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0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0年3月 #538

  • 藝術家2020年3月 #538 1

藝術家2020年3月 #538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版
  • 目錄

從藝術創作想像網路的未來

 

 當第三次工業革命隨著半導體、電腦、網路的發明全面展開,至已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此時此刻,若說藝術家與其創作是反映時代的鏡面,同時透過創作向未來提問和提供想像,從藝術家關注的主題取徑乃至作品的載體和呈現方式,除了闡述當前科技發展與隨之生成的現象觀察,更有富前瞻視野者設想未來的可能風景。

 

 3月專輯即從布達佩斯路德維希美術館當期展覽「網路之死」,以及今年transmediale柏林藝術與數位文化節展覽「永垂不朽的網路」二檔命題看似針鋒相對的展覽,試想網路的未來。在科技藝術的探索上,專輯介紹首爾納比藝術中心及其結合新技術研發與藝術創作實踐,從韓國發展新媒體藝術展演與科技產業的環境脈絡切入,呈現這間私人藝術機構蘊含的能動性。區塊鏈技術是否能應用於數位藝術作品的收藏和交易?專輯訪談「Artist-to-Peer (a2p)藝術家點對點交易」實驗發起人美國藝術家凱西.瑞茲和台灣區塊鏈新創公司Bitmark執行長西恩.莫斯─普茨,談論實驗的出發理念、過程與成果。

 

 「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帶來多個精采展覽,其中,東京森美術館「未來與藝術展:AI、機器人、都市、生命─明日的人類如何生活?」呈現藝術家建構的未來都市樣貌,呼應本期專輯的題旨。「國際傳真」單元,作者鄭元智就法國幾間藝術機構和產業的實際作為探討電玩與藝術的關係,以電玩應用於藝術教育和藝術經驗的案例做為思考起點。

 

 2019年適逢藝術家吳冠中誕辰一百週年,本期特別製作吳冠中特別報導,向這位20世紀的藝術大師致敬。這位在藝術市場表現突出的藝術家,多次捐贈作品的慷慨情懷令人感念,「特別報導」單元中藝評家蘇立文與魯虹二篇吳冠中專文,深入但不失感性地回顧論述吳冠中的藝術生命與現代水墨革新的藝術成就。

 

 本期新設專欄「當代藝術現象」由莊偉慈執筆,首篇爬梳2010至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策展,回溯國內近十年來當策展制度普及之後所興起的策展實踐與能量展現。「圖說希臘藝術」透過介紹以希臘神話故事為靈感和主題的藝術作品,認識西方文明的古典源流。

 

 「名家傑作」單元的主角為日本現代洋畫家小磯良平,以走訪位於神戶市立小磯紀念美術館展開,介紹這位吸融西方古典主義繪畫,驚豔日本畫壇,進而使日本洋畫獨樹一幟的藝術家。從女性形象、群像人物畫、抽象風格的嘗試到最後回返具象繪畫,展現出藝術家不畏一再挑戰自我和既定法則的精神。

 

 「發現美術館」單元帶領讀者一探於3月21日開館的京都市京瓷美術館,這座前身為京都市美術館、有著八十年歷史的館體歷經翻新,以「京都市京瓷美術館」之名再生之後帶著2020年度的展演重新回到民眾眼前。

132 3月專輯
  網路的未來想像─以藝術做為方法
134 終結烏托邦─布達佩斯路德維希美術館「網路之死」 ☉許楚君
140 從「端對端」到「永垂不朽的網路」
─關於2020年transmediale的延伸思考 ☉蘇郁心、楊詩涵
146 日常化的網路藝術─首爾納比藝術中心 ☉曾筱如
152 區塊鏈、藝術收藏與數位產權
─專訪藝術家凱西.瑞茲與Bitmark創辦人暨執行長西恩.莫斯─普茨 ☉蔣嘉惠
   
86 特別報導─吳冠中
  風箏線的縈牽─向吳冠中致敬 ☉蔣嘉惠
88 吳冠中的生涯、思想與藝術 ☉蘇立文 編譯/周亞澄
100 水墨新曲─吳冠中1997-2006年水墨畫研究 ☉魯虹
   
67 藝術風景
  安迪.沃荷的「淑女與紳士」
   
68 藝術正論
  美術館是保存文化資產的場所 ☉廖仁義
   
69 巴黎隨筆
  羅特列克的人文自然風格 ☉李明明
   
70 美術之眼
  尋找老街的靈魂 ☉陳長華
   
71 香港視線
  南豐紗廠 ☉卓有瑞
   
72 雲端遊藝
  潮藝術動向─倫敦篇 ☉陸蓉之
   
73 藝蹤尋探
  當西方與東方相遇時 ☉吳曉芳
   
74 藝術新聞
  2020「思辨之夜」
  林曼麗連任國藝會第九屆董事長
75 國立國父紀念館林章湖書畫展
  2020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論壇
76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推出國際大展
  2020曼谷藝術雙年展宣布展題
77 ARTIZON美術館開館
78 2021年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啟動
79 根特美術館「凡艾克:視覺革命」
  梵谷〈自畫像〉證實為原作
   
80 展事匯
  這個世界⋯⋯─混亂的、血性的與美好的種種 ☉許玉鈴
   
84 國際傳真
  電玩與藝術 ☉鄭元智
   
124 台灣美術
  青絲成辮─陳澄波的文章、剪報、書信、照片及字畫收藏
─《陳澄波全集》第七卷「個人史料Ⅱ」出版 ☉蔡耀慶
   
158 藝術現場
  書寫未來的歷史:ZKM館藏展
   
161 圍場散步
  疫病蔓延時的藝術產業 ☉胡永芬
   
164 台灣抽象藝術史
  抽象藝術進行式(一)─《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卅八章 ☉蕭瓊瑞
   
180 評藝廣場
  歲月.故事.鐘俊雄 ☉蕭瓊瑞
   
184 美學入門
  藝術與哲學─《美學入門》之十七 ☉歐文.艾德曼 編譯/朱惠慈
   
192 交陪美學論
  嗅跡與沒徑─跟著俊賢去旅行:禮納里、大港口、來吉部落 ☉龔卓軍
   
196 當代藝術現象
  策展制度普及之後─台灣當代藝術策展概述2010-2019 ☉莊偉慈
   
206 藝術與記憶政治
  歷史的終結與資本的勝利
─如何記得柏林圍牆?德國紀念地景的縮影(下) ☉鄭安齊
   
214 名畫物語
  擘畫新世界─康丁斯基〈群集〉與〈甜蜜的短曲〉 ☉許楚君
   
218 圖說希臘藝術
  榮耀眾神的希臘藝術 ☉朱惠慈
   
222 國際藝壇
  美人畫的魅力─京都福田美術館「美人的一切」 ☉羅珮慈
226 當代日本的美學意識─大阪國立國際美術館典藏展 ☉陳宜艷
230 未來都市及人工智慧的藝術創作
─東京森美術館「未來與藝術展:AI、機器人、都市、生命─明日的人類如何生活?」 ☉劉育仁
236 〈無形之山〉迷幻電影裝置中無止境的追尋
─巴黎平台當代藝術中心「班.羅素:無形之山」 ☉詹育杰
242 黑色大師蘇拉崎歡慶百歲
─法國藝術界為蘇拉崎舉辦慶生活動 ☉廖瓊芳
246 被重新定義的藝術流派
─倫敦華勒斯典藏館「被遺忘的大師:東印度公司的印度繪畫」 ☉黃杰敏
258 非本土藝術家帶入的奢華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英國巴洛克:權力與幻覺」 ☉方秀雲
   
264 策展論述
  如實知見─黃嘉寧的繪畫「寫真」 ☉沈伯丞
   
272 名家傑作
  日本現代洋畫家小磯良平─踵事增華的藝術思變 ☉羅珮慈
   
304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法蘭西斯.培根〈1973年5-6月三聯作〉無意義的趣味 ☉潘(示番)
310 克里斯坦.波東斯基的死亡演繹 ☉潘(示番)
   
314 發現美術館
  有機再生─京都市京瓷美術館開館 ☉羅珮慈
   
320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22 西域佛畫
  觀音菩薩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 編譯/林保堯
   
330 創意陶藝
  在柴火裡不斷重生的陶藝家郭詩謙 ☉莊秀玲
   
334 當代新陶
  賽門.佐特.約瑟夫×中田雅巳 ☉邵婷如
   
338 誌上話陶
  融合書、畫意象的陶瓷雕塑─陶藝家簡志達 ☉黎翠玉
   
340 藝術著作
  「見山不是山」:凱吉向杜象與梭羅的致敬
─見山又是山:約翰.凱吉視覺藝術中的禪意解讀(二) ☉彭宇薰
   
372 新書出版
  從藝術史研究到藝術展示史研究
─劉碧旭《觀看的歷史轉型:歐洲藝術展覽的起源與演變》的開創性意義 ☉廖仁義
   
376 工藝美術
  修復中重生,舊裡翻新的力量─《臺灣工藝》第七十六期出刊 ☉朱珮儀
   
347 藝展目錄
   
348 藝展報導
   
355 藝術快遞
   
356 展覽月報
   
362 藝術市場行情表
   
366 藝術家圖書目錄
   
377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版

從藝術創作想像網路的未來

 

 當第三次工業革命隨著半導體、電腦、網路的發明全面展開,至已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此時此刻,若說藝術家與其創作是反映時代的鏡面,同時透過創作向未來提問和提供想像,從藝術家關注的主題取徑乃至作品的載體和呈現方式,除了闡述當前科技發展與隨之生成的現象觀察,更有富前瞻視野者設想未來的可能風景。

 

 3月專輯即從布達佩斯路德維希美術館當期展覽「網路之死」,以及今年transmediale柏林藝術與數位文化節展覽「永垂不朽的網路」二檔命題看似針鋒相對的展覽,試想網路的未來。在科技藝術的探索上,專輯介紹首爾納比藝術中心及其結合新技術研發與藝術創作實踐,從韓國發展新媒體藝術展演與科技產業的環境脈絡切入,呈現這間私人藝術機構蘊含的能動性。區塊鏈技術是否能應用於數位藝術作品的收藏和交易?專輯訪談「Artist-to-Peer (a2p)藝術家點對點交易」實驗發起人美國藝術家凱西.瑞茲和台灣區塊鏈新創公司Bitmark執行長西恩.莫斯─普茨,談論實驗的出發理念、過程與成果。

 

 「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帶來多個精采展覽,其中,東京森美術館「未來與藝術展:AI、機器人、都市、生命─明日的人類如何生活?」呈現藝術家建構的未來都市樣貌,呼應本期專輯的題旨。「國際傳真」單元,作者鄭元智就法國幾間藝術機構和產業的實際作為探討電玩與藝術的關係,以電玩應用於藝術教育和藝術經驗的案例做為思考起點。

 

 2019年適逢藝術家吳冠中誕辰一百週年,本期特別製作吳冠中特別報導,向這位20世紀的藝術大師致敬。這位在藝術市場表現突出的藝術家,多次捐贈作品的慷慨情懷令人感念,「特別報導」單元中藝評家蘇立文與魯虹二篇吳冠中專文,深入但不失感性地回顧論述吳冠中的藝術生命與現代水墨革新的藝術成就。

 

 本期新設專欄「當代藝術現象」由莊偉慈執筆,首篇爬梳2010至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策展,回溯國內近十年來當策展制度普及之後所興起的策展實踐與能量展現。「圖說希臘藝術」透過介紹以希臘神話故事為靈感和主題的藝術作品,認識西方文明的古典源流。

 

 「名家傑作」單元的主角為日本現代洋畫家小磯良平,以走訪位於神戶市立小磯紀念美術館展開,介紹這位吸融西方古典主義繪畫,驚豔日本畫壇,進而使日本洋畫獨樹一幟的藝術家。從女性形象、群像人物畫、抽象風格的嘗試到最後回返具象繪畫,展現出藝術家不畏一再挑戰自我和既定法則的精神。

 

 「發現美術館」單元帶領讀者一探於3月21日開館的京都市京瓷美術館,這座前身為京都市美術館、有著八十年歷史的館體歷經翻新,以「京都市京瓷美術館」之名再生之後帶著2020年度的展演重新回到民眾眼前。

目錄
132 3月專輯
  網路的未來想像─以藝術做為方法
134 終結烏托邦─布達佩斯路德維希美術館「網路之死」 ☉許楚君
140 從「端對端」到「永垂不朽的網路」
─關於2020年transmediale的延伸思考 ☉蘇郁心、楊詩涵
146 日常化的網路藝術─首爾納比藝術中心 ☉曾筱如
152 區塊鏈、藝術收藏與數位產權
─專訪藝術家凱西.瑞茲與Bitmark創辦人暨執行長西恩.莫斯─普茨 ☉蔣嘉惠
   
86 特別報導─吳冠中
  風箏線的縈牽─向吳冠中致敬 ☉蔣嘉惠
88 吳冠中的生涯、思想與藝術 ☉蘇立文 編譯/周亞澄
100 水墨新曲─吳冠中1997-2006年水墨畫研究 ☉魯虹
   
67 藝術風景
  安迪.沃荷的「淑女與紳士」
   
68 藝術正論
  美術館是保存文化資產的場所 ☉廖仁義
   
69 巴黎隨筆
  羅特列克的人文自然風格 ☉李明明
   
70 美術之眼
  尋找老街的靈魂 ☉陳長華
   
71 香港視線
  南豐紗廠 ☉卓有瑞
   
72 雲端遊藝
  潮藝術動向─倫敦篇 ☉陸蓉之
   
73 藝蹤尋探
  當西方與東方相遇時 ☉吳曉芳
   
74 藝術新聞
  2020「思辨之夜」
  林曼麗連任國藝會第九屆董事長
75 國立國父紀念館林章湖書畫展
  2020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論壇
76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推出國際大展
  2020曼谷藝術雙年展宣布展題
77 ARTIZON美術館開館
78 2021年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啟動
79 根特美術館「凡艾克:視覺革命」
  梵谷〈自畫像〉證實為原作
   
80 展事匯
  這個世界⋯⋯─混亂的、血性的與美好的種種 ☉許玉鈴
   
84 國際傳真
  電玩與藝術 ☉鄭元智
   
124 台灣美術
  青絲成辮─陳澄波的文章、剪報、書信、照片及字畫收藏
─《陳澄波全集》第七卷「個人史料Ⅱ」出版 ☉蔡耀慶
   
158 藝術現場
  書寫未來的歷史:ZKM館藏展
   
161 圍場散步
  疫病蔓延時的藝術產業 ☉胡永芬
   
164 台灣抽象藝術史
  抽象藝術進行式(一)─《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卅八章 ☉蕭瓊瑞
   
180 評藝廣場
  歲月.故事.鐘俊雄 ☉蕭瓊瑞
   
184 美學入門
  藝術與哲學─《美學入門》之十七 ☉歐文.艾德曼 編譯/朱惠慈
   
192 交陪美學論
  嗅跡與沒徑─跟著俊賢去旅行:禮納里、大港口、來吉部落 ☉龔卓軍
   
196 當代藝術現象
  策展制度普及之後─台灣當代藝術策展概述2010-2019 ☉莊偉慈
   
206 藝術與記憶政治
  歷史的終結與資本的勝利
─如何記得柏林圍牆?德國紀念地景的縮影(下) ☉鄭安齊
   
214 名畫物語
  擘畫新世界─康丁斯基〈群集〉與〈甜蜜的短曲〉 ☉許楚君
   
218 圖說希臘藝術
  榮耀眾神的希臘藝術 ☉朱惠慈
   
222 國際藝壇
  美人畫的魅力─京都福田美術館「美人的一切」 ☉羅珮慈
226 當代日本的美學意識─大阪國立國際美術館典藏展 ☉陳宜艷
230 未來都市及人工智慧的藝術創作
─東京森美術館「未來與藝術展:AI、機器人、都市、生命─明日的人類如何生活?」 ☉劉育仁
236 〈無形之山〉迷幻電影裝置中無止境的追尋
─巴黎平台當代藝術中心「班.羅素:無形之山」 ☉詹育杰
242 黑色大師蘇拉崎歡慶百歲
─法國藝術界為蘇拉崎舉辦慶生活動 ☉廖瓊芳
246 被重新定義的藝術流派
─倫敦華勒斯典藏館「被遺忘的大師:東印度公司的印度繪畫」 ☉黃杰敏
258 非本土藝術家帶入的奢華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英國巴洛克:權力與幻覺」 ☉方秀雲
   
264 策展論述
  如實知見─黃嘉寧的繪畫「寫真」 ☉沈伯丞
   
272 名家傑作
  日本現代洋畫家小磯良平─踵事增華的藝術思變 ☉羅珮慈
   
304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法蘭西斯.培根〈1973年5-6月三聯作〉無意義的趣味 ☉潘(示番)
310 克里斯坦.波東斯基的死亡演繹 ☉潘(示番)
   
314 發現美術館
  有機再生─京都市京瓷美術館開館 ☉羅珮慈
   
320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22 西域佛畫
  觀音菩薩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 編譯/林保堯
   
330 創意陶藝
  在柴火裡不斷重生的陶藝家郭詩謙 ☉莊秀玲
   
334 當代新陶
  賽門.佐特.約瑟夫×中田雅巳 ☉邵婷如
   
338 誌上話陶
  融合書、畫意象的陶瓷雕塑─陶藝家簡志達 ☉黎翠玉
   
340 藝術著作
  「見山不是山」:凱吉向杜象與梭羅的致敬
─見山又是山:約翰.凱吉視覺藝術中的禪意解讀(二) ☉彭宇薰
   
372 新書出版
  從藝術史研究到藝術展示史研究
─劉碧旭《觀看的歷史轉型:歐洲藝術展覽的起源與演變》的開創性意義 ☉廖仁義
   
376 工藝美術
  修復中重生,舊裡翻新的力量─《臺灣工藝》第七十六期出刊 ☉朱珮儀
   
347 藝展目錄
   
348 藝展報導
   
355 藝術快遞
   
356 展覽月報
   
362 藝術市場行情表
   
366 藝術家圖書目錄
   
377 藝術線上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0年2月 #537
  • 藝術家2020年1月 #536
  • 藝術家2019年12月 #535
  • 觀看的歷史轉型:歐洲藝術展覽的起源與演變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