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ART SOLO藝之獨秀:畫廊與藝術家的共生之道

  • 首頁
  • 藝術市場

ART SOLO藝之獨秀:畫廊與藝術家的共生之道

從個展到藝術博覽會 建立完整的藝術產業平台

臺北花博爭豔館/2023年5月5日~7日

撰文/編輯部 圖版提供/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藝術收藏+設計2023年5月188期)
 

 在展場中仔細體會空間的布置、透過每一件獨特的藝術品深尋藝術家創作的脈絡、品味展覽現場與藝術品的呈現、聆聽藝術家創作的故事,進而與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共鳴⋯⋯這些細緻的心理活動已成為台灣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能源。若將藝術展覽比喻為雨滴,滋潤著忙碌生活中被逐漸抽乾的心靈,藝術家與畫廊的密切合作,則是積累水氣的雲朵,是展覽成功之前最重要的階段。

 以藝術家個展為主軸的ART SOLO藝之獨秀藝術博覽會正是這種關係的完美體現,個展除了呈現藝術家個人創作的脈絡,同時也充分展現了畫廊與藝術家之間仰賴合作默契與對美學的理解所彼此協作而創造出來的藝術場域。

尤瑋毅 微笑 油彩、畫布 72.5×91cm 2022 日帝藝術

畫廊與藝術家相互依存 共構藝之獨秀展覽空間

 藝術家與畫廊之間合作的默契仰賴長時間的培養,才能呈現出最符合藝術家創作理念的展覽。日帝藝術與尤瑋毅自2014年開始合作,2022、2023年連續2年參加ART SOLO,藝術家與畫廊之間深刻的連結體現在展覽中。尤瑋毅這次展出疫情期間的創作〈微笑〉,以小女孩動態脫掉口罩的雀躍心情來描繪COVID-19 疫情3年多的期間,人們希望脫掉口罩、遠離疫情病毒自由呼吸的渴望。

 邱國峯從2013年開始就與藝星藝術中心合作,此次個展將展出延續先前〈二十四節氣〉的新系列,在原本〈二十四節氣〉的基礎來討論「重複之中建立變化」的概念。作品形式的連續「重複」不僅展現了個人創作時的表現和思想,更是創作者自身對美術史的理解,以及如何將自己的作品置於美術史序列中的具體呈現。

邱國峯 皋月 水墨設色、撒金色宣 140×70cm 2022 藝星藝術中心

低調創作完整呈現 藝術創作者的輝煌獨秀

 對畫廊而言,藝博會是與收藏家互動的重要機會,因為博覽會中會有大量的收藏家前來參觀,透過與他們的交流,畫廊可以進一步評估自己經營藝術家的策略,並藉此為未來的經營方向做出更準確的決策。而對許多青年藝術家而言,藝術博覽會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展示平台,藉由藝博會的聚集效應,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接觸到眾多藝術愛好者,讓自己的創作能夠更被看見、被了解。

 在一般博覽會豐富的展覽場域中,平靜的筆觸與色調、處理細膩情感的作品,較不容易被大家看見。而ART SOLO以「藝之獨秀」的形式由畫廊完整呈現這些低調藝術創作者的作品,那些或許在博覽會中不容易受到關注的創作將以它們完整的姿態展現在藝術愛好者的眼前。

陳益村 聽見水聲 油彩、畫布 60×190cm 3聯幅 2021 外琨塔藝術生活中心

 首次參與ART SOLO的外琨塔藝術生活中心,其代理的藝術家陳益村來自台灣苗栗,是一位以油畫創作為主的藝術家,並嘗試以西方媒材畫出東方意境的山水,將傳統山水構圖近、中、遠景的垂直布局轉換成平行的三聯幅,從右側山巔涓涓細流匯聚,至中幅瀑布傾瀉而下,來到左方水流沖擊水氣騰飛的景象。他以一個個空心圓點,如遮罩般讓鮮明的油彩蒙上氤氳的氛圍,展現東方繪畫婉轉含蓄的意境,觀者佇立前方似能隱隱「聽見水聲」。

 傳承藝術中心將在ART SOLO 2023展出黃敬中以窯燒火煉過後黑炭為媒材的創作。〈不要靜靜走入#2〉是藝術家黃敬中將「宇宙與地質」、「城市與自然」、「競與合」、「死亡與重生」的想像與觀察,透過工藝技巧,使用來自廢棄樹林的竹木修枝,並經過窯燒火煉的炭,灌注「生命曾經燦爛,遭遇火煉後的殘餘,再次豐盛生長」的哲思及循環永續的精神。其作品媒材炭黑的顏色需要仔細欣賞,在個展的場域中結合不同角度的燈光,呈現閃閃發亮的光澤,表達了一種既混亂又秩序、既衝突又融合的抽象視覺感受。

黃敬中 不要靜靜走入#2 炭、水泥、木板 134×134×23cm 2022 傳承藝術中心

 這位年輕藝術家與畫廊的合作源於2022年的MIT新人推薦特區,透過這個新人獎項的設立,藝術博覽會成為藝術愛好者、藏家與畫廊產業溝通交流的平台,助力優秀年輕藝術家進入市場。此次黃敬中與傳承藝術中心的合作,充分證明了藝術獎項與博覽會的互補性,為年輕藝術家的成長之路打開更寬廣的舞台。

 尊彩藝術中心推出帆偉的紙本作品〈殘畫〉系列,他出生於台灣台中,並且喜歡紙張以及顏料在紙張上流動的感受。〈殘畫〉系列是過去的、當下無法完成的畫,或是裁了又裁的邊角料。捨不得丟,累積下來就成了難以整理的一疊好看碎片。當不同年份的殘畫碎片,拼組在一起時,儘管筆調可能迥異,其中有貫穿的意念,用來拼組出的新畫就成了過去系列的延伸,新作中又不時浮現熟悉的風景,也讓當時的記憶延續到今日,讓不同年代的自己,拼成一個定格的畫面。

帆偉 涓澮 墨、水彩、金泥、宣紙 50×41cm 2021 尊彩藝術中心

 畫廊協會作為傳遞藝術、促進藝術產業發展的平台,一直扮演著推廣藝術家、推動藝術文化的重要角色。而在ARTSOLO藝之獨秀藝術博覽會的展覽概念中,體現了畫廊與藝術家美好的共生關係,不僅完整地呈現了藝術家的作品脈絡,也讓更多人認識了低調藝術家的的風格、手法與創作理念。


館際聯盟、週邊合作 拓展藝文欣賞基點

 在2023年伊始,畫廊協會即訂下「產業自救、區域自強」的目標,企圖在全球疫後時代中站穩亞太區域藝文中心的腳步。在ART SOLO 2023,畫廊協會特別與臺北花博爭艷館週邊店家合作,並希望將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藝術氣息延伸至心中山線形公園,因此在館際聯盟的合作,同時還特別規畫了藝術小旅行地圖,結合週邊總共17個店家合作,拓展欣賞藝術展覽的風氣(店家合作與藝術小旅行地圖請關注ARTSOLO官方網站)。

翁明崖 坐在這山看那山 油彩、畫布 100×200cm 2022 雅逸藝術中心

 ART SOLO 2023合作的館際聯盟總計有12家: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北市美術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忠泰美術館、鳳甲美術館、順益台灣美術館、楊英風美術館。主辦方畫廊協會希望能透過區域內的聯盟以及週邊活動,逐漸實現台灣藝術文化產業的產業自救。於此同時,ART SOLO亦持續強調藝術家與畫廊之間的攜手合作,期許博覽會的市場機制能促進台灣藝術市場更加穩固,也讓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得以呈現在觀眾面前,推動藝術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董旻晋 無相 桂蘭木 95×33×25cm 2022 金禧美術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