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5月 #164
回歸感性原點的解密之旅
斯庫利(Sean Scully)曾言:「最神祕之物,無法透過文字和語言描述,以雙眼觀看也不能確保明晰。但觀者可以從藝術中體會到這神祕氛圍,一種由純粹理性無法詮釋的感覺,這是科學無法代替藝術之處。」藝術家關注生命本身的質地,他們用生活包容著創作的諸端想像,再以善於讀心的本能,由生活現實的枝微末節,勾勒出創作者的應對之態,於指涉對應的密語中,隱諱的感官語彙轉化為溝通情感的媒介,構築著他們感知世界的理解模式,而藝術,便成了意識交錯的取樣,也是轉動5月專輯「悟/語」之鑰的關鍵。
知名的「留法三劍客」藝術家吳冠中、朱德群與趙無極,彼此相知相惜。法國稱朱德群為「將東方藝術的細膩與西方繪畫的濃烈,融匯最成功的畫家」,他以獨特的風格,將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抽象藝術相結合,在繪畫、音樂和詩歌的精妙融合中,突破了真實與虛幻的界限。為了紀念其百年誕辰,朱德群基金會規畫舉辦全球大型巡迴展覽,在本期的「朱德群百歲誕辰」特別報導中,歸納整理了香港佳士得的朱德群作品拍賣排行榜,同時概略性梳理歸納出幾個重點,分析如何欣賞、收藏朱德群的作品。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與美國攝影師彼得.比爾德(Peter Beard)兩人因為「非洲」與「藝術」兩大共同興趣而迅速建立起友誼,他們欽佩於《黑暗之心》以複雜而曖昧的文字呈現歐洲人對非洲的觀點,也同時思索著20世紀攝影的困難與可能。他們都曾表示希望透過收集和創造圖像,來記錄自身所處時代的精神狀態,而這也成就了一段菲林與油彩相遇的軼事。
在老家磚牆外的馬賽克,是陳彧君記憶中一種熟悉又混合著家鄉情感的圖樣,它反應了福建僑鄉莆田的人文,也是時代與環境變化中一個可以讓藝術家反思自我的參照點。樹木、溪流、古厝及家族照片,在陳彧君的生命中是日常的存在,作品中則是用以呈現思想的媒介。他認為藝術作品必須具備一種真實感,對應創作者的自我以及所處時代。與家鄉莆田連結的「木蘭溪計畫」是其藝術創作的起點,經歷十餘年的探索後,他重新回到這個對應自我經歷的關鍵點,思索未來。
東京21_21設計中心挑戰異文化衝擊交融的世界中,關於設計的「翻譯」課題。自2020年10月起舉辦為期近半年的「翻譯展」(traNslationNs Understanding Misunderstanding),擔任展覽總監的是活躍於科技媒體與藝術領域的法籍學者多明尼克.陳(Dominique Chen),他接受《藝術收藏+設計》專訪,指出語言的多樣性,並非記號和聲音的多樣性,而在於認識世界的多樣性。他聯合谷歌創意研究室,於本展發表翻譯裝置,命名為「Found In Translation」,相對於電影《愛情不必翻譯》,或許可以理解成「共情無須翻譯」。
在建築學的領域,有一群極富遠見與創造力的創作者,推動著建築領域拓展更為寬廣的可能性,他們或許不為大眾所熟知,但經歷了現代建築的演變,在其建築實踐中以人文論述的永續視角,堅守著原則與底線,透過改造計畫重構與日常生活密切連動的空間感知與節奏。2021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安妮.拉卡頓(Anne Lacaton)與讓─菲力浦.瓦薩爾(Jean-Philippe Vassal),他們熱愛建築,用自己的方式傳達建築尺度與使用機能之間的理想平衡,堪稱奉行當代永續建築學的先驅。
藝術熱新聞 | |
007 | 臺北市立美術館「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
景薰樓2021春季拍賣盛會 經典呈獻 | |
形而上畫廊「如果有一天⋯ 」Part II | |
008 | 徐悲鴻鉅作〈奴隸與獅〉亞洲藝術品史上最高估價 |
朱德群作品〈盛世雪〉刷新最高拍賣價紀錄 | |
英國第二大富豪家族以1300萬歐元購得梵谷作品 | |
文物專欄 | |
009 | 中華文明是舶來品?最早的龍袍在三星堆 ⊙戴忠仁 |
藝術龍門陣 | |
012 | 中國文物市場,華人說了算 ⊙熊宜敬 |
朱德群百歲誕辰特別報導 | |
014 | 朱德群 融合中西文化的抒情抽象繪畫大師 ⊙廖瓊芳 |
026 | 如何收藏朱德群? ⊙熊宜敬 |
030 | 香港佳士得拍賣朱德群作品TOP 10排行榜 ⊙編輯部 |
藝術焦點 | |
034 | 油彩與菲林─法蘭西斯.培根與彼得.比爾德的友誼及創作 ⊙游騰緯 |
藝術大觀 | |
040 | 對歷史的自省與責任─荷蘭國家博物館「奴隸制度」展 ⊙林芝禾 |
Power100 2020 | |
046 | 2020年百大權力榜─重省藝術機構與權力機制(下) ⊙林志鴻、翁境優 |
播客藝聞 | |
060 | 游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扎涅爾.穆荷里(Zanele Muholi)/崔西.艾敏(Tracy Emin)/ 內藤禮(Rei Naito)/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拉格納.基亞爾坦松(Ragnar Kjartansson)/艾未未/坂茂(Shigeru Ban) ⊙山崎二十一 |
5月專輯 | |
062 | Coding 悟/語 |
064 | 梭機編碼─赫拉.容格里斯的織紋記檔 ⊙賴志婷 |
070 | 幻域中的夢土─席琳.納莎「我將再次向太陽致敬」特展 ⊙周亞澄 |
076 | 詭態與奇觀─李昢的陰性怪物劇場 ⊙周亞澄 |
藝術家工作室 | |
080 | 藝術在萬物中生長─《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陳彧君 ⊙許玉鈴 |
藝術視界 | |
090 | 台灣現代藝術發展歷程縮影─白石畫廊「藝/牆之佮」展 ⊙翁境優 |
設計焦點 | |
092 | 誤解與善譯(意),翻譯如何設計? ─專訪多明尼克.陳,談東京21_21設計中心「翻譯展」 ⊙邱馨慧 |
影像美學 | |
102 | 素人攝影,一種另類影像創作 ⊙鄭元智 |
工藝典藏 | |
106 | 思古悟今,藏藝奧義 ─夢蝶軒藏品「黃金的藝術─三千年華夏珍藏展」 ⊙洪昱溱 |
建築焦點 | |
112 | 人之所需,尺度所依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安妮.拉卡頓與讓-菲力浦.瓦薩爾 ⊙林純雅 |
建築觀點 | |
118 | 擁戴象徵主義的丹妮絲.史考特.布朗 ⊙黃健敏 |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 |
120 | 啜飲柔味深 茶罐藏茶藏水兩相宜 ⊙池宗憲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 |
122 | 海口雲洞圖書館 |
123 | 探尋建築與自然完美共存的可能性 |
124 | 上海維多利亞風格宅邸的感性美學參照 |
125 | 東京表參道上的巨型化妝箱 |
創意萬象 ⊙林志鴻 | |
126 | 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 |
127 | 亞洲風味的美學家/常玉感官體驗展 |
128 | Daniel Wong跨界手繪藝術/匠心切割非凡美鑽/春茶敘 茗品藝術 |
129 | 「遊牧物件」旅行家具系列/詹朴發表2021年秋冬主題「夢中搜查令」 |
藝想創見 | |
130 | 行於海天之際的法國文化地標─讓.莫拉爾於諾曼地號處女航的影像紀錄 ⊙林志鴻 |
回歸感性原點的解密之旅
斯庫利(Sean Scully)曾言:「最神祕之物,無法透過文字和語言描述,以雙眼觀看也不能確保明晰。但觀者可以從藝術中體會到這神祕氛圍,一種由純粹理性無法詮釋的感覺,這是科學無法代替藝術之處。」藝術家關注生命本身的質地,他們用生活包容著創作的諸端想像,再以善於讀心的本能,由生活現實的枝微末節,勾勒出創作者的應對之態,於指涉對應的密語中,隱諱的感官語彙轉化為溝通情感的媒介,構築著他們感知世界的理解模式,而藝術,便成了意識交錯的取樣,也是轉動5月專輯「悟/語」之鑰的關鍵。
知名的「留法三劍客」藝術家吳冠中、朱德群與趙無極,彼此相知相惜。法國稱朱德群為「將東方藝術的細膩與西方繪畫的濃烈,融匯最成功的畫家」,他以獨特的風格,將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抽象藝術相結合,在繪畫、音樂和詩歌的精妙融合中,突破了真實與虛幻的界限。為了紀念其百年誕辰,朱德群基金會規畫舉辦全球大型巡迴展覽,在本期的「朱德群百歲誕辰」特別報導中,歸納整理了香港佳士得的朱德群作品拍賣排行榜,同時概略性梳理歸納出幾個重點,分析如何欣賞、收藏朱德群的作品。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與美國攝影師彼得.比爾德(Peter Beard)兩人因為「非洲」與「藝術」兩大共同興趣而迅速建立起友誼,他們欽佩於《黑暗之心》以複雜而曖昧的文字呈現歐洲人對非洲的觀點,也同時思索著20世紀攝影的困難與可能。他們都曾表示希望透過收集和創造圖像,來記錄自身所處時代的精神狀態,而這也成就了一段菲林與油彩相遇的軼事。
在老家磚牆外的馬賽克,是陳彧君記憶中一種熟悉又混合著家鄉情感的圖樣,它反應了福建僑鄉莆田的人文,也是時代與環境變化中一個可以讓藝術家反思自我的參照點。樹木、溪流、古厝及家族照片,在陳彧君的生命中是日常的存在,作品中則是用以呈現思想的媒介。他認為藝術作品必須具備一種真實感,對應創作者的自我以及所處時代。與家鄉莆田連結的「木蘭溪計畫」是其藝術創作的起點,經歷十餘年的探索後,他重新回到這個對應自我經歷的關鍵點,思索未來。
東京21_21設計中心挑戰異文化衝擊交融的世界中,關於設計的「翻譯」課題。自2020年10月起舉辦為期近半年的「翻譯展」(traNslationNs Understanding Misunderstanding),擔任展覽總監的是活躍於科技媒體與藝術領域的法籍學者多明尼克.陳(Dominique Chen),他接受《藝術收藏+設計》專訪,指出語言的多樣性,並非記號和聲音的多樣性,而在於認識世界的多樣性。他聯合谷歌創意研究室,於本展發表翻譯裝置,命名為「Found In Translation」,相對於電影《愛情不必翻譯》,或許可以理解成「共情無須翻譯」。
在建築學的領域,有一群極富遠見與創造力的創作者,推動著建築領域拓展更為寬廣的可能性,他們或許不為大眾所熟知,但經歷了現代建築的演變,在其建築實踐中以人文論述的永續視角,堅守著原則與底線,透過改造計畫重構與日常生活密切連動的空間感知與節奏。2021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安妮.拉卡頓(Anne Lacaton)與讓─菲力浦.瓦薩爾(Jean-Philippe Vassal),他們熱愛建築,用自己的方式傳達建築尺度與使用機能之間的理想平衡,堪稱奉行當代永續建築學的先驅。
藝術熱新聞 | |
007 | 臺北市立美術館「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
景薰樓2021春季拍賣盛會 經典呈獻 | |
形而上畫廊「如果有一天⋯ 」Part II | |
008 | 徐悲鴻鉅作〈奴隸與獅〉亞洲藝術品史上最高估價 |
朱德群作品〈盛世雪〉刷新最高拍賣價紀錄 | |
英國第二大富豪家族以1300萬歐元購得梵谷作品 | |
文物專欄 | |
009 | 中華文明是舶來品?最早的龍袍在三星堆 ⊙戴忠仁 |
藝術龍門陣 | |
012 | 中國文物市場,華人說了算 ⊙熊宜敬 |
朱德群百歲誕辰特別報導 | |
014 | 朱德群 融合中西文化的抒情抽象繪畫大師 ⊙廖瓊芳 |
026 | 如何收藏朱德群? ⊙熊宜敬 |
030 | 香港佳士得拍賣朱德群作品TOP 10排行榜 ⊙編輯部 |
藝術焦點 | |
034 | 油彩與菲林─法蘭西斯.培根與彼得.比爾德的友誼及創作 ⊙游騰緯 |
藝術大觀 | |
040 | 對歷史的自省與責任─荷蘭國家博物館「奴隸制度」展 ⊙林芝禾 |
Power100 2020 | |
046 | 2020年百大權力榜─重省藝術機構與權力機制(下) ⊙林志鴻、翁境優 |
播客藝聞 | |
060 | 游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扎涅爾.穆荷里(Zanele Muholi)/崔西.艾敏(Tracy Emin)/ 內藤禮(Rei Naito)/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拉格納.基亞爾坦松(Ragnar Kjartansson)/艾未未/坂茂(Shigeru Ban) ⊙山崎二十一 |
5月專輯 | |
062 | Coding 悟/語 |
064 | 梭機編碼─赫拉.容格里斯的織紋記檔 ⊙賴志婷 |
070 | 幻域中的夢土─席琳.納莎「我將再次向太陽致敬」特展 ⊙周亞澄 |
076 | 詭態與奇觀─李昢的陰性怪物劇場 ⊙周亞澄 |
藝術家工作室 | |
080 | 藝術在萬物中生長─《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陳彧君 ⊙許玉鈴 |
藝術視界 | |
090 | 台灣現代藝術發展歷程縮影─白石畫廊「藝/牆之佮」展 ⊙翁境優 |
設計焦點 | |
092 | 誤解與善譯(意),翻譯如何設計? ─專訪多明尼克.陳,談東京21_21設計中心「翻譯展」 ⊙邱馨慧 |
影像美學 | |
102 | 素人攝影,一種另類影像創作 ⊙鄭元智 |
工藝典藏 | |
106 | 思古悟今,藏藝奧義 ─夢蝶軒藏品「黃金的藝術─三千年華夏珍藏展」 ⊙洪昱溱 |
建築焦點 | |
112 | 人之所需,尺度所依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安妮.拉卡頓與讓-菲力浦.瓦薩爾 ⊙林純雅 |
建築觀點 | |
118 | 擁戴象徵主義的丹妮絲.史考特.布朗 ⊙黃健敏 |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 |
120 | 啜飲柔味深 茶罐藏茶藏水兩相宜 ⊙池宗憲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 |
122 | 海口雲洞圖書館 |
123 | 探尋建築與自然完美共存的可能性 |
124 | 上海維多利亞風格宅邸的感性美學參照 |
125 | 東京表參道上的巨型化妝箱 |
創意萬象 ⊙林志鴻 | |
126 | 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 |
127 | 亞洲風味的美學家/常玉感官體驗展 |
128 | Daniel Wong跨界手繪藝術/匠心切割非凡美鑽/春茶敘 茗品藝術 |
129 | 「遊牧物件」旅行家具系列/詹朴發表2021年秋冬主題「夢中搜查令」 |
藝想創見 | |
130 | 行於海天之際的法國文化地標─讓.莫拉爾於諾曼地號處女航的影像紀錄 ⊙林志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