燠溽與呼愁:陳水財藝評文集
蕭瓊瑞/撰文
(節錄)
一九八○年代的南台灣藝壇,出現了幾支健筆,右手畫畫,左手寫文;有的擅於創造議題、有的長於帶領風潮、有的嘻笑怒罵、潑辣批判……,在在影響深遠,帶起的「南方」聲浪與思維,即使進入二十一世紀,仍波瀾壯闊、餘音未歇。不過在諸多健筆中,以文思之細膩、觀察之深刻、涵養之寬闊,乃至辭章之獨美,顯然仍以跨越雙城(高雄、 台南)的陳水財獨領風騷。出生台南鹽份地帶、居住高雄大都會,卻又任教台南大學校園,文章和畫畫同款,既有高雄的生野地氣,又富府城的文雅內斂,然而更重要的,是帶著「煮海成鹽」的凝鍊、精粹,那是經時累月、慢火熬煮的一鍋濃湯,細細品味、回甘不斷,反覆閱讀、餘韻無窮。
陳水財的藝思文采,早在一九九○年代,即被發掘,當年高雄由一批對城市建構懷有夢想與期待的年輕企業家,將夢想與期待落實為行 動,合資創立南台灣最具規模的「炎黃藝術館」,並發行《炎黃藝術》雜誌。首要工作,便是說服任教成功大學建築系的陳水財,接受擔任雜誌主編的職務;陳水財於是編寫兼顧,終於撐起南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半邊天;也為1995年高雄市立美術館的成立,進行了最紮實的共 識凝聚與學術奠基。
1996年,炎黃藝術館轉型為山美術館,《炎黃藝術》也轉型為《山藝術》,陳水財始終扮演著智囊兼操刀手的主軸性角色。
而事實上,早在1986年,陳水財甫自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分發高雄服務未久,即糾結一群藝術同好,共創《藝術界》雜誌,為當時沈悶的藝壇,投入震撼彈;以及稍後(1994)的《南方藝術》等幾個刊物,也成為蘊生南台灣幾支健筆的重要園地。
倏忽三十年的時光飛逝,健筆中的幾位,搭上早班車,榮歸天國,陳水財也自教壇退休;畢生創作的藝術作品,已經多次應邀整理發表,也出版專輯;唯獨這些和創作同時進行的藝評文字,始終散佈在不同的期刊、畫冊、研討會論文集中,甚至連本人都已不復記憶,也查索不得了!
在藝壇同好的催迫、鼓勵下,陳水財終於勉力將這些舊文儘可能的搜尋、聚集;時空全異,但文章重新閱讀,仍然靈光閃爍,值得合輯出版,作為時代的印記與備忘。
全書依性質,分為五輯:
輯壹,可稱為〈藝術家論〉。依藝術家生年先後,分別論述了陳澄波、李石樵、馬電飛、莊世和、陳英傑、羅清雲、劉文三、李朝進、楊成愿、黃步青、王信豐、李錦繡、倪再沁、吳梅嵩、許自貴、李俊賢、李明則、張明發、吳玉成、黃文勇、黨若洪等二十一位藝術家的創作;年齡最長的陳 澄波,出生於1895年,最年輕的黨若洪,出生於1975年,前後橫跨八十 年。創作的類型,以繪畫為主,但也包括雕塑的陳英傑、張明發,版畫的楊成愿、書法篆刻的吳玉成、影像的黃文勇,以及裝置的黃步青等。
輯貳,可稱為〈作品論〉。論及的藝術家更廣,甚至有些是輯壹中已經論及的藝術家;但輯貳中的論述,是更集中在特定的單一作品,或 系列作品,是屬於更為微觀的論述型態。
輯參,或可稱為〈短論〉。性質上類同輯貳的〈作品論〉,但篇幅較為短小;近身搏鬥,一語見真章,是藝評中最易見出論者實力、功夫的文類。
輯肆,則為〈文化評論〉。多半是對特定主題展、文化活動、美術團體、美術出版、產業現象、美術館經營……等等的評論;而其中最凸顯 的特色,便是對「高雄腔調」的提出。
輯伍,則是較屬個人的回憶、感想,或可稱為〈餘論〉。通觀陳水財歷來的藝評文論,固然主要集中在台灣本地藝壇,但他對東、西方藝術史與藝術理論的嫻熟外,更引入了大量對於土地、溫度、身體、感官的論述,給人驚艷、深刻的啟發與感應。
從身體的感受進化為一種精神狀態,《燠溽與呼愁》成了這本評論文集的書名,也充分映現了這位傑出書寫者敏銳的藝術感知與深邃的人文內涵。
1946年生於台南七股
曾任教於成功大學建築系(1981-2002)和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2002-2011)
曾擔任《炎黃藝術》月刊總編輯(1990-1997)
舉辦過個展十六次,並於2010年榮獲高雄市文藝獎
內容簡介
代序:從身體感知到精神狀態
蕭瓊瑞/撰文
(節錄)
一九八○年代的南台灣藝壇,出現了幾支健筆,右手畫畫,左手寫文;有的擅於創造議題、有的長於帶領風潮、有的嘻笑怒罵、潑辣批判……,在在影響深遠,帶起的「南方」聲浪與思維,即使進入二十一世紀,仍波瀾壯闊、餘音未歇。不過在諸多健筆中,以文思之細膩、觀察之深刻、涵養之寬闊,乃至辭章之獨美,顯然仍以跨越雙城(高雄、 台南)的陳水財獨領風騷。出生台南鹽份地帶、居住高雄大都會,卻又任教台南大學校園,文章和畫畫同款,既有高雄的生野地氣,又富府城的文雅內斂,然而更重要的,是帶著「煮海成鹽」的凝鍊、精粹,那是經時累月、慢火熬煮的一鍋濃湯,細細品味、回甘不斷,反覆閱讀、餘韻無窮。
陳水財的藝思文采,早在一九九○年代,即被發掘,當年高雄由一批對城市建構懷有夢想與期待的年輕企業家,將夢想與期待落實為行 動,合資創立南台灣最具規模的「炎黃藝術館」,並發行《炎黃藝術》雜誌。首要工作,便是說服任教成功大學建築系的陳水財,接受擔任雜誌主編的職務;陳水財於是編寫兼顧,終於撐起南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半邊天;也為1995年高雄市立美術館的成立,進行了最紮實的共 識凝聚與學術奠基。
1996年,炎黃藝術館轉型為山美術館,《炎黃藝術》也轉型為《山藝術》,陳水財始終扮演著智囊兼操刀手的主軸性角色。
而事實上,早在1986年,陳水財甫自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分發高雄服務未久,即糾結一群藝術同好,共創《藝術界》雜誌,為當時沈悶的藝壇,投入震撼彈;以及稍後(1994)的《南方藝術》等幾個刊物,也成為蘊生南台灣幾支健筆的重要園地。
倏忽三十年的時光飛逝,健筆中的幾位,搭上早班車,榮歸天國,陳水財也自教壇退休;畢生創作的藝術作品,已經多次應邀整理發表,也出版專輯;唯獨這些和創作同時進行的藝評文字,始終散佈在不同的期刊、畫冊、研討會論文集中,甚至連本人都已不復記憶,也查索不得了!
在藝壇同好的催迫、鼓勵下,陳水財終於勉力將這些舊文儘可能的搜尋、聚集;時空全異,但文章重新閱讀,仍然靈光閃爍,值得合輯出版,作為時代的印記與備忘。
全書依性質,分為五輯:
輯壹,可稱為〈藝術家論〉。依藝術家生年先後,分別論述了陳澄波、李石樵、馬電飛、莊世和、陳英傑、羅清雲、劉文三、李朝進、楊成愿、黃步青、王信豐、李錦繡、倪再沁、吳梅嵩、許自貴、李俊賢、李明則、張明發、吳玉成、黃文勇、黨若洪等二十一位藝術家的創作;年齡最長的陳 澄波,出生於1895年,最年輕的黨若洪,出生於1975年,前後橫跨八十 年。創作的類型,以繪畫為主,但也包括雕塑的陳英傑、張明發,版畫的楊成愿、書法篆刻的吳玉成、影像的黃文勇,以及裝置的黃步青等。
輯貳,可稱為〈作品論〉。論及的藝術家更廣,甚至有些是輯壹中已經論及的藝術家;但輯貳中的論述,是更集中在特定的單一作品,或 系列作品,是屬於更為微觀的論述型態。
輯參,或可稱為〈短論〉。性質上類同輯貳的〈作品論〉,但篇幅較為短小;近身搏鬥,一語見真章,是藝評中最易見出論者實力、功夫的文類。
輯肆,則為〈文化評論〉。多半是對特定主題展、文化活動、美術團體、美術出版、產業現象、美術館經營……等等的評論;而其中最凸顯 的特色,便是對「高雄腔調」的提出。
輯伍,則是較屬個人的回憶、感想,或可稱為〈餘論〉。通觀陳水財歷來的藝評文論,固然主要集中在台灣本地藝壇,但他對東、西方藝術史與藝術理論的嫻熟外,更引入了大量對於土地、溫度、身體、感官的論述,給人驚艷、深刻的啟發與感應。
從身體的感受進化為一種精神狀態,《燠溽與呼愁》成了這本評論文集的書名,也充分映現了這位傑出書寫者敏銳的藝術感知與深邃的人文內涵。
蕭瓊瑞/撰文
(節錄)
一九八○年代的南台灣藝壇,出現了幾支健筆,右手畫畫,左手寫文;有的擅於創造議題、有的長於帶領風潮、有的嘻笑怒罵、潑辣批判……,在在影響深遠,帶起的「南方」聲浪與思維,即使進入二十一世紀,仍波瀾壯闊、餘音未歇。不過在諸多健筆中,以文思之細膩、觀察之深刻、涵養之寬闊,乃至辭章之獨美,顯然仍以跨越雙城(高雄、 台南)的陳水財獨領風騷。出生台南鹽份地帶、居住高雄大都會,卻又任教台南大學校園,文章和畫畫同款,既有高雄的生野地氣,又富府城的文雅內斂,然而更重要的,是帶著「煮海成鹽」的凝鍊、精粹,那是經時累月、慢火熬煮的一鍋濃湯,細細品味、回甘不斷,反覆閱讀、餘韻無窮。
陳水財的藝思文采,早在一九九○年代,即被發掘,當年高雄由一批對城市建構懷有夢想與期待的年輕企業家,將夢想與期待落實為行 動,合資創立南台灣最具規模的「炎黃藝術館」,並發行《炎黃藝術》雜誌。首要工作,便是說服任教成功大學建築系的陳水財,接受擔任雜誌主編的職務;陳水財於是編寫兼顧,終於撐起南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半邊天;也為1995年高雄市立美術館的成立,進行了最紮實的共 識凝聚與學術奠基。
1996年,炎黃藝術館轉型為山美術館,《炎黃藝術》也轉型為《山藝術》,陳水財始終扮演著智囊兼操刀手的主軸性角色。
而事實上,早在1986年,陳水財甫自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分發高雄服務未久,即糾結一群藝術同好,共創《藝術界》雜誌,為當時沈悶的藝壇,投入震撼彈;以及稍後(1994)的《南方藝術》等幾個刊物,也成為蘊生南台灣幾支健筆的重要園地。
倏忽三十年的時光飛逝,健筆中的幾位,搭上早班車,榮歸天國,陳水財也自教壇退休;畢生創作的藝術作品,已經多次應邀整理發表,也出版專輯;唯獨這些和創作同時進行的藝評文字,始終散佈在不同的期刊、畫冊、研討會論文集中,甚至連本人都已不復記憶,也查索不得了!
在藝壇同好的催迫、鼓勵下,陳水財終於勉力將這些舊文儘可能的搜尋、聚集;時空全異,但文章重新閱讀,仍然靈光閃爍,值得合輯出版,作為時代的印記與備忘。
全書依性質,分為五輯:
輯壹,可稱為〈藝術家論〉。依藝術家生年先後,分別論述了陳澄波、李石樵、馬電飛、莊世和、陳英傑、羅清雲、劉文三、李朝進、楊成愿、黃步青、王信豐、李錦繡、倪再沁、吳梅嵩、許自貴、李俊賢、李明則、張明發、吳玉成、黃文勇、黨若洪等二十一位藝術家的創作;年齡最長的陳 澄波,出生於1895年,最年輕的黨若洪,出生於1975年,前後橫跨八十 年。創作的類型,以繪畫為主,但也包括雕塑的陳英傑、張明發,版畫的楊成愿、書法篆刻的吳玉成、影像的黃文勇,以及裝置的黃步青等。
輯貳,可稱為〈作品論〉。論及的藝術家更廣,甚至有些是輯壹中已經論及的藝術家;但輯貳中的論述,是更集中在特定的單一作品,或 系列作品,是屬於更為微觀的論述型態。
輯參,或可稱為〈短論〉。性質上類同輯貳的〈作品論〉,但篇幅較為短小;近身搏鬥,一語見真章,是藝評中最易見出論者實力、功夫的文類。
輯肆,則為〈文化評論〉。多半是對特定主題展、文化活動、美術團體、美術出版、產業現象、美術館經營……等等的評論;而其中最凸顯 的特色,便是對「高雄腔調」的提出。
輯伍,則是較屬個人的回憶、感想,或可稱為〈餘論〉。通觀陳水財歷來的藝評文論,固然主要集中在台灣本地藝壇,但他對東、西方藝術史與藝術理論的嫻熟外,更引入了大量對於土地、溫度、身體、感官的論述,給人驚艷、深刻的啟發與感應。
從身體的感受進化為一種精神狀態,《燠溽與呼愁》成了這本評論文集的書名,也充分映現了這位傑出書寫者敏銳的藝術感知與深邃的人文內涵。
作者介紹
陳水財
1946年生於台南七股
曾任教於成功大學建築系(1981-2002)和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2002-2011)
曾擔任《炎黃藝術》月刊總編輯(1990-1997)
舉辦過個展十六次,並於2010年榮獲高雄市文藝獎
1946年生於台南七股
曾任教於成功大學建築系(1981-2002)和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2002-2011)
曾擔任《炎黃藝術》月刊總編輯(1990-1997)
舉辦過個展十六次,並於2010年榮獲高雄市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