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19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19年10月 #533

  • 藝術家2019年10月 #533 1

藝術家2019年10月 #533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版》
  • 目錄

被凝視的女性

 

 巴黎羅浮宮為修繕萬國廳(Salle des États),自7月17日起將廳內展示的達文西〈蒙娜麗莎〉暫時移至黎塞留側翼二樓的梅迪奇廊(Galerie Médicis)直到10月中。暑期間,衝著此畫而來的世界各地觀眾依舊絡繹不絕,卻也因為動線問題和展廊空間本身條件不足,造成大排長龍的人潮圍堵、觀賞品質低落的窘境。做為史上最經典的作品之一,〈蒙娜麗莎〉日以繼夜地接受廣大觀眾的目光,也成為後世一再挪用再現的視覺符碼。

 

 過去至今,在以男性為主導的藝術場域中,女性往往成為被凝視、想像和再現的對象。10月專輯以此為題,探討藝術創作中女性形象與女性氣質的建構,以及在不同文化和時代背景形成此視覺性的社會脈絡和生產場域為何。洪儀真以藝術社會學研究的觀點切入西方女性圖象自古典至當代的文化意義和建構模式;張維晏著眼於東方日本文化,從浮世繪的美人畫傳統至手工上色蛋白照片和明信片論及在此間的理想女性與所謂「日本女子」的氣質。李二、蔣嘉惠分別就近期開幕的倫敦國立肖像美術館「拉斐爾前派姊妹」和洛杉磯蓋蒂美術館「馬奈與現代之美」,討論19世紀末英國和法國截然有別的文化脈絡下所發展,前者以繪畫流派、後者以藝術家個體對於女性的詮釋。同時,北師美術館「美少女の美術史」於8月下旬開展,羅珮慈專訪該展覽策展人青森縣立美術館學藝員工藤健志,從策展的發想過程與視角,探問「少女」做為視覺文化符號和價值觀的各種可能面向和重新解讀。

 

 特別報導單元介紹玉山文教基金會藝文講座,近期即將推出台灣美術系列的內容,本刊專訪玉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國烈,分享企業的藝文關懷與教育推廣實踐。隨著今年第廿六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即將到來,本期也預告本屆展會「光之再現」,以及參展畫廊、展呈的藝術家與作品。  本期名家傑作單元介紹日本文學家夏目漱石在藝術創作上的投入與羈絆,並實地帶領觀者走入位於東京的新宿區立漱石山房紀念館。這座紀念館經過嚴謹考據,復原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享有重要地位的「漱石山房」空間,包括客間、書齋與陽台迴廊;二樓「漱石的作品世界」展區,則展示有他的文學創作、文獻檔案與書籍裝幀設計等。文章也介紹這位國民大作家對繪畫的鍾愛和養成。

 

 即將入秋的時節,國際上許多大型展覽先後開展,包括東京森美術館鹽田千春個展、倫敦國立美術館「高更肖像」、巴黎龐畢度中心「全球都市#2」國際藝術雙年展,以及第十五屆里昂雙年展、第七屆亞洲藝術雙年展,而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盛大推出知名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大型回顧展。後三場大展下期雜誌將有專文特別介紹。

136 10月專輯
  被再現的女性形象
138 性別的社會凝視與視覺再現 ☉洪儀真
144 拉斐爾前派藝術運動的女力覺醒 ☉李二
150 馬奈的巴黎女人與現代時尚 ☉蔣嘉惠
156 相/像之間:關於美人的文化美學遺傳 ☉張維晏
160 少女才沒那麼簡單─工藤健志談「美少女美術史」 ☉羅珮慈
   
120 特別報導─玉山文教基金會藝文講座
  企業的文化關懷與實踐
─玉山文教基金會舉辦「站在玉山.看見台灣美術」藝文講座 ☉廖仁義
121 尋根溯源的情感教育
─玉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國烈談台灣美術系列講座 ☉許楚君
   
236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輝映華人藝界巨河,交織多元時空對話
─第廿六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40⋯赤粒藝術 241⋯名山藝術 242⋯郭木生美術中心 243⋯凡亞丁丁藝術空間 244⋯大象藝術空間館 245⋯藝時代畫廊 246⋯阿波羅畫廊 247⋯晴山藝術中心 248⋯采泥藝術 249⋯艾米李畫廊 250⋯鶴軒藝術 251⋯羲之堂 252⋯雅逸藝術中心 253⋯日升月鴻畫廊 254⋯尊彩藝術中心 255⋯東之畫廊 256⋯荷軒新藝空間 257⋯東籬畫廊
   
99 藝術風景
  畢卡索的〈席薇雅〉
   
100 藝術正論
  我們為什麼要設立美術館? ☉廖仁義
   
101 巴黎隨筆
  殖民帝國與巴黎畫家 ☉李明明
   
102 美術之眼
  邱亞才的1977和2019 ☉陳長華
   
103 香港視線
  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卓有瑞
   
104 藝蹤尋探
  描繪觸動的詩意 ☉吳曉芳
   
105 藝術新聞
  2020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宣布展覽主題
106 北美館「藝術家個展系列Ⅱ」
  2019台灣當代一年展
107 亞洲雙年展發布參展名單
  如實知見─黃嘉寧的寫實繪畫
108 台東美術館李奇茂.李安榮作品展
  蘇州美術館樂震文、陸春濤雙個展
109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雙展開幕
  台灣在ICOM京都大會
110 「政府大廈:訴說歷史」特展
  2020雪梨雙年展公布參展名單
111 第十一屆柏林雙年展預展開跑
112 泰德現代美術館白南準回顧展
  透視假面:甜楚現代性
   
113 藝術動態
  竹圍工作室邁向廿五週年 ☉蔣嘉惠
326 為優質藝術新秀開創未來
─108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璞玉獎作品賞析 ☉王玉善
   
114 國際傳真
  博物館做為市政廳?千禧世代的道德意識 ☉李二
   
116 藝術市場
  貝聿銘夫婦藝術收藏現身佳士得秋拍 ☉編譯/許楚君
   
124 展事匯
  生命之華─由神本轉向人本的西藏繪畫 ☉許玉鈴
   
128 藝術視界
  為達利雕塑「正名」之二
─專訪2049當代作品無限公司執行長卡洛玲娜.阿托拉.阿吉納加 ☉徐芬蘭
258 重新思考人類
─巴黎龐畢度中心「全球都市#2」國際藝術雙年展即將開展 ☉鄭元智
325 2019年第六屆Emerige藝術新秀獎 ☉鄭元智
   
168 藝術現場
  2019「CyberArts─電子藝術大獎」展
   
171 圍場散步
  藝術銀行,請重練 ☉胡永芬
   
174 台灣抽象藝術史
  抽象造形的立體創作(一)─《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卅三章 ☉蕭瓊瑞
   
186 台灣美術
  台灣美術的亞洲視野與詮釋─台灣美術變貌卅三 ☉潘(示番)
230 紫色詠歎─未曾浮現的大稻埕情史(上) ☉謝里法
234 順天美術館藏捐贈開箱,重建台灣藝術史 ☉吳佩珊
   
194 手繪古建築
  泉州開元寺甘露戒壇─中國現存最大的稀少戒壇 ☉李乾朗
   
198 評藝廣場
  宇宙.琴弦─葉方的威尼斯展 ☉蕭瓊瑞
   
202 藝術收藏
  性靈派畫家張問陶 ☉林藝
   
206 美學入門
  聲音.耳朵.音樂家─《美學入門》之十二 ☉歐文.艾德曼 編譯/朱惠慈
   
210 交陪美學論
  台西17線的南方Hue─跟著俊賢去旅行之一 ☉龔卓軍
   
214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全球敞視的數位無意識
─從「影像焦慮」特展論某種現當代電影與錄像藝術的監控視界 ☉孫松榮
   
218 數位藝術專欄
  虛擬的僭越─虛擬實境科技藝術的美學與實踐 ☉邱誌勇
   
224 聚焦當代
  現象成為風格─周育正的藝術創作 ☉莊偉慈
   
264 國際藝壇
  以運動寫詩
─雪梨澳洲當代藝術館「尚恩.格萊德維爾:太平洋的逆流」 ☉陳宜艷
270 夢與記憶的織網者
─東京森美術館「鹽田千春─撼動的靈魂」 ☉劉育仁
278 形變劇場
─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雷貝嘉.霍恩個展 ☉鄭元智
282 製作天堂
─巴黎布利碼頭博物館「極樂天堂」展 ☉劉京璇
286 柯爾達從未說過的故事
─桑坦德波汀藝術中心「柯爾達的故事」展覽 ☉周芳蓮
292 永存的藝術之美
─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孔雀廳裡的青花瓷」 ☉黃其安
296 一直在尋夢、帶著希望的野蠻人
─倫敦國立美術館「高更肖像」 ☉方秀雲
304 科學地反思慾望,重新定義「愛」
─巴黎總倉「愛的未來」 ☉詹育杰
388 當代動力雕塑先驅塔基斯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塔基斯個展 ☉蔣嘉惠
   
308 藝術家評介
  凝定且動,在無窮盡的空間裡─談張國信的創作 ☉張禮豪
310 於斯─從「荒野之境」重看馮永基的現代水墨歸路 ☉白適銘
314 老院情深─董小蕙2019作品收藏展 ☉葉美英
316 關於不朽的故事─金工藝術家趙丹綺的鍛敲之路 ☉莊秀玲
   
320 展覽評介
  我們如何重新理解城市?
─吳達坤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城市震盪─複式」 ☉蔣嘉惠
322 源頭活水─21世紀的水彩美學情境 ☉陳懷恩
   
328 當代藝術
  後戰爭的當代精神史─台北當代藝術館「少年當代」 ☉許楚君
332 再造空間與主體參與─南里朋子個展「其所そこ」 ☉羅倩
   
336 美術流派
  藍騎士(上) ☉福格特 本刊摘譯
   
340 名家傑作
  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繪畫創作─文學與藝術的迴圈 ☉羅珮慈
   
360 創作自述
  人生.悟─莊正國七十回顧展 ☉莊正國
362 繪畫筆記(中) ☉邱亞才
   
366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70 西域佛畫
  曼荼羅×觀音菩薩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秋山光和、田中公明 編譯/林保堯
   
378 當代新陶
  麗莎.莉朵×森野泰明 ☉邵婷如
   
382 誌上話陶
  展覽中看見台灣陶藝的過去、現在、未來 ☉黎翠玉
   
384 新書出版
  串起陶藝大社群生態的這個人與這本書
─《台灣現代陶藝家60》出版序 ☉黃海鳴
425 《空間魔術師─雕塑之都傳奇》出版序 ☉盧秀燕
426 空間魔術師─大臺中近代雕塑簡史 ☉蕭瓊瑞
   
389 藝展目錄
   
390 藝展報導
   
402 藝術快遞
   
404 展覽月報
   
410 藝術市場行情表
   
414 藝術家圖書目錄
   
419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版》

被凝視的女性

 

 巴黎羅浮宮為修繕萬國廳(Salle des États),自7月17日起將廳內展示的達文西〈蒙娜麗莎〉暫時移至黎塞留側翼二樓的梅迪奇廊(Galerie Médicis)直到10月中。暑期間,衝著此畫而來的世界各地觀眾依舊絡繹不絕,卻也因為動線問題和展廊空間本身條件不足,造成大排長龍的人潮圍堵、觀賞品質低落的窘境。做為史上最經典的作品之一,〈蒙娜麗莎〉日以繼夜地接受廣大觀眾的目光,也成為後世一再挪用再現的視覺符碼。

 

 過去至今,在以男性為主導的藝術場域中,女性往往成為被凝視、想像和再現的對象。10月專輯以此為題,探討藝術創作中女性形象與女性氣質的建構,以及在不同文化和時代背景形成此視覺性的社會脈絡和生產場域為何。洪儀真以藝術社會學研究的觀點切入西方女性圖象自古典至當代的文化意義和建構模式;張維晏著眼於東方日本文化,從浮世繪的美人畫傳統至手工上色蛋白照片和明信片論及在此間的理想女性與所謂「日本女子」的氣質。李二、蔣嘉惠分別就近期開幕的倫敦國立肖像美術館「拉斐爾前派姊妹」和洛杉磯蓋蒂美術館「馬奈與現代之美」,討論19世紀末英國和法國截然有別的文化脈絡下所發展,前者以繪畫流派、後者以藝術家個體對於女性的詮釋。同時,北師美術館「美少女の美術史」於8月下旬開展,羅珮慈專訪該展覽策展人青森縣立美術館學藝員工藤健志,從策展的發想過程與視角,探問「少女」做為視覺文化符號和價值觀的各種可能面向和重新解讀。

 

 特別報導單元介紹玉山文教基金會藝文講座,近期即將推出台灣美術系列的內容,本刊專訪玉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國烈,分享企業的藝文關懷與教育推廣實踐。隨著今年第廿六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即將到來,本期也預告本屆展會「光之再現」,以及參展畫廊、展呈的藝術家與作品。  本期名家傑作單元介紹日本文學家夏目漱石在藝術創作上的投入與羈絆,並實地帶領觀者走入位於東京的新宿區立漱石山房紀念館。這座紀念館經過嚴謹考據,復原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享有重要地位的「漱石山房」空間,包括客間、書齋與陽台迴廊;二樓「漱石的作品世界」展區,則展示有他的文學創作、文獻檔案與書籍裝幀設計等。文章也介紹這位國民大作家對繪畫的鍾愛和養成。

 

 即將入秋的時節,國際上許多大型展覽先後開展,包括東京森美術館鹽田千春個展、倫敦國立美術館「高更肖像」、巴黎龐畢度中心「全球都市#2」國際藝術雙年展,以及第十五屆里昂雙年展、第七屆亞洲藝術雙年展,而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盛大推出知名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大型回顧展。後三場大展下期雜誌將有專文特別介紹。

目錄
136 10月專輯
  被再現的女性形象
138 性別的社會凝視與視覺再現 ☉洪儀真
144 拉斐爾前派藝術運動的女力覺醒 ☉李二
150 馬奈的巴黎女人與現代時尚 ☉蔣嘉惠
156 相/像之間:關於美人的文化美學遺傳 ☉張維晏
160 少女才沒那麼簡單─工藤健志談「美少女美術史」 ☉羅珮慈
   
120 特別報導─玉山文教基金會藝文講座
  企業的文化關懷與實踐
─玉山文教基金會舉辦「站在玉山.看見台灣美術」藝文講座 ☉廖仁義
121 尋根溯源的情感教育
─玉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國烈談台灣美術系列講座 ☉許楚君
   
236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輝映華人藝界巨河,交織多元時空對話
─第廿六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40⋯赤粒藝術 241⋯名山藝術 242⋯郭木生美術中心 243⋯凡亞丁丁藝術空間 244⋯大象藝術空間館 245⋯藝時代畫廊 246⋯阿波羅畫廊 247⋯晴山藝術中心 248⋯采泥藝術 249⋯艾米李畫廊 250⋯鶴軒藝術 251⋯羲之堂 252⋯雅逸藝術中心 253⋯日升月鴻畫廊 254⋯尊彩藝術中心 255⋯東之畫廊 256⋯荷軒新藝空間 257⋯東籬畫廊
   
99 藝術風景
  畢卡索的〈席薇雅〉
   
100 藝術正論
  我們為什麼要設立美術館? ☉廖仁義
   
101 巴黎隨筆
  殖民帝國與巴黎畫家 ☉李明明
   
102 美術之眼
  邱亞才的1977和2019 ☉陳長華
   
103 香港視線
  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卓有瑞
   
104 藝蹤尋探
  描繪觸動的詩意 ☉吳曉芳
   
105 藝術新聞
  2020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宣布展覽主題
106 北美館「藝術家個展系列Ⅱ」
  2019台灣當代一年展
107 亞洲雙年展發布參展名單
  如實知見─黃嘉寧的寫實繪畫
108 台東美術館李奇茂.李安榮作品展
  蘇州美術館樂震文、陸春濤雙個展
109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雙展開幕
  台灣在ICOM京都大會
110 「政府大廈:訴說歷史」特展
  2020雪梨雙年展公布參展名單
111 第十一屆柏林雙年展預展開跑
112 泰德現代美術館白南準回顧展
  透視假面:甜楚現代性
   
113 藝術動態
  竹圍工作室邁向廿五週年 ☉蔣嘉惠
326 為優質藝術新秀開創未來
─108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璞玉獎作品賞析 ☉王玉善
   
114 國際傳真
  博物館做為市政廳?千禧世代的道德意識 ☉李二
   
116 藝術市場
  貝聿銘夫婦藝術收藏現身佳士得秋拍 ☉編譯/許楚君
   
124 展事匯
  生命之華─由神本轉向人本的西藏繪畫 ☉許玉鈴
   
128 藝術視界
  為達利雕塑「正名」之二
─專訪2049當代作品無限公司執行長卡洛玲娜.阿托拉.阿吉納加 ☉徐芬蘭
258 重新思考人類
─巴黎龐畢度中心「全球都市#2」國際藝術雙年展即將開展 ☉鄭元智
325 2019年第六屆Emerige藝術新秀獎 ☉鄭元智
   
168 藝術現場
  2019「CyberArts─電子藝術大獎」展
   
171 圍場散步
  藝術銀行,請重練 ☉胡永芬
   
174 台灣抽象藝術史
  抽象造形的立體創作(一)─《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卅三章 ☉蕭瓊瑞
   
186 台灣美術
  台灣美術的亞洲視野與詮釋─台灣美術變貌卅三 ☉潘(示番)
230 紫色詠歎─未曾浮現的大稻埕情史(上) ☉謝里法
234 順天美術館藏捐贈開箱,重建台灣藝術史 ☉吳佩珊
   
194 手繪古建築
  泉州開元寺甘露戒壇─中國現存最大的稀少戒壇 ☉李乾朗
   
198 評藝廣場
  宇宙.琴弦─葉方的威尼斯展 ☉蕭瓊瑞
   
202 藝術收藏
  性靈派畫家張問陶 ☉林藝
   
206 美學入門
  聲音.耳朵.音樂家─《美學入門》之十二 ☉歐文.艾德曼 編譯/朱惠慈
   
210 交陪美學論
  台西17線的南方Hue─跟著俊賢去旅行之一 ☉龔卓軍
   
214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全球敞視的數位無意識
─從「影像焦慮」特展論某種現當代電影與錄像藝術的監控視界 ☉孫松榮
   
218 數位藝術專欄
  虛擬的僭越─虛擬實境科技藝術的美學與實踐 ☉邱誌勇
   
224 聚焦當代
  現象成為風格─周育正的藝術創作 ☉莊偉慈
   
264 國際藝壇
  以運動寫詩
─雪梨澳洲當代藝術館「尚恩.格萊德維爾:太平洋的逆流」 ☉陳宜艷
270 夢與記憶的織網者
─東京森美術館「鹽田千春─撼動的靈魂」 ☉劉育仁
278 形變劇場
─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雷貝嘉.霍恩個展 ☉鄭元智
282 製作天堂
─巴黎布利碼頭博物館「極樂天堂」展 ☉劉京璇
286 柯爾達從未說過的故事
─桑坦德波汀藝術中心「柯爾達的故事」展覽 ☉周芳蓮
292 永存的藝術之美
─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孔雀廳裡的青花瓷」 ☉黃其安
296 一直在尋夢、帶著希望的野蠻人
─倫敦國立美術館「高更肖像」 ☉方秀雲
304 科學地反思慾望,重新定義「愛」
─巴黎總倉「愛的未來」 ☉詹育杰
388 當代動力雕塑先驅塔基斯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塔基斯個展 ☉蔣嘉惠
   
308 藝術家評介
  凝定且動,在無窮盡的空間裡─談張國信的創作 ☉張禮豪
310 於斯─從「荒野之境」重看馮永基的現代水墨歸路 ☉白適銘
314 老院情深─董小蕙2019作品收藏展 ☉葉美英
316 關於不朽的故事─金工藝術家趙丹綺的鍛敲之路 ☉莊秀玲
   
320 展覽評介
  我們如何重新理解城市?
─吳達坤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城市震盪─複式」 ☉蔣嘉惠
322 源頭活水─21世紀的水彩美學情境 ☉陳懷恩
   
328 當代藝術
  後戰爭的當代精神史─台北當代藝術館「少年當代」 ☉許楚君
332 再造空間與主體參與─南里朋子個展「其所そこ」 ☉羅倩
   
336 美術流派
  藍騎士(上) ☉福格特 本刊摘譯
   
340 名家傑作
  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繪畫創作─文學與藝術的迴圈 ☉羅珮慈
   
360 創作自述
  人生.悟─莊正國七十回顧展 ☉莊正國
362 繪畫筆記(中) ☉邱亞才
   
366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70 西域佛畫
  曼荼羅×觀音菩薩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秋山光和、田中公明 編譯/林保堯
   
378 當代新陶
  麗莎.莉朵×森野泰明 ☉邵婷如
   
382 誌上話陶
  展覽中看見台灣陶藝的過去、現在、未來 ☉黎翠玉
   
384 新書出版
  串起陶藝大社群生態的這個人與這本書
─《台灣現代陶藝家60》出版序 ☉黃海鳴
425 《空間魔術師─雕塑之都傳奇》出版序 ☉盧秀燕
426 空間魔術師─大臺中近代雕塑簡史 ☉蕭瓊瑞
   
389 藝展目錄
   
390 藝展報導
   
402 藝術快遞
   
404 展覽月報
   
410 藝術市場行情表
   
414 藝術家圖書目錄
   
419 藝術線上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空間魔術師──雕塑之都傳奇
  • 藝術家2019年9月 #532
  • 藝術家2019年8月 #531
  • 藝術家2019年7月 #530
  • 台灣現代陶藝家60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