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18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6月 #129

  •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6月 #129 1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6月 #129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手記
  • 目錄

萬象遊心.藏藝化境

 

 直取美的本質,藝術自有其豐富的生命向度。

 

 藝術收藏反映一種收集的衝動,佐以期許藏品能夠「漸臻完整」、「譜成體系」的執念;以消費心理學觀之,藏品的非日常消耗品特質,象徵了一層社會附加價值,透過收藏而擁有的行為,得以獲取這樣的附加價值,並彰顯隨之而來的社會威望。《消費文化中的收藏》一書簡述收藏行為與蒐集動機在消費主義社會中的特殊意義,書中定義「收藏是一種專門的消費行為」,牽涉取得、掌有、貯藏、照看、管理等面向,也就是說收藏涉及「對象」的選擇,收藏者需思考收藏物件之間的關係。倘若被「美」吸引的瞬間,以及轉念激發擁有的慾望動機可被捕捉,那麼藝術收藏此一主觀私密之事,是否必然觸及創作者、作品乃至與收藏者之間的關係?而這正是6月專輯「疊蘊時華.典藏新詮」試圖開展的思考面向。

 

 2017年12月,中國藝術家齊白石繪於1925年的水墨作品〈山水十二屏〉,以1.48億美元的價格成交。這場在北京保利拍賣行舉辦的秋拍夜場,使齊白石成為首位於拍賣會突破1億美元大關的中國藝術家。此筆拍賣記錄亦使這位自學成才、幾乎沒有受過教育的湖南農民之子,打入原先由畢卡索、安迪.沃荷、克林姆、塞尚、梵谷、莫迪利亞尼等西方藝術史名家所組成的「拍賣高價俱樂部」。

 

 佳士得於2017年11月以4.5億美元售出的達文西〈救世主〉,或許代表著古典大師作品在藝術市場中仍被視為不可或缺的強勢之選。資深古典大師經銷商哈波爾特(Bob Haboldt):「古典藝術市場是藝術交易的黃金準則。這點在2017年達文西〈救世主〉成為史上最昂貴藝術品的時候,得到了印證。」達文西作品之所以會在佳士得的「當代藝術」而非「古典大師」拍賣會中亮相,便是一個對於時代改變、轉型的反思,而該場拍賣也是一舉融合古今之作的絕佳案例。翻閱佳士得與蘇富比的拍賣型錄,可見拍賣行將古典大師之作置入現代情境中進行拍攝的意圖,得以明確感受其「捨古迎新」的發展走向。在過去的五到十年間,藝術市場明顯轉向當代藝術版塊,1980年代後期的作品更陸續在拍場中獲得百萬金額的拍賣銷售記錄,而領先全球的藝術品與古董博覽會(TEFAF)也正藉由轉型尋求全新的時代定位。

 

 當兩位藝術家在同一張畫布上建構一個畫面,藝術家要面對的難題不光是如何讓畫面協調,而是要讓「我」與「他者」之間的差異性協調地安置於畫面裡,並藉此再引入新的差異與可能性。賴聖予及楊曉鋼的創作組合,是以「他們+」的視角,將現實生活中所提取的元素與擬仿的素材重新組織於一個平台上,並透過雙重創作者之間微妙的角力,運用現實圖像本身的示意、分身的戲謔感以及彼此的抵觸性,讓各種已知的、可視的與令人存疑的事物混合,以多重視角針對藝術與世界進行的挖掘與探究。

 

 2018年普立茲克建築獎揭曉,獲此殊榮者為來自印度的巴克里希納.多西(Balkrishna Doshi)。縱觀多西的一生,逐夢的理想主導了他一生中無數的關鍵時刻。生逢印度極度渴望現代化的契機,多西關注各階層人們的生活,他的作品不僅體現出對東方文化傳統的深厚致意,也著眼於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及生活品質,而那融於建築設計中的道德價值觀,更對於國際的建築觀點,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他說:「在我們周圍的所有物體,以及大自然本身,光、天空、水與風暴,一切都處於和諧的交響之中。而這曲交響樂便是建築的真諦。我的作品就是我的人生故事,持續地演進、變化與探尋。」

 
藝術熱新聞
008 常玉–寄黑藏白醉粉紅
  卡蘿.普魯莎「Silverpoint drawing」個展
010 「進行式」黃敏俊2018首次行為藝術展
  關渡美術館「未來劇場」
  搏擊俱樂部─悍圖20年
012 洛克菲勒夫婦私人收藏:迄今成交金額最高的私人收藏拍賣
  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
014 畢卡索金髮繆斯再次領銜拍場
  當代藝術專場:TURN IT UP
   
拍賣情報
015 中誠國際藝術2018春季拍賣會─「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編輯部
016 北京誠軒2018年春季拍賣會 ⊙編輯部
017 景薰樓2018春季拍賣盛會 經典呈現 ⊙編輯部
   
藝術龍門陣
018 讀任重〈九龍圖〉有感(下)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19 孤獨禁錮的默片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20 麒麟送的是孔子不是啤酒 ⊙戴忠仁
   
市場焦點
022  TEFAF轉型之際,大師作品前景未卜? ⊙黃其安
   
市場觀察
028 中國大陸藝術市場現況 ⊙黃其安
   
藝術焦點
032 法蘭西斯.培根與傑克梅第─殘酷現實的平行視野 ⊙吳礽喻
   
六月專輯
040 疊蘊時華.典藏新詮 Treasures Unfold
042 反思典藏脈絡─公立美術機構的自我診療 ⊙李二
048 流動於收藏者與創作者間的召喚能量─「溫柔到令我窒息」米耶提南私人收藏展 ⊙李二
054 從藝術創作看人類對自然的定義變遷─首爾美術館典藏企畫展「遺忘的世界」 ⊙楊爾寧
   
藝術大觀
060 走過城市的毀滅與重生─伊托.芭拉達「阿加迪爾」個展 ⊙游騰緯
   
當代藝術
066 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克利斯蒂安.波坦斯基:憶所」展 ⊙沈奇嵐
   
藝術家工作室
072 創作的自主性與反自主力─《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小組「他們+」 ⊙許玉鈴
   
藝術焦點
082 一場肉身的史詩─倫敦白教堂畫廊「自我集四部曲」 ⊙賴志婷
   
藝術博覽
088 當藝術消費深入民間成為趨勢─藝術北京2018現場直擊 ⊙許玉鈴 
   
藝術話題
092 南、北韓高峰會中的「藝術政治」─板門店「和平之家」的藝術收藏 ⊙楊爾寧
   
藝術人物誌
096 1950年代女性的啟蒙之夢─「李聖子:通往地球另一端的道路」企畫展 ⊙楊爾寧
   
藝術視界
100 感覺和幻覺的互生─楊勳的「花卉」系列 ⊙魏祥奇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102 藝造城市人文地景─忠泰集團李彥良的收藏志業 ⊙詹立群
   
藝術收藏
108 許東隆 美是一種普世價值 ⊙孫曉彤
   
文化時潮
114 縫隙裡的生命之光─李歐納.柯恩觸動心靈的創造力 ⊙黃午
   
藝術視界
120 拉哥斯「自由公園」的時代轉型 ⊙致穎
   
藝術博覽
124 音樂、藝術與科技的交會─英國「融合藝術節」紀實 ⊙紀柏豪
   
文化與創意
128 分眾時代的創意思維─羅申駿的「社」計之道 ⊙詹立群
   
藝術跨界
140 創想無界.藝猶未盡─當代名家的越界創作 ⊙林純雅
   
建築焦點
144 於量體之上譜建築之詩
  2018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巴克里希納.多西 ⊙洪昱溱
   
建築觀點
148 舞動光的建築大師 路易.康 ⊙黃健敏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50 兩岸陳茶時代新局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斯里蘭卡的靜心居遊之所 ⊙Jade Hong
155 「東歐巴黎」布達佩斯的創意之家 ⊙Jade Hong
156 全新型態的公路之旅 ⊙Jade Hong
157 北京文化新地標─嘉德藝術中心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文化之美的華麗轉身
160 絢彩珍稀寶石之美/精湛的釉上彩繪工藝/台灣高鐵藝術元年 ⊙林志鴻
161 當時裝秀場化為藝術行旅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史蒂夫.麥柯里─撼動感官的影藝奇觀 ⊙林志鴻


編輯手記

萬象遊心.藏藝化境

 

 直取美的本質,藝術自有其豐富的生命向度。

 

 藝術收藏反映一種收集的衝動,佐以期許藏品能夠「漸臻完整」、「譜成體系」的執念;以消費心理學觀之,藏品的非日常消耗品特質,象徵了一層社會附加價值,透過收藏而擁有的行為,得以獲取這樣的附加價值,並彰顯隨之而來的社會威望。《消費文化中的收藏》一書簡述收藏行為與蒐集動機在消費主義社會中的特殊意義,書中定義「收藏是一種專門的消費行為」,牽涉取得、掌有、貯藏、照看、管理等面向,也就是說收藏涉及「對象」的選擇,收藏者需思考收藏物件之間的關係。倘若被「美」吸引的瞬間,以及轉念激發擁有的慾望動機可被捕捉,那麼藝術收藏此一主觀私密之事,是否必然觸及創作者、作品乃至與收藏者之間的關係?而這正是6月專輯「疊蘊時華.典藏新詮」試圖開展的思考面向。

 

 2017年12月,中國藝術家齊白石繪於1925年的水墨作品〈山水十二屏〉,以1.48億美元的價格成交。這場在北京保利拍賣行舉辦的秋拍夜場,使齊白石成為首位於拍賣會突破1億美元大關的中國藝術家。此筆拍賣記錄亦使這位自學成才、幾乎沒有受過教育的湖南農民之子,打入原先由畢卡索、安迪.沃荷、克林姆、塞尚、梵谷、莫迪利亞尼等西方藝術史名家所組成的「拍賣高價俱樂部」。

 

 佳士得於2017年11月以4.5億美元售出的達文西〈救世主〉,或許代表著古典大師作品在藝術市場中仍被視為不可或缺的強勢之選。資深古典大師經銷商哈波爾特(Bob Haboldt):「古典藝術市場是藝術交易的黃金準則。這點在2017年達文西〈救世主〉成為史上最昂貴藝術品的時候,得到了印證。」達文西作品之所以會在佳士得的「當代藝術」而非「古典大師」拍賣會中亮相,便是一個對於時代改變、轉型的反思,而該場拍賣也是一舉融合古今之作的絕佳案例。翻閱佳士得與蘇富比的拍賣型錄,可見拍賣行將古典大師之作置入現代情境中進行拍攝的意圖,得以明確感受其「捨古迎新」的發展走向。在過去的五到十年間,藝術市場明顯轉向當代藝術版塊,1980年代後期的作品更陸續在拍場中獲得百萬金額的拍賣銷售記錄,而領先全球的藝術品與古董博覽會(TEFAF)也正藉由轉型尋求全新的時代定位。

 

 當兩位藝術家在同一張畫布上建構一個畫面,藝術家要面對的難題不光是如何讓畫面協調,而是要讓「我」與「他者」之間的差異性協調地安置於畫面裡,並藉此再引入新的差異與可能性。賴聖予及楊曉鋼的創作組合,是以「他們+」的視角,將現實生活中所提取的元素與擬仿的素材重新組織於一個平台上,並透過雙重創作者之間微妙的角力,運用現實圖像本身的示意、分身的戲謔感以及彼此的抵觸性,讓各種已知的、可視的與令人存疑的事物混合,以多重視角針對藝術與世界進行的挖掘與探究。

 

 2018年普立茲克建築獎揭曉,獲此殊榮者為來自印度的巴克里希納.多西(Balkrishna Doshi)。縱觀多西的一生,逐夢的理想主導了他一生中無數的關鍵時刻。生逢印度極度渴望現代化的契機,多西關注各階層人們的生活,他的作品不僅體現出對東方文化傳統的深厚致意,也著眼於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及生活品質,而那融於建築設計中的道德價值觀,更對於國際的建築觀點,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他說:「在我們周圍的所有物體,以及大自然本身,光、天空、水與風暴,一切都處於和諧的交響之中。而這曲交響樂便是建築的真諦。我的作品就是我的人生故事,持續地演進、變化與探尋。」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常玉–寄黑藏白醉粉紅
  卡蘿.普魯莎「Silverpoint drawing」個展
010 「進行式」黃敏俊2018首次行為藝術展
  關渡美術館「未來劇場」
  搏擊俱樂部─悍圖20年
012 洛克菲勒夫婦私人收藏:迄今成交金額最高的私人收藏拍賣
  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
014 畢卡索金髮繆斯再次領銜拍場
  當代藝術專場:TURN IT UP
   
拍賣情報
015 中誠國際藝術2018春季拍賣會─「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編輯部
016 北京誠軒2018年春季拍賣會 ⊙編輯部
017 景薰樓2018春季拍賣盛會 經典呈現 ⊙編輯部
   
藝術龍門陣
018 讀任重〈九龍圖〉有感(下)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19 孤獨禁錮的默片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20 麒麟送的是孔子不是啤酒 ⊙戴忠仁
   
市場焦點
022  TEFAF轉型之際,大師作品前景未卜? ⊙黃其安
   
市場觀察
028 中國大陸藝術市場現況 ⊙黃其安
   
藝術焦點
032 法蘭西斯.培根與傑克梅第─殘酷現實的平行視野 ⊙吳礽喻
   
六月專輯
040 疊蘊時華.典藏新詮 Treasures Unfold
042 反思典藏脈絡─公立美術機構的自我診療 ⊙李二
048 流動於收藏者與創作者間的召喚能量─「溫柔到令我窒息」米耶提南私人收藏展 ⊙李二
054 從藝術創作看人類對自然的定義變遷─首爾美術館典藏企畫展「遺忘的世界」 ⊙楊爾寧
   
藝術大觀
060 走過城市的毀滅與重生─伊托.芭拉達「阿加迪爾」個展 ⊙游騰緯
   
當代藝術
066 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克利斯蒂安.波坦斯基:憶所」展 ⊙沈奇嵐
   
藝術家工作室
072 創作的自主性與反自主力─《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小組「他們+」 ⊙許玉鈴
   
藝術焦點
082 一場肉身的史詩─倫敦白教堂畫廊「自我集四部曲」 ⊙賴志婷
   
藝術博覽
088 當藝術消費深入民間成為趨勢─藝術北京2018現場直擊 ⊙許玉鈴 
   
藝術話題
092 南、北韓高峰會中的「藝術政治」─板門店「和平之家」的藝術收藏 ⊙楊爾寧
   
藝術人物誌
096 1950年代女性的啟蒙之夢─「李聖子:通往地球另一端的道路」企畫展 ⊙楊爾寧
   
藝術視界
100 感覺和幻覺的互生─楊勳的「花卉」系列 ⊙魏祥奇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102 藝造城市人文地景─忠泰集團李彥良的收藏志業 ⊙詹立群
   
藝術收藏
108 許東隆 美是一種普世價值 ⊙孫曉彤
   
文化時潮
114 縫隙裡的生命之光─李歐納.柯恩觸動心靈的創造力 ⊙黃午
   
藝術視界
120 拉哥斯「自由公園」的時代轉型 ⊙致穎
   
藝術博覽
124 音樂、藝術與科技的交會─英國「融合藝術節」紀實 ⊙紀柏豪
   
文化與創意
128 分眾時代的創意思維─羅申駿的「社」計之道 ⊙詹立群
   
藝術跨界
140 創想無界.藝猶未盡─當代名家的越界創作 ⊙林純雅
   
建築焦點
144 於量體之上譜建築之詩
  2018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巴克里希納.多西 ⊙洪昱溱
   
建築觀點
148 舞動光的建築大師 路易.康 ⊙黃健敏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50 兩岸陳茶時代新局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斯里蘭卡的靜心居遊之所 ⊙Jade Hong
155 「東歐巴黎」布達佩斯的創意之家 ⊙Jade Hong
156 全新型態的公路之旅 ⊙Jade Hong
157 北京文化新地標─嘉德藝術中心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文化之美的華麗轉身
160 絢彩珍稀寶石之美/精湛的釉上彩繪工藝/台灣高鐵藝術元年 ⊙林志鴻
161 當時裝秀場化為藝術行旅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史蒂夫.麥柯里─撼動感官的影藝奇觀 ⊙林志鴻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