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藝術中性別二元論的顛覆與重塑
撰文│施雅恬.圖版提供│Science Gallery London(《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4月號151期)
阿達姆.法拉瑪維作品〈皮膚的拂動〉 Adham Faramawy, Skin Flick, video, 13 minutes 30 seconds, 2019
倫敦科學藝廊本季的展覽主題圍繞著科學與當代藝術中的性別議題。有別於當代藝術展覽普遍將對於性別的構想設定在一個想像的階段,「性別:形塑與突破界限」(GENDERS: Shaping and Breaking the Binary)展覽除了討論性別的想像是從身體出發,還是從認知的性別出發的問題之外,也更概括了科學在這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的探討。更具體一點地說,在展覽的核心定義中,性別並不是人們本來所具有的,而是一點一點地處在一個形塑的過程中的,並透過在與他人的連結與互動中逐漸發現與詮釋,而非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
在這個網路的時代裡,我們可以在社群媒體上以多個身分和狀態之間轉換。在現實中,我們使用外在的服飾來回應各式各樣的場合與規範,而在網路中我們也在不同的虛擬社群媒體裡切換著身分與帳號,來適應特定的地方和社區。透過當代藝術中的網路探索與創新時尚設計,這些作品在神經科學與文化中重新創建了鏈結。
以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為原型的電影《法律女王》(On The Basis of Sex)提出對應的概念:「我們必須先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然後進而改變法律。」也如同巴特勒性別理論的觀點:身分不是固定的,亦不是穩定的,更不能決定我們的人格。酷兒理論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超越身分的身分,打破所有可能使性別失去靈活性和包容性的困鎖,實現身而為人的自由與權利。經由創新的科學與科技,我們更能思考在這樣的時代中,我們對於自己或他人的性別還有何等可能的具體想像。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20年4月號151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
相關報導:
【04月│女性,身體與文化意識特別報導】女性生命的見證──孕體的描繪:從霍爾班到社群媒體
【04月│女性,身體與文化意識特別報導】伊斯蘭女性主義的當代藝術風貌──席琳.納莎特《沒有男人的女人》影像世界
相關報導:
【04月│女性,身體與文化意識特別報導】女性生命的見證──孕體的描繪:從霍爾班到社群媒體
【04月│女性,身體與文化意識特別報導】伊斯蘭女性主義的當代藝術風貌──席琳.納莎特《沒有男人的女人》影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