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19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2月 #147

  •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2月 #147 1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2月 #147

第147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47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手記
  • 目錄

文明的格局.美學的尺度

 文明的變異,傾訴著不同時代各屬的身世。對於所有造物而言,千百年的流光滄桑留下的絕非一無所有,因此創作者步上尋找失落過往之途,探訪昔日歷史軌跡摩挲後留下的時光紋理,揭開跨域解謎的時光旅程,而這便成了12月專輯「啟藝.文明史詩」思緒蔓延的線索,在天地造物、神話奇想與部落文明之間,擬想並演示著歲月無語的美學與神態,在有形世界與想像世界間的並行空間、在你我眼目之外的界域、在替代意識的切換下,一切莫不成了凝止的靜態畫格。

 

 藝術收藏家不但要具備考古學家的精神,更要擁有實踐家的魄力,藉由收藏之舉,他們為人們貢獻了知識、撥開過往歷史的迷霧、創造時間感的縱深。繼2019年4月號《藝術收藏+設計》為讀者帶來24組金字塔頂端的國際首席藏家介紹後,本刊再次整理出在國際上擁有相當分量的15組重要藏家,名單橫跨印尼、摩納哥、阿根廷、瑞士、美國、希臘、土耳其、西班牙、德國、印度等國家,梳理出藏家的收藏偏好與習慣、收藏過程發生的趣事見聞,及其各自成立的私人美術館的目標及願景,一窺藝術收藏世界的精妙之處。

 

 林布蘭特對光與影的精湛詮釋,是其營造戲劇性效果的關鍵,而承載其生動光影的多元題材:從宗教與神話故事中的複雜情緒,到描繪人類赤裸情感的主題繪畫,都突顯出林布蘭特的大師風範。為了運用光線引發情感,林布蘭特掌握了光的物理特性:如何形成陰影、如何從不同的表面反射光,以及如何透過色彩體現光。

 

 西洋美術史有聞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日本則有「麗子的微笑」相呼應。以不輟描繪女兒〈麗子像〉而廣為日本人所知的大正時代畫家岸田劉生(1891-1929),是日本近代美術史上重要而獨特的美學思想家,他筆下摯愛的女兒,從不走可愛的討喜路線,畫面大多陰沉肅穆,有的甚至彷彿禪畫寒山拾得的醜漢之笑般詭異。然而這些愛女肖像之中,蘊藏著日本近代美術史上,關於東西美學的深度思索。

 

 視覺是人們於繪畫作品接收訊息的直接管道,但視覺感受原就存在著個體生理與認知差異,且易受觀看條件影響。人們面對藝術作品的普遍態度與視覺的可調節性,在杭春暉的創作中逐漸演化為一種視覺遊戲。當一張紙或材料化身為藝術品,支撐其存在的物質性與它作為媒介承載的內容,即呈現一種可調節的組合關係。藝術家杭春暉在掌握傳統工筆畫的精華後,將圖像的敘事性、視覺唯美的成分逐漸除去,他的創作透過部分隱蔽、顯像與視覺誘導變化這種組合,讓畫面看似尋常卻又透著蹊蹺,讓作畫與看畫,成為帶有新鮮感的循環及體驗。

 

 一如所有的旅人,內心嚮往難以抵達的神祕之境,在城市文明和自然荒野之間,尋找人類曾和世間萬物共同擁有的原始心靈。吉米.尼爾森(Jimmy Nelson)的肖像攝影,帶我們去想像那種冒險家的相逢,那些在鏡頭下呈現出壯闊的異族氣質,對早已習慣現代城市的人來說,那些好像還隱藏在遙遠自然棲地裡的部族,維持著現代性入侵之前的生活樣貌,都是不可思議的傳說,是香格里拉一般的失落之地。

 

 杉本博司為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策畫「卡地亞,時之結晶」特展時,提出了這樣的觀點:「物質耗費年月,經歷淨化、淬鍊自身的過程,在岩層之內默默地沉睡,並一路脫俗超凡,往透明之美的方向蛻變。在這個蛻變、淨化的過程中,人類或許也能從中看見自身心靈的洗滌與潔淨。」而他刻意在展場入口安置了一座百年以上的巨大鐘樓,時鐘的時間是逆時針運轉,除了象徵著人們向前追溯物質的起源,豈不也是藝術收藏的寫真與寫照?

藝術熱新聞
008 小說:雙城計畫
  吳晟誌陶藝創作展
  景薰樓2019年秋季拍賣會
010 畢卡索與傑克梅第美術館2020年於北京開幕
  倫敦國家肖像藝廊將關閉三年進行重大整修
  巴爾的摩美術館平衡性別不平等的具體行動
012 班克斯:天才或破壞王?
  Egoyomi:日本新年繪曆
  拉斐爾在柏林:「聖母瑪利亞」主題繪畫展
014 艾德.魯沙作品刷新拍賣紀錄
  常玉〈綠色背景四裸女〉領銜蘇富比2020年春拍
  佳士得向美國政府申請豁免中國藝術品的15%關稅
   
藝術龍門陣
015 遼寧省博.璀璨文明(中) ⊙熊宜敬
   
翫藏雜記
016 播種者石川欽一郎 ⊙黃議震
   
文物專欄
018 中東王子的金生金世 ⊙戴忠仁
   
收藏焦點
020 全球私人收藏的多元版圖 ⊙陳瑜
   
藝術焦點
028 明暗之間的光影戲法─「林布蘭特之光」展 ⊙黃其安
   
藝術大觀
034 岸田劉生〈麗子像〉的捻花和微笑 ⊙邱馨慧
   
藝術家工作室
040 物的存在與顯像─《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杭春暉 ⊙許玉鈴
   
十二月專輯
050 Homage to Humanity 啟藝.文明史詩
052 遺忘的世界,世界的本源─吉米.尼爾森民族誌影像紀實 ⊙周伶芝
058 反骨的啟示─被時代權威拒絕的威廉.布萊克 ⊙李二
064 匠心詩藝 灼灼其華─杉本博司策展「時之結晶」 ⊙林純雅
070 最後的騎士─大都會博物館「馬克西米連一世逝世500週年盔甲展」 ⊙游騰緯
   
藝術雙年展特別報導
074 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改朝換代 ⊙廖瓊芳
082 水岸線的困境─首屆多倫多雙年展 ⊙李二
   
藝術博覽
087 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強勢回歸─專訪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 ⊙陳瑜
   
藝術視界
088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為台灣美術史拼圖增添新頁 ⊙編輯部
103 從失控到多維度─新浪漫普普─德國造型大師王小松個展 ⊙陳瑜
104 以鏡窺望豐足臺灣─2019臺灣銀行藝術祭─攝影季 ⊙陳瑜
106 神話、災難、制度之省察─朴贊景「聚」個展 ⊙楊爾寧
   
新書出版
090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四冊專書介紹 ⊙編輯部
   
藝術人物誌
092 珂樂維茨 藝術家肖像 ⊙吳礽喻
   
當代藝術
098 紙媒的創作實驗─大英博物館「推紙:1970年代至今的當代繪畫」 ⊙吳礽喻
   
創意跨界特別報導
108 創意反轉的瞬念之間─潮流手袋變身當代藝術品 ⊙洪昱溱
114 奉創意為信仰─普拉達的尼龍再生與設計師創作計畫 ⊙洪昱溱
   
博物館巡禮
120 懸空面海而立的博廷藝術中心 ⊙周芳蓮
   
山海經.風土考
126 里山動物園×里山植物園 ⊙淦克萍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32 餐茶器的美好衣裝─刻劃餐茶甘醇美味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36 英國後現代建築團體CZWG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38 佐藤大觸動美的感知向度 ⊙Jade Hong
139 DS+R建築事務所操刀紐約MoMA擴建計畫 ⊙Jade Hong
140 北京大興機場 ⊙Jade Hong
141 美國猶他州沙漠奢華野營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42 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
143 讀衣IV藝術時尚跨界展/名所考現學.臺北色 ⊙林志鴻
144 花語寄情 以心封緘/台灣優選茗茶/閒適慢活的北歐幸福哲學 ⊙林志鴻
145 H&M設計師聯名系列/「衣的詩人」演繹多元風格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46 阿道夫.德.邁耶 攝影界的德布西 ⊙林志鴻


編輯手記

文明的格局.美學的尺度

 文明的變異,傾訴著不同時代各屬的身世。對於所有造物而言,千百年的流光滄桑留下的絕非一無所有,因此創作者步上尋找失落過往之途,探訪昔日歷史軌跡摩挲後留下的時光紋理,揭開跨域解謎的時光旅程,而這便成了12月專輯「啟藝.文明史詩」思緒蔓延的線索,在天地造物、神話奇想與部落文明之間,擬想並演示著歲月無語的美學與神態,在有形世界與想像世界間的並行空間、在你我眼目之外的界域、在替代意識的切換下,一切莫不成了凝止的靜態畫格。

 

 藝術收藏家不但要具備考古學家的精神,更要擁有實踐家的魄力,藉由收藏之舉,他們為人們貢獻了知識、撥開過往歷史的迷霧、創造時間感的縱深。繼2019年4月號《藝術收藏+設計》為讀者帶來24組金字塔頂端的國際首席藏家介紹後,本刊再次整理出在國際上擁有相當分量的15組重要藏家,名單橫跨印尼、摩納哥、阿根廷、瑞士、美國、希臘、土耳其、西班牙、德國、印度等國家,梳理出藏家的收藏偏好與習慣、收藏過程發生的趣事見聞,及其各自成立的私人美術館的目標及願景,一窺藝術收藏世界的精妙之處。

 

 林布蘭特對光與影的精湛詮釋,是其營造戲劇性效果的關鍵,而承載其生動光影的多元題材:從宗教與神話故事中的複雜情緒,到描繪人類赤裸情感的主題繪畫,都突顯出林布蘭特的大師風範。為了運用光線引發情感,林布蘭特掌握了光的物理特性:如何形成陰影、如何從不同的表面反射光,以及如何透過色彩體現光。

 

 西洋美術史有聞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日本則有「麗子的微笑」相呼應。以不輟描繪女兒〈麗子像〉而廣為日本人所知的大正時代畫家岸田劉生(1891-1929),是日本近代美術史上重要而獨特的美學思想家,他筆下摯愛的女兒,從不走可愛的討喜路線,畫面大多陰沉肅穆,有的甚至彷彿禪畫寒山拾得的醜漢之笑般詭異。然而這些愛女肖像之中,蘊藏著日本近代美術史上,關於東西美學的深度思索。

 

 視覺是人們於繪畫作品接收訊息的直接管道,但視覺感受原就存在著個體生理與認知差異,且易受觀看條件影響。人們面對藝術作品的普遍態度與視覺的可調節性,在杭春暉的創作中逐漸演化為一種視覺遊戲。當一張紙或材料化身為藝術品,支撐其存在的物質性與它作為媒介承載的內容,即呈現一種可調節的組合關係。藝術家杭春暉在掌握傳統工筆畫的精華後,將圖像的敘事性、視覺唯美的成分逐漸除去,他的創作透過部分隱蔽、顯像與視覺誘導變化這種組合,讓畫面看似尋常卻又透著蹊蹺,讓作畫與看畫,成為帶有新鮮感的循環及體驗。

 

 一如所有的旅人,內心嚮往難以抵達的神祕之境,在城市文明和自然荒野之間,尋找人類曾和世間萬物共同擁有的原始心靈。吉米.尼爾森(Jimmy Nelson)的肖像攝影,帶我們去想像那種冒險家的相逢,那些在鏡頭下呈現出壯闊的異族氣質,對早已習慣現代城市的人來說,那些好像還隱藏在遙遠自然棲地裡的部族,維持著現代性入侵之前的生活樣貌,都是不可思議的傳說,是香格里拉一般的失落之地。

 

 杉本博司為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策畫「卡地亞,時之結晶」特展時,提出了這樣的觀點:「物質耗費年月,經歷淨化、淬鍊自身的過程,在岩層之內默默地沉睡,並一路脫俗超凡,往透明之美的方向蛻變。在這個蛻變、淨化的過程中,人類或許也能從中看見自身心靈的洗滌與潔淨。」而他刻意在展場入口安置了一座百年以上的巨大鐘樓,時鐘的時間是逆時針運轉,除了象徵著人們向前追溯物質的起源,豈不也是藝術收藏的寫真與寫照?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小說:雙城計畫
  吳晟誌陶藝創作展
  景薰樓2019年秋季拍賣會
010 畢卡索與傑克梅第美術館2020年於北京開幕
  倫敦國家肖像藝廊將關閉三年進行重大整修
  巴爾的摩美術館平衡性別不平等的具體行動
012 班克斯:天才或破壞王?
  Egoyomi:日本新年繪曆
  拉斐爾在柏林:「聖母瑪利亞」主題繪畫展
014 艾德.魯沙作品刷新拍賣紀錄
  常玉〈綠色背景四裸女〉領銜蘇富比2020年春拍
  佳士得向美國政府申請豁免中國藝術品的15%關稅
   
藝術龍門陣
015 遼寧省博.璀璨文明(中) ⊙熊宜敬
   
翫藏雜記
016 播種者石川欽一郎 ⊙黃議震
   
文物專欄
018 中東王子的金生金世 ⊙戴忠仁
   
收藏焦點
020 全球私人收藏的多元版圖 ⊙陳瑜
   
藝術焦點
028 明暗之間的光影戲法─「林布蘭特之光」展 ⊙黃其安
   
藝術大觀
034 岸田劉生〈麗子像〉的捻花和微笑 ⊙邱馨慧
   
藝術家工作室
040 物的存在與顯像─《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杭春暉 ⊙許玉鈴
   
十二月專輯
050 Homage to Humanity 啟藝.文明史詩
052 遺忘的世界,世界的本源─吉米.尼爾森民族誌影像紀實 ⊙周伶芝
058 反骨的啟示─被時代權威拒絕的威廉.布萊克 ⊙李二
064 匠心詩藝 灼灼其華─杉本博司策展「時之結晶」 ⊙林純雅
070 最後的騎士─大都會博物館「馬克西米連一世逝世500週年盔甲展」 ⊙游騰緯
   
藝術雙年展特別報導
074 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改朝換代 ⊙廖瓊芳
082 水岸線的困境─首屆多倫多雙年展 ⊙李二
   
藝術博覽
087 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強勢回歸─專訪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 ⊙陳瑜
   
藝術視界
088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為台灣美術史拼圖增添新頁 ⊙編輯部
103 從失控到多維度─新浪漫普普─德國造型大師王小松個展 ⊙陳瑜
104 以鏡窺望豐足臺灣─2019臺灣銀行藝術祭─攝影季 ⊙陳瑜
106 神話、災難、制度之省察─朴贊景「聚」個展 ⊙楊爾寧
   
新書出版
090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四冊專書介紹 ⊙編輯部
   
藝術人物誌
092 珂樂維茨 藝術家肖像 ⊙吳礽喻
   
當代藝術
098 紙媒的創作實驗─大英博物館「推紙:1970年代至今的當代繪畫」 ⊙吳礽喻
   
創意跨界特別報導
108 創意反轉的瞬念之間─潮流手袋變身當代藝術品 ⊙洪昱溱
114 奉創意為信仰─普拉達的尼龍再生與設計師創作計畫 ⊙洪昱溱
   
博物館巡禮
120 懸空面海而立的博廷藝術中心 ⊙周芳蓮
   
山海經.風土考
126 里山動物園×里山植物園 ⊙淦克萍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32 餐茶器的美好衣裝─刻劃餐茶甘醇美味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36 英國後現代建築團體CZWG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38 佐藤大觸動美的感知向度 ⊙Jade Hong
139 DS+R建築事務所操刀紐約MoMA擴建計畫 ⊙Jade Hong
140 北京大興機場 ⊙Jade Hong
141 美國猶他州沙漠奢華野營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42 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
143 讀衣IV藝術時尚跨界展/名所考現學.臺北色 ⊙林志鴻
144 花語寄情 以心封緘/台灣優選茗茶/閒適慢活的北歐幸福哲學 ⊙林志鴻
145 H&M設計師聯名系列/「衣的詩人」演繹多元風格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46 阿道夫.德.邁耶 攝影界的德布西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1月 #146
  •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0月 #145
  •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9月 #144
  •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4: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
  •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3: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
  •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2: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
  •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1: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