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維也納阿爾貝蒂娜美術館旗下第二座館所,阿爾貝蒂娜現代美術館(Albertina Modern)將於3月13日開館迎賓。這座奧地利博物館聯盟的新成員預計同步推出「起始─1945至1980年的維也納藝術」,成為首度概觀維也納自1945年以來的藝術發展脈絡與紀錄之展覽,昭示其躋身世界重要藝術殿堂的決心。
獨創新意、堪稱20世紀美國最知名建築師法蘭克.利歐德.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善於藉由空間規畫、光線與自然質地建材,展現宛如置身藝術品之中的建築作品。在長達七十年的專業生涯中,萊特於美國和日本的公私立單位均留下讓人印象深刻的有機建築空間,持續引發後人思考與學習。
由時藝多媒體主辦、日本神戶新聞社協辦的「江戶風華─五大浮世師展」,將於2020年1月18日至4月19日在國立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推出,展覽以葛飾北齋為代表,透過百餘件經典浮世繪之作,探索日本江戶時期特有的市井百態與浮世繪文化之美。
皮耶.蘇拉崎(Pierre Soulages)這位被賦予「黑色大師」稱號的藝術家,今年由巴黎羅浮宮為其舉辦一百歲的慶生展覽。該展由2019年初去世的法國藝術史學家皮耶.安克利夫和龐畢度中心的名譽總策展人阿爾弗雷德.派克曼共同策畫,場地選在羅浮宮裡原本用以展示12至15世紀義大利繪畫的「方廳」。
自1990年代巴黎奧塞美術館與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相繼為丹麥代表畫家哈莫索(Vilhelm Hammershøi)舉辦回顧展以來,其令人仿若沉浸西方藝術古典氛圍的作品,在世界藝壇中備受推崇。東京都美術館2020年首檔大展「哈莫索與丹麥繪畫」,集結近四十件哈莫索之作。
北京艾米李畫廊於2019年11月30日推出跨年特展「別故與共生:陳琦2019」,此次展覽以兩個展廳呈現藝術家全新水墨、版畫、雕刻作品,並且將曾經於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無去來處〉以室內版形式展出。
藝術的世界,以人名與畫作,界定時代的座標。大師爭鋒、畫派更迭,經典亮相、明星撞明星,戲越衝突越好看。時代需要大師,藝術家需要經典,而世人需要一件件傳奇與一齣齣好戲,得以窺探藝術家最底層的心緒,與藝術之為天才揮霍任性與大師執著的趨向。
台北市立美術館於2019年年尾盛大推出知名書藝家董陽孜首次大規模階段性回顧展「董陽孜:行墨」,呈現其自1960年代起至今的創作,展出多達九十四組件作品。展覽除了有董陽孜極具代表性大尺幅書寫作品,其早年留美時期油畫創作也首度在台展出,呈現藝術家創作發展歷程及其中各階段的風格突破。
迎來第十屆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本次有了重大轉變。因應地緣關係,以往貨櫃藝術節展覽場地都在碼頭旁邊,讓民眾能切身感受藝術與產業接軌。本屆貨櫃藝術節將展覽場地移至高雄市立美術館南島園區,並邀請十二位╱組分別來自南島語系國家如台灣、紐西蘭、新喀里多尼亞的原住民族藝術家與創作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