務體系的速度與執行力,走出台灣數位藝術創新研發的另一路徑。其中「概念美術館」聚焦於「作品在歷史脈絡中的真實性」,立基於數位時代網絡思維、觀看與體感技術,企圖以文化分層的歷史架構補充類比式物質典藏方式的不足,創造新數位敘事經驗。第一檔陶亞倫個展「穿越光牆—Archive or Alive?」便是將十年前展出的作品,以「將其概念保留、技術更新」的策略,用虛擬實境(VR)的方式再現,延伸出新的創新思維。
國立台灣美術館「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展場一景。
PluginHUMAN 夢境2.2 2018 PVC、壓克力顏料、腦電圖、即時生成音像、燈光投影
1200×650cm(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此外,長年做為國家級發展數位藝術重鎮的國立台灣美術館,除了年度性的「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科技藝術展、「數位藝術方舟策展案」、「360°環景數位影像創作」與「時光天井多屏幕數位影像創作」的徵件作品展外,也於11月初舉辦「共創與連結:2018科技藝術國際趨勢論壇」,期盼在館內數位藝術方舟結束維運後,重新思考美術館內發展數位藝術的定位與未來的可能性。為建構台灣科技暨跨領域藝術史、促進數位藝術的前瞻發展,並確實掌握藝術近未來的變動趨勢,舉辦論壇的目的乃是希望透過邀請來自馬德里普拉多媒體實驗室(MediaLab PRADO)、荷蘭Waag Society藝術與科技中心轄下的開放生技實驗室(Open Wetlab),以及香港M+數碼計畫製作部門等國際專家學者的專題演講,吸取國際成功的經驗。
國立台灣美術館「共創與連結:2018科技藝術國際趨勢論壇」現場一景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該論壇聚焦於當代藝文事業的「機構角色轉變」、「創新實驗內涵」,以及「跨域協作趨勢」為核心命題,鏈結「平台」、「科技」與「創作」三個面向,分享專業機構連結各方資源共享的新嘗試與趨勢,並探詢當今科技藝術在跨領域創作的實踐過程中,如何得以再次突破現有創作經驗與合作模式。綜整國際館所機構負責人對新興館所的經營視野與發展趨勢,以及當代新銳創作者對科技藝術創作的多元想像,可以發現,「開放」、「協作」與「多元」已然成為迎合時代發展趨勢的核心命題,透過創新科技的實驗精神、社群連結的集體共創、藝術的多元創製,以及強調工具民主化的創客運動,共同激發美術館在「創新實驗」(innovative experiment)、「開源共享」(open source)、「研究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與「跨界展演」(interdisciplinary performance)的新想像,讓美術館做為文化傳播者的功能更往前大步邁進,開啟機構的新篇章。
陳志建 空域 2018 低煙機、AR系統、iPad、耳機、重低音揚聲器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展場一景©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另一個由文化部所屬,透過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負責規畫執行的新創機構「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以結合「現當代藝術」、「數位影音像」、「社會創新」、「數位文化」與「跨領域創作」等面向為核心主軸,並以「打造當代文化創新生態系」為其目標。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在場館邊修邊建、策略滾 動式發展,與文化行政人員高度匱乏之中,走出了艱困的一年。從開幕至今,執行團隊以對外徵件提案、自辦活動及工作坊、邀請策展等方式橫向連結,構連專 家、藝術家、專業人士與一般民眾的參與;儘管整體發展策略對回應當代文化趨勢有著明確的方向,卻因「目標太多、資源太少、時間有限、人力不足、知名度不夠」等侷限,使得執行團隊疲於奔命,階段性發展目標未能聚焦,致使成效過於分散。
從公部門機構館所的創建與轉型,以及民間力量的再生與挹注,我們可以發現公家館所機構在回應當代文化創新實驗與數位藝術發展上的急迫性;而官方因科層特質而難以回應的前衛實驗性想法,儼然成為民間機構發展的最大優勢。總之,公部門與民間機構如何找到一個對的形式讓創造力不斷湧入、如何能在原創實踐產出與經營規模控制之間求取平衡,將是成為回應趨勢最重要的課題。(全文閱讀524期藝術家雜誌)
【1月專輯│2018視覺藝術年度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