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18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5月 #128

  •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5月 #128 1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5月 #128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手記
  • 目錄

創意的破格.靈性的思索

 

 這是一個屬於創造與革新的民主化時代,網路媒介促成臉書、Instagram文化的蓬勃,時間及空間在群體意識中被賦予全新意義,藝術世界的所有創意構件因此成了時光廊、實驗室……,甚至像是虛擬了一個時光收藏家的藏品景觀,強調著時空相對關係的生產與變形,5月專輯「歧界衍境」循此一探當代影像、觀念性裝置與新媒體科技的多元創作面向。

 

 在時光的機遇面前,所有創作顯得更為本能而直接。那些觀點各異的作品,顛覆舊有的意念結構與機械文明,在你我目光劃過表面時產生了縐褶、盪起了紋理,在分毫盡現的創意軌道上,任憑各式奇想肆無忌憚地超速前進,其中並存著極度復古與極端超現實的思維,讓物質世界成為精神世界的有機反映,而這些毫無來歷的異想,開創了另一種重新審視美學感知的方式。

 

 任何尋常物件,無論形式繁簡,其製造幾經人類思想干預,是在一個物質基礎上又開發出新的物用價值。藝術家臧坤坤即是在這些複數組合中找出一個新的可能性,以創作為手段將其具體化,他透過物的製造與用途雙向或多向推及人心與人性,探究人的慾望、意志與理性,也藉由物的本質探究自然的規律與真理。觀察、質疑與辯證,就是他不斷經由創作以接近真理的過程。

 

 當世界刷新了自己,藝術也跨出了時間與空間的固有維度,俯瞰並操縱著四面八方湧來的影響與資源。一個收藏展的視野可以是關乎收藏家的氣質與經驗,也可以從作品的繁花錦簇中推溯一個時期的藝術莖脈,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近期的「跳進未來:1990與2000年代的藝術,博格曼捐贈作品展」中明顯的年代集中性,正適合用來作為當代藝術在眾聲喧譁盛期的一段摘錄,摘錄者是德國收藏家湯瑪斯.博格曼(Thomas Borgmann)。

 

 在當代藝術生態中,藝術的生產和傳播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結構和價值鏈。成為藝術贊助人,意味著成為這個結構的基礎,成為價值系統上最富有建設性的環節,而這也同時意味著投入與付出。由中國大陸藏家喬志兵策畫的「藝術贊助人」(Art Patrons)展覽,將中國大陸十年來最活躍的30名收藏家聚集一堂,呈現近年來的藏品,並分享自己的收藏態度,以及如何積極介入對藝術的贊助。關於當代藝術家和收藏家如何互相成就──藝術的贊助和贊助的藝術,是一個永遠受到關注的話題。

 

 奈良美智如此剖析陶瓷雕塑、紙本繪畫與油畫等不同媒介對其創作過程的意涵:油彩繪畫的層次嚴謹、鉛筆隨筆的自由隨興、陶土的原初直觀。奈良的畫作著重色彩的表達,將生命力注入圖像中,他近期的雕塑作品保存了手指塑形時留下的痕跡,紙上小作捕捉了日常思考的靈光乍現。佩斯畫廊(PACE Gallery)以奈良美智的「陶瓷作品及其他」作為旗下香港第二座藝廊空間的開幕大展,展覽呈現12件陶土雕塑作品,穿梭於繪畫、隨筆、陶土雕塑三種媒材之中,探索陶土創作介於繪畫與隨筆之間的中介狀態。

 

 所有帶有博物館本質的場域,都展現出「藏盡天下文明」的策略與企圖。在女性主義與創意審美的道路上,繆西亞.普拉達(Miuccia Prada)向來無懼於走在時代之先。當1993年普拉達基金會(Fondazione Prada)成立之初,繆西亞.普拉達曾說:「普拉達基金會並非一座博物館,而是立基於不斷質疑的探索與深入研究的知識累積永續過程。」20多年來,普拉達基金會未以具體的場地作為藝術展演的據點,所有的藝術贊助計畫,大多為抽象觀念與創作實踐的交互指涉。而後於2011年在威尼斯大運河旁的18世紀的王后宮、2015年於米蘭南部的拉戈伊薩爾科(Largo Isarco),分別建立了新的展覽場館,如今歷經六年時光完成修復計畫的上海榮宅,代表著普拉達基金會橫越歐、亞創作版圖的美學視野。

藝術熱新聞
008 新故宮.心鏈結 #NEWNPM Link to You
  第2018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彭弘智個展「煮山川」
010 蘇富比2018年春季拍賣結果
  蘇富比「中國書畫春拍」拍賣結果
  羅芙奧手袋及精品鑑賞會
012 安特亞.漢密爾頓「南瓜」展
  V&A兒童博物館「兒童的世紀:20世紀迄今北歐兒童設計」
   
拍賣情報
013 中誠國際藝術2018春季拍賣會─「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編輯部
   
藝術龍門陣
014 讀任重〈九龍圖〉有感(上)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15 歐亞藝博風雲會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16 孔子用手抓飯吃 ⊙戴忠仁
   
世界大藏家
018 國王收藏家查爾斯一世 ⊙方秀雲
   
收藏焦點
026 藝術的贊助與贊助的藝術─喬空間與油罐藝術中心「藝術贊助人」展 ⊙沈奇嵐
   
藝術博覽
032 2018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回顧─專訪香港畫廊 ⊙伍常
   
藝術焦點
036 自由與限制之間─奈良美智的陶瓷娃娃 ⊙李二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40 拒絕錯誤的啟蒙─楊岸的藝術收藏之見 ⊙詹立群
   
藝術收藏
046 雷凱薩 收藏是支持藝術的最好方式 ⊙孫曉彤
   
藝術視界
050 清新的心靈必得看見─徐主音個展「主音」 ⊙黃其安
   
藝術家工作室
052 物、人與真理的互為主體性─《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臧坤坤 ⊙許玉鈴
   
五月專輯
062 歧界衍境 LABYRINTH
064 俯衝或攀升的時空─艾登‧布伊克塔斯的地表緯度 ⊙周伶芝
070 偽自然名單─馬克.迪翁的生態劇場 ⊙賴志婷
076 巴黎大皇宮「藝術家與機器人」展 ⊙林純雅
   
藝術焦點
082
 
凡堅實的一切皆煙消雲散
─「跳進未來:1990與2000年代的藝術,博格曼捐贈作品展」 ⊙謝汝萱
   
藝術大觀
088
 
從韓國近現代名作窺探傳統美術的潛力
─首爾美術館開館五週年「不朽的名作」紀念展 ⊙楊爾寧
   
當代視界
094 田中功起的流動影像 ⊙黃建宏
   
藝術視界
098 蘇聯視覺藝術展─消逝的蘇聯紅星及通往未來的人群 ⊙楊蟬蓉
   
當代藝術
102 瑞秋.懷特雷特─內在的溫度 ⊙陳庭榕 
   
藝術人物誌
106 從反殖民主義到生態藝術之夢─拉舍德.阿蘭的創作生涯 ⊙吳礽喻
   
特別報導:奈及利亞拉哥斯藝術場景
110 島上的藝術之家 ⊙致穎
114 聖殿中的非洲擊奏 ⊙致穎
   
設計焦點
116 「參數主義」時代的創意思維─「永恆的流動:札哈.哈蒂×跨界」展 ⊙洪昱溱
   
特別報導:繆西亞.普拉達的藝術跨界思維
120 文化交流的美學藍圖─「上海榮宅」修復計畫 ⊙洪昱溱
124 重溫戲夢浮生
   
文化與創意
130 鄒駿昇 奇巧翻轉懷舊圖繪 ⊙詹立群
   
藝術跨界
134
 
21世紀《愛情靈藥》新詮─
首爾美術館「愛情靈藥─十個房間、三樣心情」特展 ⊙楊爾寧
   
藝術博覽
140 場所決定形態─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方振寧
   
建築觀點
150 建築界的女巨人─茱莉亞.摩根 ⊙黃健敏
   
茶器與茶葉
150 看經典辨真偽─藏紫砂壺真功夫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庫哈斯打造卡達國家圖書館 ⊙Jade Hong
155 齋浦爾的粉紅古堡 ⊙Jade Hong
156 愛爾蘭南部的懸崖之屋 ⊙Jade Hong
157 亞利桑那峽谷區的靈療聖地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珠寶設計的綿長餘韻 ⊙林志鴻
159 時裝創作的永續發展思維 ⊙林志鴻
  《小王子》問世75週年紀念 ⊙林志鴻
160 舌尖上的美妙城市幻想曲 ⊙林志鴻
  羅意威「年度工藝獎」 ⊙林志鴻
161 隱於撲克牌後的西西里情調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影像的再現與啟示 ⊙林志鴻


編輯手記

創意的破格.靈性的思索

 

 這是一個屬於創造與革新的民主化時代,網路媒介促成臉書、Instagram文化的蓬勃,時間及空間在群體意識中被賦予全新意義,藝術世界的所有創意構件因此成了時光廊、實驗室……,甚至像是虛擬了一個時光收藏家的藏品景觀,強調著時空相對關係的生產與變形,5月專輯「歧界衍境」循此一探當代影像、觀念性裝置與新媒體科技的多元創作面向。

 

 在時光的機遇面前,所有創作顯得更為本能而直接。那些觀點各異的作品,顛覆舊有的意念結構與機械文明,在你我目光劃過表面時產生了縐褶、盪起了紋理,在分毫盡現的創意軌道上,任憑各式奇想肆無忌憚地超速前進,其中並存著極度復古與極端超現實的思維,讓物質世界成為精神世界的有機反映,而這些毫無來歷的異想,開創了另一種重新審視美學感知的方式。

 

 任何尋常物件,無論形式繁簡,其製造幾經人類思想干預,是在一個物質基礎上又開發出新的物用價值。藝術家臧坤坤即是在這些複數組合中找出一個新的可能性,以創作為手段將其具體化,他透過物的製造與用途雙向或多向推及人心與人性,探究人的慾望、意志與理性,也藉由物的本質探究自然的規律與真理。觀察、質疑與辯證,就是他不斷經由創作以接近真理的過程。

 

 當世界刷新了自己,藝術也跨出了時間與空間的固有維度,俯瞰並操縱著四面八方湧來的影響與資源。一個收藏展的視野可以是關乎收藏家的氣質與經驗,也可以從作品的繁花錦簇中推溯一個時期的藝術莖脈,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近期的「跳進未來:1990與2000年代的藝術,博格曼捐贈作品展」中明顯的年代集中性,正適合用來作為當代藝術在眾聲喧譁盛期的一段摘錄,摘錄者是德國收藏家湯瑪斯.博格曼(Thomas Borgmann)。

 

 在當代藝術生態中,藝術的生產和傳播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結構和價值鏈。成為藝術贊助人,意味著成為這個結構的基礎,成為價值系統上最富有建設性的環節,而這也同時意味著投入與付出。由中國大陸藏家喬志兵策畫的「藝術贊助人」(Art Patrons)展覽,將中國大陸十年來最活躍的30名收藏家聚集一堂,呈現近年來的藏品,並分享自己的收藏態度,以及如何積極介入對藝術的贊助。關於當代藝術家和收藏家如何互相成就──藝術的贊助和贊助的藝術,是一個永遠受到關注的話題。

 

 奈良美智如此剖析陶瓷雕塑、紙本繪畫與油畫等不同媒介對其創作過程的意涵:油彩繪畫的層次嚴謹、鉛筆隨筆的自由隨興、陶土的原初直觀。奈良的畫作著重色彩的表達,將生命力注入圖像中,他近期的雕塑作品保存了手指塑形時留下的痕跡,紙上小作捕捉了日常思考的靈光乍現。佩斯畫廊(PACE Gallery)以奈良美智的「陶瓷作品及其他」作為旗下香港第二座藝廊空間的開幕大展,展覽呈現12件陶土雕塑作品,穿梭於繪畫、隨筆、陶土雕塑三種媒材之中,探索陶土創作介於繪畫與隨筆之間的中介狀態。

 

 所有帶有博物館本質的場域,都展現出「藏盡天下文明」的策略與企圖。在女性主義與創意審美的道路上,繆西亞.普拉達(Miuccia Prada)向來無懼於走在時代之先。當1993年普拉達基金會(Fondazione Prada)成立之初,繆西亞.普拉達曾說:「普拉達基金會並非一座博物館,而是立基於不斷質疑的探索與深入研究的知識累積永續過程。」20多年來,普拉達基金會未以具體的場地作為藝術展演的據點,所有的藝術贊助計畫,大多為抽象觀念與創作實踐的交互指涉。而後於2011年在威尼斯大運河旁的18世紀的王后宮、2015年於米蘭南部的拉戈伊薩爾科(Largo Isarco),分別建立了新的展覽場館,如今歷經六年時光完成修復計畫的上海榮宅,代表著普拉達基金會橫越歐、亞創作版圖的美學視野。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新故宮.心鏈結 #NEWNPM Link to You
  第2018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彭弘智個展「煮山川」
010 蘇富比2018年春季拍賣結果
  蘇富比「中國書畫春拍」拍賣結果
  羅芙奧手袋及精品鑑賞會
012 安特亞.漢密爾頓「南瓜」展
  V&A兒童博物館「兒童的世紀:20世紀迄今北歐兒童設計」
   
拍賣情報
013 中誠國際藝術2018春季拍賣會─「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編輯部
   
藝術龍門陣
014 讀任重〈九龍圖〉有感(上)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15 歐亞藝博風雲會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16 孔子用手抓飯吃 ⊙戴忠仁
   
世界大藏家
018 國王收藏家查爾斯一世 ⊙方秀雲
   
收藏焦點
026 藝術的贊助與贊助的藝術─喬空間與油罐藝術中心「藝術贊助人」展 ⊙沈奇嵐
   
藝術博覽
032 2018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回顧─專訪香港畫廊 ⊙伍常
   
藝術焦點
036 自由與限制之間─奈良美智的陶瓷娃娃 ⊙李二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40 拒絕錯誤的啟蒙─楊岸的藝術收藏之見 ⊙詹立群
   
藝術收藏
046 雷凱薩 收藏是支持藝術的最好方式 ⊙孫曉彤
   
藝術視界
050 清新的心靈必得看見─徐主音個展「主音」 ⊙黃其安
   
藝術家工作室
052 物、人與真理的互為主體性─《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臧坤坤 ⊙許玉鈴
   
五月專輯
062 歧界衍境 LABYRINTH
064 俯衝或攀升的時空─艾登‧布伊克塔斯的地表緯度 ⊙周伶芝
070 偽自然名單─馬克.迪翁的生態劇場 ⊙賴志婷
076 巴黎大皇宮「藝術家與機器人」展 ⊙林純雅
   
藝術焦點
082
 
凡堅實的一切皆煙消雲散
─「跳進未來:1990與2000年代的藝術,博格曼捐贈作品展」 ⊙謝汝萱
   
藝術大觀
088
 
從韓國近現代名作窺探傳統美術的潛力
─首爾美術館開館五週年「不朽的名作」紀念展 ⊙楊爾寧
   
當代視界
094 田中功起的流動影像 ⊙黃建宏
   
藝術視界
098 蘇聯視覺藝術展─消逝的蘇聯紅星及通往未來的人群 ⊙楊蟬蓉
   
當代藝術
102 瑞秋.懷特雷特─內在的溫度 ⊙陳庭榕 
   
藝術人物誌
106 從反殖民主義到生態藝術之夢─拉舍德.阿蘭的創作生涯 ⊙吳礽喻
   
特別報導:奈及利亞拉哥斯藝術場景
110 島上的藝術之家 ⊙致穎
114 聖殿中的非洲擊奏 ⊙致穎
   
設計焦點
116 「參數主義」時代的創意思維─「永恆的流動:札哈.哈蒂×跨界」展 ⊙洪昱溱
   
特別報導:繆西亞.普拉達的藝術跨界思維
120 文化交流的美學藍圖─「上海榮宅」修復計畫 ⊙洪昱溱
124 重溫戲夢浮生
   
文化與創意
130 鄒駿昇 奇巧翻轉懷舊圖繪 ⊙詹立群
   
藝術跨界
134
 
21世紀《愛情靈藥》新詮─
首爾美術館「愛情靈藥─十個房間、三樣心情」特展 ⊙楊爾寧
   
藝術博覽
140 場所決定形態─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方振寧
   
建築觀點
150 建築界的女巨人─茱莉亞.摩根 ⊙黃健敏
   
茶器與茶葉
150 看經典辨真偽─藏紫砂壺真功夫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庫哈斯打造卡達國家圖書館 ⊙Jade Hong
155 齋浦爾的粉紅古堡 ⊙Jade Hong
156 愛爾蘭南部的懸崖之屋 ⊙Jade Hong
157 亞利桑那峽谷區的靈療聖地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珠寶設計的綿長餘韻 ⊙林志鴻
159 時裝創作的永續發展思維 ⊙林志鴻
  《小王子》問世75週年紀念 ⊙林志鴻
160 舌尖上的美妙城市幻想曲 ⊙林志鴻
  羅意威「年度工藝獎」 ⊙林志鴻
161 隱於撲克牌後的西西里情調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影像的再現與啟示 ⊙林志鴻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