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雜誌與叢書

  • 新書出版
  • 臺灣美術全集
  •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 美術家傳記叢書-歷史·榮光·名作
  • 世界名畫家全集
  • 世界美術全集
  • 旅遊.文化.攝影.美術館導覽
  • 藝術欣賞.畫家專輯     美術論叢.美術行政
  • 中國名畫家全集
  • 台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
  • 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 台灣現代美術大系
  •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
  • 臺灣美術評論全集
  • 空間景觀、公共藝術
  • 建築、園林、古蹟藝術
  • 設計、色彩、工藝、攝影
  • 繪畫技法、工具書、年鑑
  • 美育、兒童美術
  • 佛教美術全集
  • 陶瓷、文物、玉器、青銅器
  • 民間藝術、宗教藝術
  • 生活藝術、藝術投資
  • 名畫饗宴100
  • 台灣傳藝全集
  • 楊英風全集
  • 陳澄波全集
  •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
  •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

明心.墨采.文霽

  • 明心.墨采.文霽 1

明心.墨采.文霽

作者:陳長華
出版日期:2021.12.16
ISBN:9789865323899
開本:26×19cm
頁數:160頁
裝訂別:全彩平裝
產品重量(G):700
定價:NT$600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作者:陳長華
出版日期:2021.12.16
ISBN:9789865323899
開本:26×19cm
頁數:160頁
裝訂別:全彩平裝
產品重量(G):700
定價:NT$600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文霽
    文霽1924年出生於河北省東明縣書香世家,從小受到飽讀詩書的秀才祖父及擅長女紅的祖母影響,因而喜歡書寫與塗鴉。然青年時期卻因戰爭爆發必須離鄉背井,成為流亡學生。雖須在數度更換的學校中學習,但文霽並未因此放棄,反而更加嚮往藝術創作學習之路;在那段顛沛流離的時期,喜愛文藝的他,有幸在書店裡讀到《芥子園畫譜》、《子愷漫畫》等書籍,成為他的慰藉,也對他日後影響深遠。
    學習道路幾經波折的文霽,於1950年來到臺灣後,懷抱藝術夢想的他,在小學教書之餘,於馬白水畫室學習水彩畫;1952年,憑藉天分及後天努力,文霽進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接受山水畫大師黃君璧等人的教導,名師指點加上自我砥礪,為日後藝術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畢業後文霽投入美術教育領域,曾在北一女等多所中學任教,直到1982年功成退休。期間因曾在臺中擔任美術教師,得以就近多次拜訪北溝故宮,閱覽許多院藏中國名畫真跡,成為日後從事創作的重要養分。
    綜觀文霽藝術創作歷程,早年偏重水彩風景寫生,後因對荷花情有獨鍾,中晚期創作大量荷畫作品。而在傳統國畫上,由於深入探究諸多名家,造詣頗高,其中最為心儀八大山人圓厚中鋒饒富韻味的作品風格,從此文霽開始鑽研抽象水墨創作,並與過去吸收的西畫技巧相輔相成。他使用毛筆,混用中西顏料,表現剛強之外的幽深柔美。時而如冰雪沉鋒,時而如落花幽柔,運用筆觸與色彩的變化,深富個人特色的創作風格,使作品受到各界好評。
    文霽性格質樸,待人溫厚有度,所畫從不計較功民,而是為神往的藝術。其創作與展示生涯始於1952年,亦是1950年代臺灣現代水墨畫壇健將。他的藝術成就在於以墨線書寫、山形暗示,展現物我交融和雄渾流暢的筆觸;成為一幅幅具有符號性特色的抒情抽象水墨作品。


★ 110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共十冊: 
《大漠.鄉野.高一峰》《明心.墨采.文霽》《思古.通今.施翠峰》《醇美.裸真.張淑美》《激流.厚土.林惺嶽》 
《詼諧.敦厚.李轂摩》《創見.省思.李小鏡》《心旅.手藝.奚淞》《肖像.人生.邱亞才》《存在.變化.賴純純》
陳長華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學碩士

曾任《聯合報》記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國立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專門委員等職。

著有《臺灣現代美術大系:抒情印象繪畫》、《童心.創意.劉興欽》、《寫景.抒情.何衢》、《綺麗.寫實.陳輝東》、《浪漫.夢境.許武勇》、《南島.熾情.吳炫三》等;兒童讀物「臺灣美術家系列」《黃土水》、《廖繼春》、《陳澄波》等;散文《最初的溫柔》、《美感經驗》、《打開記憶的盒子》等。


內容簡介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文霽
    文霽1924年出生於河北省東明縣書香世家,從小受到飽讀詩書的秀才祖父及擅長女紅的祖母影響,因而喜歡書寫與塗鴉。然青年時期卻因戰爭爆發必須離鄉背井,成為流亡學生。雖須在數度更換的學校中學習,但文霽並未因此放棄,反而更加嚮往藝術創作學習之路;在那段顛沛流離的時期,喜愛文藝的他,有幸在書店裡讀到《芥子園畫譜》、《子愷漫畫》等書籍,成為他的慰藉,也對他日後影響深遠。
    學習道路幾經波折的文霽,於1950年來到臺灣後,懷抱藝術夢想的他,在小學教書之餘,於馬白水畫室學習水彩畫;1952年,憑藉天分及後天努力,文霽進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接受山水畫大師黃君璧等人的教導,名師指點加上自我砥礪,為日後藝術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畢業後文霽投入美術教育領域,曾在北一女等多所中學任教,直到1982年功成退休。期間因曾在臺中擔任美術教師,得以就近多次拜訪北溝故宮,閱覽許多院藏中國名畫真跡,成為日後從事創作的重要養分。
    綜觀文霽藝術創作歷程,早年偏重水彩風景寫生,後因對荷花情有獨鍾,中晚期創作大量荷畫作品。而在傳統國畫上,由於深入探究諸多名家,造詣頗高,其中最為心儀八大山人圓厚中鋒饒富韻味的作品風格,從此文霽開始鑽研抽象水墨創作,並與過去吸收的西畫技巧相輔相成。他使用毛筆,混用中西顏料,表現剛強之外的幽深柔美。時而如冰雪沉鋒,時而如落花幽柔,運用筆觸與色彩的變化,深富個人特色的創作風格,使作品受到各界好評。
    文霽性格質樸,待人溫厚有度,所畫從不計較功民,而是為神往的藝術。其創作與展示生涯始於1952年,亦是1950年代臺灣現代水墨畫壇健將。他的藝術成就在於以墨線書寫、山形暗示,展現物我交融和雄渾流暢的筆觸;成為一幅幅具有符號性特色的抒情抽象水墨作品。


★ 110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共十冊: 
《大漠.鄉野.高一峰》《明心.墨采.文霽》《思古.通今.施翠峰》《醇美.裸真.張淑美》《激流.厚土.林惺嶽》 
《詼諧.敦厚.李轂摩》《創見.省思.李小鏡》《心旅.手藝.奚淞》《肖像.人生.邱亞才》《存在.變化.賴純純》
作者介紹
陳長華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學碩士

曾任《聯合報》記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國立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專門委員等職。

著有《臺灣現代美術大系:抒情印象繪畫》、《童心.創意.劉興欽》、《寫景.抒情.何衢》、《綺麗.寫實.陳輝東》、《浪漫.夢境.許武勇》、《南島.熾情.吳炫三》等;兒童讀物「臺灣美術家系列」《黃土水》、《廖繼春》、《陳澄波》等;散文《最初的溫柔》、《美感經驗》、《打開記憶的盒子》等。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存在.變化.賴純純
  • 肖像.人生.邱亞才
  • 心旅.手藝.奚淞
  • 創見.省思.李小鏡
  • 詼諧.敦厚.李轂摩
  • 激流.厚土.林惺嶽
  • 醇美.裸真.張淑美
  • 思古.通今.施翠峰
  • 大漠.鄉野.高一峰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