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藝術市場
  • 藝術行情

廖修平

  • 廖修平 1

廖修平

1936 
油畫 30,000   號 福華沙龍
版畫 100,000 件 福華沙龍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1936 
油畫 30,000   號 福華沙龍
版畫 100,000 件 福華沙龍
產品說明

 廖修平,1936年出生於臺北,從小即對繪畫深感興趣。父親為福華飯店集團的創辦人廖欽福。中學時代受到美術教師吳棟材的啟蒙,十九歲考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課餘在畫家李石樵畫室習畫,李石樵常常提醒廖修平要「綿爛」畫,意思是專注、認真、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態度。這樣的提點,成為他一輩子在創作上最重要的座右銘。

 大學畢業之後,廖修平轉往東京教育大學學習油畫,之後負笈法國,向那比派的畫家夏士德學習油畫,同時又進入知名版畫家威廉.海特的十七號版畫工作室進修。在海外創作逐漸成功之際,他開始思考與文化根源呼應的創作新形式,終究在版畫上找到發揮的天地,廟門符號成為重要的主題。

 學成後的廖修平轉往美國,從旅法藝術家變成了旅美藝術家。因環境差異所帶來的文化刺激是極為不同的,於是新的創作想法慢慢醞釀出來。整體創作有了更為濃郁的本土文化內容,藝術表現也更加豐富、神聖。

 神祕氛圍與深刻性來自於這種具張力的視覺對話,包括:天與地、內與外、正與反、上與下、陰與陽等等那些充滿著衝突元素的組成,卻又如此祥和沉靜。這些獨特的版畫技法與強烈的鄉土符號風格,獲得國內外許多重要的獎項的青睞。

 廖修平的創作理想與未來規畫越來越明確,他希望推動版畫藝術的志業也更為成熟。其視野相當寬闊,不但針砭國內藝術生態問題,也提出精準的國際觀察,以及對提攜後進、鼓勵藝術批評等各種制度的關照。

 1973年,廖修平返回師大美術系執教,並在各地指導與示範版畫製作。之後轉往日本筑波等校及大陸等地講學,桃李天下,跟隨者眾,影響深遠,享有「臺灣現代版畫推動者」等美譽。

 

精彩作品:

靜物 1976 絲網板 77x51cm

星星節 1971 蝕刻金屬板 80x58cm

太陽節 1969 蝕刻金屬板 66x52cm

 

生活(A) 2005 絲網板 63x46cm

陰陽 1970 蝕刻金屬板 58.2x44.4cm

東方節 1973 油彩、金箔 102x76cm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符號 ‧ 跨域 ‧ 廖修平
  • 臺灣美術全集36.廖修平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