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當地社群共振,東亞視野共融
ART TAINAN 2025台南藝術博覽會
台南晶英酒店/2025年3月14日~16日
ART TAINAN 2025台南藝術博覽會將於3月14日至16日盛大登場,並於3月13日舉行VIP預展,地點設於台南晶英酒店。台南藝博今年邁入第13屆,長期深耕台南的藝術收藏社群,3月開春,這場展會不僅為新一年的藝術市場揭開序幕,也象徵著藝術在地發展的持續推進與深化。
今年台南藝博吸引多家海外亞洲畫廊首度參展,包括韓國的 COLLAST、Gallery White Birch,以及日本的 Gallery KITAI、JILL D'ART GALLERY、LWArt。歷屆台南藝博平均大約3家國際展商參展,今年數量上升至7家海外展商;同時,首次參展的畫廊則有韓國2家、日本3家、以及台灣3家,在2024年全球藝術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這份參展名單或許正意味著台灣藝術市場的復甦。
來自韓國的COLLAST,名字的意涵是合作(collaboration)與藝術家(artist)的合成詞,畫廊位於首爾聖水洞充滿年輕活力的地區,以作家和參觀者之間的自然溝通和親密的氛圍,消除現代美術壁壘的信念為基礎。2025台南藝博推出WOOJOO的作品。WOOJOO的藝術作品體現了一種療癒與寧靜的感覺。通過在每個空間中單一門的重複出現,暗示著現實之外的世界,為觀者提供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超凡體驗。畫作中描繪的自然背景作為一種庇護所,喚起了對現實之外尚未可見但無疑存在的世界的好奇和期待。

Gallery White Birch位於鐘路區的社稷洞,White Birch 致力於發掘青年和新興藝術家,並與德國畫廊合作,專注於將韓國藝術家介紹到歐洲藝術市場。今年帶來年輕藝術家Ha HaengEun的作品,她作品中過去與未來、生與死、自然與人工事物不斷流動,畫作中的人物形象類似於新生兒或垂死之人的臉龐。面對這生來注定有朝一日會死亡的現實,不是要逃避,而是要勇於接受。

Ha HaengEun 命運 壓克力顏料、畫布 45.5×45.5cm 2024 Gallery White Birch
來自日本的LWArt也是首次參展,畫廊的名字意義為「Life With Art」,鼓勵更多人透過收藏,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LWArt推出的藝術家Narcolepsy1999,是出生於1999年、活躍於日本橫濱的藝術家。她的創作深受傳統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同時融入了現代漫畫、動畫的獨特風格,以及當代的時尚與文化元素,創造出獨樹一幟的「當代美人畫」。

藝術不僅存在於美術館與畫廊,更應該與日常生活緊密連結。今年,台南藝博的展商有不少經營方針強調「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透過畫廊的展出以及與現場參觀民眾的互動,讓藝術不僅僅是被觀看,而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平權視角:年輕與女性藝術家的發聲平台 台南藝博不僅致力於推動年輕藝術家的發展,也積極為女性藝術家提供更多展現機會。近年來,全球藝術市場對女性藝術家的關注逐步提升,然而在市場結構與收藏習慣上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本屆台南藝博特別策畫女性藝術家特展,期待透過多元視角,讓藝術的聲音更加豐富且具包容性。
「臺南新藝獎」是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重要獎項,是近年來成為最受青年藝術家歡迎的獎項之一。每年台南新藝獎由評審決議選出3位獲獎藝術家在「台南藝術博覽會」中亮相,藉由媒合畫廊與藝術博覽會的市場機制,進一步提升能見度並進入藝術市場。今年選出3位女性藝術家參與:李盈蓁 X 索卡藝術、張芸家 X 弎畫廊、翁榛羚 X 絕對空間,呈現新藝獎與台南藝博的當代風貌。
〈從底部而生的景-IV〉為藝術家李盈蓁在台南新藝獎獲獎系列。李盈蓁以陶漿為媒材,撇開了繪畫原有制式的結構性,將其流動性與可塑性轉化為畫面表現的核心語言,透過高溫燒製後去除基底,突顯繪畫痕跡的物質性。這些作品輕薄而通透,看似脆弱卻蘊含著強烈的流動感,材料與技法交織的獨特美感,呈現對繪畫經驗的全新詮釋。

張芸家作品談論人類文明與自然之間的複雜連繫和矛盾,其中還包含了轉化與變遷、消逝與新生。在人類離開並遺棄建築物後,自然緩慢奪回其生長空間,在植物沿著建築表面蔓延並包覆這些人造物的過程,也衍生出各式幾何形狀。

銅版畫對翁榛羚而言,是一場關於掌控與解離的辯證。她以腐蝕技法探索身體與精神的界線,透過稀釋的硝酸液緩慢侵蝕銅板,如同無形的傷痕刻印於肌理之上。家庭期望塑造端莊的形象,而她在銅板上描繪佝僂的身影,反覆刻劃、疊印,彷彿傷口癒合之際,又再次被劃開。這些作品不只是個體經驗的投射,更是對不同時空與人事物的提問。

翁榛羚 金字塔遊戲 銅版腐蝕、凹版墨、鳳梨宣、線香燃燒 62×68cm 2024 臺南新藝獎X絕對空間
台灣畫廊新面貌,拓展藝術視野
台南藝博作為畫廊協會舉辦的3大藝術博覽會之一,不僅深耕台南藝術收藏社群,亦肩負推廣台灣畫廊與拓展藝術市場的使命。希望透過藝博會,讓更多優秀的台灣畫廊獲得關注,進一步串聯藝術家、藏家與藝術愛好者,促進藝術交易與交流。今年,更有兩家新的台灣畫廊首度參展,帶來新面貌與新氣象。
曙畫廊首次參展台南藝博,以「讖相」為主題,邀請9位來自不同地區的藝術家,透過繪畫、雕塑等媒材,探索人類面對科技發展、環境變遷和社會變革所產生的種種複雜情感與深層思考。梁育瑄以俐落潔淨的黑白光影風格,塑造透明純淨、不受玷汙且自成一體的泡泡意象,藉此呈現對自我和環境等因素混雜後所產生的種種恍惚和不確定感。

大岡藝術空間著力推廣東方美學、水墨書篆與亞洲當代藝術,今年在台南藝博展出施春茂的作品。他將中國書法轉化為藝術的表現,經由直觀或轉化,將文字的外形、符號與具體物象或心中意象作連結,再經由筆墨語言的轉換,形成帶有繪畫意興的當代書法作品。

施春茂 狂舞 水墨紙本 68×84cm 2024 大岡藝術空間
台南藝博:藝術風向球,連結本地與國際
作為台灣藝術市場的重要指標,台南藝術博覽會持續推動台灣畫廊的國際交流,並深化藝術與收藏市場的連結。今年,台南新藝獎於台南藝博展出的獲獎藝術家,突顯女性藝術家的創作能力。於此同時,超越以往平均數量的7家國際畫廊參與,更為台南藝博帶來豐富的東亞視野,讓藝術愛好者能夠在此感受本地與國際藝術的交融。期待台南藝博成為藝術收藏與交流的重要平台, 讓藝術從南台灣出發,放眼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