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2023年9月 #580
女性藝術家,以及那些未被言說的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自2021年3月起新增館藏朱迪絲.萊斯特、赫希娜.特.博爾、瑞秋.魯伊西的作品於榮譽畫廊成為常設展出,這是榮譽畫廊歷史上首次展出女性藝術家的作品。近年國際各大美術館相繼舉辦女性藝術家大展,然而在提昇女性藝術家能見度、企圖彌補過往歷史敘事性別失衡的同時,或許更須思考在考掘她們的成就、事蹟和個人生命經驗時,如何重新論述和書寫那些過去未被查看和重視的面向,在展覽中呈現與詮釋。
9月專輯,蔣嘉惠從荷蘭國家博物館的相關舉措,以及其今年度研討會「博物館中的女人:碎裂的天花板」提出的問題意識,談及機構實踐的應對方式。許楚君自蘇珊.瓦拉東的作品與人生經歷,提出在藝術史中討論女性創作的盲區,探問近期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蘇珊.瓦拉東回顧展如何處理她在同時做為繆斯和藝術家所拓展出的路徑。黃杰敏著眼倫敦道利奇美術館「貝絲.莫莉索:塑造印象派」重新訴說莫莉索的藝術發展脈絡,以及她的作品如何銜接18世紀法國藝術對印象派的影響。
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紀念畢卡索逝世五十週年特展「It's Pablo-matic:漢娜.蓋茲比評畢卡索」,試圖以喜劇元素、女性主義和修正主義論調帶入畢卡索與館藏現當代女性藝術家作品的討論,具如此批判姿態的策展意圖在展覽推出後卻負評如潮,更形成藝評家和館方策展團隊互相「槓上」的筆戰論爭。作者賴懷宇為文思辨兩方論述立場,並在親炙展覽後給出自己的觀察與評論。聚焦藝術家個人生命與藝術交織的軌跡與創作哲思的探討,北京嘉德藝術中心推出的伊夫.克萊因回顧展,以及龍仁市湖巖美術館舉辦的韓國單色畫抽象藝術先驅金煥基大展,同以藍色留名後世的兩位藝術家各自的藝術實踐,在本期國際藝壇單元中分別記述;里恩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集結哥倫比亞裔藝術家陶樂絲.莎塞多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緻密地呈現她以充滿詩性的創作語言,哀悼內戰和暴力的受難者於其遺族滿布傷痕的生命。
特別報導單元,駐英國作者戴映萱前往第十二屆利物浦雙年展,會晤策展人姆邦瓦以「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的主題,回應這座以流行音樂和足球文化聞名的海港城市過往實為奴隸貿易重要據點的歷史創傷,以及如何對殖民主義致使的離散和傷逝給予關懷,展開修復和療癒的航路。
本期新設專欄「圖說台灣設計史」,由榮獲國家文藝獎、享「台灣設計界導師」美譽的林磐聳執筆,首篇文章論述設計在藝術史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反觀台灣本土設計和設計史研究長期受到漠視的現象,繼而開啟對台灣美術設計發展脈絡的歷史回顧和耙梳,探討隨時代體現的視覺文化美學。
名家傑作單元,陳傳席書寫宣城畫派代表畫家梅清,他如何從汲汲於考取功名到放下世俗塵夢,開啟遊覽名山大勝、吟詩作畫的生活,思想的轉念影響其創作和藝術特色的成形,成就筆下雋永的黃山、老松、飛瀑的奇景之麗。
84 | 9月專輯 |
女性藝術家,以及那些未被言說的 | |
86 | 女性做為關鍵詞?─荷蘭國家博物館的機構實踐 ⊙蔣嘉惠 |
92 | 繆斯的眼睛 ─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蘇珊.瓦拉東:自己的世界」 ⊙許楚君 |
102 | 18世紀、19世紀的藝術橋梁 ─倫敦道利奇美術館「貝絲.莫莉索:塑造印象派」 ⊙黃杰敏 |
64 | 特別報導─利物浦雙年展 |
在起風之際,駛向何處? ─2023年利物浦雙年展「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 ⊙戴映萱 |
|
51 | 藝術風景 |
托馬斯.薩拉切諾的〈漂流:熱力學節律的宇宙之網〉 | |
52 | 藝術正論 |
藝術家永恆的身影:潘小俠對台灣美術史的貢獻 ⊙廖仁義 | |
53 | 美術之眼 |
站在高第站的地方 ⊙陳長華 | |
54 | 藝術野台戲 |
台灣美術的「集體幻覺」? ⊙阿田教授 | |
55 | 藝蹤尋探 |
珍愛草蟲的微觀與宏觀 ⊙吳曉芳 | |
56 | 藝術新聞 |
王長華接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 |
國立故宮博物院古籍文書展 | |
57 | 台北當代藝術館「Signal Z」 |
橫山書法藝術館「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 | |
58 | 國立臺灣美術館「你正在工作嗎?」 |
高雄市立美術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 | |
59 | chi K11美術館「壞畫夢想家─丹尼.卡薩萊個展」 |
楊沛鏗代表參展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 | |
60 | 第十三屆柏林雙年展公布策展人薩莎.科拉 |
宜德思.盧信、李俊陽參展第廿四屆雪梨雙年展 | |
61 | 藝術市場 |
第二屆「藝+巴黎」藝術博覽會公眾活動揭曉 ⊙鄭元智 | |
62 | 國際傳真 |
人工智慧與數位浪潮─藝文生態系的作為和反思?(下) ⊙李二 | |
108 | 藝術現場 |
草間彌生:你、我和氣球 | |
111 | 圍場散步 |
公共藝術新法一年─該破該立的檢討與建議(下) ⊙胡永芬 | |
114 | 台灣水墨變相史 |
現代水墨的延續(二)─《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卅八章 ⊙蕭瓊瑞 | |
130 | 圖解台灣近現代建築 |
國立國父紀念館與王大閎 ⊙李乾朗 | |
134 | 圖說台灣設計史 |
消逝的台灣設計史 ⊙林磐聳 | |
142 | 人類世藝術 |
河神聯境.世界交陪─台南四百年的流域文化美學初探 ⊙龔卓軍 | |
146 | 畫廊產業 |
給雅逸藝術中心的一封信 ⊙黃海鳴 | |
148 | 虛實之際─台灣寫實繪畫的另類現實 ⊙陸蓉之 |
150 | 展覽評介 |
陶醉自然─君慎美術館「巴比松收藏展」 ⊙羅珮慈 | |
152 | 無牆藝術史 |
「優秀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偷竊。」─街頭的班克西 ⊙楊育睿 | |
158 | 生態女性主義與藝術 |
氣候檔案的身體書寫(一) ─威尼斯普拉達基金會「每個人都在談論天氣」 ⊙吳虹霏 |
|
162 | 藝術新潮 |
潮藝術動向(十八)─從眾的AI與藝術創想的博弈(下) ⊙陸蓉之 | |
172 | 藝點觀察 |
重新思考文化認同的起點─淺介數件浪漫台三線作品 ⊙莊偉慈 | |
174 | 評藝廣場 |
三如心境─2023謝宏達藝術創作展 ⊙蕭瓊瑞 | |
76 | 國際藝壇 |
「藝術因而重要」─倫敦白教堂藝廊「生活比藝術重要」 ⊙楊育睿 | |
178 | 荒腔走板的偽善覺醒─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畢卡索特展「It's Pablo-matic」 ⊙賴懷宇 |
188 | 非歷史記憶的現場經驗 ─里斯本古爾本基安現代藝術中心「胡伊.查菲斯與阿爾伯多.傑克梅第:灰暗、空洞、哭泣」 ⊙唐逸芊 |
196 | 一千根針的日與夜─里恩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陶樂絲.莎塞多個展 ⊙陳宜艷 |
204 | 藍色宇宙,虛空冥想─北京嘉德藝術中心「伊夫.克萊因─超越時空」 ⊙邱筱臻 |
214 | 「夢想無限,時間不夠」─龍仁市湖巖美術館「天空中的一個點─金煥基」 ⊙曾筱如 |
220 | 透過宗教藝術一窺日本的精神信仰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日本藝術中的焦慮與希望」 ⊙黃杰敏 |
230 | 形象與想像:西班牙藝術的形塑、轉變與變形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西班牙印象:通過版畫摹寫傳遞的形象」 ⊙劉育仁 |
240 | 透過抽象語彙傳達藝術的普世精神 ─法國穆昂─薩爾圖具體藝術空間暑期推出三檔特展 ⊙鄭元智 |
248 | 具象繪畫的另類表現形式 ─巴黎東南郊區伊埃爾勒卡玉伯特莊園「具象繪畫─現今的另類藝術」 ⊙廖瓊芳 |
252 | 浮華美麗的海市蜃樓─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羅賽蒂家族」 ⊙方秀雲 |
260 | 女性藝術家能見度迫切需要 ─卡塞雷斯黑莉高蒂.德艾勒維埃當代美術館「寫下她們所有人的名字」 ⊙周芳蓮 |
266 | 超越時空的新藝術風格─巴黎沉浸式大皇宮「永恆的慕夏」 ⊙廖瓊芳 |
270 | 藝術著作 |
當代社會的藝術家─《現代藝術史》第十一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 |
284 | 名家傑作 |
宣城畫派代表畫家梅清 ⊙陳傳席 | |
320 |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
丟勒「自畫像」的自信與心靈狀態 ⊙潘(示番) | |
324 | 記錄生活軌跡的林布蘭特〈自畫像〉 ⊙潘(示番) |
328 | 藝術視界 |
法國最古老的機構──巴黎造幣廠 ⊙唐忠珊 | |
336 | 名畫物語 |
深藏於礦山的名畫 ─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收藏傑作:二戰時期拯救名畫故事(上) ⊙康斯坦丁.阿金沙、格里戈里.科茲洛夫 編譯/朱惠慈 |
|
342 | 藝術人物 |
二戰期間保護法國國家藝術文物最關鍵人物之一──喬傑 ⊙王鍾承 | |
346 | 塞尚傳記 |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 |
350 | 西域佛畫 |
〈菩薩或天部頭像〉、〈僧侶頭像〉與〈著鎧胴體雕像〉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 |
358 | 創意陶藝 |
一條極簡卻崎嶇的柴燒之路─陶藝家阮俊隆的無我之心 ⊙莊秀玲 | |
364 | 當代新陶 |
洛特.薇絲菲爾+栗原香織 ⊙邵婷如 | |
386 | 新書出版 |
《台灣抽象藝術史》序 ⊙何政廣 | |
372 | 藝術線上 |
374 | 藝展目錄 |
375 | 藝展報導 |
382 | 展覽月報 |
388 | 藝術快遞 |
390 | 藝術市場行情表 |
394 | 藝術家圖書目錄 |
女性藝術家,以及那些未被言說的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自2021年3月起新增館藏朱迪絲.萊斯特、赫希娜.特.博爾、瑞秋.魯伊西的作品於榮譽畫廊成為常設展出,這是榮譽畫廊歷史上首次展出女性藝術家的作品。近年國際各大美術館相繼舉辦女性藝術家大展,然而在提昇女性藝術家能見度、企圖彌補過往歷史敘事性別失衡的同時,或許更須思考在考掘她們的成就、事蹟和個人生命經驗時,如何重新論述和書寫那些過去未被查看和重視的面向,在展覽中呈現與詮釋。
9月專輯,蔣嘉惠從荷蘭國家博物館的相關舉措,以及其今年度研討會「博物館中的女人:碎裂的天花板」提出的問題意識,談及機構實踐的應對方式。許楚君自蘇珊.瓦拉東的作品與人生經歷,提出在藝術史中討論女性創作的盲區,探問近期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蘇珊.瓦拉東回顧展如何處理她在同時做為繆斯和藝術家所拓展出的路徑。黃杰敏著眼倫敦道利奇美術館「貝絲.莫莉索:塑造印象派」重新訴說莫莉索的藝術發展脈絡,以及她的作品如何銜接18世紀法國藝術對印象派的影響。
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紀念畢卡索逝世五十週年特展「It's Pablo-matic:漢娜.蓋茲比評畢卡索」,試圖以喜劇元素、女性主義和修正主義論調帶入畢卡索與館藏現當代女性藝術家作品的討論,具如此批判姿態的策展意圖在展覽推出後卻負評如潮,更形成藝評家和館方策展團隊互相「槓上」的筆戰論爭。作者賴懷宇為文思辨兩方論述立場,並在親炙展覽後給出自己的觀察與評論。聚焦藝術家個人生命與藝術交織的軌跡與創作哲思的探討,北京嘉德藝術中心推出的伊夫.克萊因回顧展,以及龍仁市湖巖美術館舉辦的韓國單色畫抽象藝術先驅金煥基大展,同以藍色留名後世的兩位藝術家各自的藝術實踐,在本期國際藝壇單元中分別記述;里恩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集結哥倫比亞裔藝術家陶樂絲.莎塞多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緻密地呈現她以充滿詩性的創作語言,哀悼內戰和暴力的受難者於其遺族滿布傷痕的生命。
特別報導單元,駐英國作者戴映萱前往第十二屆利物浦雙年展,會晤策展人姆邦瓦以「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的主題,回應這座以流行音樂和足球文化聞名的海港城市過往實為奴隸貿易重要據點的歷史創傷,以及如何對殖民主義致使的離散和傷逝給予關懷,展開修復和療癒的航路。
本期新設專欄「圖說台灣設計史」,由榮獲國家文藝獎、享「台灣設計界導師」美譽的林磐聳執筆,首篇文章論述設計在藝術史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反觀台灣本土設計和設計史研究長期受到漠視的現象,繼而開啟對台灣美術設計發展脈絡的歷史回顧和耙梳,探討隨時代體現的視覺文化美學。
名家傑作單元,陳傳席書寫宣城畫派代表畫家梅清,他如何從汲汲於考取功名到放下世俗塵夢,開啟遊覽名山大勝、吟詩作畫的生活,思想的轉念影響其創作和藝術特色的成形,成就筆下雋永的黃山、老松、飛瀑的奇景之麗。
84 | 9月專輯 |
女性藝術家,以及那些未被言說的 | |
86 | 女性做為關鍵詞?─荷蘭國家博物館的機構實踐 ⊙蔣嘉惠 |
92 | 繆斯的眼睛 ─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蘇珊.瓦拉東:自己的世界」 ⊙許楚君 |
102 | 18世紀、19世紀的藝術橋梁 ─倫敦道利奇美術館「貝絲.莫莉索:塑造印象派」 ⊙黃杰敏 |
64 | 特別報導─利物浦雙年展 |
在起風之際,駛向何處? ─2023年利物浦雙年展「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 ⊙戴映萱 |
|
51 | 藝術風景 |
托馬斯.薩拉切諾的〈漂流:熱力學節律的宇宙之網〉 | |
52 | 藝術正論 |
藝術家永恆的身影:潘小俠對台灣美術史的貢獻 ⊙廖仁義 | |
53 | 美術之眼 |
站在高第站的地方 ⊙陳長華 | |
54 | 藝術野台戲 |
台灣美術的「集體幻覺」? ⊙阿田教授 | |
55 | 藝蹤尋探 |
珍愛草蟲的微觀與宏觀 ⊙吳曉芳 | |
56 | 藝術新聞 |
王長華接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 |
國立故宮博物院古籍文書展 | |
57 | 台北當代藝術館「Signal Z」 |
橫山書法藝術館「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 | |
58 | 國立臺灣美術館「你正在工作嗎?」 |
高雄市立美術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 | |
59 | chi K11美術館「壞畫夢想家─丹尼.卡薩萊個展」 |
楊沛鏗代表參展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 | |
60 | 第十三屆柏林雙年展公布策展人薩莎.科拉 |
宜德思.盧信、李俊陽參展第廿四屆雪梨雙年展 | |
61 | 藝術市場 |
第二屆「藝+巴黎」藝術博覽會公眾活動揭曉 ⊙鄭元智 | |
62 | 國際傳真 |
人工智慧與數位浪潮─藝文生態系的作為和反思?(下) ⊙李二 | |
108 | 藝術現場 |
草間彌生:你、我和氣球 | |
111 | 圍場散步 |
公共藝術新法一年─該破該立的檢討與建議(下) ⊙胡永芬 | |
114 | 台灣水墨變相史 |
現代水墨的延續(二)─《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卅八章 ⊙蕭瓊瑞 | |
130 | 圖解台灣近現代建築 |
國立國父紀念館與王大閎 ⊙李乾朗 | |
134 | 圖說台灣設計史 |
消逝的台灣設計史 ⊙林磐聳 | |
142 | 人類世藝術 |
河神聯境.世界交陪─台南四百年的流域文化美學初探 ⊙龔卓軍 | |
146 | 畫廊產業 |
給雅逸藝術中心的一封信 ⊙黃海鳴 | |
148 | 虛實之際─台灣寫實繪畫的另類現實 ⊙陸蓉之 |
150 | 展覽評介 |
陶醉自然─君慎美術館「巴比松收藏展」 ⊙羅珮慈 | |
152 | 無牆藝術史 |
「優秀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偷竊。」─街頭的班克西 ⊙楊育睿 | |
158 | 生態女性主義與藝術 |
氣候檔案的身體書寫(一) ─威尼斯普拉達基金會「每個人都在談論天氣」 ⊙吳虹霏 |
|
162 | 藝術新潮 |
潮藝術動向(十八)─從眾的AI與藝術創想的博弈(下) ⊙陸蓉之 | |
172 | 藝點觀察 |
重新思考文化認同的起點─淺介數件浪漫台三線作品 ⊙莊偉慈 | |
174 | 評藝廣場 |
三如心境─2023謝宏達藝術創作展 ⊙蕭瓊瑞 | |
76 | 國際藝壇 |
「藝術因而重要」─倫敦白教堂藝廊「生活比藝術重要」 ⊙楊育睿 | |
178 | 荒腔走板的偽善覺醒─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畢卡索特展「It's Pablo-matic」 ⊙賴懷宇 |
188 | 非歷史記憶的現場經驗 ─里斯本古爾本基安現代藝術中心「胡伊.查菲斯與阿爾伯多.傑克梅第:灰暗、空洞、哭泣」 ⊙唐逸芊 |
196 | 一千根針的日與夜─里恩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陶樂絲.莎塞多個展 ⊙陳宜艷 |
204 | 藍色宇宙,虛空冥想─北京嘉德藝術中心「伊夫.克萊因─超越時空」 ⊙邱筱臻 |
214 | 「夢想無限,時間不夠」─龍仁市湖巖美術館「天空中的一個點─金煥基」 ⊙曾筱如 |
220 | 透過宗教藝術一窺日本的精神信仰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日本藝術中的焦慮與希望」 ⊙黃杰敏 |
230 | 形象與想像:西班牙藝術的形塑、轉變與變形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西班牙印象:通過版畫摹寫傳遞的形象」 ⊙劉育仁 |
240 | 透過抽象語彙傳達藝術的普世精神 ─法國穆昂─薩爾圖具體藝術空間暑期推出三檔特展 ⊙鄭元智 |
248 | 具象繪畫的另類表現形式 ─巴黎東南郊區伊埃爾勒卡玉伯特莊園「具象繪畫─現今的另類藝術」 ⊙廖瓊芳 |
252 | 浮華美麗的海市蜃樓─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羅賽蒂家族」 ⊙方秀雲 |
260 | 女性藝術家能見度迫切需要 ─卡塞雷斯黑莉高蒂.德艾勒維埃當代美術館「寫下她們所有人的名字」 ⊙周芳蓮 |
266 | 超越時空的新藝術風格─巴黎沉浸式大皇宮「永恆的慕夏」 ⊙廖瓊芳 |
270 | 藝術著作 |
當代社會的藝術家─《現代藝術史》第十一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 |
284 | 名家傑作 |
宣城畫派代表畫家梅清 ⊙陳傳席 | |
320 |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
丟勒「自畫像」的自信與心靈狀態 ⊙潘(示番) | |
324 | 記錄生活軌跡的林布蘭特〈自畫像〉 ⊙潘(示番) |
328 | 藝術視界 |
法國最古老的機構──巴黎造幣廠 ⊙唐忠珊 | |
336 | 名畫物語 |
深藏於礦山的名畫 ─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收藏傑作:二戰時期拯救名畫故事(上) ⊙康斯坦丁.阿金沙、格里戈里.科茲洛夫 編譯/朱惠慈 |
|
342 | 藝術人物 |
二戰期間保護法國國家藝術文物最關鍵人物之一──喬傑 ⊙王鍾承 | |
346 | 塞尚傳記 |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 |
350 | 西域佛畫 |
〈菩薩或天部頭像〉、〈僧侶頭像〉與〈著鎧胴體雕像〉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 |
358 | 創意陶藝 |
一條極簡卻崎嶇的柴燒之路─陶藝家阮俊隆的無我之心 ⊙莊秀玲 | |
364 | 當代新陶 |
洛特.薇絲菲爾+栗原香織 ⊙邵婷如 | |
386 | 新書出版 |
《台灣抽象藝術史》序 ⊙何政廣 | |
372 | 藝術線上 |
374 | 藝展目錄 |
375 | 藝展報導 |
382 | 展覽月報 |
388 | 藝術快遞 |
390 | 藝術市場行情表 |
394 | 藝術家圖書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