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賴以生存之洋
整理╱羅珮慈 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藝術家2019年8月531期)
高雄市立美術館為推動「認識東南亞的文化運動」,串連全台十所藝術機構、替代空間與畫廊,在「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展覽期間,規畫相關展演活動。其中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高美館共同於台北台新金控大樓大廳推出「我們賴以生存之洋」,回應「太陽雨」所呈現的東南亞當代藝術發展動態與多樣面貌,形成跨地域的藝術對話。
台新銀行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於記者會上表示,「太陽雨」展現東南亞自1980年代歷經民主化及現代化的重要過程,其中所發生的躁動、理想主義及對現實的批判,對今日台灣而言也依然是能引發共鳴與省思的重要課題與借鏡。
近年活躍於各重要雙年展的瑪莎.艾恬薩(Martha Atienza)作品〈我們的島嶼11º17'19.6' 'N 123º43' 12.5" E〉,是與菲律賓班塔延島(Bantayan Island)的潛水員合作,於海中重演「阿替.阿替汗節」(Ati-Atihan Festival)傳統宗教儀式,關注當代全球性漁業與生態環境變遷課題。于一蘭的「蘇路故事」系列作品則是從蘇祿海域國界與身分的未明性出發,以檔案影像與半虛構的手法重新探入海洋上感性而不可見的歷史。兩位藝術家均反映多重文化視域的交匯,探討當代世界生活疆界的不確定性,表現文明與自然之間共存的張力。
左起高雄市立美術館策展人方彥翔、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鄭雅麗、台灣三千藝文推廣協會理事長姚啟甲、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與安卓藝術負責人李政勇於展場與作品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