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1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1年4月 #551

  • 藝術家2021年4月 #551 1

藝術家2021年4月 #551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板
  • 目錄

「當代藝術中心」如何可能?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於3月16日公布本屆得主,為法國的拉噶東(Anne Lacaton)和瓦薩爾(Jean-Philippe Vassal)榮獲,他們重新思考建築的定義,以再造更新過去現代主義建築,從原有的結構之美上尋求永續性。他們近期著名項目有2012年對巴黎東京宮的改建案,在增加可使用的面積之外捨去美術館白盒子的形態,創造寬鬆、未經潤飾的空間,提供藝術家與策展人多元的物質環境容納各種媒介的作品,鼓勵著觀眾在此留連。東京宮秉持開放與前衛的精神,為法國乃至國際重要的當代藝術中心之一,也是法國當代藝術中心發展協會(d.c.a)的一員。

 

 「當代藝術中心」在不同國家藝術場域和文化背景下呈現不盡相同的景況與機制,而這也拓寬了人們對於當代藝術中心的想像與認識,毫無疑問的,它是創作和提問的發生地,並保有相當程度的彈性。4月專輯,許楚君回顧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從2010年成立至今年2月解散實體空間十年來的軌跡,思辨它持續變化的型態和其自身所演示的提問和嘗試。在法國藝壇的當代藝術中心已形成一個活躍且成熟的體系,蔣嘉惠介紹成立於1992年的d.c.a,概述組織特色和理念。鄭元智指出法國企業藝術基金會與其經營的藝術中心不容忽視的能量與角色,並以保樂.利加企業藝術中心和新落成的Komunuma藝術社區為例。許玉鈴與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對話,言及即將於上海開幕的新空間UCCA Edge和該機構從北京到上海的布局。

 

 特別報導單元評介京都市京瓷美術館1月下旬推出的「平成美術:泡沫與瓦礫1989-2019」,展覽由藝術評論家椹木野衣策畫,承襲其所著《震美術論》中探討的議題並參考《方丈記》、《瓦礫的未來》兩部災難相關著作做為核心,回看平成時代起步至終的政經背景及天災人禍,探討其間與之並行的藝術家創作與社會動態的共時性。

 

 名家傑作單元介紹「江戶狩野」之祖狩野探幽,身為狩野本家直系子孫,他在十六歲時便受命成為德川幕府的御用畫師,後曾負責多座城郭建築修建的空間壁面裝飾。他為人樂道不已的「留白意識」和「探幽縮圖」,在在為傳統母題賦予新的表現與旨趣。

 

 本期發現美術館單元帶領讀者來到位於日本香川縣的丸龜市豬熊弦一郎現代美術館,踏看這位出身於當地的藝術家與故鄉表露無遺的深厚情分,亦細觀美術館建築與空間特色,以及從建築學觀點出發再詮釋藝術創作的「窗展」。

 

 本期藝術人物單元專訪新任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林育淳,訪談中她分享未來對於如何帶領該館深耕台灣美術並連結與台南城市在地關係的思考。本期封面藝術家陳輝東將於今年4月起在臺南市美術館舉辦創作展,關於這位致力於美術教育不輟、臺南市美術館催生者之一的藝術家與其作品,由陳長華執筆的專文中有詳盡的評述與賞析。

108 4月專輯
  當代藝術中心啟動的可能性
110 不停歇變形體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的十年 ☉許楚君
114 開放多元、實驗與所有可能的活場域
─法國當代藝術中心發展協會d.c.a ☉蔣嘉惠
118 法國企業基金會不可忽略的文化動力 ☉鄭元智
126 UCCA北京至上海的布局
─對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 ☉許玉鈴
   
90 特別報導
  令和平成為災難與新生的一部分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平成美術:泡沫與瓦礫1989-2019」 ☉趙宜恬
   
51 藝術風景
  何塞.龐沙蒂的充氣雕塑
   
52 藝術正論
  台灣需要這麼多美術館嗎? ☉廖仁義
   
53 美術之眼
  楊英風的青春豐年 ☉陳長華
   
54 香港視線
  慈山寺之行 ☉卓有瑞
   
55 藝蹤尋探
  交織歷久彌新的雅緻 ☉吳曉芳
   
56 藝術新聞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試營運
57 台北當代藝術館邁入廿週年
  第十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58 李靜慧接任文化部政務次長
  嘉義市立美術館方慶綿個展
59 2021台南藝術博覽會
  新加坡首間藝術大學創立
60 富野由悠季的世界
  邱吉爾二戰風景作拍出新高價
61 第十二屆柏林雙年展公布策展人
  首件NFT作品在佳士得拍出天價
   
62 藝術市場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藝術市場觀察 ☉唐忠珊
   
64 藝點觀察
  文化平權在路上─台灣文化平權相關展演活動觀察 ☉莊偉慈
   
66 國際傳真
  英國在疫情下對文化產業的協助 ☉林盈君
   
68 當代藝術
  他想說的事情─記關渡美術館「奈良美智特展」 ☉羅珮慈
   
70 封面藝術家
  在自由大道探索美─陳輝東的藝術創作 ☉陳長華
   
104 藝術人物
  在生活中的全民美術館─專訪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林育淳 ☉蔣嘉惠
   
130 藝術現場
  妮基.聖法爾:給生命的構架
   
133 圍場散步
  台灣藝術產業可以全贏! ☉胡永芬
   
136 台灣美術
  號角響起─順天藏品歸鄉展的歷史意義 ☉蕭瓊瑞
   
144 手繪古建築
  圓山別莊─反映美術工藝運動的台灣洋樓 ☉李乾朗
   
148 以相生心
  經變─義理─一代時教
─以相生心─佛教造像中的修行觀照(系列8) ☉林谷芳
   
160 台灣水墨變相史
  區域性書畫家的興起(二之二)─《台灣水墨變相史》第九章 ☉蕭瓊瑞
   
178 藝術視界
  羅浮宮的收藏歷史
─羅浮宮的收藏史反映出藝術史上人類審美趣味變遷的歷史 ☉本刊編譯
   
186 臨界區藝術
  霧的現象學─羅斯金山岳美學中的屏幕與媒體 ☉龔卓軍
   
190 影像邊緣
  伊薩.江森〈馬尼拉動物園〉中的動物與圖象 ☉王柏偉
   
194 評藝廣場
  幾丁質─南藝金工學生謝師展 ☉蕭瓊瑞
   
198 翡冷翠美術經典
  創造歷史,超越死亡與遺忘:契馬布耶 ☉劉碧旭
   
202 圖說希臘神話
  奧林帕斯山─眾神的居所 ☉朱惠慈
   
210 名畫物語
  他方的繪畫─威廉.布雷克〈阿爾比恩立起〉+〈太初〉 ☉許楚君
   
214 展事匯
  物質與人性的對應─從藝術反觀我們的世界 ☉許玉鈴
   
218 國際藝壇
  尋常的詩意─北京木木美術館「喬治.莫朗迪:桌子上的風景」 ☉邱筱臻
226 迷航於黃金時代的殖民故事與歷史記憶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奴隸制」特展 ☉周亞澄
232 慈悲的殘酷
─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國立藝術中心雷昂.費拉利回顧展 ☉周芳蓮
238 視覺的線索與意外的驚奇
─愛丁堡城市藝術中心「喬克.麥克法迪恩去看畫」 ☉方秀雲
   
244 藝術與記憶政治
  不合時宜或因時制宜的紀念─政治脈絡變換下的紀念碑(下) ☉鄭安齊
   
252 藝術動態
  藝術的沉思─評2021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 ☉蘇憲法
   
84 展覽評介
  雅集的追憶─寫在楊思勝書畫展之前 ☉石守謙
254 朝自然意識前進─「微精神」現象學側寫 ☉蔡士瑋
256 「弧」與「斜」的空間對視:劉永仁個展 ☉譚力新
   
259 藝術家評介
  薰風拂面─鍾正山在台灣的藝術足跡 ☉廖新田
264 美麗島嶼.台灣─蘇振明70回顧展的國土情懷 ☉李欽賢
   
268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米勒〈晚鐘〉的人道主義 ☉潘(示番)
272 古典主義大師普桑〈我曾在阿卡迪亞〉的樂園 ☉潘(示番)
   
276 名家傑作
  江戶狩野之祖狩野探幽─留白意識下的灑脫淡泊 ☉羅珮慈
   
302 發現美術館
  是窗讓我們互為他者,再發現彼此
─丸龜市豬熊弦一郎現代美術館與「窗展」 ☉趙宜恬
   
312 創作自述
  四十年前的西藏速寫(上) ☉韓書力
   
320 藝術占星
  泥淖裡誕生的端莊容顏:莫迪利亞尼 ☉彭宇薰
   
324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28 西域佛畫
  伯希和探險隊發現資料所見的中亞遺跡與遺物(中)
☉傑克.吉埃 編譯/林保堯
   
334 部落傳說
  頭目篇─Seqalu最年輕部落統領者
─三、利里武部落Avanen(李政杭)頭目 ☉傅姀姮
   
342 當代新陶
  PJ.布魯伊尼克斯+牟田陽日 ☉邵婷如
   
376 新書出版
  松柏之茂.台灣美術理論續航
─王秀雄九十嵩壽─「王秀雄文集」經典論著復刻出版 ☉曾筱如
   
346 藝展目錄
   
347 藝展報導
   
355 藝術快遞
   
356 展覽月報
   
362 藝術市場行情表
   
366 藝術家圖書目錄
   
372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板

「當代藝術中心」如何可能?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於3月16日公布本屆得主,為法國的拉噶東(Anne Lacaton)和瓦薩爾(Jean-Philippe Vassal)榮獲,他們重新思考建築的定義,以再造更新過去現代主義建築,從原有的結構之美上尋求永續性。他們近期著名項目有2012年對巴黎東京宮的改建案,在增加可使用的面積之外捨去美術館白盒子的形態,創造寬鬆、未經潤飾的空間,提供藝術家與策展人多元的物質環境容納各種媒介的作品,鼓勵著觀眾在此留連。東京宮秉持開放與前衛的精神,為法國乃至國際重要的當代藝術中心之一,也是法國當代藝術中心發展協會(d.c.a)的一員。

 

 「當代藝術中心」在不同國家藝術場域和文化背景下呈現不盡相同的景況與機制,而這也拓寬了人們對於當代藝術中心的想像與認識,毫無疑問的,它是創作和提問的發生地,並保有相當程度的彈性。4月專輯,許楚君回顧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從2010年成立至今年2月解散實體空間十年來的軌跡,思辨它持續變化的型態和其自身所演示的提問和嘗試。在法國藝壇的當代藝術中心已形成一個活躍且成熟的體系,蔣嘉惠介紹成立於1992年的d.c.a,概述組織特色和理念。鄭元智指出法國企業藝術基金會與其經營的藝術中心不容忽視的能量與角色,並以保樂.利加企業藝術中心和新落成的Komunuma藝術社區為例。許玉鈴與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對話,言及即將於上海開幕的新空間UCCA Edge和該機構從北京到上海的布局。

 

 特別報導單元評介京都市京瓷美術館1月下旬推出的「平成美術:泡沫與瓦礫1989-2019」,展覽由藝術評論家椹木野衣策畫,承襲其所著《震美術論》中探討的議題並參考《方丈記》、《瓦礫的未來》兩部災難相關著作做為核心,回看平成時代起步至終的政經背景及天災人禍,探討其間與之並行的藝術家創作與社會動態的共時性。

 

 名家傑作單元介紹「江戶狩野」之祖狩野探幽,身為狩野本家直系子孫,他在十六歲時便受命成為德川幕府的御用畫師,後曾負責多座城郭建築修建的空間壁面裝飾。他為人樂道不已的「留白意識」和「探幽縮圖」,在在為傳統母題賦予新的表現與旨趣。

 

 本期發現美術館單元帶領讀者來到位於日本香川縣的丸龜市豬熊弦一郎現代美術館,踏看這位出身於當地的藝術家與故鄉表露無遺的深厚情分,亦細觀美術館建築與空間特色,以及從建築學觀點出發再詮釋藝術創作的「窗展」。

 

 本期藝術人物單元專訪新任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林育淳,訪談中她分享未來對於如何帶領該館深耕台灣美術並連結與台南城市在地關係的思考。本期封面藝術家陳輝東將於今年4月起在臺南市美術館舉辦創作展,關於這位致力於美術教育不輟、臺南市美術館催生者之一的藝術家與其作品,由陳長華執筆的專文中有詳盡的評述與賞析。

目錄
108 4月專輯
  當代藝術中心啟動的可能性
110 不停歇變形體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的十年 ☉許楚君
114 開放多元、實驗與所有可能的活場域
─法國當代藝術中心發展協會d.c.a ☉蔣嘉惠
118 法國企業基金會不可忽略的文化動力 ☉鄭元智
126 UCCA北京至上海的布局
─對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 ☉許玉鈴
   
90 特別報導
  令和平成為災難與新生的一部分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平成美術:泡沫與瓦礫1989-2019」 ☉趙宜恬
   
51 藝術風景
  何塞.龐沙蒂的充氣雕塑
   
52 藝術正論
  台灣需要這麼多美術館嗎? ☉廖仁義
   
53 美術之眼
  楊英風的青春豐年 ☉陳長華
   
54 香港視線
  慈山寺之行 ☉卓有瑞
   
55 藝蹤尋探
  交織歷久彌新的雅緻 ☉吳曉芳
   
56 藝術新聞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試營運
57 台北當代藝術館邁入廿週年
  第十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58 李靜慧接任文化部政務次長
  嘉義市立美術館方慶綿個展
59 2021台南藝術博覽會
  新加坡首間藝術大學創立
60 富野由悠季的世界
  邱吉爾二戰風景作拍出新高價
61 第十二屆柏林雙年展公布策展人
  首件NFT作品在佳士得拍出天價
   
62 藝術市場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藝術市場觀察 ☉唐忠珊
   
64 藝點觀察
  文化平權在路上─台灣文化平權相關展演活動觀察 ☉莊偉慈
   
66 國際傳真
  英國在疫情下對文化產業的協助 ☉林盈君
   
68 當代藝術
  他想說的事情─記關渡美術館「奈良美智特展」 ☉羅珮慈
   
70 封面藝術家
  在自由大道探索美─陳輝東的藝術創作 ☉陳長華
   
104 藝術人物
  在生活中的全民美術館─專訪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林育淳 ☉蔣嘉惠
   
130 藝術現場
  妮基.聖法爾:給生命的構架
   
133 圍場散步
  台灣藝術產業可以全贏! ☉胡永芬
   
136 台灣美術
  號角響起─順天藏品歸鄉展的歷史意義 ☉蕭瓊瑞
   
144 手繪古建築
  圓山別莊─反映美術工藝運動的台灣洋樓 ☉李乾朗
   
148 以相生心
  經變─義理─一代時教
─以相生心─佛教造像中的修行觀照(系列8) ☉林谷芳
   
160 台灣水墨變相史
  區域性書畫家的興起(二之二)─《台灣水墨變相史》第九章 ☉蕭瓊瑞
   
178 藝術視界
  羅浮宮的收藏歷史
─羅浮宮的收藏史反映出藝術史上人類審美趣味變遷的歷史 ☉本刊編譯
   
186 臨界區藝術
  霧的現象學─羅斯金山岳美學中的屏幕與媒體 ☉龔卓軍
   
190 影像邊緣
  伊薩.江森〈馬尼拉動物園〉中的動物與圖象 ☉王柏偉
   
194 評藝廣場
  幾丁質─南藝金工學生謝師展 ☉蕭瓊瑞
   
198 翡冷翠美術經典
  創造歷史,超越死亡與遺忘:契馬布耶 ☉劉碧旭
   
202 圖說希臘神話
  奧林帕斯山─眾神的居所 ☉朱惠慈
   
210 名畫物語
  他方的繪畫─威廉.布雷克〈阿爾比恩立起〉+〈太初〉 ☉許楚君
   
214 展事匯
  物質與人性的對應─從藝術反觀我們的世界 ☉許玉鈴
   
218 國際藝壇
  尋常的詩意─北京木木美術館「喬治.莫朗迪:桌子上的風景」 ☉邱筱臻
226 迷航於黃金時代的殖民故事與歷史記憶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奴隸制」特展 ☉周亞澄
232 慈悲的殘酷
─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國立藝術中心雷昂.費拉利回顧展 ☉周芳蓮
238 視覺的線索與意外的驚奇
─愛丁堡城市藝術中心「喬克.麥克法迪恩去看畫」 ☉方秀雲
   
244 藝術與記憶政治
  不合時宜或因時制宜的紀念─政治脈絡變換下的紀念碑(下) ☉鄭安齊
   
252 藝術動態
  藝術的沉思─評2021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 ☉蘇憲法
   
84 展覽評介
  雅集的追憶─寫在楊思勝書畫展之前 ☉石守謙
254 朝自然意識前進─「微精神」現象學側寫 ☉蔡士瑋
256 「弧」與「斜」的空間對視:劉永仁個展 ☉譚力新
   
259 藝術家評介
  薰風拂面─鍾正山在台灣的藝術足跡 ☉廖新田
264 美麗島嶼.台灣─蘇振明70回顧展的國土情懷 ☉李欽賢
   
268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米勒〈晚鐘〉的人道主義 ☉潘(示番)
272 古典主義大師普桑〈我曾在阿卡迪亞〉的樂園 ☉潘(示番)
   
276 名家傑作
  江戶狩野之祖狩野探幽─留白意識下的灑脫淡泊 ☉羅珮慈
   
302 發現美術館
  是窗讓我們互為他者,再發現彼此
─丸龜市豬熊弦一郎現代美術館與「窗展」 ☉趙宜恬
   
312 創作自述
  四十年前的西藏速寫(上) ☉韓書力
   
320 藝術占星
  泥淖裡誕生的端莊容顏:莫迪利亞尼 ☉彭宇薰
   
324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28 西域佛畫
  伯希和探險隊發現資料所見的中亞遺跡與遺物(中)
☉傑克.吉埃 編譯/林保堯
   
334 部落傳說
  頭目篇─Seqalu最年輕部落統領者
─三、利里武部落Avanen(李政杭)頭目 ☉傅姀姮
   
342 當代新陶
  PJ.布魯伊尼克斯+牟田陽日 ☉邵婷如
   
376 新書出版
  松柏之茂.台灣美術理論續航
─王秀雄九十嵩壽─「王秀雄文集」經典論著復刻出版 ☉曾筱如
   
346 藝展目錄
   
347 藝展報導
   
355 藝術快遞
   
356 展覽月報
   
362 藝術市場行情表
   
366 藝術家圖書目錄
   
372 藝術線上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1年3月 #550
  • 藝術家2021年2月 #549
  • 藝術家2021年1月 #548
  • 王秀雄文集(全五冊)
  • 臺灣美術評論全集:王秀雄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