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藝術家瑪姬.漢布林(Maggi Hambling)的中國首次回顧展「美即驚駭之始」,於3月8日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將漢布林自1960年代至今的藝術創作梳理呈現,展出包括油畫、版畫、素描寫生和雕塑在內的六十餘件作品。
「她說 HERSTORY」群展於去年12月16日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開幕,由上海戲劇學院主辦,作品多以影像形式呈現,為一次女性藝術家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展覽劃分為四個空間,表述女性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亞熱帶未有的景象─北歐四國(丹麥╱芬蘭╱挪威╱瑞典)設計展」於2018年12月1日在何香凝美術館開幕。此次參展作品與一般認知的設計品極為不同,創作者將新科技與新理念融入,改變以往迎合使用者需求而製器的常規,反倒像是挑戰人們適應新式日常物的能力。
「妮基.聖法爾─二十世紀傳奇女藝術家及她的花園奇境」11月23日於今日美術館揭開序幕。曾到訪巴黎龐畢度中心的觀眾,對戶外噴水池裡那些多彩亮麗、形態奇特的雕塑作品肯定有印象;這些形象也能很快連結上妮基.聖法爾與其代表作「娜娜」。
北京艾米李畫廊於11月3日迎來藝術家劉雲個展「清風掠過」。本次展覽展出劉雲自2017年於中國美術館個展「靈山秀水」之後創作的廿餘幅新作,其中包含「蒼山風吟暖」、「青山翠色」、「青嵐曉月」、「松風悠揚」等系列。
松美術館8月下旬推出由范迪安擔任學術主持、劉禮賓策展的「感同身受」群展,展出藝術家田世信、隋建國、展望、姜杰、向京、王偉、 梁碩與耿雪的作品。展覽以「體覺」與「色醒」 介紹參展作品,前者意在揭開藝術家身體與作品材質之間的特殊性;後者意在突顯藝術家在作品表面的細緻處理所帶來的觀感乃至觸感。
本次展覽「仙人的樹林—鄔建安×汪天穩特展」中鄔建安充分利用震旦博物館的自然光線條件,透過彩色玻璃窗,營造一個魔幻的空間。而汪天穩為此次展覽創作七十二件社火皮影偶,這些人物出自中國民間春節慶典「社火」,同時也與遠古神話息息相關,正如民諺「社火娛神,香火娛人」。
松美術館於8月下旬推出由范迪安擔任學術主 持、劉禮賓策展的「感同身受」群展,展出藝術家田世信、隋建國、展望、姜杰、向京、王偉、 梁碩與耿雪的作品。展覽以「體覺」與「色醒」介紹參展作品,前者意在揭開藝術家身體與作品材質之間的特殊性;後者意在突顯藝術家在作品表面的細緻處理所帶來的特殊觀感乃至觸感。
由瑞士蘇黎世Mai 36畫廊和上海大田秀則畫廊合作推出的「飄渺機器─陳國良&臧坤坤」,7月7日至8月12日期間於大田秀則畫廊呈現。這兩位分別生活於新加坡與中國的藝術家,作品與自己所處社會與地域文化多有對應,形式看似差異明顯,然其形而上的相似性卻引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