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雜誌與叢書

  • 新書出版
  • 臺灣美術全集
  •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 美術家傳記叢書-歷史·榮光·名作
  • 世界名畫家全集
  • 世界美術全集
  • 旅遊.文化.攝影.美術館導覽
  • 藝術欣賞.畫家專輯     美術論叢.美術行政
  • 中國名畫家全集
  • 台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
  • 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 台灣現代美術大系
  •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
  • 臺灣美術評論全集
  • 空間景觀、公共藝術
  • 建築、園林、古蹟藝術
  • 設計、色彩、工藝、攝影
  • 繪畫技法、工具書、年鑑
  • 美育、兒童美術
  • 佛教美術全集
  • 陶瓷、文物、玉器、青銅器
  • 民間藝術、宗教藝術
  • 生活藝術、藝術投資
  • 名畫饗宴100
  • 台灣傳藝全集
  • 楊英風全集
  • 陳澄波全集
  •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
  • 博物館學系列叢書

漂浪.臺客.李俊賢

  • 漂浪.臺客.李俊賢 1

漂浪.臺客.李俊賢

作者:龔卓軍
出版日期:2023.12.05
ISBN:9789865328948
開本:26×19×1.5cm
頁數:160頁
裝訂別:全彩平裝
產品重量(G):750
定價:NT$600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作者:龔卓軍
出版日期:2023.12.05
ISBN:9789865328948
開本:26×19×1.5cm
頁數:160頁
裝訂別:全彩平裝
產品重量(G):750
定價:NT$600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李俊賢
        李俊賢1957年出生於臺南麻豆,成長於高雄。1979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86年赴紐約留學,取得紐約市立大學藝術碩士學位。紐約的多元族群經驗,讓他意識到臺灣文化的獨特和豐富性。
        返國後,李俊賢將在地的生活經驗與南方地景海象融入創作。1991年起啟動十年的「臺灣計畫」,首站從臺東出發、實地訪查,著重於人文地誌的勾勒。1994年與南部的藝術家合辦《南方藝術》雜誌。
        在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李俊賢擔任過教師、主編、美編、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理事長、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等職務,開創「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及《藝術認證》雜誌。在卸任高美館館長之後,他聯結「魚刺客」團體和「新臺灣壁畫隊」的移動式創作,全力投入海洋臺客美學。到了晚期又重返寫生,再次凝視海洋萬頃波瀾,詮釋臺灣的全球南方視野。
        李俊賢的藝術創作,扎根於土地與文化的認同追尋。1989年的畫作〈105榴砲的回憶〉,即表現出對於字與畫、相互結合與共振的特殊畫題;1995年的〈幹林周罵〉、2000-2017年的〈高雄意識〉、 2010-2017年的〈海神.女俠〉等作品,都可以看到「集合字」的冒出,這種風格已成為他的藝術家簽名式。再加上漸次發展「Hue」出顏料的創作手法、來自民間筆法的「花鳥體」、寫生式的「海波浪」等,形成特有的繪畫語彙和色譜。
        李俊賢既是在地意識強烈的「歹頑郎」,又是走遍世界的旅行家;既是潑辣的藝評人,又是開創性的策展人;既是視野開闊的館長,又是藝術社群的爐主;既是棒球迷,又是深情的丈夫、父親與朋友。他病逝於2019年,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出多重的面貌,留下斑斕壯闊、地氣奔放的一生。



★ 112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共十冊: 
《涵融.典雅.孫多慈》《樸實.詩畫.黃鷗波》《無形.光感.陳道明》《鄉印.書情.潘元石》《跨越.時空.韓湘寧》 
《山河.史詩.江明賢》《彩光.詩域.蘇憲法》《原形.開闔.陳幸婉》《遊戲.神通.倪在沁》《漂浪.臺客.李俊賢》
龔卓軍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
.《藝術觀點ACT》主編暨召集人

經歷:
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私立淡江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臺新藝術獎觀察員和決審委員、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副執行長、高雄美術獎和洄瀾美術獎評審。

著作:
《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跟著俊賢去旅行》、《交陪美學論:當代藝術面向近未來神祇》。

翻譯:
《眼與心》、《空間詩學》、《傅柯考》、《醫院裡的危機時刻》、《自由與命運》、《人及其象徵》、《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


內容簡介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李俊賢
        李俊賢1957年出生於臺南麻豆,成長於高雄。1979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86年赴紐約留學,取得紐約市立大學藝術碩士學位。紐約的多元族群經驗,讓他意識到臺灣文化的獨特和豐富性。
        返國後,李俊賢將在地的生活經驗與南方地景海象融入創作。1991年起啟動十年的「臺灣計畫」,首站從臺東出發、實地訪查,著重於人文地誌的勾勒。1994年與南部的藝術家合辦《南方藝術》雜誌。
        在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李俊賢擔任過教師、主編、美編、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理事長、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等職務,開創「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及《藝術認證》雜誌。在卸任高美館館長之後,他聯結「魚刺客」團體和「新臺灣壁畫隊」的移動式創作,全力投入海洋臺客美學。到了晚期又重返寫生,再次凝視海洋萬頃波瀾,詮釋臺灣的全球南方視野。
        李俊賢的藝術創作,扎根於土地與文化的認同追尋。1989年的畫作〈105榴砲的回憶〉,即表現出對於字與畫、相互結合與共振的特殊畫題;1995年的〈幹林周罵〉、2000-2017年的〈高雄意識〉、 2010-2017年的〈海神.女俠〉等作品,都可以看到「集合字」的冒出,這種風格已成為他的藝術家簽名式。再加上漸次發展「Hue」出顏料的創作手法、來自民間筆法的「花鳥體」、寫生式的「海波浪」等,形成特有的繪畫語彙和色譜。
        李俊賢既是在地意識強烈的「歹頑郎」,又是走遍世界的旅行家;既是潑辣的藝評人,又是開創性的策展人;既是視野開闊的館長,又是藝術社群的爐主;既是棒球迷,又是深情的丈夫、父親與朋友。他病逝於2019年,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出多重的面貌,留下斑斕壯闊、地氣奔放的一生。



★ 112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共十冊: 
《涵融.典雅.孫多慈》《樸實.詩畫.黃鷗波》《無形.光感.陳道明》《鄉印.書情.潘元石》《跨越.時空.韓湘寧》 
《山河.史詩.江明賢》《彩光.詩域.蘇憲法》《原形.開闔.陳幸婉》《遊戲.神通.倪在沁》《漂浪.臺客.李俊賢》
作者介紹
龔卓軍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
.《藝術觀點ACT》主編暨召集人

經歷:
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私立淡江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臺新藝術獎觀察員和決審委員、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副執行長、高雄美術獎和洄瀾美術獎評審。

著作:
《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跟著俊賢去旅行》、《交陪美學論:當代藝術面向近未來神祇》。

翻譯:
《眼與心》、《空間詩學》、《傅柯考》、《醫院裡的危機時刻》、《自由與命運》、《人及其象徵》、《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遊戲.神通.倪再沁
  • 原形.開闔.陳幸婉
  • 彩光.詩域.蘇憲法
  • 山河.史詩.江明賢
  • 跨越.時空.韓湘寧
  • 鄉印.書情.潘元石
  • 無形.光感.陳道明
  • 樸實.詩畫.黃鷗波
  • 涵融.典雅.孫多慈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