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4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4月 #199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4月 #199 1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4月 #199

第199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99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愛與願,美與禮

 一朵花、一封信、一首歌、一粒米、一顆石頭、一次呼吸、一針一線……,對李明維來說,「一期一會」的人我因緣,俱是生命裡的本真,他的美學計畫或許被視為應許人世美好的烏托邦縮影,實則,美好世界盡在日常之中。向陌生人開放自我的世界、對於人際連結而生的美好能量的信念,是李明維所有藝術計畫的原點與終點──以終為始,人世諸般美好便是終始相依的循環。一念即永恆,4月專輯「心靈劇場」觀視藝術家如何連結日常生活的藝術,讓平凡變得非凡,邀請眾人共同體驗日常生活的本來樣態。
 

  露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創作歷程跨越了70年的光陰,以罕見的廣度和強烈的衝擊性,重新定義了人們對主體性、性和厭棄之物的思考。布爾喬亞對自身經歷的挖掘,特別是她與父母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為她的創作提供了豐沛的靈感。透過創作,布爾喬亞展示了對身體、心理與肉身結構的關注,並對由此建立的精神與實體空間有著深刻的探索。她對「自我」及其在多種關係中的表現深感著迷,這種探索在她著名的巨型蜘蛛雕塑〈媽媽〉中表露無遺。
 

 前衛表演者、早期概念藝術先驅、激進反戰人士、傳奇音樂人、女權倡議者及和平擁護者──這些跨世紀多重知名身分,絲毫掩蓋不了躍動於小野洋子(Yoko Ono)血液中,那股超越時代的自由叛逆精神。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大型特展「小野洋子:心靈之樂」深度挖掘小野洋子橫跨70多年具開創性的關鍵創作時刻,並追溯其對藝術、言語和公眾參與的激進突破,以及人類心靈力量的長久信念──透過「觀想」達成行動,進而實現愛與和平。
 

 近期在西雅圖藝術博物館(Seattle Art Museum)舉辦的「柯爾達:在運動之中,雪利家族珍藏」(Calder: In Motion, The Shirley Family Collection)展,展品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與商業價值,它們也是一份來自館方長期贊助人喬恩(Jon Shirley)與金.李希特.雪利(Kim Richter Shirley)伉儷富含情感與承諾的真摯禮物。曾任微軟總裁的喬恩.雪利,於2023年4月向西雅圖藝術博物館捐贈了48件柯爾達的作品,這批收藏是藝術家最為重要的一批創作。根據一名佳士得高階主管評估,這些作品總價高達2億美元。
 

 服飾作為社會地位和財富的標誌,向來是肖像畫的重要元素。在美國的「鍍金時代」和法國的「美好年代」(1870-1914)期間,時尚的重要性達到了新的高度,當時出現了「為了肖像畫而裝扮」這股不可抗拒的風潮,財富和休閒不再是貴族的特權,也為新興的精英階層所享有。波士頓美術館和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共同策畫「沙金與時尚」(Sargent and Fashion)展覽,邀請我們進入19與20世紀之交最著名的肖像畫家的工作室,透過服飾和時尚的濾鏡,一探沙金所描繪的肖像對於時代的影響力。
 

 「我想盡可能激進地活著。」從雜誌編輯搖身成為日本戰後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中平卓馬攜手森山大道作為日本攝影「粗糙、晃動、失焦」風格的代表人物,其後不斷自我批判,甚至燒毀大量作品後作風丕變。他與篠山紀信聯手連載「決鬥寫真論」之後,因酒精中毒病倒失憶,後又復歸創作直至去世,人生和藝術同樣充滿戲劇化起伏激盪。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舉辦他去世後的首度終身回顧展「中平卓馬 火——氾濫」,透過他半世紀的影像和書寫,喚起一個時代的回憶,照片與文字交織的回聲仍迴盪在日本文化界。

藝術熱新聞
010 形而上畫廊推出新展「快樂農場」
  芝加哥聯合聯盟俱樂部售莫內作品籌翻修款項
  英國決議3件魯本斯作品應留在科陶德美術館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1 海港基隆(三)Le Port III  ◎陳郁秀
   
藝術龍門陣
016 傳統無處不當代 ──書法篇(下)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8 誰的眼光這麼好?乾隆年製款掐絲琺瑯鼻煙壺被撿漏了  ◎戴忠仁
   
倫敦藝術拍賣特別報導
020 馬格利特〈親密朋友〉以3366萬英鎊成交價領銜拍場
──佳士得倫敦「20/21世紀與超現實主義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1億9670萬英鎊 ◎編輯部
022 畢卡索〈叼煙斗的男人〉以1372萬3100英鎊成交
──倫敦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近1億英鎊 ◎編輯部
024 安迪.沃荷〈黛安娜王妃肖像〉以240萬7500英鎊成交
──富藝斯倫敦「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1368萬9650英鎊
◎編輯部
   
市場觀察
026 藝術市場參與者尋求穩定而可持續的盈利增長──2024年《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收藏調查報告》揭示市場脈動、實況與展望 ◎編輯部
   
藝術焦點
030 致時尚以永恆,世紀之交的唯美肖像畫家
──倫敦泰德不列顛美術館「沙金與時尚」展  ◎林純雅
   
4月專輯  ◎林志鴻
038 Theater of the Mind 心靈劇場
040 生命兩極之間的無盡探索
──露易絲.布爾喬亞的藝術張力 ◎林芝禾
046 在化思想為行動的路途上,永不停歇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小野洋子:心靈之樂」展 ◎韋怡忻
052 延展自日常的觀視與交流
──李明維作品的關係時態 ◎洪昱溱
對話藝術家系列:傾彩映藝 特別報導
058 陳景容 暗曖與寂靜中的人文風情 ◎陳玟妤
060 江賢二 演繹善美的藝術詩歌 ◎陳玟妤
062 布魯諾.默因納德 於雋永細節間,藏生活之雅臻 ◎陳玟妤
   
藝術視界
064 成長的禮物──雪利夫婦及其改變博物館和城市的柯爾達收藏 ◎陳玟妤
   
藝術博覽
067 ART TAINAN 2024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收藏一個時代,展望臺南400文化底蘊 ◎編輯部
   
藝術博覽
068 缺席的臨在──2024年沙漠地景藝術雙年展「沙漠X埃爾奧拉」 ◎吳礽喻
   
珠寶美學
074 將如夢的華美織錦,化為意象聯翩的美學備忘錄
──「梵克雅寶:時間、自然、愛」典藏臻品回顧展 ◎林純雅
   
影像美學
080 攝影家中平卓馬的燎火與氾濫預言 ◎邱馨慧
   
文化行旅
090 匠心之粹、藝蘊之奧──藝想京都,美不思議 ◎洪昱溱
   
綠與野專欄
094 聖、性、學、遊,村上隆打開京都層疊的記憶套盒 ◎古碧玲
   
面向大眾的服務設計專欄
098 回家竟然如此困難:服務為什麼會斷裂?  ◎鄭衍偉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運用
100 當德國麥森遇見台灣茶虎
──王淑惠藏名瓷,以茶史敘寫傳奇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04 荷蘭前衛建築師阿爾多.凡.艾克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06 「台南400」主題作品榮獲美國繆思設計大獎
107 章太炎故居改造項目
108 水雲瀟湘,翰墨中華:長沙國際會議中心
109 傳奇古董列車開啟奢旅新境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10 初春新蕾迎韶光,鈦金藝術綻芳華
111 借鑑高級訂製服精神的頂級珠寶
112 曼谷時尚文化暨美食地標/Swatch攜手泰德美術館推出藝術系列腕錶
113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揭曉/香港CHAT六廠以「明日工廠」反思紡織業的未來
   
藝想創見
114 我願善待光影,以昇華人世的情感
──馬里奧.賈科梅利的愛與願 ◎林志鴻


編輯手記

愛與願,美與禮

 一朵花、一封信、一首歌、一粒米、一顆石頭、一次呼吸、一針一線……,對李明維來說,「一期一會」的人我因緣,俱是生命裡的本真,他的美學計畫或許被視為應許人世美好的烏托邦縮影,實則,美好世界盡在日常之中。向陌生人開放自我的世界、對於人際連結而生的美好能量的信念,是李明維所有藝術計畫的原點與終點──以終為始,人世諸般美好便是終始相依的循環。一念即永恆,4月專輯「心靈劇場」觀視藝術家如何連結日常生活的藝術,讓平凡變得非凡,邀請眾人共同體驗日常生活的本來樣態。
 

  露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創作歷程跨越了70年的光陰,以罕見的廣度和強烈的衝擊性,重新定義了人們對主體性、性和厭棄之物的思考。布爾喬亞對自身經歷的挖掘,特別是她與父母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為她的創作提供了豐沛的靈感。透過創作,布爾喬亞展示了對身體、心理與肉身結構的關注,並對由此建立的精神與實體空間有著深刻的探索。她對「自我」及其在多種關係中的表現深感著迷,這種探索在她著名的巨型蜘蛛雕塑〈媽媽〉中表露無遺。
 

 前衛表演者、早期概念藝術先驅、激進反戰人士、傳奇音樂人、女權倡議者及和平擁護者──這些跨世紀多重知名身分,絲毫掩蓋不了躍動於小野洋子(Yoko Ono)血液中,那股超越時代的自由叛逆精神。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大型特展「小野洋子:心靈之樂」深度挖掘小野洋子橫跨70多年具開創性的關鍵創作時刻,並追溯其對藝術、言語和公眾參與的激進突破,以及人類心靈力量的長久信念──透過「觀想」達成行動,進而實現愛與和平。
 

 近期在西雅圖藝術博物館(Seattle Art Museum)舉辦的「柯爾達:在運動之中,雪利家族珍藏」(Calder: In Motion, The Shirley Family Collection)展,展品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與商業價值,它們也是一份來自館方長期贊助人喬恩(Jon Shirley)與金.李希特.雪利(Kim Richter Shirley)伉儷富含情感與承諾的真摯禮物。曾任微軟總裁的喬恩.雪利,於2023年4月向西雅圖藝術博物館捐贈了48件柯爾達的作品,這批收藏是藝術家最為重要的一批創作。根據一名佳士得高階主管評估,這些作品總價高達2億美元。
 

 服飾作為社會地位和財富的標誌,向來是肖像畫的重要元素。在美國的「鍍金時代」和法國的「美好年代」(1870-1914)期間,時尚的重要性達到了新的高度,當時出現了「為了肖像畫而裝扮」這股不可抗拒的風潮,財富和休閒不再是貴族的特權,也為新興的精英階層所享有。波士頓美術館和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共同策畫「沙金與時尚」(Sargent and Fashion)展覽,邀請我們進入19與20世紀之交最著名的肖像畫家的工作室,透過服飾和時尚的濾鏡,一探沙金所描繪的肖像對於時代的影響力。
 

 「我想盡可能激進地活著。」從雜誌編輯搖身成為日本戰後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中平卓馬攜手森山大道作為日本攝影「粗糙、晃動、失焦」風格的代表人物,其後不斷自我批判,甚至燒毀大量作品後作風丕變。他與篠山紀信聯手連載「決鬥寫真論」之後,因酒精中毒病倒失憶,後又復歸創作直至去世,人生和藝術同樣充滿戲劇化起伏激盪。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舉辦他去世後的首度終身回顧展「中平卓馬 火——氾濫」,透過他半世紀的影像和書寫,喚起一個時代的回憶,照片與文字交織的回聲仍迴盪在日本文化界。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10 形而上畫廊推出新展「快樂農場」
  芝加哥聯合聯盟俱樂部售莫內作品籌翻修款項
  英國決議3件魯本斯作品應留在科陶德美術館
   
品牌、科技、新思維
011 海港基隆(三)Le Port III  ◎陳郁秀
   
藝術龍門陣
016 傳統無處不當代 ──書法篇(下)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8 誰的眼光這麼好?乾隆年製款掐絲琺瑯鼻煙壺被撿漏了  ◎戴忠仁
   
倫敦藝術拍賣特別報導
020 馬格利特〈親密朋友〉以3366萬英鎊成交價領銜拍場
──佳士得倫敦「20/21世紀與超現實主義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1億9670萬英鎊 ◎編輯部
022 畢卡索〈叼煙斗的男人〉以1372萬3100英鎊成交
──倫敦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近1億英鎊 ◎編輯部
024 安迪.沃荷〈黛安娜王妃肖像〉以240萬7500英鎊成交
──富藝斯倫敦「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1368萬9650英鎊
◎編輯部
   
市場觀察
026 藝術市場參與者尋求穩定而可持續的盈利增長──2024年《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收藏調查報告》揭示市場脈動、實況與展望 ◎編輯部
   
藝術焦點
030 致時尚以永恆,世紀之交的唯美肖像畫家
──倫敦泰德不列顛美術館「沙金與時尚」展  ◎林純雅
   
4月專輯  ◎林志鴻
038 Theater of the Mind 心靈劇場
040 生命兩極之間的無盡探索
──露易絲.布爾喬亞的藝術張力 ◎林芝禾
046 在化思想為行動的路途上,永不停歇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小野洋子:心靈之樂」展 ◎韋怡忻
052 延展自日常的觀視與交流
──李明維作品的關係時態 ◎洪昱溱
對話藝術家系列:傾彩映藝 特別報導
058 陳景容 暗曖與寂靜中的人文風情 ◎陳玟妤
060 江賢二 演繹善美的藝術詩歌 ◎陳玟妤
062 布魯諾.默因納德 於雋永細節間,藏生活之雅臻 ◎陳玟妤
   
藝術視界
064 成長的禮物──雪利夫婦及其改變博物館和城市的柯爾達收藏 ◎陳玟妤
   
藝術博覽
067 ART TAINAN 2024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收藏一個時代,展望臺南400文化底蘊 ◎編輯部
   
藝術博覽
068 缺席的臨在──2024年沙漠地景藝術雙年展「沙漠X埃爾奧拉」 ◎吳礽喻
   
珠寶美學
074 將如夢的華美織錦,化為意象聯翩的美學備忘錄
──「梵克雅寶:時間、自然、愛」典藏臻品回顧展 ◎林純雅
   
影像美學
080 攝影家中平卓馬的燎火與氾濫預言 ◎邱馨慧
   
文化行旅
090 匠心之粹、藝蘊之奧──藝想京都,美不思議 ◎洪昱溱
   
綠與野專欄
094 聖、性、學、遊,村上隆打開京都層疊的記憶套盒 ◎古碧玲
   
面向大眾的服務設計專欄
098 回家竟然如此困難:服務為什麼會斷裂?  ◎鄭衍偉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運用
100 當德國麥森遇見台灣茶虎
──王淑惠藏名瓷,以茶史敘寫傳奇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04 荷蘭前衛建築師阿爾多.凡.艾克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06 「台南400」主題作品榮獲美國繆思設計大獎
107 章太炎故居改造項目
108 水雲瀟湘,翰墨中華:長沙國際會議中心
109 傳奇古董列車開啟奢旅新境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10 初春新蕾迎韶光,鈦金藝術綻芳華
111 借鑑高級訂製服精神的頂級珠寶
112 曼谷時尚文化暨美食地標/Swatch攜手泰德美術館推出藝術系列腕錶
113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揭曉/香港CHAT六廠以「明日工廠」反思紡織業的未來
   
藝想創見
114 我願善待光影,以昇華人世的情感
──馬里奧.賈科梅利的愛與願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3月 #198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2月 #197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1月 #196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