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19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3月 #138

  •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3月 #138 1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3月 #138

第138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38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手記
  • 目錄

感知無限的精神之域

 思之所及、情之所至,由外而內地觸及生命意識至為精微之處,創作者將藝術視為生命涵養的自然流露,未曾刻意地自我設限。藝術家以歷史與當下、詩意與思辨、想像與現實、生命與意識等議題作為關鍵字,藉由創作來觀察並描繪對於沉默思緒的召喚、對於生活感知的修復、對於既有邊界的挑戰與跨越,一遍又一遍地複寫著心靈顯像的豐饒與細膩,以及超乎預期的意外與未知,而這便是3月專輯「心之遊繫」試圖探究的核心所在。

 

 面對繁雜而瑣碎的世間萬象,藝術家總是細緻刻畫,以作品紋理的疏密,造光影、時空與心境的迷離。其創作語彙的選擇,並非僅僅出於視覺審美的需求,也不只停留在觀念實踐之中,而是充分映顯出自身與眾不同的人生體驗,一如時光留存於心靈之上的刻度。融合了內在性的歷時體驗以及對於生命的不懈探求,藝術家的創作拋擲出了終極的追問,他們的探索、實踐與堅守,組成了美學意識的循環往復,同時向眾人提出一個個深邃的問題,或者僅是客觀地以紀錄者的姿態,引領你我上前,探尋屬於自己的答案。

 

 畢卡索的名字與財富幾乎可以畫上等號,市場對畢卡索的渴望有如無止盡的黑洞,他的作品成交總額持續增長,2006年達3億4210萬美元,2010年達4億930萬美元,2015年達6億5520萬美元。畢卡索是史上最多產的藝術家之一,據估計他一生創作超過5萬件作品,包含1885件繪畫、1228件雕塑、1萬2000件插畫,以及數千件的版畫和陶瓷作品。成千累萬的產量絲毫未稀釋了畢卡索作品的市場價值,其作依舊是現代藝術的指標、國際畫壇與藝術市場熱議的話題。

 

 塞尚之所以能獲得英國人認同,薩繆爾.科陶德(Samuel Courtauld)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當他第一次在倫敦看到塞尚的風景畫,便為其深深折服,自此決心成立基金會,展開塞尚畫作的計畫性收藏,為塞尚的藝術成就在英國的聲名扮演著推手的關鍵角色。基於藝術的「人道主義」理念,科陶德伉儷投入慈善公益,並願意盡可能地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的藏品。英國國家藝廊(The National Gallery)受惠於科陶德基金會所捐助的鉅款,而能買下梵谷的〈向日葵〉、秀拉的〈阿尼埃爾浴場〉,以及莫內、塞尚、馬奈與雷諾瓦等名家畫作。與此同時,科陶德的私人收藏也不斷擴充,其收藏含括了印象派至後印象派所有大師的作品,造就了一段極為完整的西方現代藝術收藏史。

 

 那些隱藏在日常的小智慧,在藝術創作中也有奇效。在金石的作品中,藝術手法的轉化也提供一個調節情感與觀看形式的功能,可以讓現實的悲傷不那麼悲傷,在現實中被摧毀的又重建了一次。金石的藝術作品讓人有種掙脫既有經驗束縛的趣味感,他以擬真的手法重現一個不合常規的日常物,又以不合常規的手法將它置入另一個規範中,像是負負得正般得到一個似乎很合理的結果。他創作的關注點即為生活,特別是應對特殊狀況,荒謬而不失智慧的細節。藝術手法的介入,像是提供人們一個調整反差的觀景模式,讓人暫時放下既有認知再仔細看看周邊的現實。

 

 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曼谷,以美食良景、創意設計、傳統文化、優質旅遊,吸引世界各地旅客體驗東南亞的特有風情,首屆曼谷藝術雙年展(Bangkok Art Biennale)以「超越極樂」(Beyond Bliss)作為主題概念,從佛家思想反思人性慾望並追問幸福,主辦單位深知藝術必須融入日常,因此選擇討喜亮眼的普普藝術,平易近人之外,也結合購物中心的時尚氛圍,使觀眾擁抱藝術成為雙年展擴散藝術的策略,無需艱澀的藝術論述就能觸動人心。

藝術熱新聞
008 在亞洲當代藝術展領略島嶼新浪  
  「助產序曲—陳建北個展」女性生產的影像書寫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19年度計畫  
010 黯黑的放浪者Ⅱ:幽遊之域─楊茂林個展  
  形而上畫廊「花月正春風」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登場  
011 V&A博物館特展「迪奧:造夢設計師」  
  荷蘭國家博物館特展「所有的林布蘭特」  
012 佳士得「髹金飾玉─歐雲伉儷珍藏」專拍  
  蘇富比「英國製造─英國現代藝術、設計與工藝」拍賣  
  富藝斯呈獻台灣首場班克斯作品展「班克斯:叛逆有理」  
   
藝術博覽
013 一覽環球藝術薈萃盛況─第14屆亞洲當代藝術展 ⊙亞洲當代藝術展  
   
藝術視界
014 壁毯藝術的前世今生 ⊙陳瑜  
   
藝術龍門陣
015 青衣江畔 佛光普照(上) ⊙熊宜敬  
   
翫藏雜記
016 台灣民藝 時光裡的絕美塵埃 ⊙黃議震  
   
文物專欄
018 圓明園的龍首現身了?(上) ⊙戴忠仁  
   
市場焦點
020 萬象始於一念─畢卡索作品市場分析 ⊙陳瑜  
   
藝術大觀
026 劈裂空氣─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日本竹工藝展 ⊙廖瓊芳  
034 野口勇與長谷川三郎的東西邂逅 ⊙邱馨慧  
   
藝術焦點
040 以生命、死亡與重生為題
─比爾.維奧拉與米開朗基羅的跨世紀對話 ⊙施雅恬
 
   
收藏焦點
044 聚焦印象派的科陶德收藏 ⊙林純雅  
   
3月專輯
050 Where the Heart Settles Down 心之遊繫  
052 以「花園」開展後殖民論述─埃博妮.帕德森的圖像叢林 ⊙賴佩君  
058 路易絲.布爾喬亞 關於失去的藝術 ⊙沈奇嵐  
064 古靈魂的遊行 當代的返祖─芮娜.芭內姬與其微物之神 ⊙賴志婷  
070 遠離抑或趨同─談D.O.C.的反骨叛客藝術 ⊙吳家瑀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74 當代藝術收藏觀點的破與立─曾文泉的藏藝之見 ⊙詹立群  
   
藝術家工作室
080 切換現實的觀景窗─《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金石 ⊙許玉鈴  
   
當代藝術
090 訊號感@張永達─現象中的數位時刻 ⊙黃建宏  
   
藝術博覽
094 超越極樂的藝術樂園─首屆曼谷藝術雙年展 ⊙楊衍畇  
100 2019台南藝術博覽會 再造城市風華 ⊙台南藝術博覽會  
   
設計焦點
102 從加州夢到矽谷精神的創意轉向
─現代主義之西:1975至1995年的加州平面設計 ⊙李二
 
   
時代思潮與社會審美的演進特別報導
108 名媛的待客廳─沙龍文化與賦權解放的錯綜之跡 ⊙陳庭榕  
114 百花爭妍 威廉.莫里斯的魔法花園 ⊙黃其安  
120 包浩斯百年 ⊙洪昱溱  
126 懷舊情懷的創意新繹─千禧一代與Z世紀的審美思維 ⊙林純雅  
   
國際美術館巡禮特別報導
130 波蘭女首富的當代藝術實驗空間─瑞士蘇施美術館 ⊙李二  
136 非洲當代藝術基地─塞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 ⊙洪昱溱  
   
文化行旅
142 法國子爵城堡之旅 ⊙唐忠珊  
   
建築觀點
148 漢斯.夏隆 有機建築指標之作 ⊙黃健敏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50 慧眼獨具,來自厚積薄發─藏茶撿漏之道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曼谷全新地標「暹羅天地」 ⊙Jade Hong  
155 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 ⊙Jade Hong  
156 入住一晚7.5萬美元的閣樓套房 ⊙Jade Hong  
157 紐約崔貝卡區的名流居所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幻化銀河蒼穹星塵之光 ⊙林志鴻  
159 鄒駿昇的「緩速時代」插畫美學 ⊙林志鴻  
160 天空拼圖:追溯蒼穹之上遺失的歷史之旅 ⊙林志鴻  
  康熙盛世的風華定格 ⊙林志鴻  
161 AMO的時尚劇場空間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張克純 在地文山水之間 ⊙林志鴻  


編輯手記

感知無限的精神之域

 思之所及、情之所至,由外而內地觸及生命意識至為精微之處,創作者將藝術視為生命涵養的自然流露,未曾刻意地自我設限。藝術家以歷史與當下、詩意與思辨、想像與現實、生命與意識等議題作為關鍵字,藉由創作來觀察並描繪對於沉默思緒的召喚、對於生活感知的修復、對於既有邊界的挑戰與跨越,一遍又一遍地複寫著心靈顯像的豐饒與細膩,以及超乎預期的意外與未知,而這便是3月專輯「心之遊繫」試圖探究的核心所在。

 

 面對繁雜而瑣碎的世間萬象,藝術家總是細緻刻畫,以作品紋理的疏密,造光影、時空與心境的迷離。其創作語彙的選擇,並非僅僅出於視覺審美的需求,也不只停留在觀念實踐之中,而是充分映顯出自身與眾不同的人生體驗,一如時光留存於心靈之上的刻度。融合了內在性的歷時體驗以及對於生命的不懈探求,藝術家的創作拋擲出了終極的追問,他們的探索、實踐與堅守,組成了美學意識的循環往復,同時向眾人提出一個個深邃的問題,或者僅是客觀地以紀錄者的姿態,引領你我上前,探尋屬於自己的答案。

 

 畢卡索的名字與財富幾乎可以畫上等號,市場對畢卡索的渴望有如無止盡的黑洞,他的作品成交總額持續增長,2006年達3億4210萬美元,2010年達4億930萬美元,2015年達6億5520萬美元。畢卡索是史上最多產的藝術家之一,據估計他一生創作超過5萬件作品,包含1885件繪畫、1228件雕塑、1萬2000件插畫,以及數千件的版畫和陶瓷作品。成千累萬的產量絲毫未稀釋了畢卡索作品的市場價值,其作依舊是現代藝術的指標、國際畫壇與藝術市場熱議的話題。

 

 塞尚之所以能獲得英國人認同,薩繆爾.科陶德(Samuel Courtauld)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當他第一次在倫敦看到塞尚的風景畫,便為其深深折服,自此決心成立基金會,展開塞尚畫作的計畫性收藏,為塞尚的藝術成就在英國的聲名扮演著推手的關鍵角色。基於藝術的「人道主義」理念,科陶德伉儷投入慈善公益,並願意盡可能地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的藏品。英國國家藝廊(The National Gallery)受惠於科陶德基金會所捐助的鉅款,而能買下梵谷的〈向日葵〉、秀拉的〈阿尼埃爾浴場〉,以及莫內、塞尚、馬奈與雷諾瓦等名家畫作。與此同時,科陶德的私人收藏也不斷擴充,其收藏含括了印象派至後印象派所有大師的作品,造就了一段極為完整的西方現代藝術收藏史。

 

 那些隱藏在日常的小智慧,在藝術創作中也有奇效。在金石的作品中,藝術手法的轉化也提供一個調節情感與觀看形式的功能,可以讓現實的悲傷不那麼悲傷,在現實中被摧毀的又重建了一次。金石的藝術作品讓人有種掙脫既有經驗束縛的趣味感,他以擬真的手法重現一個不合常規的日常物,又以不合常規的手法將它置入另一個規範中,像是負負得正般得到一個似乎很合理的結果。他創作的關注點即為生活,特別是應對特殊狀況,荒謬而不失智慧的細節。藝術手法的介入,像是提供人們一個調整反差的觀景模式,讓人暫時放下既有認知再仔細看看周邊的現實。

 

 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曼谷,以美食良景、創意設計、傳統文化、優質旅遊,吸引世界各地旅客體驗東南亞的特有風情,首屆曼谷藝術雙年展(Bangkok Art Biennale)以「超越極樂」(Beyond Bliss)作為主題概念,從佛家思想反思人性慾望並追問幸福,主辦單位深知藝術必須融入日常,因此選擇討喜亮眼的普普藝術,平易近人之外,也結合購物中心的時尚氛圍,使觀眾擁抱藝術成為雙年展擴散藝術的策略,無需艱澀的藝術論述就能觸動人心。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在亞洲當代藝術展領略島嶼新浪  
  「助產序曲—陳建北個展」女性生產的影像書寫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19年度計畫  
010 黯黑的放浪者Ⅱ:幽遊之域─楊茂林個展  
  形而上畫廊「花月正春風」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登場  
011 V&A博物館特展「迪奧:造夢設計師」  
  荷蘭國家博物館特展「所有的林布蘭特」  
012 佳士得「髹金飾玉─歐雲伉儷珍藏」專拍  
  蘇富比「英國製造─英國現代藝術、設計與工藝」拍賣  
  富藝斯呈獻台灣首場班克斯作品展「班克斯:叛逆有理」  
   
藝術博覽
013 一覽環球藝術薈萃盛況─第14屆亞洲當代藝術展 ⊙亞洲當代藝術展  
   
藝術視界
014 壁毯藝術的前世今生 ⊙陳瑜  
   
藝術龍門陣
015 青衣江畔 佛光普照(上) ⊙熊宜敬  
   
翫藏雜記
016 台灣民藝 時光裡的絕美塵埃 ⊙黃議震  
   
文物專欄
018 圓明園的龍首現身了?(上) ⊙戴忠仁  
   
市場焦點
020 萬象始於一念─畢卡索作品市場分析 ⊙陳瑜  
   
藝術大觀
026 劈裂空氣─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日本竹工藝展 ⊙廖瓊芳  
034 野口勇與長谷川三郎的東西邂逅 ⊙邱馨慧  
   
藝術焦點
040 以生命、死亡與重生為題
─比爾.維奧拉與米開朗基羅的跨世紀對話 ⊙施雅恬
 
   
收藏焦點
044 聚焦印象派的科陶德收藏 ⊙林純雅  
   
3月專輯
050 Where the Heart Settles Down 心之遊繫  
052 以「花園」開展後殖民論述─埃博妮.帕德森的圖像叢林 ⊙賴佩君  
058 路易絲.布爾喬亞 關於失去的藝術 ⊙沈奇嵐  
064 古靈魂的遊行 當代的返祖─芮娜.芭內姬與其微物之神 ⊙賴志婷  
070 遠離抑或趨同─談D.O.C.的反骨叛客藝術 ⊙吳家瑀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74 當代藝術收藏觀點的破與立─曾文泉的藏藝之見 ⊙詹立群  
   
藝術家工作室
080 切換現實的觀景窗─《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金石 ⊙許玉鈴  
   
當代藝術
090 訊號感@張永達─現象中的數位時刻 ⊙黃建宏  
   
藝術博覽
094 超越極樂的藝術樂園─首屆曼谷藝術雙年展 ⊙楊衍畇  
100 2019台南藝術博覽會 再造城市風華 ⊙台南藝術博覽會  
   
設計焦點
102 從加州夢到矽谷精神的創意轉向
─現代主義之西:1975至1995年的加州平面設計 ⊙李二
 
   
時代思潮與社會審美的演進特別報導
108 名媛的待客廳─沙龍文化與賦權解放的錯綜之跡 ⊙陳庭榕  
114 百花爭妍 威廉.莫里斯的魔法花園 ⊙黃其安  
120 包浩斯百年 ⊙洪昱溱  
126 懷舊情懷的創意新繹─千禧一代與Z世紀的審美思維 ⊙林純雅  
   
國際美術館巡禮特別報導
130 波蘭女首富的當代藝術實驗空間─瑞士蘇施美術館 ⊙李二  
136 非洲當代藝術基地─塞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 ⊙洪昱溱  
   
文化行旅
142 法國子爵城堡之旅 ⊙唐忠珊  
   
建築觀點
148 漢斯.夏隆 有機建築指標之作 ⊙黃健敏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50 慧眼獨具,來自厚積薄發─藏茶撿漏之道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曼谷全新地標「暹羅天地」 ⊙Jade Hong  
155 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 ⊙Jade Hong  
156 入住一晚7.5萬美元的閣樓套房 ⊙Jade Hong  
157 紐約崔貝卡區的名流居所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幻化銀河蒼穹星塵之光 ⊙林志鴻  
159 鄒駿昇的「緩速時代」插畫美學 ⊙林志鴻  
160 天空拼圖:追溯蒼穹之上遺失的歷史之旅 ⊙林志鴻  
  康熙盛世的風華定格 ⊙林志鴻  
161 AMO的時尚劇場空間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張克純 在地文山水之間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2月 #137
  •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月 #136
  •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12月 #135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