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詩境
黃騰輝藝術創作的美學歷程
國立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2020年10月25日~11月12日
1、從心境到詩境
在台灣的藝術系譜中,黃騰輝正以旺盛的創作意志開拓屬於他自己的藝術類型。自從藝術家的培育逐漸進入學院體制,而社會也都使用學院的審美規範在理解與評價藝術作品的品質與價值以來,社會也已經逐漸忘記,人類藝術創作活動的出現早於學院制度,而這說明,藝術創作最重要是它的動機、力量與目的,來自於藝術家自己的身體表現力量,或者是來自於藝術家自己心靈深處有著一股無法形容的力量,讓他必須創作,才會覺得自己活著,活得有意義,活得充滿自己想要的意義。黃騰輝便是這樣一個為了找尋自己生命意義而投身藝術創作的藝術家,而他的藝術歷程也正是一顆夢想的種子逐漸茁壯的歷程。
黃騰輝在1959年出生於台灣花蓮的瑞穗,瑞穗舊名「水尾」,這個地方山水宜人,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峽谷裡面,延伸出高低起伏的山水,從過去到如今,一直都是旅人的夢鄉。這裡的夜空,星光特別清楚明亮,容易引人凝視浩瀚的蒼穹,感悟宇宙的深奧無盡,慨歎生命的渺小有盡。童年的親身體悟,讓黃騰輝日後深受法國作家聖艾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小王子》吸引,乃至於孕育成一種如詩似畫的心境。黃騰輝就是帶著這樣的心境,在那片土地上成長,無形之中成為他心靈深處的詩境。日後,無論去到任何地方,這個詩境都能夠讓他流露出他鄉變故鄉的深情,從而以藝術創作為這些地方寫詩。這份詩境,日後展現為他生命每一階段的藝術創作。
黃騰輝 自畫像 1992 油彩畫布 41×31cm
依照詩境的展現,我將黃騰輝的藝術創作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第一,「理想國建築時期」,建築與社造詩學時期:1979年黃騰輝進入位於台中大肚山的東海大學就讀商學,因為喜歡貝聿銘所設計的路思義教堂開始延伸學習建築與設計。約莫是在1980年代中期,大學畢業以後他和建築系的三位學長投入台中「理想國」的社區營造,將一個原本老舊的爛尾樓社區改造為帶有美學品質的社區。由於這是一個建築與土地美學的改造計畫,因此,依我的美學觀點,這個時期已經是他從事藝術創作的實踐起點。
第二,「古典玫瑰園時期」,精緻餐飲藝術空間與英國瓷器設計時期:從1990年開始,黃騰輝在台灣成立「古典玫瑰園」藝術與餐飲空間,如今遍布世界各地將近五十個空間,從門市裝潢設計到空間內的產品,除了提供英式下午茶,也包 括自己設計的瓷器茶具與精緻的文創商品設計運用,它們可以說是心靈詩境的產物。如果將這個空間與器物的設計研發也視為詩境的開展,這個時期應該也是黃騰輝的美學實踐與藝術創作的一個階段。
黃騰輝 滿園玫瑰 2009 油彩畫布 100×130cm
黃騰輝 玫瑰下午茶 2010 油彩畫布 100×130cm
第三,積極從事繪畫創作的時期:黃騰輝積極投入藝術創作的最初時期大約是從1990年開始。誠如他自己在〈六十自述〉所說:「創作初期(1990-2008)主題大都是玫瑰,我臨摹過許多大師的作品,像塞尚、馬諦斯、威廉.杜庫寧(Willem de Kooning)、梅原龍三郎、廖繼春等,我從臨摹中學習到繪畫的表現手法和熟悉了色彩特性。尤其馬諦斯在色彩上追求一種單純原始的稚氣對我影響很大。這個時期我喜歡色彩濃烈的描繪,構圖上具有強烈的裝飾性和節奏感,情感上充滿活力和唯美,展現表現主義和野獸特徵風格的作品。」從此,他不曾中斷創作,每日幾乎花費十個小時的時間從事藝術創作,卅年來已經為他自己鍛鍊出愈來愈穩定的媒材技法,也呈現出愈來愈感人的作品美學。黃騰輝以他的藝術創作向我們傳達的正是他做為一個藝術家的真誠。他執著的藝術追求,使他的藝術作品獲得了獨屬於自己的美學意義。(全文閱讀545期藝術家雜誌)
黃騰輝 初夏的玉山之一 2007 油彩畫布 31.8×41cm 玉山銀行藏