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2023年5月 #576
黃土水與「台灣雕塑」
2021年,黃土水大理石雕刻〈甘露水〉的重現驚豔世人,伴隨著數件作品先後被發掘、自日返台,以及文化部持續推動的「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再次開啟對黃土水的藝術生命、他的作品和台灣藝術史的重新研究。〈甘露水〉的後續動向亦備受關注,2022年9月22日正式入藏國立臺灣美術館,回歸國家典藏;2023年2月14日,文化部公告完成文資審議指定〈甘露水〉為國寶。國美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於3月25日開幕,銜接起歷史的斷層,回看這位英年早逝的偉大雕塑家他的一生與藝術成就。
5月專輯,李欽賢以黃土水的雕技「三絕」為題,透過他木雕、塑造、石刻的重要作品回溯彼時創作背景與造詣的養成。廖仁義為文論述國美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的歷史意義,更進一步以美術史的視野深入回顧黃土水的生命歷程與藝術道途,提醒我們他如何從一度被台灣社會集體遺忘到重新出土昇華的坎坷歷經,期待民眾能夠藉由展覽更為完整深刻地認識黃土水。廖新田摘錄發表於國美館「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現代雕塑」、「中國雕塑」與「中國現代雕塑」─戰後臺灣雕塑觀念的重整〉,探析由探討黃土水所開啟的「台灣雕塑」論述之建構。周亞澄側記以黃土水作品為起點與主軸的「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共十二位台灣與日本學者專家的發表,照見台灣近現代雕塑藝術發展的多元視角與豐富面向。
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帶來文藝復興早期名家喬凡尼.貝里尼特展,觀看他被尊為威尼斯畫派開山始祖的繪畫生涯;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伯蘭頓美術館策畫的特展「正職」,探看藝術家在創作之外的正職或兼職工作經驗如何影響自身創作與藝術表現;延續3月號雜誌「法國春天素描月」特別報導,相較當代藝術探索素描的可能性,巴黎古斯多蒂亞基金會兩檔素描展覽則從古典意義的紙上作品展開,分別聚焦16世紀至20世紀的裝飾藝術繪圖和18世紀荷蘭素描和水彩作品。
本期名家傑作單元刊載張大千於1978年11月「亞太地區博物館會議」專題演講〈我與敦煌壁畫〉,以及林語堂寫於1965年5月7日的〈記大千話敦煌〉,同步賞析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的瑰麗之作。
北京故宮博物院於3月中旬盛大推出「譬若香山:犍陀羅藝術展」,恭逢其盛,本期宗教藝術單元闡述地處各大文明交會地區的犍陀羅在多元文化交融下誕生的希臘式佛教美術,在接下來兩期雜誌也將繼續爬梳犍陀羅佛教美術的傳散和轉移。
76 | 5月專輯 |
黃土水的生命與雕塑 | |
78 | 土水「三絕」 ⊙李欽賢 |
82 | 全體台灣人共同創造的奇蹟:黃土水復活了! ─「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的歷史意義 ⊙廖仁義 |
98 | 戰後「台灣雕塑」的命名 ⊙廖新田 |
102 | 記「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 ⊙周亞澄 |
51 | 藝術風景 |
戈希卡.馬庫加的〈GONOGO〉 | |
52 | 藝術正論 |
〈甘露水〉可以被稱為「台灣維納斯」嗎? ⊙廖仁義 | |
53 | 美術之眼 |
畫家之死 ⊙陳長華 | |
54 | 藝術野台戲 |
星雲藝緣 ⊙阿田教授 | |
55 | 香港視線 |
藝文活動忙碌的香港3月 ⊙卓有瑞 | |
56 | 藝蹤尋探 |
自然共感的原味空間 ⊙吳曉芳 | |
57 | 藝術新聞 |
何肇衢辭世,文化部頒贈總統褒揚令 | |
林柏亭捐贈林玉山畫作予史博館 | |
58 | 北美館「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大衛.克拉耶伯:片刻冥想」 |
59 | 桃源國際藝術獎公布得獎名單 |
陳澄波〈清流〉捐贈臺南市美術館 | |
60 | 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於內惟藝術中心啟程 |
UCCA Edge「不安的繪畫」 | |
61 | 安東尼.葛姆雷:有生之時 |
紐約現代美術館「訊號」 | |
62 | 藝術收藏 |
薛米爾〈義大利風景─池塘邊洗澡的女子〉─林明哲的藝術收藏賞析之二 ⊙郭靜宜 | |
64 | 柯洛〈路上偶遇〉─林明哲的藝術收藏賞析之三 ⊙鄭亞萍 |
68 | 封面藝術家 |
藝術回歸土地,找到生命的意義─康木祥雕塑的生命旅程 ⊙王焜生 | |
112 | 藝術現場 |
拉斯.英格倫─建設中 | |
116 | 圍場散步 |
對AI提問台灣視覺藝術產業的解方 ⊙胡永芬 | |
118 | 台灣水墨變相史 |
學院教育下的水墨新貌(二)─《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卅四章 ⊙蕭瓊瑞 | |
136 | 評藝廣場 |
從雙腳到指尖的漫遊─評「最佳地點地圖─蕭其珩個展」 ⊙張晴文 | |
140 | 虛實之際─台灣寫實繪畫中的抽象思維 ⊙蕭瓊瑞 |
144 | 人類世藝術 |
地景.建築.人類世:田中央工作群卅年 ⊙龔卓軍 | |
148 | 藝點觀察 |
演算與代工 ─重寫當代藝術的產製邏輯 ⊙莊偉慈 | |
150 | 無牆藝術史 |
沙灘恆晴朗;火車恆準時;藝術家恆為愛不為錢? ─論商業海報的藝術價值與「非功利」迷思 ⊙楊育睿 |
|
156 | 國際藝壇 |
正職:創作之外的營生日常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伯蘭頓美術館「正職」特展 ⊙李二 |
|
164 | 威尼斯畫派的奠立者 ─巴黎雅葛瑪─安德烈美術館「喬凡尼.貝里尼─影響與靈感的交織」 ⊙唐忠珊 |
170 | 紙上作品的創造力 ─巴黎古斯多蒂亞基金會推出荷蘭裝飾藝術繪圖與18世紀素描雙特展 ⊙唐忠珊 |
178 | 歐洲最古老文明的藝術與考古─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迷宮─克諾索斯、神話與現實」 ⊙黃杰敏 |
188 | 浮世繪裡的鳥囀之境─東京墨田北齋美術館「北齋禽鳥園地」 ⊙朱惠慈 |
194 | 逼視當代悲劇和衝突中帶著日期的赤裸暴力 ─巴黎東京宮「我的一連串思緒─米里亞姆.卡恩回顧展」 ⊙詹育杰 |
202 | 補捉普普的精華─多維爾方濟各會文化中心「普普精神你在哪?」 ⊙鄭元智 |
206 | 建築藝術 |
探討當代建築與設計的新面向與意涵─東京森美術館「海澤維克工作室展:共感建築」 ⊙劉育仁 | |
216 | 時尚美學 |
造一個優雅的夢─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克里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 ⊙羅珮慈 | |
224 | 策展論述 |
開創當代水墨新格局之先驅─跨越界線.大師典範:吳學讓百歲誕辰紀念展 ⊙鄭月妹 | |
228 | 水墨藝術 |
「相映」成趣─羲之堂的十二組美學提案 ⊙邱士華 | |
236 | 展覽評介 |
回顧與展望─現代性─2023台灣五月畫會六十七週年會員聯展 ⊙王哲雄 | |
65 | 藝術動態 |
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 ⊙本刊訊 | |
240 | 跨世代的畫廊協會 ⊙張凱廸 |
242 | 藝術著作 |
戰後的歐洲藝術─《現代藝術史》第八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 |
260 |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
文化虔誠者的形象─多明尼柯.吉蘭代奧〈閱讀的聖耶柔米〉 ⊙潘(示番) | |
264 | 不畏權勢的直言─尚─保羅.羅連斯〈面對艾莉婭.歐多西亞皇后的金口約翰〉 ⊙潘(示番) |
268 | 名家傑作 |
我與敦煌壁畫 ⊙張大千 | |
286 | 記大千話敦煌 ⊙林語堂 |
294 | 攝影藝術 |
在城市消失之前,留下漫遊者的筆記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貝倫尼斯.阿伯特的紐約相簿,1929」 ⊙賴懷宇 |
|
300 | 哥倫比亞奇想─潘普洛納納瓦拉大學美術館利奧.馬蒂茲攝影展 ⊙周芳蓮 |
306 | 藝術視界 |
17世紀荷蘭畫家雅各布.弗雷爾的風俗畫 ⊙徐鈺涵 | |
310 | 塞尚傳記 |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 |
312 | 宗教藝術 |
犍陀羅的希臘式佛教美術 ⊙田邊勝美 編譯/林保堯 | |
322 | 西域佛畫 |
〈香爐、獅子、鳳凰紋麻布〉與經帙、幡腳和各式殘片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 |
330 | 創意陶藝 |
釉畫裡的斑斕之光 ⊙莊秀玲 | |
336 | 當代新陶 |
拉斐爾.佩瑞茲+尹麗娟 ⊙邵婷如 | |
340 | 藝術線上 |
342 | 藝展目錄 |
343 | 藝展報導 |
348 | 藝術快遞 |
350 | 展覽月報 |
356 | 藝術市場行情表 |
360 | 藝術家圖書目錄 |
黃土水與「台灣雕塑」
2021年,黃土水大理石雕刻〈甘露水〉的重現驚豔世人,伴隨著數件作品先後被發掘、自日返台,以及文化部持續推動的「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再次開啟對黃土水的藝術生命、他的作品和台灣藝術史的重新研究。〈甘露水〉的後續動向亦備受關注,2022年9月22日正式入藏國立臺灣美術館,回歸國家典藏;2023年2月14日,文化部公告完成文資審議指定〈甘露水〉為國寶。國美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於3月25日開幕,銜接起歷史的斷層,回看這位英年早逝的偉大雕塑家他的一生與藝術成就。
5月專輯,李欽賢以黃土水的雕技「三絕」為題,透過他木雕、塑造、石刻的重要作品回溯彼時創作背景與造詣的養成。廖仁義為文論述國美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的歷史意義,更進一步以美術史的視野深入回顧黃土水的生命歷程與藝術道途,提醒我們他如何從一度被台灣社會集體遺忘到重新出土昇華的坎坷歷經,期待民眾能夠藉由展覽更為完整深刻地認識黃土水。廖新田摘錄發表於國美館「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現代雕塑」、「中國雕塑」與「中國現代雕塑」─戰後臺灣雕塑觀念的重整〉,探析由探討黃土水所開啟的「台灣雕塑」論述之建構。周亞澄側記以黃土水作品為起點與主軸的「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共十二位台灣與日本學者專家的發表,照見台灣近現代雕塑藝術發展的多元視角與豐富面向。
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帶來文藝復興早期名家喬凡尼.貝里尼特展,觀看他被尊為威尼斯畫派開山始祖的繪畫生涯;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伯蘭頓美術館策畫的特展「正職」,探看藝術家在創作之外的正職或兼職工作經驗如何影響自身創作與藝術表現;延續3月號雜誌「法國春天素描月」特別報導,相較當代藝術探索素描的可能性,巴黎古斯多蒂亞基金會兩檔素描展覽則從古典意義的紙上作品展開,分別聚焦16世紀至20世紀的裝飾藝術繪圖和18世紀荷蘭素描和水彩作品。
本期名家傑作單元刊載張大千於1978年11月「亞太地區博物館會議」專題演講〈我與敦煌壁畫〉,以及林語堂寫於1965年5月7日的〈記大千話敦煌〉,同步賞析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的瑰麗之作。
北京故宮博物院於3月中旬盛大推出「譬若香山:犍陀羅藝術展」,恭逢其盛,本期宗教藝術單元闡述地處各大文明交會地區的犍陀羅在多元文化交融下誕生的希臘式佛教美術,在接下來兩期雜誌也將繼續爬梳犍陀羅佛教美術的傳散和轉移。
76 | 5月專輯 |
黃土水的生命與雕塑 | |
78 | 土水「三絕」 ⊙李欽賢 |
82 | 全體台灣人共同創造的奇蹟:黃土水復活了! ─「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的歷史意義 ⊙廖仁義 |
98 | 戰後「台灣雕塑」的命名 ⊙廖新田 |
102 | 記「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 ⊙周亞澄 |
51 | 藝術風景 |
戈希卡.馬庫加的〈GONOGO〉 | |
52 | 藝術正論 |
〈甘露水〉可以被稱為「台灣維納斯」嗎? ⊙廖仁義 | |
53 | 美術之眼 |
畫家之死 ⊙陳長華 | |
54 | 藝術野台戲 |
星雲藝緣 ⊙阿田教授 | |
55 | 香港視線 |
藝文活動忙碌的香港3月 ⊙卓有瑞 | |
56 | 藝蹤尋探 |
自然共感的原味空間 ⊙吳曉芳 | |
57 | 藝術新聞 |
何肇衢辭世,文化部頒贈總統褒揚令 | |
林柏亭捐贈林玉山畫作予史博館 | |
58 | 北美館「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大衛.克拉耶伯:片刻冥想」 |
59 | 桃源國際藝術獎公布得獎名單 |
陳澄波〈清流〉捐贈臺南市美術館 | |
60 | 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於內惟藝術中心啟程 |
UCCA Edge「不安的繪畫」 | |
61 | 安東尼.葛姆雷:有生之時 |
紐約現代美術館「訊號」 | |
62 | 藝術收藏 |
薛米爾〈義大利風景─池塘邊洗澡的女子〉─林明哲的藝術收藏賞析之二 ⊙郭靜宜 | |
64 | 柯洛〈路上偶遇〉─林明哲的藝術收藏賞析之三 ⊙鄭亞萍 |
68 | 封面藝術家 |
藝術回歸土地,找到生命的意義─康木祥雕塑的生命旅程 ⊙王焜生 | |
112 | 藝術現場 |
拉斯.英格倫─建設中 | |
116 | 圍場散步 |
對AI提問台灣視覺藝術產業的解方 ⊙胡永芬 | |
118 | 台灣水墨變相史 |
學院教育下的水墨新貌(二)─《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卅四章 ⊙蕭瓊瑞 | |
136 | 評藝廣場 |
從雙腳到指尖的漫遊─評「最佳地點地圖─蕭其珩個展」 ⊙張晴文 | |
140 | 虛實之際─台灣寫實繪畫中的抽象思維 ⊙蕭瓊瑞 |
144 | 人類世藝術 |
地景.建築.人類世:田中央工作群卅年 ⊙龔卓軍 | |
148 | 藝點觀察 |
演算與代工 ─重寫當代藝術的產製邏輯 ⊙莊偉慈 | |
150 | 無牆藝術史 |
沙灘恆晴朗;火車恆準時;藝術家恆為愛不為錢? ─論商業海報的藝術價值與「非功利」迷思 ⊙楊育睿 |
|
156 | 國際藝壇 |
正職:創作之外的營生日常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伯蘭頓美術館「正職」特展 ⊙李二 |
|
164 | 威尼斯畫派的奠立者 ─巴黎雅葛瑪─安德烈美術館「喬凡尼.貝里尼─影響與靈感的交織」 ⊙唐忠珊 |
170 | 紙上作品的創造力 ─巴黎古斯多蒂亞基金會推出荷蘭裝飾藝術繪圖與18世紀素描雙特展 ⊙唐忠珊 |
178 | 歐洲最古老文明的藝術與考古─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迷宮─克諾索斯、神話與現實」 ⊙黃杰敏 |
188 | 浮世繪裡的鳥囀之境─東京墨田北齋美術館「北齋禽鳥園地」 ⊙朱惠慈 |
194 | 逼視當代悲劇和衝突中帶著日期的赤裸暴力 ─巴黎東京宮「我的一連串思緒─米里亞姆.卡恩回顧展」 ⊙詹育杰 |
202 | 補捉普普的精華─多維爾方濟各會文化中心「普普精神你在哪?」 ⊙鄭元智 |
206 | 建築藝術 |
探討當代建築與設計的新面向與意涵─東京森美術館「海澤維克工作室展:共感建築」 ⊙劉育仁 | |
216 | 時尚美學 |
造一個優雅的夢─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克里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 ⊙羅珮慈 | |
224 | 策展論述 |
開創當代水墨新格局之先驅─跨越界線.大師典範:吳學讓百歲誕辰紀念展 ⊙鄭月妹 | |
228 | 水墨藝術 |
「相映」成趣─羲之堂的十二組美學提案 ⊙邱士華 | |
236 | 展覽評介 |
回顧與展望─現代性─2023台灣五月畫會六十七週年會員聯展 ⊙王哲雄 | |
65 | 藝術動態 |
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 ⊙本刊訊 | |
240 | 跨世代的畫廊協會 ⊙張凱廸 |
242 | 藝術著作 |
戰後的歐洲藝術─《現代藝術史》第八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 |
260 |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
文化虔誠者的形象─多明尼柯.吉蘭代奧〈閱讀的聖耶柔米〉 ⊙潘(示番) | |
264 | 不畏權勢的直言─尚─保羅.羅連斯〈面對艾莉婭.歐多西亞皇后的金口約翰〉 ⊙潘(示番) |
268 | 名家傑作 |
我與敦煌壁畫 ⊙張大千 | |
286 | 記大千話敦煌 ⊙林語堂 |
294 | 攝影藝術 |
在城市消失之前,留下漫遊者的筆記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貝倫尼斯.阿伯特的紐約相簿,1929」 ⊙賴懷宇 |
|
300 | 哥倫比亞奇想─潘普洛納納瓦拉大學美術館利奧.馬蒂茲攝影展 ⊙周芳蓮 |
306 | 藝術視界 |
17世紀荷蘭畫家雅各布.弗雷爾的風俗畫 ⊙徐鈺涵 | |
310 | 塞尚傳記 |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 |
312 | 宗教藝術 |
犍陀羅的希臘式佛教美術 ⊙田邊勝美 編譯/林保堯 | |
322 | 西域佛畫 |
〈香爐、獅子、鳳凰紋麻布〉與經帙、幡腳和各式殘片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 |
330 | 創意陶藝 |
釉畫裡的斑斕之光 ⊙莊秀玲 | |
336 | 當代新陶 |
拉斐爾.佩瑞茲+尹麗娟 ⊙邵婷如 | |
340 | 藝術線上 |
342 | 藝展目錄 |
343 | 藝展報導 |
348 | 藝術快遞 |
350 | 展覽月報 |
356 | 藝術市場行情表 |
360 | 藝術家圖書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