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革命:跨世紀的藝術省思
本書從全球化的藝術對話到現代博物館的變革,展現藝術如何脫離傳統框架,成為解構社會與文化的媒介。作者透過分析沙曼.魯希迪、艾娃.拉傑布爾沙等藝術家的作品與思想,揭示後殖民後現代的藝術特質、藝術與新聞學的交融,以及藝術史在新世紀中的重新定位。作者期望透過本書帶領讀者深入探索藝術和文化的多元風貌,藝術不僅僅是審美的產物,而是探討人類身份、性別與社會結構的深度跨領域對話。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1969-70)、西班牙皇家外語學院(1971-72)、紐約普拉特藝術研究所(1988-90)、 紐約大學藝術博士班(1990-91)、台師大藝術評論博士(2005-2010)
經歷:
曾任職於駐西班牙大使館(1971-72)、外交部禮賓司(1972-1975)、駐拉丁美洲大使館(1975-1986)、加東世界日報(1992)、自立晚報「藝術.文化.社會」專欄作家(1994-1999)。曾任教於台藝大、淡江大學及世新大學(2001-),並曾擔任台灣美術院院士(2010-)。
主要論著:
《俄國藝術實驗》(1995)、《羅馬式建築藝術》(1997)、《拉丁美洲現代藝術》(1997)、《李仲生卷》(1999)、《致命的美感》(1999)、《超現實主義藝術》(2000)、《另類現代》(2001)、《台灣超現實風繪畫》(2004)、《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2007)、《禪與現代美術》(2007)等專書四十餘種。曾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其他藝術文化論述專文三百多篇(1990-)。
重要個展:
哥斯大黎加玉器博物館「熱帶雨林/1976-1986」(1986)、紐約東村希爾克畫廊「女人與蜥蜴」(1987)、哥斯大黎加國家博物館及法蘭西文化中心「叢林與蜥蜴」(1988)、紐約蘇荷區圓頂畫廊「蛻變Ⅰ」(1989)、紐約蘇荷區456畫廊「蛻變Ⅱ」(1990)、台北吸引力畫廊「蛻變系列」(1991)、加拿大北約克中央圖書館畫廊「風與狼」(1992)、加拿大士嘉堡德旺斯萊夫畫廊「秋狼系列」(1993)、台灣省立美術館「大蜥蜴、蛻變、狼∕1975-1994」(1994)、巴黎華僑文教中心「三彩人體速寫」(1996)、台北國際藝術中心「歸巢系列」(1996)和〈童年系列〉(1998)、台北國父紀念館「文化浪子∕1960-1999」(1999)、台北飛元藝術中心「冷光系列」(2001)、新竹師院藝術空間「叢林心」(2003)、台北京華城「叢林心」(2005)、天棚藝術村「天梯系列」(2005)、台北首都藝術中心「數位靈光系列」(2013)。
內容簡介
《品味革命:跨世紀的藝術省思》共分為上、中、下及後篇。「上篇:人物篇」集結作者對單一藝術家之評析與當代藝文觀點;「中篇:審美篇」則開展評論影響現當代藝術之藝術運動、思潮、市場動態等變化;「下篇:典藏篇」承襲著中篇內容,作者持續對藝術收藏及博物館提出觀察;「後篇:現象篇」則綜合上、中、下篇的文章,作者依個人對於海內外藝術動態的多年深入觀察,提出對藝術、哲學、博物館、台灣政治文化之現象評論與建議。另於書末附錄作者為專題撰文的年表以供讀者參閱。
本書從全球化的藝術對話到現代博物館的變革,展現藝術如何脫離傳統框架,成為解構社會與文化的媒介。作者透過分析沙曼.魯希迪、艾娃.拉傑布爾沙等藝術家的作品與思想,揭示後殖民後現代的藝術特質、藝術與新聞學的交融,以及藝術史在新世紀中的重新定位。作者期望透過本書帶領讀者深入探索藝術和文化的多元風貌,藝術不僅僅是審美的產物,而是探討人類身份、性別與社會結構的深度跨領域對話。
本書從全球化的藝術對話到現代博物館的變革,展現藝術如何脫離傳統框架,成為解構社會與文化的媒介。作者透過分析沙曼.魯希迪、艾娃.拉傑布爾沙等藝術家的作品與思想,揭示後殖民後現代的藝術特質、藝術與新聞學的交融,以及藝術史在新世紀中的重新定位。作者期望透過本書帶領讀者深入探索藝術和文化的多元風貌,藝術不僅僅是審美的產物,而是探討人類身份、性別與社會結構的深度跨領域對話。
作者介紹
曾長生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1969-70)、西班牙皇家外語學院(1971-72)、紐約普拉特藝術研究所(1988-90)、 紐約大學藝術博士班(1990-91)、台師大藝術評論博士(2005-2010)
經歷:
曾任職於駐西班牙大使館(1971-72)、外交部禮賓司(1972-1975)、駐拉丁美洲大使館(1975-1986)、加東世界日報(1992)、自立晚報「藝術.文化.社會」專欄作家(1994-1999)。曾任教於台藝大、淡江大學及世新大學(2001-),並曾擔任台灣美術院院士(2010-)。
主要論著:
《俄國藝術實驗》(1995)、《羅馬式建築藝術》(1997)、《拉丁美洲現代藝術》(1997)、《李仲生卷》(1999)、《致命的美感》(1999)、《超現實主義藝術》(2000)、《另類現代》(2001)、《台灣超現實風繪畫》(2004)、《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2007)、《禪與現代美術》(2007)等專書四十餘種。曾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其他藝術文化論述專文三百多篇(1990-)。
重要個展:
哥斯大黎加玉器博物館「熱帶雨林/1976-1986」(1986)、紐約東村希爾克畫廊「女人與蜥蜴」(1987)、哥斯大黎加國家博物館及法蘭西文化中心「叢林與蜥蜴」(1988)、紐約蘇荷區圓頂畫廊「蛻變Ⅰ」(1989)、紐約蘇荷區456畫廊「蛻變Ⅱ」(1990)、台北吸引力畫廊「蛻變系列」(1991)、加拿大北約克中央圖書館畫廊「風與狼」(1992)、加拿大士嘉堡德旺斯萊夫畫廊「秋狼系列」(1993)、台灣省立美術館「大蜥蜴、蛻變、狼∕1975-1994」(1994)、巴黎華僑文教中心「三彩人體速寫」(1996)、台北國際藝術中心「歸巢系列」(1996)和〈童年系列〉(1998)、台北國父紀念館「文化浪子∕1960-1999」(1999)、台北飛元藝術中心「冷光系列」(2001)、新竹師院藝術空間「叢林心」(2003)、台北京華城「叢林心」(2005)、天棚藝術村「天梯系列」(2005)、台北首都藝術中心「數位靈光系列」(2013)。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1969-70)、西班牙皇家外語學院(1971-72)、紐約普拉特藝術研究所(1988-90)、 紐約大學藝術博士班(1990-91)、台師大藝術評論博士(2005-2010)
經歷:
曾任職於駐西班牙大使館(1971-72)、外交部禮賓司(1972-1975)、駐拉丁美洲大使館(1975-1986)、加東世界日報(1992)、自立晚報「藝術.文化.社會」專欄作家(1994-1999)。曾任教於台藝大、淡江大學及世新大學(2001-),並曾擔任台灣美術院院士(2010-)。
主要論著:
《俄國藝術實驗》(1995)、《羅馬式建築藝術》(1997)、《拉丁美洲現代藝術》(1997)、《李仲生卷》(1999)、《致命的美感》(1999)、《超現實主義藝術》(2000)、《另類現代》(2001)、《台灣超現實風繪畫》(2004)、《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2007)、《禪與現代美術》(2007)等專書四十餘種。曾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其他藝術文化論述專文三百多篇(1990-)。
重要個展:
哥斯大黎加玉器博物館「熱帶雨林/1976-1986」(1986)、紐約東村希爾克畫廊「女人與蜥蜴」(1987)、哥斯大黎加國家博物館及法蘭西文化中心「叢林與蜥蜴」(1988)、紐約蘇荷區圓頂畫廊「蛻變Ⅰ」(1989)、紐約蘇荷區456畫廊「蛻變Ⅱ」(1990)、台北吸引力畫廊「蛻變系列」(1991)、加拿大北約克中央圖書館畫廊「風與狼」(1992)、加拿大士嘉堡德旺斯萊夫畫廊「秋狼系列」(1993)、台灣省立美術館「大蜥蜴、蛻變、狼∕1975-1994」(1994)、巴黎華僑文教中心「三彩人體速寫」(1996)、台北國際藝術中心「歸巢系列」(1996)和〈童年系列〉(1998)、台北國父紀念館「文化浪子∕1960-1999」(1999)、台北飛元藝術中心「冷光系列」(2001)、新竹師院藝術空間「叢林心」(2003)、台北京華城「叢林心」(2005)、天棚藝術村「天梯系列」(2005)、台北首都藝術中心「數位靈光系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