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術全集31 ‧ 李錫奇
1950年代末期發軔、1960年代中期達於高峰的台灣現代繪畫運動,有「畫壇變調鳥」之稱的李錫奇,即是一位重要的參與者與代表性人物。李錫奇從早期的木刻版畫出發,他巧妙地結合中國傳統的養分與西方浪漫的色彩,形成自我獨特的面貌。1958年「現代版畫會」成立,他受邀成為最年輕的創始會員,從此一路參與台灣戰後最重要的「現代繪畫運動」之推動。1960年代末期,因受〈清明上河圖〉時序推衍的構圖思維啟發,創作了以方圓相對序列變化的長幅版畫,並獲得國際大獎,也形成一系列以「本位」為名的不同媒材創作。他組成的「版畫家」、「一畫廊」、「環亞藝術中心」及「三原色」等畫廊工作,填補了70年代台灣鄉土運動抬頭到1984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之前,現代藝術活動的空白。1990年初李錫奇結束畫廊生涯;1991年的一趟大陸之旅,又為他開展了此後數十年的漆畫創作高峰,這是一個「老傳統.新生命」的創舉。和漆畫同時進行的是一批名為「墨語」的水墨,但其水墨也非傳統的水墨;他以排筆進行結構,在紙本媒材上再舖以油漆的保護,形成一種特異的視覺魅力。在「傳統與現代」的繁複辯證、拉鋸中,李錫奇以他豐美的作品,提出了最具典範性的貢獻。
本書完整介紹並收錄藝術家李錫奇一百五十件經典作品圖版、生活照片、參考圖版以及專文研究。內容由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蕭瓊瑞執筆,詳細剖析李錫奇的生活與作品等面向,是認識與研究李氏藝術全貌的專集,也是近年來涵蓋李錫奇完整生平與藝術作品的一部新里程碑。
書中針對李錫奇的經典作品提供詳實的「圖版文字解說」,使人貼近每件畫作。作者年表與國內外藝壇記事相互搭配,更加容易進入藝術家所處的時空氛圍。作者蕭瓊瑞依年代順序介紹李錫奇求學與接觸藝術並創作不輟的歷程;並作文論述李錫奇與詩人古月的結縭,造就其獨特的「藝」、「文」交友圈。李錫奇的作品予人「民間←→文人」的兩極聯想;或有沉鬱、輕靈的不同特性,卻沒有「雅、俗、貴、賤」的絕然差異,這恰恰呼應了中國傳統社會「沒有階層、只有品流」的一貫思想。總體觀之,在李錫奇充滿視覺震撼的造形語彙中,始終不變的是他那映現於紅、黑、金、銀的民族標示,其中又暗含著傳統文化中書法、門聯、巧板、風水等種種思維。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
經歷:臺南市文化局長、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委員、臺南市公共藝術委員會委員、臺南市文獻管理委員會委員、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委員、文化部國寶暨重要古物指定審議委員會委員,曾兼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教授,開授台灣美術史、台灣文化與美學、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等課程。
著作: 《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之發展》、《觀看與思維──台灣美術史論集》、《臺南市藝術人才暨團體基本史料彙編》、《島嶼色彩──台灣美術史論》、《府城民間傳統畫師輯》、《島民.風俗.畫-18世紀台灣原住民生活圖錄》、《圖說台灣美術史》Ⅰ、Ⅱ、Ⅲ、《激盪與迴游──台灣近現代藝術11家》、《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抒情水墨》、《戰後台灣美術史》等
內容簡介
完整收錄李錫奇150件經典作品彩色圖版、生活照片、參考圖版及專文,是近年來介紹李錫奇最詳盡的專著!
1950年代末期發軔、1960年代中期達於高峰的台灣現代繪畫運動,有「畫壇變調鳥」之稱的李錫奇,即是一位重要的參與者與代表性人物。李錫奇從早期的木刻版畫出發,他巧妙地結合中國傳統的養分與西方浪漫的色彩,形成自我獨特的面貌。1958年「現代版畫會」成立,他受邀成為最年輕的創始會員,從此一路參與台灣戰後最重要的「現代繪畫運動」之推動。1960年代末期,因受〈清明上河圖〉時序推衍的構圖思維啟發,創作了以方圓相對序列變化的長幅版畫,並獲得國際大獎,也形成一系列以「本位」為名的不同媒材創作。他組成的「版畫家」、「一畫廊」、「環亞藝術中心」及「三原色」等畫廊工作,填補了70年代台灣鄉土運動抬頭到1984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之前,現代藝術活動的空白。1990年初李錫奇結束畫廊生涯;1991年的一趟大陸之旅,又為他開展了此後數十年的漆畫創作高峰,這是一個「老傳統.新生命」的創舉。和漆畫同時進行的是一批名為「墨語」的水墨,但其水墨也非傳統的水墨;他以排筆進行結構,在紙本媒材上再舖以油漆的保護,形成一種特異的視覺魅力。在「傳統與現代」的繁複辯證、拉鋸中,李錫奇以他豐美的作品,提出了最具典範性的貢獻。
本書完整介紹並收錄藝術家李錫奇一百五十件經典作品圖版、生活照片、參考圖版以及專文研究。內容由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蕭瓊瑞執筆,詳細剖析李錫奇的生活與作品等面向,是認識與研究李氏藝術全貌的專集,也是近年來涵蓋李錫奇完整生平與藝術作品的一部新里程碑。
書中針對李錫奇的經典作品提供詳實的「圖版文字解說」,使人貼近每件畫作。作者年表與國內外藝壇記事相互搭配,更加容易進入藝術家所處的時空氛圍。作者蕭瓊瑞依年代順序介紹李錫奇求學與接觸藝術並創作不輟的歷程;並作文論述李錫奇與詩人古月的結縭,造就其獨特的「藝」、「文」交友圈。李錫奇的作品予人「民間←→文人」的兩極聯想;或有沉鬱、輕靈的不同特性,卻沒有「雅、俗、貴、賤」的絕然差異,這恰恰呼應了中國傳統社會「沒有階層、只有品流」的一貫思想。總體觀之,在李錫奇充滿視覺震撼的造形語彙中,始終不變的是他那映現於紅、黑、金、銀的民族標示,其中又暗含著傳統文化中書法、門聯、巧板、風水等種種思維。
1950年代末期發軔、1960年代中期達於高峰的台灣現代繪畫運動,有「畫壇變調鳥」之稱的李錫奇,即是一位重要的參與者與代表性人物。李錫奇從早期的木刻版畫出發,他巧妙地結合中國傳統的養分與西方浪漫的色彩,形成自我獨特的面貌。1958年「現代版畫會」成立,他受邀成為最年輕的創始會員,從此一路參與台灣戰後最重要的「現代繪畫運動」之推動。1960年代末期,因受〈清明上河圖〉時序推衍的構圖思維啟發,創作了以方圓相對序列變化的長幅版畫,並獲得國際大獎,也形成一系列以「本位」為名的不同媒材創作。他組成的「版畫家」、「一畫廊」、「環亞藝術中心」及「三原色」等畫廊工作,填補了70年代台灣鄉土運動抬頭到1984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之前,現代藝術活動的空白。1990年初李錫奇結束畫廊生涯;1991年的一趟大陸之旅,又為他開展了此後數十年的漆畫創作高峰,這是一個「老傳統.新生命」的創舉。和漆畫同時進行的是一批名為「墨語」的水墨,但其水墨也非傳統的水墨;他以排筆進行結構,在紙本媒材上再舖以油漆的保護,形成一種特異的視覺魅力。在「傳統與現代」的繁複辯證、拉鋸中,李錫奇以他豐美的作品,提出了最具典範性的貢獻。
本書完整介紹並收錄藝術家李錫奇一百五十件經典作品圖版、生活照片、參考圖版以及專文研究。內容由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蕭瓊瑞執筆,詳細剖析李錫奇的生活與作品等面向,是認識與研究李氏藝術全貌的專集,也是近年來涵蓋李錫奇完整生平與藝術作品的一部新里程碑。
書中針對李錫奇的經典作品提供詳實的「圖版文字解說」,使人貼近每件畫作。作者年表與國內外藝壇記事相互搭配,更加容易進入藝術家所處的時空氛圍。作者蕭瓊瑞依年代順序介紹李錫奇求學與接觸藝術並創作不輟的歷程;並作文論述李錫奇與詩人古月的結縭,造就其獨特的「藝」、「文」交友圈。李錫奇的作品予人「民間←→文人」的兩極聯想;或有沉鬱、輕靈的不同特性,卻沒有「雅、俗、貴、賤」的絕然差異,這恰恰呼應了中國傳統社會「沒有階層、只有品流」的一貫思想。總體觀之,在李錫奇充滿視覺震撼的造形語彙中,始終不變的是他那映現於紅、黑、金、銀的民族標示,其中又暗含著傳統文化中書法、門聯、巧板、風水等種種思維。
作者介紹
蕭瓊瑞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
經歷:臺南市文化局長、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委員、臺南市公共藝術委員會委員、臺南市文獻管理委員會委員、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委員、文化部國寶暨重要古物指定審議委員會委員,曾兼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教授,開授台灣美術史、台灣文化與美學、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等課程。
著作: 《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之發展》、《觀看與思維──台灣美術史論集》、《臺南市藝術人才暨團體基本史料彙編》、《島嶼色彩──台灣美術史論》、《府城民間傳統畫師輯》、《島民.風俗.畫-18世紀台灣原住民生活圖錄》、《圖說台灣美術史》Ⅰ、Ⅱ、Ⅲ、《激盪與迴游──台灣近現代藝術11家》、《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抒情水墨》、《戰後台灣美術史》等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
經歷:臺南市文化局長、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委員、臺南市公共藝術委員會委員、臺南市文獻管理委員會委員、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委員、文化部國寶暨重要古物指定審議委員會委員,曾兼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教授,開授台灣美術史、台灣文化與美學、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等課程。
著作: 《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之發展》、《觀看與思維──台灣美術史論集》、《臺南市藝術人才暨團體基本史料彙編》、《島嶼色彩──台灣美術史論》、《府城民間傳統畫師輯》、《島民.風俗.畫-18世紀台灣原住民生活圖錄》、《圖說台灣美術史》Ⅰ、Ⅱ、Ⅲ、《激盪與迴游──台灣近現代藝術11家》、《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抒情水墨》、《戰後台灣美術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