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卡爾〈瓶承春華〉刷新亞洲拍場紀錄
夏卡爾1930年以瓶花靜物為主題創作的〈瓶承春華〉,於3月29日在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專場中以3453.5萬港元(逾新台幣1.4億元)落槌,不僅成為當晚最高成交價的拍品,亦刷新夏卡爾作品於亞洲拍賣市場的紀錄。該專場另兩件成交價名列前三的作品,分別為雷諾瓦1882年以溫潤筆觸描繪肌膚與光影質感的〈坐姿浴女〉, 以及亨利.摩爾(Henry Moore)1976年以銅雕轉化人體形貌為詩性形體的〈側臥人物模型:支撐〉。
〈瓶承春華〉創作於夏卡爾第二段旅法時期,畫面聚焦於靠近窗邊的室內一隅:鋪著碎花桌巾的圓桌上,擺放一只繪有花卉圖樣、插滿各式鮮花的單耳瓶,以及一對矮身盆花。瓶中花卉姿態各異,朝四方自然伸展。畫面右上方一位身著紅衣、拉奏小提琴的天使輕盈飛翔,背景融合粉色、紫色與藍色筆觸,營造出輕盈流動的視覺節奏。順著盆花的生長方向望去,可見窗外綠意盎然,以及隱身在窗框旁的第二位天使,整體氛圍洋溢著明媚的春天氣息。在超現實主義風潮蓬勃的年代,夏卡爾以富含想像力的敘事語彙抒發心緒。畫中的花束實則象徵他與第一任妻子、創作繆斯貝拉(Bella Rosenfeld Chagall)之間的愛情,而充滿親密感的室內場景也映照出兩人當時所共享的溫馨時光。
〈瓶承春華〉曾輾轉於五位私人藏家以及紐約珀爾斯畫廊(Perls Galleries)之間。最早可溯及美國知名藝術經銷商暨出版人李. 奧特(Lee Ault)的收藏,而後轉手至具傳奇色彩的珀爾斯畫廊。該畫廊在推廣歐洲現代藝術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亦是最早於畢卡索尚未成名時即著手收藏其作品,並建立具開創性的典藏體系的重要機構。〈瓶承春華〉此次以1700萬港元起拍,最終於預估價高點落槌,刷新夏卡爾作品在亞洲拍賣市場的成交紀錄,亦反映亞洲藏家對具有詩意與象徵性的西方現代藝術作品長期的關注與收藏趨勢。此作結合夏卡爾標誌性的構圖語彙與情感深度,堪稱其創作生涯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夏卡爾 瓶承春華 1930 油彩畫布 72×60.6cm 成交價3453.5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