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耕耘.豐收:藝術家雜誌50周年1975-2025
藝術家雜誌社自創刊後五十年以來,攜手藝術家、藝評家、作家與藝術史學者共同撰文並介紹藝術作品,留下關於藝術最貼近、也最深入的觀察與思索,由此造就《藝術家》雜誌每一期的內容都是對時代的閱讀,也是未來展開研究的重要節點。
本書收錄2025年6月7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登場的「走出封閉與禁忌,迎向自由與多元―《藝術家》雜誌50周年歷史回顧講座」內容,針對每場不同的研討主題分別進行記錄整理,既可做為閱讀參考也做為檔案留存,以期與更多的朋友分享。此外,多位與藝術家雜誌雜誌社交往深厚的專家學者為《藝術家》雜誌寫下回憶、祝賀與期盼,擔任海外撰述的作者也分享各自多年來的經驗,無疑是珍貴且動人的印記。
藝術家雜誌社資深編輯,統籌歷年來多本圖書的出版發行。
內容簡介
1975年6月,《藝術家》雜誌創刊於臺灣文化藝術轉型的黎明,從關懷本土藝術出發,進而開拓觀照全球的視野。多年來《藝術家》雜誌以月刊的形式廣為發行,內容收錄各式書寫、評論、對話與賞析文章,見證了臺灣藝術在半個世紀之後逐步開闊的發展歷程,蔚為壯觀。
藝術家雜誌社自創刊後五十年以來,攜手藝術家、藝評家、作家與藝術史學者共同撰文並介紹藝術作品,留下關於藝術最貼近、也最深入的觀察與思索,由此造就《藝術家》雜誌每一期的內容都是對時代的閱讀,也是未來展開研究的重要節點。
本書收錄2025年6月7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登場的「走出封閉與禁忌,迎向自由與多元―《藝術家》雜誌50周年歷史回顧講座」內容,針對每場不同的研討主題分別進行記錄整理,既可做為閱讀參考也做為檔案留存,以期與更多的朋友分享。此外,多位與藝術家雜誌雜誌社交往深厚的專家學者為《藝術家》雜誌寫下回憶、祝賀與期盼,擔任海外撰述的作者也分享各自多年來的經驗,無疑是珍貴且動人的印記。
藝術家雜誌社自創刊後五十年以來,攜手藝術家、藝評家、作家與藝術史學者共同撰文並介紹藝術作品,留下關於藝術最貼近、也最深入的觀察與思索,由此造就《藝術家》雜誌每一期的內容都是對時代的閱讀,也是未來展開研究的重要節點。
本書收錄2025年6月7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登場的「走出封閉與禁忌,迎向自由與多元―《藝術家》雜誌50周年歷史回顧講座」內容,針對每場不同的研討主題分別進行記錄整理,既可做為閱讀參考也做為檔案留存,以期與更多的朋友分享。此外,多位與藝術家雜誌雜誌社交往深厚的專家學者為《藝術家》雜誌寫下回憶、祝賀與期盼,擔任海外撰述的作者也分享各自多年來的經驗,無疑是珍貴且動人的印記。
作者介紹
王庭玫
藝術家雜誌社資深編輯,統籌歷年來多本圖書的出版發行。
藝術家雜誌社資深編輯,統籌歷年來多本圖書的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